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拜托,更假了吧!-《惊!天幕显现,疯妃带崽考清华》

  小男孩嘴里塞着瑞士巧克力饼干,一边嚼着,一边还是忍不住瞟了一眼沈悦琳。

  这小面包有什么好吃的呀?

  别人要是给我,我都不屑于吃呢。

  不过是几块钱一袋的普通玩意儿罢了。

  瞧这个小女孩,长得倒是挺精致,吃起小面包来,却跟吃米其林大餐似的,难道她几辈子都没吃过面包吗?

  哼,我这可是从瑞士来的巧克力饼干,又贵又新鲜,她肯定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小男孩一边吃,一边嘟嘟囔囔地抱怨着,可吃着面包的沈悦琳小朋友,就好像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一样。

  依旧吃得香甜,眼睛里除了面包看不见别的。

  小男孩说着说着,许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唱这独角戏实在没意思。

  又或者是看着沈悦琳吃得那么陶醉,突然觉得也许大概是不是自己许久不吃,这面包变味儿了,弄的好吃啊。

  说不定真加好东西了,比自己手里的巧克力饼干还要美味。

  于是乎,小男孩把手中的巧克力饼干放下,开始缠着父母去给他买小面包。

  好在小面包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到处都有卖的,就连医院的小超市里也备货不少。

  孩子的爸爸一脸无奈,只得把铁盒子装的高贵瑞士饼干收起来,转身去小超市买简约版的面包了。

  孩子呀,永远都是喜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总觉得别人家的饭更香。

  消毒水的气息在走廊里悠悠浮动,带着丝丝凉意。

  一旁的沈悦琳小朋友蜷缩在长椅的角落,小小的身体特别专注。

  她的手指轻轻捏着包装袋的褶皱,淡金色的法式小面包安静地躺在她的掌心。

  一边观赏一边吃。

  奶油香气混着烘烤过的麦香,丝丝缕缕钻进她的鼻腔,让她忍不住再次小口咬下松软的面包体。

  睫毛随着咀嚼的动作轻轻颤动,腮帮子鼓起可爱的弧度。

  吃得那叫一个香。嘴里还时不时发出模糊的声音:

  “好吃!真好吃!比宫里的点心软和多了,还有奶香味。”

  当然,她也听到了旁边小男孩的嘟囔,可并没有太在乎。

  因为小男孩说的那些,她确实听不懂。

  什么“米麒麟”,那是什么呀?

  麒麟可是瑞兽,怎么能随便吃呢?这里难道能随便吃麒麟吗?

  这可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更别说吃了。

  还有什么“瑞时巧克力”,吃个巧克力还用看瑞时不瑞时吗?

  又不是养生,还得看八字儿,这说法可真奇怪。

  另外,小男孩提到的什么“浪子穿梭,木星基地”,一听就不是什么好地方。

  沈悦琳小朋友心里想着,这是练兵的地方吗?

  还是训练浪子游侠的地方呀?

  不管怎样,她觉得这都不是小女孩该去的地方。

  琳儿虽然喜欢很多男孩子学的、玩的东西,但对于所谓的浪子游侠,她还是有那么一点不感兴趣,不想去学。

  小男孩还说去天上跟月亮拍照,沈悦琳更觉得可笑了。

  拜托,更假了吧。

  月亮在哪儿啊?

  还不如说给太阳拍照呢。

  因为只要不是傻傻都知道,白天是太阳,晚上才是月亮。

  而且现在外面下着雨,天阴沉沉的,太阳都躲在雨云后边,根本看不见。

  这小男孩骗人也不知道挑一个,稍微有那么一丢丢可信度的谎言。

  哼,不对!

  既然说到天上,怎么不说给嫦娥拍照呢?真会瞎编呀!

  ……

  “你说什么?”

  天幕之下的慈宁宫,殿中香炉里腾起袅袅青烟。

  如丝如缕,缓缓升腾,檀香味弥漫在整个宫殿之中。

  太后手中捻着的佛珠,突然在指尖猛地一顿,一颗颗檀木珠相互碰撞,发出清脆而突兀的声响。

  “你再说一遍?”

  太后凤目冷冷扫过阶下跪着的灰衣太监。

  手上的护甲在摇曳的烛火下泛着冷光,仿佛淬了冰一般。

  “王伦那竖子,当真擂鼓送亲?”

  廊外,雨势突然转急,密集的雨点打在芭蕉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然而,这雨打芭蕉的骤急声,却掩不住殿内骤然冷凝的气息,仿佛空气都被瞬间冻结。

  太监浑身一颤,紧紧伏在冰冷的青砖地上,额角早已沁出豆大的冷汗,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回太后,兴国公世子带着二十面牛皮大鼓立在明德门前。”

  “鼓声如雷,震得城楼上的铜铃都跟着剧烈晃动。”

  他紧张地咽了咽唾沫,声音微微颤抖,

  “兴国公得知消息当场昏厥,如今西夏使团更是怒不可遏,弯刀都已出鞘……”

  他顿了顿,不敢抬头,低声道,

  “非得要杀了兴国公世子。”

  太后听闻,猛地攥紧手中佛珠,指节用力再用力,仿佛要将那佛珠捏碎。

  简直气不打一处来,这真是疯了!

  早就听说那小子平日里根本没有搭理过柔嘉,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来凑这种热闹?

  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吧?

  她不禁在心中怒骂。

  “那其他人呢?朝臣还有诸皇子们呢?”

  “难道个个都装聋作哑,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事态发展吗?”

  这时,地上跪着禀报的太监继续战战兢兢禀报:

  “几个皇子也是气不过,当场就把世子一顿揍。”

  “但是,那位世子被打得口吐鲜血,却依旧嘴硬得很。”

  太监的声音越来越小,却又不得不说,

  “说是他来送行和亲公主,何罪之有?”

  “如果送行有罪,那么大家不就都有罪了吗?”

  “只不过诸位皇子们是静悄悄的送,他是擂鼓,光明正大的送。”

  “怎么静悄悄的就是对,光明正大的反而就错了,难道公主和亲是见不得人的事?”

  “如今两边就这么僵持在明德门。”

  好一个牙尖嘴利的小子,不愧是读过书的。

  有这一副好口舌,放着好好的为国家效力、在朝堂上施展才华的机会不要,反而在这儿捣乱来了!

  太后娘娘气得胸口起伏,手中的佛珠在指缝间滚来滚去,如同她此刻烦乱的心绪,一刻不得安宁。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谁能想到兴国公世子如此不懂家国大义,难道真的是因为柔嘉公主,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顾了吗?

  如果柔嘉公主真有儿女情事,那会不会西夏使臣借此生事?

  西夏王会不会觉得自己受骗受辱?

  “柔嘉公主呢?”

  太后强压着怒火,问道,

  “她怎么说?没有变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