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天翻地覆!-《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当初高小琴就是赵瑞龙培养的棋子。

  用来牵制祁同伟,这事——

  高小琴和赵瑞龙都心照不宣。

  祁同伟也坦然接受了这个“糖衣炮弹“。

  但重生后的祁同伟成功摆脱了控制——

  这才是最难得的。

  投名状是什么?

  就是随时能要你命的东西。

  可祁同伟竟能金蝉脱壳——

  转身成了赵家的掘墓人。

  说起这些,祁同伟毫无愧色。

  赵立春微微颔首,继续道:

  “你升正厅需要投名状——

  那我呢?我这个级别——

  进京这步棋,我谋划了七年。

  这期间,你知道我交了多少投名状吗?

  说出来怕是你都不敢信。

  这些事,足够让我万劫不复了。

  缅北?缅北算个屁!

  在我们那个层面——

  根本没人当回事,我也只是个提线木偶罢了。

  缅北那些勾当——

  不过是赵瑞霞在那边倒卖军火,洗黑钱。

  搞诈骗园区,我们赵家只是其中之一。”

  赵立春轻轻摇头,眼神里透着几分无奈:“你以为我能翻云覆雨?未免太看得起我了。”

  “上千亿的财富,不是儿戏。”

  “我赵家虽有些家底,但远没到那个地步。”

  “还记得京城那个家里藏着几亿现金的小科长吗?“

  “在我们这个国家,我赵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些人,是你永远撼动不了的。”

  “他们一出现,你就得低头。”

  “叫你往东,你不敢往西。

  否则,就准备卷铺盖走人吧......“

  “道理就这么简单。

  我不想丢官,更不想送命,所以选择妥协。”

  “即便付出的代价是现在这般模样,“

  “我也绝不后悔。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同伟啊,就算我现在倒台了,“

  “我赵立春该有的待遇一样不少。”

  “普通老百姓照样望尘莫及。

  至于瑞霞,“

  “她解脱了,彻底自由了。”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至于瑞龙......“

  “这都是命,我也无能为力。”

  “缅北那档子事,“

  “说实话根本不算什么。”

  “只是其他事情不能说,“

  “这才让它成了关键。

  你懂我的意思吗?“

  此刻的赵立春,神情竟与高育良有几分相似,对着祁同伟谆谆教导,生怕他理解偏差影响判断。

  其实在赵立春眼里,祁同伟根本不值一提——不过是他在汉东布下的一枚小小棋子罢了。

  与其说这是在开导祁同伟,不如说是这位即将落幕的政客在自说自话。

  祁同伟不过是个听众。

  正如赵立春所言,正是祁同伟身上那份“人味儿“,才让他此刻还能保持这般温和的态度。

  在最后时刻遇到这样的祁同伟,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而此刻的祁同伟却听得脊背发凉。

  缅北的事都不算事?那背后的水该有多深?要知道,我们的国家向来繁荣昌盛,这种事绝非什么好兆头。

  他实在想不通,像赵立春这个级别的人物,本该无欲无求了,为何还要祸国殃民?

  他现在明白了,赵立春背后还藏着更多不能见光的秘密。

  一旦揭开,必将天翻地覆。

  祁同伟望向对方的眼神充满困惑与无力。

  犹豫再三,他还是开口道:

  “老书籍,您知道的,“

  “这种事会危害国家,损害民族利益。”

  “您这么做,良心不会痛吗?“

  “您在汉东几十年,图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这一切,“

  “完全是本末倒置。”

  “这真是您想要的吗?“

  “我理解不了,也不敢理解。”

  听到这番话,赵立春苦笑着摇头。

  祁同伟说得没错,很多事确实会危害国家和民族。

  但说句难听的,真这么想的人根本坐不到这个位置。

  能在这里的,哪个不是心狠手辣的主?

  国家?民族?

  那是什么东西?不知道。

  有些人关键时刻连自家人都能抛弃,就这么简单。

  冷酷,却现实。

  这种事赵立春见得太多了。

  相较之下,他反倒显得重情重义了些——当然也只是显得而已。

  赵立春长叹一声:“同伟啊,有时候......“

  “根本没得选。

  事情就这么简单。”

  “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是时势逼着你往前走。”

  “我知道是自己选错了路,才落得这般下场。”

  “但我别无选择。

  从迈出第一步起,结局就注定了。”

  “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

  “这是我沦落至此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真正要命的是,我挡了某些人的财路。”

  “当这个群体足够强大时,我就必须让位。”

  “区别无非是体面退休,还是锒铛入狱。”

  “就这么简单,你明白吗?“

  祁同伟凝视着赵立春,沉默不语。

  此刻在他眼里,这位曾经威风凛凛的领导已然褪去光环,纵使巧舌如簧也掩盖不了事实。

  错就是错。

  无论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无论使过什么手段。

  都改变不了错误的本质。

  恍惚间,祁同伟仿佛看见前世的自己——不也同样如此?

  他起身走近赵立春,声音压得很低:“该走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房间,守在门外的平头青年们立即挺直腰板,像影子般紧随其后。

  祁同伟全程护送,直到赵立春踏入专属区域才如释重负。

  方才挨过耳光的年轻警员凑上前,讨好地说:“祁书籍,李书籍请您参加庆功宴。”

  祁同伟正欲回应,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

  来电显示“钟小艾“,电话里传来轻快的女声:“我爸想见你。”

  会客室里,钟小艾挽着祁同伟向银发老者介绍:“爸,这是汉东省韦证法委祁书籍,我学长。”

  老者虽衣着朴素,眉宇间的锐气却如出鞘利剑。

  这位常在新闻联播里出现的长者,正是权倾朝野的钟正国。

  祁同伟借故推掉李书籍的邀约,却不知自己正踏入更危险的棋局。

  与钟正国同桌而坐?这完全超出他的预料。

  但此刻他表现得异常镇定,只是微微欠身便从容入座——毕竟他与钟家并无利益纠葛,不过与钟家千金有些私交罢了。

  上位者的威压往往适得其反。

  祁同伟不卑不亢的姿态,反倒赢得钟夫人赞许的目光。

  这位端庄的女士频频颔首,俨然打量未来女婿的神态。

  “小艾介绍得不够全面啊。”钟正国突然笑道,“你眼前这位可不只是省韦常委,马上要出任省韦副书籍了。

  放眼全国,这个年纪能到这个位置的——凤毛麟角。”

  钟小艾脸颊泛红。

  父亲这番话意味着什么,她再清楚不过。

  这场突如其来的家宴,既令她忐忑又暗喜。

  虽然与祁同伟注定没有结果,但父亲释放的政治信号比十个高育良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