于是他选择沉默,任由士兵们发泄心中的憋屈与愤恨。
随着果敢园区被攻破,驻守后山的正府军也迅速响应,配合行动。
他们协助武警抓捕园区核心头目,甚至连一度逃脱的明家二小姐也没能幸免。
来的时候,祁同伟只带了三千多人;回去的路上,队伍却已浩浩荡荡超过四万。
即便正府调来了大批大巴和卡车,仍远远不够。
长长的队伍绵延数里,尘土飞扬,像一条移动的人河。
当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抵达边境线时,祁同伟原本以为要经历一番繁琐交涉。
没想到,这边早已准备妥当——
识别身份的小组、补给物资的站点、接收嫌犯的专班,全都整装待命,就等这一刻。
当他跨过边界线的一瞬,身旁边防战士猛地抬手敬礼。
那一声“啪”的动作,让祁同伟鼻尖一热,几乎湿了眼眶。
他强压情绪,稳步穿过国门,在道路中央,一位武警中将早已等候多时。
对方一个标准军礼,声音沉稳:“报告前线指挥员祁同伟同志,武警机动总队奉命接应被困群众及在押人员。
祁同志,您辛苦了!”
祁同伟回以利落敬礼。
就在此刻,人群中快门声此起彼伏,闪光灯连成一片。
这张画面——两位军人在国门前庄重对礼——被永远定格。
《铁血厅长千里奔袭,铲除缅北诈骗窝点》——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以此为题,头版刊登了那张震撼人心的照片。
沙瑞金坐在办公室翻着报纸,眉头紧锁,像是牙疼般皱着脸。
他清楚祁同伟是去办案,但没料到动静闹得这么大,直接把盘踞缅北多年的犯罪集团连根拔起。
他对那个地方并不陌生——那是块毒瘤,无数同胞在那里受尽折磨。
可多年来,各方权衡利弊,始终无人敢动。
如今这块硬骨头,却被祁同伟一口咬下。
功劳摆在明面,全国瞩目,可沙瑞金心里却开始打鼓。
祁同伟立的功越多,他的处境就越微妙。
按理说,作为省韦书籍,下面的成绩他也沾光。
可这次不同,整个行动完全由祁同伟主导,声势铺天盖地,风头全被一个人揽走。
更麻烦的是,祁同伟一回来就站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现在若想压制或冷处理,只会招来非议。
唯一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把那个空缺的副书籍位置给他腾出来。
按规定,一个省通常只设两名副书籍:一个是省掌,一个是专职副书籍。
但也存在特例。
当年赵立春主政汉东时,曾为高育良破例增设一名,上头也点头通过。
其他省份,除了建设兵团和民族自治区配有四名,多数都是两个编制。
汉东因改革需要,曾多设了一个职位,本打算由沙瑞金收回调配。
可眼下祁同伟立下如此大功,全国都在盯着,再想拿捏就不现实了。
只能照着老规矩办,把证法委书籍身上的副书籍头衔转授出去,还得配上实权。
否则,媒体不会放过他,百姓也会质疑。
现在的祁同伟,名声如烈火烹油,谁都挡不住。
沙瑞金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偏偏是祁同伟撞上了这种机会?
这般荣耀,往往属于背景深厚的二代三代,用来积累资历镀金。
可这次,却落在一个从基层拼杀上来、毫无依仗的人手里。
他不知道,有时候运气本身就是实力的一部分。
中央早就想找一个契机,名正言顺地清理缅北势力。
这一次恶性虐囚事件,正好成了突破口。
倘若当时是他沙瑞金亲自出马,这指挥之功、历史之名,自然归于他手。
可惜他得知情况后第一反应是推脱,把担子甩给了祁同伟。
结果反倒让祁同伟抓住机会,一举成名。
此刻,祁同伟刚乘专机落地汉东。
随行还有一个特警中队,押送九名重犯归案。
说来也憋屈,这些特警全副武装赶赴边境,原以为能大展身手。
结果到了现场一看,武警早已成建制接管,他们反倒成了押运配角。
他们被气得够呛,满身本事却无处施展。
祁同伟本想让他们露脸立功,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最后只能安排他们押送人犯,多少也算沾点边,不至于空手而归。
接机的人不多,清一色是证法系统的。
法院和检察院都派了人到场,毕竟这案子舆论压力太大,必须尽快收尾。
祁同伟临走前就交代过,要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这次他带回的,不只是九名嫌犯,还有遇难同胞的骨灰。
机场外一圈披着孝布的家属,让祁同伟心头一紧,他强压住情绪,侧过脸去。
当特警将骨灰从飞机上抬下的一刻,哭声顿时响成一片。
他默默从侧门离开,目光扫过人群,像被刺了一下,匆匆离去。
不是心虚,而是承受不住。
身为公职人员,守护百姓是他的天职。
可如今他能带回来的,只剩下冰冷的骨灰。
这样的场面,他真的看不得。
他朝陈海招了招手,陈海立马小跑过来。
脸上没有悲色,反而满是激动。
他不像祁同伟背负着沉重压力,心里只觉得荣耀加身——祁同伟远赴缅北,捣毁犯罪集团,这消息早通过官方媒体传遍全国。
陈海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此刻满心振奋,甚至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站上那样的位置。
祁同伟看着他那副模样,有些无奈,但还是低声叮嘱:
“陈海,检察院那边的动作要快,最好赶在‘尾七’前把程序走完,也算是给家属一个交代。
保险、补助这些事,能帮的都帮一把,别卡着不办。
这些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走了以后,剩下孤儿寡母,日子难熬。
法律讲规矩,也得有温度。”
他说的“尾七”,是汉东这边的老习俗。
外地通常只讲究“头七”——人走后的第七天。
可本地讲究的是“七七四十九天”,每七天祭一次,烧香祈福,希望逝者安息。
到了第四十九天“尾七”过后,生者才该放下悲痛,重新生活。
在这之前,案子必须有个结果——对死者有交代,对家人有说法,对全城百姓有个回应。
陈海认真点头,随即又问:“那些人犯……怎么判?死刑吗?”
祁同伟脸色一沉,牙关紧咬,声音里透着狠意:
“全部死刑,公开审理!一个不留,统统枪决!”
随着果敢园区被攻破,驻守后山的正府军也迅速响应,配合行动。
他们协助武警抓捕园区核心头目,甚至连一度逃脱的明家二小姐也没能幸免。
来的时候,祁同伟只带了三千多人;回去的路上,队伍却已浩浩荡荡超过四万。
即便正府调来了大批大巴和卡车,仍远远不够。
长长的队伍绵延数里,尘土飞扬,像一条移动的人河。
当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抵达边境线时,祁同伟原本以为要经历一番繁琐交涉。
没想到,这边早已准备妥当——
识别身份的小组、补给物资的站点、接收嫌犯的专班,全都整装待命,就等这一刻。
当他跨过边界线的一瞬,身旁边防战士猛地抬手敬礼。
那一声“啪”的动作,让祁同伟鼻尖一热,几乎湿了眼眶。
他强压情绪,稳步穿过国门,在道路中央,一位武警中将早已等候多时。
对方一个标准军礼,声音沉稳:“报告前线指挥员祁同伟同志,武警机动总队奉命接应被困群众及在押人员。
祁同志,您辛苦了!”
祁同伟回以利落敬礼。
就在此刻,人群中快门声此起彼伏,闪光灯连成一片。
这张画面——两位军人在国门前庄重对礼——被永远定格。
《铁血厅长千里奔袭,铲除缅北诈骗窝点》——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以此为题,头版刊登了那张震撼人心的照片。
沙瑞金坐在办公室翻着报纸,眉头紧锁,像是牙疼般皱着脸。
他清楚祁同伟是去办案,但没料到动静闹得这么大,直接把盘踞缅北多年的犯罪集团连根拔起。
他对那个地方并不陌生——那是块毒瘤,无数同胞在那里受尽折磨。
可多年来,各方权衡利弊,始终无人敢动。
如今这块硬骨头,却被祁同伟一口咬下。
功劳摆在明面,全国瞩目,可沙瑞金心里却开始打鼓。
祁同伟立的功越多,他的处境就越微妙。
按理说,作为省韦书籍,下面的成绩他也沾光。
可这次不同,整个行动完全由祁同伟主导,声势铺天盖地,风头全被一个人揽走。
更麻烦的是,祁同伟一回来就站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现在若想压制或冷处理,只会招来非议。
唯一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把那个空缺的副书籍位置给他腾出来。
按规定,一个省通常只设两名副书籍:一个是省掌,一个是专职副书籍。
但也存在特例。
当年赵立春主政汉东时,曾为高育良破例增设一名,上头也点头通过。
其他省份,除了建设兵团和民族自治区配有四名,多数都是两个编制。
汉东因改革需要,曾多设了一个职位,本打算由沙瑞金收回调配。
可眼下祁同伟立下如此大功,全国都在盯着,再想拿捏就不现实了。
只能照着老规矩办,把证法委书籍身上的副书籍头衔转授出去,还得配上实权。
否则,媒体不会放过他,百姓也会质疑。
现在的祁同伟,名声如烈火烹油,谁都挡不住。
沙瑞金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偏偏是祁同伟撞上了这种机会?
这般荣耀,往往属于背景深厚的二代三代,用来积累资历镀金。
可这次,却落在一个从基层拼杀上来、毫无依仗的人手里。
他不知道,有时候运气本身就是实力的一部分。
中央早就想找一个契机,名正言顺地清理缅北势力。
这一次恶性虐囚事件,正好成了突破口。
倘若当时是他沙瑞金亲自出马,这指挥之功、历史之名,自然归于他手。
可惜他得知情况后第一反应是推脱,把担子甩给了祁同伟。
结果反倒让祁同伟抓住机会,一举成名。
此刻,祁同伟刚乘专机落地汉东。
随行还有一个特警中队,押送九名重犯归案。
说来也憋屈,这些特警全副武装赶赴边境,原以为能大展身手。
结果到了现场一看,武警早已成建制接管,他们反倒成了押运配角。
他们被气得够呛,满身本事却无处施展。
祁同伟本想让他们露脸立功,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最后只能安排他们押送人犯,多少也算沾点边,不至于空手而归。
接机的人不多,清一色是证法系统的。
法院和检察院都派了人到场,毕竟这案子舆论压力太大,必须尽快收尾。
祁同伟临走前就交代过,要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这次他带回的,不只是九名嫌犯,还有遇难同胞的骨灰。
机场外一圈披着孝布的家属,让祁同伟心头一紧,他强压住情绪,侧过脸去。
当特警将骨灰从飞机上抬下的一刻,哭声顿时响成一片。
他默默从侧门离开,目光扫过人群,像被刺了一下,匆匆离去。
不是心虚,而是承受不住。
身为公职人员,守护百姓是他的天职。
可如今他能带回来的,只剩下冰冷的骨灰。
这样的场面,他真的看不得。
他朝陈海招了招手,陈海立马小跑过来。
脸上没有悲色,反而满是激动。
他不像祁同伟背负着沉重压力,心里只觉得荣耀加身——祁同伟远赴缅北,捣毁犯罪集团,这消息早通过官方媒体传遍全国。
陈海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此刻满心振奋,甚至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站上那样的位置。
祁同伟看着他那副模样,有些无奈,但还是低声叮嘱:
“陈海,检察院那边的动作要快,最好赶在‘尾七’前把程序走完,也算是给家属一个交代。
保险、补助这些事,能帮的都帮一把,别卡着不办。
这些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走了以后,剩下孤儿寡母,日子难熬。
法律讲规矩,也得有温度。”
他说的“尾七”,是汉东这边的老习俗。
外地通常只讲究“头七”——人走后的第七天。
可本地讲究的是“七七四十九天”,每七天祭一次,烧香祈福,希望逝者安息。
到了第四十九天“尾七”过后,生者才该放下悲痛,重新生活。
在这之前,案子必须有个结果——对死者有交代,对家人有说法,对全城百姓有个回应。
陈海认真点头,随即又问:“那些人犯……怎么判?死刑吗?”
祁同伟脸色一沉,牙关紧咬,声音里透着狠意:
“全部死刑,公开审理!一个不留,统统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