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月中旬,播种工作也即将要开始了。
新洛阳城民吴长,带着他负责的小队去往田地,开始翻田整地。
翻地之前,他用上扩音器,放大声音给队员们讲话。
“春天马上就要到了,昨夜先生说的你们也都听见了,我们这片要种的是麦子,在田里每天干的活也是工分,每日的口粮不会少我们,种子、犁、耙还有牛,先生都安排好了让我们轮流用。”
“等到粮食种出来,今年秋天大家可以拿五成,明年开始,我们就能拿六成!”
世道没乱之前,他们做佃户五成的比例也是常有的事,世道乱了之后,有的人要给主家交6-7成,有的已经都不要交了,主家能让他吃口饭活下去就什么都干。
五成的租子,并不过分。
而且同样是自己没有地,给别人种田,他们在洛阳种,用的种子、农具还有牛,这都是不收钱,更没有利息的,况且从前他们是什么居住环境,吃穿什么样,大家都铭记于心。
吴长他是第二批来洛阳的人,在正月初被韦布等人带着来到了这里,吃上口好饭的时间也就两个多月。
他很清楚自己的长辈们是如何饿死在十年前的关中饥荒里的,也深刻铭记挨饿的滋味。
现在能来到洛阳,和众人一起住干净的帐篷,换上干净的新衣,每日能吃一点都不硌牙的软乎大饼,他已经足够幸运了。
他看着半个月之前才来到这里,被马家送过来第三批新人,鼓励道:“那些早我们两个多月跟着先生来洛阳的,已经都住上了房子,人人都穿着棉衣,盖着棉被。
我们这些人,也已经都穿上了棉衣,努努力,也能盖上棉被。马上要农忙了,在地里干的活工分不会太差,天暖之前,你们也能从头到脚换上新衣,再干干,就不用住帐篷,可以住自己的房子了!”
干活干了两个月,吴长和他那批的其他人,已经都换上了暖和的冬衣,再干一干,他们就能也有余钱租房。
租房虽然也不稳定,但是买房那得不知道攒上多少年的钱,难道就一直住帐篷吗?
孤身一人的,住帐篷也就算了,但凡家里人没死光的,都还是想要一家子住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况且洛阳所有人都是租房,哪怕是韦家马家的人,这些贵族子弟也只能自己干活租房。
想想他们,再想想一向关怀他们的先生,吴长和伙伴们就都不觉得租房有什么问题,顶多就是按月付工分的时候会心疼点。
他们毕竟以前的经济状况都是负的,来了洛阳也是人生中首次挣钱后还有余钱储蓄,难免不舍得花出去。
讲完了鼓励的大家的话,吴长就清点人手开始干活,一直到大家都累了,才坐下来休息,大家各自拿出自己的杯子来喝水。
新来小年轻捧着水杯,不停呼气道:“烫!烫死我了!这保温杯到底怎么做的,早上倒的水,这天冷的,现在都没凉!”
边上的老人们哈哈大笑:“我们要都倒了热水,敞个一刻钟才盖上盖子,你学着点,洛林全。”
洛林全这个名字,是扫盲的老师给他取的。
洛林全没有姓氏,就和其他所有没有姓氏的人一样,以洛阳这座城池为姓,大家一起姓洛。
他之前都被人喊“木栓”,这就是一工具的名字,不太好,老师便给他把后面的“栓”拆开,“木栓”变“林全”了。
洛林全很喜欢自己的姓氏和名字,新名字让他对洛阳的归属感也大大增强,没事就喜欢拿粉石去写自己的名字,每每看着自己写出的名字,都越看越喜欢。
被老人们笑着,洛林全也不害羞,跟着笑了笑,说:“我学得可认真了,就是脑子笨了点,要有吴长叔兄弟的脑子,肯定能学的更快!”
吴长也笑了:“你才来多久,就已经认字快赶上我们了,再认真点,赶上吴上那小子肯定不成问题。”
吴上是他的弟弟,家里目前学习进度最快的,已经去和第一批的老人们一个学习进度了,进的还是工程队,时不时会有先生亲自授课。
他们新来的都是从零开始学习,但是每个人白天都要干活,晚上都很累了,不同个体学习天赋也实在有限,因此只要进度又好又快,就会被选出来往上推。
但是每个人每天的必须学习也还是要的,因为先生说以后洛阳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他们所有人现在是学生,未来就是老师。
想额外挣老师在晚上的工资,那就必须现在把基础学好了。
放以前,他们这些百姓哪里接触得到文字纸笔啊?
但在洛阳,这些昂贵的东西都被先生拿出来低价给他们,花上一两个工分,就能买得到干净轻薄的本子和铅笔,一个字写错了还能擦掉重写,有橡皮在,只要不把本子擦破,一张纸就可以反复练习书写。
大家又聚在一起,聊了各自的学习进度,还有或不解或痛苦的学习烦恼,就又继续干活了。
麦田组这边人少些,隔壁稻田组,人可就多多了,多的人都在旱地上挖沟渠。
农田是不能太久荒芜的,长期荒芜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微生物群落衰退,板结化程度加剧?,直接影响后续作物根系发育?,导致水土流失。
而洛阳这些北方重镇,由于各种战乱和灾害,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种植作物了。
麦子能提供的能量转化虽好,但麦田作为禾本科作物,生长季需消耗大量氮元素,根系分泌物会加速土壤氮矿化,轮作周期需额外补充氮肥。
麦田冬季裸露期长达4到6个月,风蚀水蚀易使表层肥沃土壤流失。
比起麦子,?稻田长期淹水的环境能有效抑制土壤有机质分解,促进腐殖质积累,比旱田更利于有机质保存?,提升土壤保肥能力。
北方其他地方也就算了,但在洛阳,边上就是洛水,这里还算不缺水,可以种种稻子改善土壤,以后让稻田麦田轮流换耕。
缺水也没事,有他。
现在他带领洛阳百姓们干的,就是为水田引好沟渠。
汇流出的芦苇湿地都不能动,生态环境还得保留,也要靠这些植物固水土沿岸,因此他还要把一些稳固水土的植物变成大面积生态浮岛。
新开凿的水渠不需要很深,小白只需要大家开出一条能让水流进来的水路即可,最后他会在偃师段把水引过来。
读书比较多的马庆有些担心。
他是长子,不过资质平凡些,不如老二马应聪明,但也很豁达,不怎么摆老大的谱,平时没事就看书,来了洛阳就老实干活。
马庆虽然不是什么水利工程家,但家里祖上也有会治水的人。
东汉着名水利专家马臻,就是扶风茂陵人,他们扶风马氏的,马庆虽然没有先祖的能力和天分,但对水利也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痴。
安排人员劳动任务的马庆,看出来小白想要在洛阳搞水利工程,引洛水来灌溉水田的目的。
他不担心别的,就只担心一件事:水引的太多,也太近了,黄河汛期来了,水直接把水田都给淹了怎么办?
为此,他忧心忡忡主动找上小白,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引水灌溉自然是我等该为之的,可洛阳素来种的都是旱地粮食,水田粮食一来是南边所种为多,我等京畿农人经验不足,二来引水太多,只恐……”
没想到一向埋头老实干活的马庆,还算是粗通水利,也敢主动拦住他,来汇报忧虑。
这马家老大,这不挺能干活的吗。
略带欣慰的目光看向马庆,小白安慰他:“莫慌,洛水入黄河处,我会设下结界,当黄河水位超过警戒线时,自动将一部分水量存入法器内,剩下的会自己流向分洪区。”
分洪区不会搞太大,土地他都有用着呢,留着搞些水产品,平衡生态。
蓄起来的水,就以后留着用吧。
“北边河段还没化冻,现在我们还有时间,用混凝土重修堤坝,在支渠入口,再修一段沉淀地拦截泥沙。”
“原本河道工程我是打算亲自督建的,”小白看向马庆的目光满是鼓励,“现在我发现,它可以被交给一个可靠的人。”
被这样鼓励的目光看着,马庆下意识低头闪躲:“先生,水利、河道工程什么的,我不懂,只是在家中看过几卷书。”
干些安排人的活可以,在家中他没少干,但是河道这种事关洛阳民生的大事,他不不可以胡乱插手。
“只在家中看些书,就知道我要怎么修水道,认真学了,那你得懂成什么样啊!”
快速做好跨时空交易,小白手一翻转,拿出一本《工程水力学》,塞给马庆。
“图纸你应该这些时日自己蹭课蹭会了,我就不额外教你了,拿去自己先学,这段时间你就别忙活其他事了,去找韦单调岗,跟我一起督建水利。”
柔软的彩色书籍被先生递了过来,马庆又想拒绝,又舍不得推走自己没看过的书,《工程水力学》,从未听过但是一看就充满无上知识的神书,只能忐忑握着书,不安道:“先生,我……”
我不行的。
“我来带你,你肯定行。”
把书往他手里强硬一推,小白拿出一卷崭新的白纸和绘图工具。
“边看边记,没事自己画画图。”
马庆:“……”
我行吗?
我真的行吗?
可是先生他说我肯定行……
握紧手中的书,马庆用力一点头。
“先生,庆明白了!”
新洛阳城民吴长,带着他负责的小队去往田地,开始翻田整地。
翻地之前,他用上扩音器,放大声音给队员们讲话。
“春天马上就要到了,昨夜先生说的你们也都听见了,我们这片要种的是麦子,在田里每天干的活也是工分,每日的口粮不会少我们,种子、犁、耙还有牛,先生都安排好了让我们轮流用。”
“等到粮食种出来,今年秋天大家可以拿五成,明年开始,我们就能拿六成!”
世道没乱之前,他们做佃户五成的比例也是常有的事,世道乱了之后,有的人要给主家交6-7成,有的已经都不要交了,主家能让他吃口饭活下去就什么都干。
五成的租子,并不过分。
而且同样是自己没有地,给别人种田,他们在洛阳种,用的种子、农具还有牛,这都是不收钱,更没有利息的,况且从前他们是什么居住环境,吃穿什么样,大家都铭记于心。
吴长他是第二批来洛阳的人,在正月初被韦布等人带着来到了这里,吃上口好饭的时间也就两个多月。
他很清楚自己的长辈们是如何饿死在十年前的关中饥荒里的,也深刻铭记挨饿的滋味。
现在能来到洛阳,和众人一起住干净的帐篷,换上干净的新衣,每日能吃一点都不硌牙的软乎大饼,他已经足够幸运了。
他看着半个月之前才来到这里,被马家送过来第三批新人,鼓励道:“那些早我们两个多月跟着先生来洛阳的,已经都住上了房子,人人都穿着棉衣,盖着棉被。
我们这些人,也已经都穿上了棉衣,努努力,也能盖上棉被。马上要农忙了,在地里干的活工分不会太差,天暖之前,你们也能从头到脚换上新衣,再干干,就不用住帐篷,可以住自己的房子了!”
干活干了两个月,吴长和他那批的其他人,已经都换上了暖和的冬衣,再干一干,他们就能也有余钱租房。
租房虽然也不稳定,但是买房那得不知道攒上多少年的钱,难道就一直住帐篷吗?
孤身一人的,住帐篷也就算了,但凡家里人没死光的,都还是想要一家子住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况且洛阳所有人都是租房,哪怕是韦家马家的人,这些贵族子弟也只能自己干活租房。
想想他们,再想想一向关怀他们的先生,吴长和伙伴们就都不觉得租房有什么问题,顶多就是按月付工分的时候会心疼点。
他们毕竟以前的经济状况都是负的,来了洛阳也是人生中首次挣钱后还有余钱储蓄,难免不舍得花出去。
讲完了鼓励的大家的话,吴长就清点人手开始干活,一直到大家都累了,才坐下来休息,大家各自拿出自己的杯子来喝水。
新来小年轻捧着水杯,不停呼气道:“烫!烫死我了!这保温杯到底怎么做的,早上倒的水,这天冷的,现在都没凉!”
边上的老人们哈哈大笑:“我们要都倒了热水,敞个一刻钟才盖上盖子,你学着点,洛林全。”
洛林全这个名字,是扫盲的老师给他取的。
洛林全没有姓氏,就和其他所有没有姓氏的人一样,以洛阳这座城池为姓,大家一起姓洛。
他之前都被人喊“木栓”,这就是一工具的名字,不太好,老师便给他把后面的“栓”拆开,“木栓”变“林全”了。
洛林全很喜欢自己的姓氏和名字,新名字让他对洛阳的归属感也大大增强,没事就喜欢拿粉石去写自己的名字,每每看着自己写出的名字,都越看越喜欢。
被老人们笑着,洛林全也不害羞,跟着笑了笑,说:“我学得可认真了,就是脑子笨了点,要有吴长叔兄弟的脑子,肯定能学的更快!”
吴长也笑了:“你才来多久,就已经认字快赶上我们了,再认真点,赶上吴上那小子肯定不成问题。”
吴上是他的弟弟,家里目前学习进度最快的,已经去和第一批的老人们一个学习进度了,进的还是工程队,时不时会有先生亲自授课。
他们新来的都是从零开始学习,但是每个人白天都要干活,晚上都很累了,不同个体学习天赋也实在有限,因此只要进度又好又快,就会被选出来往上推。
但是每个人每天的必须学习也还是要的,因为先生说以后洛阳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他们所有人现在是学生,未来就是老师。
想额外挣老师在晚上的工资,那就必须现在把基础学好了。
放以前,他们这些百姓哪里接触得到文字纸笔啊?
但在洛阳,这些昂贵的东西都被先生拿出来低价给他们,花上一两个工分,就能买得到干净轻薄的本子和铅笔,一个字写错了还能擦掉重写,有橡皮在,只要不把本子擦破,一张纸就可以反复练习书写。
大家又聚在一起,聊了各自的学习进度,还有或不解或痛苦的学习烦恼,就又继续干活了。
麦田组这边人少些,隔壁稻田组,人可就多多了,多的人都在旱地上挖沟渠。
农田是不能太久荒芜的,长期荒芜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微生物群落衰退,板结化程度加剧?,直接影响后续作物根系发育?,导致水土流失。
而洛阳这些北方重镇,由于各种战乱和灾害,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种植作物了。
麦子能提供的能量转化虽好,但麦田作为禾本科作物,生长季需消耗大量氮元素,根系分泌物会加速土壤氮矿化,轮作周期需额外补充氮肥。
麦田冬季裸露期长达4到6个月,风蚀水蚀易使表层肥沃土壤流失。
比起麦子,?稻田长期淹水的环境能有效抑制土壤有机质分解,促进腐殖质积累,比旱田更利于有机质保存?,提升土壤保肥能力。
北方其他地方也就算了,但在洛阳,边上就是洛水,这里还算不缺水,可以种种稻子改善土壤,以后让稻田麦田轮流换耕。
缺水也没事,有他。
现在他带领洛阳百姓们干的,就是为水田引好沟渠。
汇流出的芦苇湿地都不能动,生态环境还得保留,也要靠这些植物固水土沿岸,因此他还要把一些稳固水土的植物变成大面积生态浮岛。
新开凿的水渠不需要很深,小白只需要大家开出一条能让水流进来的水路即可,最后他会在偃师段把水引过来。
读书比较多的马庆有些担心。
他是长子,不过资质平凡些,不如老二马应聪明,但也很豁达,不怎么摆老大的谱,平时没事就看书,来了洛阳就老实干活。
马庆虽然不是什么水利工程家,但家里祖上也有会治水的人。
东汉着名水利专家马臻,就是扶风茂陵人,他们扶风马氏的,马庆虽然没有先祖的能力和天分,但对水利也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痴。
安排人员劳动任务的马庆,看出来小白想要在洛阳搞水利工程,引洛水来灌溉水田的目的。
他不担心别的,就只担心一件事:水引的太多,也太近了,黄河汛期来了,水直接把水田都给淹了怎么办?
为此,他忧心忡忡主动找上小白,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引水灌溉自然是我等该为之的,可洛阳素来种的都是旱地粮食,水田粮食一来是南边所种为多,我等京畿农人经验不足,二来引水太多,只恐……”
没想到一向埋头老实干活的马庆,还算是粗通水利,也敢主动拦住他,来汇报忧虑。
这马家老大,这不挺能干活的吗。
略带欣慰的目光看向马庆,小白安慰他:“莫慌,洛水入黄河处,我会设下结界,当黄河水位超过警戒线时,自动将一部分水量存入法器内,剩下的会自己流向分洪区。”
分洪区不会搞太大,土地他都有用着呢,留着搞些水产品,平衡生态。
蓄起来的水,就以后留着用吧。
“北边河段还没化冻,现在我们还有时间,用混凝土重修堤坝,在支渠入口,再修一段沉淀地拦截泥沙。”
“原本河道工程我是打算亲自督建的,”小白看向马庆的目光满是鼓励,“现在我发现,它可以被交给一个可靠的人。”
被这样鼓励的目光看着,马庆下意识低头闪躲:“先生,水利、河道工程什么的,我不懂,只是在家中看过几卷书。”
干些安排人的活可以,在家中他没少干,但是河道这种事关洛阳民生的大事,他不不可以胡乱插手。
“只在家中看些书,就知道我要怎么修水道,认真学了,那你得懂成什么样啊!”
快速做好跨时空交易,小白手一翻转,拿出一本《工程水力学》,塞给马庆。
“图纸你应该这些时日自己蹭课蹭会了,我就不额外教你了,拿去自己先学,这段时间你就别忙活其他事了,去找韦单调岗,跟我一起督建水利。”
柔软的彩色书籍被先生递了过来,马庆又想拒绝,又舍不得推走自己没看过的书,《工程水力学》,从未听过但是一看就充满无上知识的神书,只能忐忑握着书,不安道:“先生,我……”
我不行的。
“我来带你,你肯定行。”
把书往他手里强硬一推,小白拿出一卷崭新的白纸和绘图工具。
“边看边记,没事自己画画图。”
马庆:“……”
我行吗?
我真的行吗?
可是先生他说我肯定行……
握紧手中的书,马庆用力一点头。
“先生,庆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