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看着陈清泉,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语气坚定地说:
“这件事,绝不能放任不管!
马上启动调查,现在正是关键时期,不能有半点闪失。
我会让公安厅配合你,尽快理清线索,一定要把幕后的人找出来!”
陈清泉一听这话,立刻坐不住了。
这事背后一定有人在搅动风云。
至少得是副省级的干部,否则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稍有差池,就是一场大地震,绝不是闹着玩的。
这时候,陈清泉哪敢轻举妄动。
赶紧走到祁同伟身边,低声劝道:
“祁厅长,祁大哥,你可别轻举妄动啊。
现在高书籍刚上去,你这时候动手,岂不是得罪一大片?
再说,事情还没搞清楚,说不定人家是合规合法的呢。
有些事,差不多就行了,别太较真。
你现在也快升副省了,要是为这事出了岔子,不值得。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陈清泉别的都好,就是胆子小。
刚才还神态自若,被祁同伟这么一说,脸色立马变了。
在他看来,祁同伟这是没事找事。
上次在山水庄园,他不过是随口抱怨了两句,说卷宗有问题。
没想到祁同伟居然派人来查。
他也没太在意,毕竟有人配合查案,省事不少。
可万万不该的是,把这事直接捅到了祁同伟面前。
现在陈清泉真想给自己一耳光,怪自己多嘴,活该!
祁同伟也知道陈清泉的性格,没给他下死命令。
反而带着几分调侃的神情,看着他说:
“陈院长,这事儿跟我可没关系。
法院出的问题,是你院长的事。
案子要是出了问题,顶多追责到监狱或者地方公安局。
但你不一样啊,这些卷宗可都是你亲自签的字。”
陈清泉一听,愣了一下。
这话没错,这案子真要查起来,确实追不到祁同伟头上。
可也不是他判的啊。
他笑着指了指祁同伟,说:“你吓唬谁呢?案子又不是我判的,跟我没关系。
听哥一句劝,咱们就当没看见,别管这闲事。”
祁同伟看了眼卷宗,慢悠悠地说:
“案子不是你判的,但复检是你签字的。
不然你也不会发现问题,对吧?
复检签字就意味着你认可内容,后果你比我清楚。
法律裁定权可是在你手上。”
这话一出,陈清泉的脸色瞬间煞白。
懊恼地一巴掌拍在自己脸上,心中直骂自己作死。
怎么会把这种事往自己身上揽?
他刚想开口,祁同伟又说:
“老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我想查清楚,不是为了别人。
你是高书籍的秘书出身,咱们是自己人。
万一哪天这事儿被人揪住,你倒了,高书籍怎么办?
救还是不救?虽然高书籍平时不常联系你。
但你是他的老部下,这身份改不了。
你就是别人想动高书籍的突破口。
现在帮你把问题查出来,是防患于未然。
别怕得罪人,有高书籍在,没人能动得了你。
甚至,这件事还能成为你我上升的契机,明白吗?”
听完这番话,陈清泉看祁同伟的眼神都变了。
原来自己一直没能真正走进高育良心里的原因在这儿。
自己总是只想着自己,而祁同伟却是在为整个大局谋划。
一边帮高育良扫清障碍,一边也在为自己铺路。
这样的格局,不往上走才怪。
忽然间他明白了,上次山水庄园的会面,不是巧合。
“同伟,上回山水庄园……”
祁同伟微微一笑:
“你还真不傻,看出来了?
那天我不是随便去的。
我知道有人想借你做文章,抹黑高书籍。
面对这种情况,我得防一手。
让你配合调查,既是办事,更是帮你。
否则我吃饱了撑的,连你私生活都管?”
听了这话,陈清泉瞬间清醒。
他忽然想起那天赵东来看他时的眼神,两人虽没什么交集,
但那天赵东来的目光,确实有些意味深长。
他从未料到,最终的目标竟然会是自己。
回来之后,他也没怎么在意祁同伟的到访。
直到刚才那一瞬间,他才猛然意识到事情不对,脊背顿时发凉。
自己真是个愣头青,政治斗争哪是自己能玩得动的。
关起门当个观察者还行,真要站上台面,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陈清泉一脸懊悔地开口:“同伟,我真的不知道……
我背后还藏着这么多事,关于高老师那边的问题。
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突破口,实在对不起。
上次的事,真是多亏你了。
要是没你,我怕是真要跑去跟那个毛妹碰头了。
现在估计早就栽了。
现在你就是我的顶头上司。
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你指哪儿,我就打哪儿。
绝不含糊,只求你能保我一条命。”
听罢这番话,祁同伟只是摇头苦笑。
这人啊,也真是个实心眼。
难怪当年高育良不愿再让他当秘书。
就这心思,谁敢重用?
但也正因如此,才适合作为自己的助力。
祁同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那就一查到底,查到谁,就动谁。
一个都不放过,全给我掀了!”
陈清泉咬了咬牙,低声应道:
“查!查他个底朝天!”
……
高育良再次踏进省韦大院,熟悉的景致映入眼帘,可心境却已完全不同。
从前,他连五人小组的门都进不去。
可这一次,他竟是受邀参加五人小组的会议。
省内的重要决策,大多都是在这五个人的讨论中敲定的。
如今,他也终于走进了这个圈子。
刚走到省韦楼下,他就看见了沙瑞金。
“育良同志,几天不见,这称呼也得改一改了,该叫育良省掌啦。”
说话间,沙瑞金便上前握住高育良的手,久久不放,热情得让人意外。
这样的态度,高育良以前从没感受过。
以往沙瑞金虽然也平静待人,但那平静之下藏着的距离感,总让他如芒在背。
那种疏离,曾让他耿耿于怀。
也正因如此,他才始终不愿轻易低头。
说直白点,是他骨子里的文人傲气作祟;说得复杂些,是一种被压制的愤怒。
但那种愤怒,在对方压倒性的实力面前,根本无处藏身。
而如今,情况已然不同。
现在的高育良,和沙瑞金并列成为汉东的一线掌舵人。
在这独特的双首长体制下,两人谁也不能轻易压倒谁。
如果说过去见到沙瑞金,他总觉矮人一头;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论资历,他并不输;
他也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出来的干部。
论人脉,整个汉东官场里,至少一半的干部都曾是他的学生。
这是实实在在的地利优势。
倘若他真想给沙瑞金使绊子,根本不用硬拼,提前退休就能让他灰头土脸地离开汉东。
一旦如此,沙瑞金的政治生涯恐怕也就到头了。
这些,沙瑞金心知肚明。
所以才会有这提前的热情迎接。
高育良当然也明白这背后的意味,笑着回应:
“怎么能让你亲自来接我呢?省韦这条路我闭着眼都能走。
我办公室的东西都还没收拾,这任命来得太突然了,我还没来得及适应。”
沙瑞金听后笑意更浓,牵着他边走边说:
“育良同志,这话就见外了。
办公室急什么搬?你那个省韦副书籍的职位还在呢。
省韦这一摊子,可不能全丢给我一个人扛。
你是老熟人了,这里的一切你比我熟。
今后有事,还得多多向你请教,你可不能搬。”
他嘴上说着客气话,脸上带着笑意,但话里的潜台词却耐人寻味。
省韦事务需要你协助,那省正府的事,自然也得听我插话。
这软刀子递得不着痕迹。
虽说名义上,省掌是全省第一号人物,但在现实中,通常还是书籍占上风。
除非遇上特殊局面。
而眼下,正是这样的局面。
以往高育良也会默认这种格局,毕竟大环境如此。
官场之上,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这一次,却与往常不同,局面微妙得紧。
他沙瑞金是处于守势的,而掌握主动权的,却是高育良。
再说,自己才刚上任。
就被架空权力,若不表态、不作为,岂不让人看笑话?
高育良在政坛上也是一把老手了,笑吟吟地说道:
“沙书籍,省韦这边的事我不好插手。
要是咨询点政策问题,我自然乐意帮忙。
可要是日常事务,不是有常务副书籍嘛。
轮不上我管,组织上也有组织上的规矩,我可不能越界。”
同样,高育良回的这番话,也是绵里藏针。
毕竟现在,退一步,就等于说明你这个人不堪重用,仗还没打就认输,
高育良没那么软弱。
沙瑞金脸色没变,依旧笑呵呵地推开门。
“育良同志,请进,大家就等你了。”
会议室不大,里面也没几个人,只有五个座位,这也是惯例。
整个华夏的行政系统,决策机制都是这样。
五人小组,两位主要负责人,再加上组织部长、纪委书籍和一位常务副职。
县级、市级、省级,皆是如此。
虽说高育良以前是证法委书籍,但在这样的核心决策圈里。
他最多只能发表意见,真正进入这个层面是不可能的。
哪怕他能拉到所有人的支持,也不行。
除非他能在五人小组中掌握至少一人,
才有资格坐进这个房间。
“这件事,绝不能放任不管!
马上启动调查,现在正是关键时期,不能有半点闪失。
我会让公安厅配合你,尽快理清线索,一定要把幕后的人找出来!”
陈清泉一听这话,立刻坐不住了。
这事背后一定有人在搅动风云。
至少得是副省级的干部,否则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稍有差池,就是一场大地震,绝不是闹着玩的。
这时候,陈清泉哪敢轻举妄动。
赶紧走到祁同伟身边,低声劝道:
“祁厅长,祁大哥,你可别轻举妄动啊。
现在高书籍刚上去,你这时候动手,岂不是得罪一大片?
再说,事情还没搞清楚,说不定人家是合规合法的呢。
有些事,差不多就行了,别太较真。
你现在也快升副省了,要是为这事出了岔子,不值得。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陈清泉别的都好,就是胆子小。
刚才还神态自若,被祁同伟这么一说,脸色立马变了。
在他看来,祁同伟这是没事找事。
上次在山水庄园,他不过是随口抱怨了两句,说卷宗有问题。
没想到祁同伟居然派人来查。
他也没太在意,毕竟有人配合查案,省事不少。
可万万不该的是,把这事直接捅到了祁同伟面前。
现在陈清泉真想给自己一耳光,怪自己多嘴,活该!
祁同伟也知道陈清泉的性格,没给他下死命令。
反而带着几分调侃的神情,看着他说:
“陈院长,这事儿跟我可没关系。
法院出的问题,是你院长的事。
案子要是出了问题,顶多追责到监狱或者地方公安局。
但你不一样啊,这些卷宗可都是你亲自签的字。”
陈清泉一听,愣了一下。
这话没错,这案子真要查起来,确实追不到祁同伟头上。
可也不是他判的啊。
他笑着指了指祁同伟,说:“你吓唬谁呢?案子又不是我判的,跟我没关系。
听哥一句劝,咱们就当没看见,别管这闲事。”
祁同伟看了眼卷宗,慢悠悠地说:
“案子不是你判的,但复检是你签字的。
不然你也不会发现问题,对吧?
复检签字就意味着你认可内容,后果你比我清楚。
法律裁定权可是在你手上。”
这话一出,陈清泉的脸色瞬间煞白。
懊恼地一巴掌拍在自己脸上,心中直骂自己作死。
怎么会把这种事往自己身上揽?
他刚想开口,祁同伟又说:
“老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我想查清楚,不是为了别人。
你是高书籍的秘书出身,咱们是自己人。
万一哪天这事儿被人揪住,你倒了,高书籍怎么办?
救还是不救?虽然高书籍平时不常联系你。
但你是他的老部下,这身份改不了。
你就是别人想动高书籍的突破口。
现在帮你把问题查出来,是防患于未然。
别怕得罪人,有高书籍在,没人能动得了你。
甚至,这件事还能成为你我上升的契机,明白吗?”
听完这番话,陈清泉看祁同伟的眼神都变了。
原来自己一直没能真正走进高育良心里的原因在这儿。
自己总是只想着自己,而祁同伟却是在为整个大局谋划。
一边帮高育良扫清障碍,一边也在为自己铺路。
这样的格局,不往上走才怪。
忽然间他明白了,上次山水庄园的会面,不是巧合。
“同伟,上回山水庄园……”
祁同伟微微一笑:
“你还真不傻,看出来了?
那天我不是随便去的。
我知道有人想借你做文章,抹黑高书籍。
面对这种情况,我得防一手。
让你配合调查,既是办事,更是帮你。
否则我吃饱了撑的,连你私生活都管?”
听了这话,陈清泉瞬间清醒。
他忽然想起那天赵东来看他时的眼神,两人虽没什么交集,
但那天赵东来的目光,确实有些意味深长。
他从未料到,最终的目标竟然会是自己。
回来之后,他也没怎么在意祁同伟的到访。
直到刚才那一瞬间,他才猛然意识到事情不对,脊背顿时发凉。
自己真是个愣头青,政治斗争哪是自己能玩得动的。
关起门当个观察者还行,真要站上台面,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陈清泉一脸懊悔地开口:“同伟,我真的不知道……
我背后还藏着这么多事,关于高老师那边的问题。
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突破口,实在对不起。
上次的事,真是多亏你了。
要是没你,我怕是真要跑去跟那个毛妹碰头了。
现在估计早就栽了。
现在你就是我的顶头上司。
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你指哪儿,我就打哪儿。
绝不含糊,只求你能保我一条命。”
听罢这番话,祁同伟只是摇头苦笑。
这人啊,也真是个实心眼。
难怪当年高育良不愿再让他当秘书。
就这心思,谁敢重用?
但也正因如此,才适合作为自己的助力。
祁同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那就一查到底,查到谁,就动谁。
一个都不放过,全给我掀了!”
陈清泉咬了咬牙,低声应道:
“查!查他个底朝天!”
……
高育良再次踏进省韦大院,熟悉的景致映入眼帘,可心境却已完全不同。
从前,他连五人小组的门都进不去。
可这一次,他竟是受邀参加五人小组的会议。
省内的重要决策,大多都是在这五个人的讨论中敲定的。
如今,他也终于走进了这个圈子。
刚走到省韦楼下,他就看见了沙瑞金。
“育良同志,几天不见,这称呼也得改一改了,该叫育良省掌啦。”
说话间,沙瑞金便上前握住高育良的手,久久不放,热情得让人意外。
这样的态度,高育良以前从没感受过。
以往沙瑞金虽然也平静待人,但那平静之下藏着的距离感,总让他如芒在背。
那种疏离,曾让他耿耿于怀。
也正因如此,他才始终不愿轻易低头。
说直白点,是他骨子里的文人傲气作祟;说得复杂些,是一种被压制的愤怒。
但那种愤怒,在对方压倒性的实力面前,根本无处藏身。
而如今,情况已然不同。
现在的高育良,和沙瑞金并列成为汉东的一线掌舵人。
在这独特的双首长体制下,两人谁也不能轻易压倒谁。
如果说过去见到沙瑞金,他总觉矮人一头;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论资历,他并不输;
他也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出来的干部。
论人脉,整个汉东官场里,至少一半的干部都曾是他的学生。
这是实实在在的地利优势。
倘若他真想给沙瑞金使绊子,根本不用硬拼,提前退休就能让他灰头土脸地离开汉东。
一旦如此,沙瑞金的政治生涯恐怕也就到头了。
这些,沙瑞金心知肚明。
所以才会有这提前的热情迎接。
高育良当然也明白这背后的意味,笑着回应:
“怎么能让你亲自来接我呢?省韦这条路我闭着眼都能走。
我办公室的东西都还没收拾,这任命来得太突然了,我还没来得及适应。”
沙瑞金听后笑意更浓,牵着他边走边说:
“育良同志,这话就见外了。
办公室急什么搬?你那个省韦副书籍的职位还在呢。
省韦这一摊子,可不能全丢给我一个人扛。
你是老熟人了,这里的一切你比我熟。
今后有事,还得多多向你请教,你可不能搬。”
他嘴上说着客气话,脸上带着笑意,但话里的潜台词却耐人寻味。
省韦事务需要你协助,那省正府的事,自然也得听我插话。
这软刀子递得不着痕迹。
虽说名义上,省掌是全省第一号人物,但在现实中,通常还是书籍占上风。
除非遇上特殊局面。
而眼下,正是这样的局面。
以往高育良也会默认这种格局,毕竟大环境如此。
官场之上,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这一次,却与往常不同,局面微妙得紧。
他沙瑞金是处于守势的,而掌握主动权的,却是高育良。
再说,自己才刚上任。
就被架空权力,若不表态、不作为,岂不让人看笑话?
高育良在政坛上也是一把老手了,笑吟吟地说道:
“沙书籍,省韦这边的事我不好插手。
要是咨询点政策问题,我自然乐意帮忙。
可要是日常事务,不是有常务副书籍嘛。
轮不上我管,组织上也有组织上的规矩,我可不能越界。”
同样,高育良回的这番话,也是绵里藏针。
毕竟现在,退一步,就等于说明你这个人不堪重用,仗还没打就认输,
高育良没那么软弱。
沙瑞金脸色没变,依旧笑呵呵地推开门。
“育良同志,请进,大家就等你了。”
会议室不大,里面也没几个人,只有五个座位,这也是惯例。
整个华夏的行政系统,决策机制都是这样。
五人小组,两位主要负责人,再加上组织部长、纪委书籍和一位常务副职。
县级、市级、省级,皆是如此。
虽说高育良以前是证法委书籍,但在这样的核心决策圈里。
他最多只能发表意见,真正进入这个层面是不可能的。
哪怕他能拉到所有人的支持,也不行。
除非他能在五人小组中掌握至少一人,
才有资格坐进这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