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得意地嘿嘿一笑,刚想吹嘘两句,却发现身旁的诸葛亮,自打进了这院子,就跟丢了魂儿似的。
他的目光越过了那些精巧的机关,越过了那张惊世的图纸,死死地锁在黄月英的身上。
那是棋逢对手的欣赏,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震撼。
他看到了那双眼睛,那双与自己同样明亮,同样充满了对世间万物运转规律的探求与渴望的眼睛。
这世上,竟有与我如此相似之人!
“喂,小子,回神了!”庞统用胳膊肘捅了捅他。
诸葛亮这才如梦初醒,脸颊微微一热,连忙将目光转向那些机关,以掩饰自己的失态。
然而,这一看,他的心神再次被吸引了过去。
这院子里的布局,看似杂乱,实则暗藏玄机。
那个提水的木人,并非简单的上下运动,它的动力源,竟然是旁边一条细细的水流,通过一个巧妙的水轮结构,将水的势能转化为了机械的动能。
而那些木牛流马,每一步的距离、转弯的角度,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彼此之间绝不会发生碰撞。
整个院落,就是一个环环相扣、自行运转的大型机关!
“子明先生所教的‘物理’……”诸葛亮喃喃自语。
杠杆、滑轮、势能、动能……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沈潇口中和纸面上的抽象概念,在此刻,都化作了眼前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体。
他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脑中无数的奇思妙想,瞬间找到了可以实现的途径。
他一步步走向那个提水的木人,看得入了迷。
“这个设计,看似巧妙,实则浪费了七成的水力。”
黄月英清脆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她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那张图纸,另一只手则指着木人内部的一个齿轮结构。
“它的轴承用的是普通圆木,摩擦太大。而且齿轮的咬合角度不对,导致每次传动,都有大量的能量被白白消耗掉了。”
她看向诸葛亮,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若将圆木轴承换成滚珠,再将齿轮改成这个样子……”
她随手拿起一根木炭,在旁边的一块木板上飞速画了起来。一个更加复杂,却也更加高效的齿轮传动结构,跃然板上。
“如此,只需三成水力,便可驱动。”
诸葛亮看着那个设计,眼睛越来越亮。
他想的是如何运用原理,而她想的,是如何将原理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他上前一步,指着黄月英画的图:“姑娘此法甚妙!但滚珠轴承虽能减少摩擦,却也增加了制造的难度。若是在接触面涂抹油脂,是否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可以,但油脂会沾染尘土,时间一长,反而会增大阻力,需要时常清理。”黄月英立刻反驳,“不如在轴承外加装一个防尘罩。”
“防尘罩会增加整体的重量……”
“那就把罩子的材料换成更轻的桐木!”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着一个小小的齿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从材料的选择,到角度的计算,再到能量的传导,他们的思维在空中碰撞,迸发出无数耀眼的火花。
一旁的庞统,已经彻底看傻了。
他自负才高,可听着这两人的对话,却感觉像在听天书。什么滚珠,什么摩擦力,什么能量……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他扭头看向沈潇,发现这位始作俑者,正一脸欣慰地看着那两个凑在一起的身影,嘴角咧开,露出了一个……难以形容的姨妈笑。
“子明,你这……笑得有点瘆人啊。”庞统忍不住吐槽。
“你不懂。”沈潇摇了摇头,心中乐开了花。
磕到了!磕到了!官方发糖,最为致命!
这哪里是技术交流,这分明是大型相亲现场!卧龙和月英,这天造地设的一对,被自己提前给凑到了一起。
“阿丑,有客人来了,怎么也不请进屋里坐?”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内院传来,打断了诸葛亮和黄月英的讨论。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须发微白,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正捋着胡须,含笑看来。
正是黄月英的父亲,荆州名士,黄承彦。
黄承彦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沈潇身上,微微点头致意。他早已从庞统那里听说了这位刘备帐下的奇人。
而当他看到自己的女儿,正和那个俊朗不凡的少年郎凑在一起,为了一张图纸争得面红耳赤,眼中却都闪烁着同样的光彩时,他捋着胡须的手,停顿了一下。
那双饱经世事的眼睛里,露出了洞悉一切的笑意。
“爹,你快来看!”黄月英兴奋地将那张“龙骨水车”的图纸递了过去,“这是这位……这位先生的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
她这才想起,还不知道沈潇和诸葛亮的名字。
沈潇连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晚生刘备帐下主簿沈潇,字子明。这位是我的小兄弟,诸葛亮,字孔明。冒昧来访,还请黄公见谅。”
“诸葛亮……”黄承彦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个名字,他曾听司马徽水镜先生提起过,赞其有“卧龙”之才。
今日一见,再看看他与自己女儿相处的情形,黄承彦心中顿时了然。
“原来是诸葛小先生当面,失敬失敬。”黄承彦哈哈一笑,看向沈潇,“子明先生不必多礼。能画出此等利国利民之物的,绝非俗士。请,屋里奉茶!”
解决了龙骨水车的技术难题,庞统也彻底没了脾气,当场便认赌服输,对着沈潇长揖及地,表示愿意投效刘备。
沈潇此行,可谓是收获满满。
他看着黄承机府中那些精巧的机关,又看了看旁边还在热烈讨论的诸葛亮和黄月英,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成型。
“黄公,”沈潇郑重地开口,“我主玄德公,立志‘开万民之智’。然则,智慧不仅存于书本,更存于这百工之术中。”
他指着院中的机关,声音恳切。
“如令爱这般的天纵奇才,若能有更多的人与她一同钻研,这世上,又会多出多少如‘龙骨水车’一般,能造福万民的神器?”
“子明之意是?”黄承彦目光一凝。
“我主欲在长安,开办一所‘工学院’!”沈潇掷地有声,“不读经义,只究算学、格物、机关、建造之术!专门培养能工巧匠!晚生斗胆,恳请黄公出山,主持此事!也请月英姑娘,不吝才学,担任学院的教习!”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将“奇技淫巧”与经学并列,甚至要专门为此开设学院?这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黄承彦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看着自己的女儿,看着她眼中那因找到同道而绽放出的、前所未有的光彩,心中那块坚守了数十年的士人壁垒,第一次,出现了松动。
“此事,事关重大,容老夫……考虑一二。”
沈潇知道,他心动了。
这就够了。
……
离开黄府,天色已晚。
襄阳城的街道上,华灯初上。
“士元,此行多亏有你。”沈潇心情大好,“如今你我同殿为臣,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指教不敢当。”庞统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斜着眼看他,“你这人,肚子里坏水多得很。先是拿图纸砸晕我,又是给我家阿丑和你的小卧龙牵红线。下一步,是不是就该去找徐元直了?”
徐元直,正是徐庶的表字。
沈潇心中一喜,看来庞统和徐庶关系果然不错。
“正有此意!还请士元为我引荐!”
然而,听到这话,庞统脸上的笑容却收敛了。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灯火通明、戒备森严的蔡府方向,眼中闪过阴霾。
“引荐,怕是难了。”
“为何?”沈潇心中一沉。
庞统叹了口气。
“元直此人,你可知他最重什么?”
“孝道。”沈潇答道。史书上,徐庶正是因为母亲被曹操骗去,才方寸大乱,挥泪辞别刘备。
“没错,是孝道。”庞统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愤懑与无奈,“就在半月前,蔡瑁那老贼,不知从哪儿听说了元直的才名,派人去请,被元直拒了。”
“那老贼怀恨在心,竟寻了个‘不敬宗亲’的由头,将元直的母亲‘请’到了府中!”
“名为供养,实为囚禁!”
庞统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道。
“元直是天下闻名的大孝子,母亲落在蔡瑁手上,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被困死在襄阳,动弹不得!”
“如今的他,哪里都去不了,谁……也见不了。”
他的目光越过了那些精巧的机关,越过了那张惊世的图纸,死死地锁在黄月英的身上。
那是棋逢对手的欣赏,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震撼。
他看到了那双眼睛,那双与自己同样明亮,同样充满了对世间万物运转规律的探求与渴望的眼睛。
这世上,竟有与我如此相似之人!
“喂,小子,回神了!”庞统用胳膊肘捅了捅他。
诸葛亮这才如梦初醒,脸颊微微一热,连忙将目光转向那些机关,以掩饰自己的失态。
然而,这一看,他的心神再次被吸引了过去。
这院子里的布局,看似杂乱,实则暗藏玄机。
那个提水的木人,并非简单的上下运动,它的动力源,竟然是旁边一条细细的水流,通过一个巧妙的水轮结构,将水的势能转化为了机械的动能。
而那些木牛流马,每一步的距离、转弯的角度,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彼此之间绝不会发生碰撞。
整个院落,就是一个环环相扣、自行运转的大型机关!
“子明先生所教的‘物理’……”诸葛亮喃喃自语。
杠杆、滑轮、势能、动能……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沈潇口中和纸面上的抽象概念,在此刻,都化作了眼前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体。
他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脑中无数的奇思妙想,瞬间找到了可以实现的途径。
他一步步走向那个提水的木人,看得入了迷。
“这个设计,看似巧妙,实则浪费了七成的水力。”
黄月英清脆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她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那张图纸,另一只手则指着木人内部的一个齿轮结构。
“它的轴承用的是普通圆木,摩擦太大。而且齿轮的咬合角度不对,导致每次传动,都有大量的能量被白白消耗掉了。”
她看向诸葛亮,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若将圆木轴承换成滚珠,再将齿轮改成这个样子……”
她随手拿起一根木炭,在旁边的一块木板上飞速画了起来。一个更加复杂,却也更加高效的齿轮传动结构,跃然板上。
“如此,只需三成水力,便可驱动。”
诸葛亮看着那个设计,眼睛越来越亮。
他想的是如何运用原理,而她想的,是如何将原理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他上前一步,指着黄月英画的图:“姑娘此法甚妙!但滚珠轴承虽能减少摩擦,却也增加了制造的难度。若是在接触面涂抹油脂,是否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可以,但油脂会沾染尘土,时间一长,反而会增大阻力,需要时常清理。”黄月英立刻反驳,“不如在轴承外加装一个防尘罩。”
“防尘罩会增加整体的重量……”
“那就把罩子的材料换成更轻的桐木!”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着一个小小的齿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从材料的选择,到角度的计算,再到能量的传导,他们的思维在空中碰撞,迸发出无数耀眼的火花。
一旁的庞统,已经彻底看傻了。
他自负才高,可听着这两人的对话,却感觉像在听天书。什么滚珠,什么摩擦力,什么能量……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他扭头看向沈潇,发现这位始作俑者,正一脸欣慰地看着那两个凑在一起的身影,嘴角咧开,露出了一个……难以形容的姨妈笑。
“子明,你这……笑得有点瘆人啊。”庞统忍不住吐槽。
“你不懂。”沈潇摇了摇头,心中乐开了花。
磕到了!磕到了!官方发糖,最为致命!
这哪里是技术交流,这分明是大型相亲现场!卧龙和月英,这天造地设的一对,被自己提前给凑到了一起。
“阿丑,有客人来了,怎么也不请进屋里坐?”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内院传来,打断了诸葛亮和黄月英的讨论。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须发微白,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正捋着胡须,含笑看来。
正是黄月英的父亲,荆州名士,黄承彦。
黄承彦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沈潇身上,微微点头致意。他早已从庞统那里听说了这位刘备帐下的奇人。
而当他看到自己的女儿,正和那个俊朗不凡的少年郎凑在一起,为了一张图纸争得面红耳赤,眼中却都闪烁着同样的光彩时,他捋着胡须的手,停顿了一下。
那双饱经世事的眼睛里,露出了洞悉一切的笑意。
“爹,你快来看!”黄月英兴奋地将那张“龙骨水车”的图纸递了过去,“这是这位……这位先生的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
她这才想起,还不知道沈潇和诸葛亮的名字。
沈潇连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晚生刘备帐下主簿沈潇,字子明。这位是我的小兄弟,诸葛亮,字孔明。冒昧来访,还请黄公见谅。”
“诸葛亮……”黄承彦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个名字,他曾听司马徽水镜先生提起过,赞其有“卧龙”之才。
今日一见,再看看他与自己女儿相处的情形,黄承彦心中顿时了然。
“原来是诸葛小先生当面,失敬失敬。”黄承彦哈哈一笑,看向沈潇,“子明先生不必多礼。能画出此等利国利民之物的,绝非俗士。请,屋里奉茶!”
解决了龙骨水车的技术难题,庞统也彻底没了脾气,当场便认赌服输,对着沈潇长揖及地,表示愿意投效刘备。
沈潇此行,可谓是收获满满。
他看着黄承机府中那些精巧的机关,又看了看旁边还在热烈讨论的诸葛亮和黄月英,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成型。
“黄公,”沈潇郑重地开口,“我主玄德公,立志‘开万民之智’。然则,智慧不仅存于书本,更存于这百工之术中。”
他指着院中的机关,声音恳切。
“如令爱这般的天纵奇才,若能有更多的人与她一同钻研,这世上,又会多出多少如‘龙骨水车’一般,能造福万民的神器?”
“子明之意是?”黄承彦目光一凝。
“我主欲在长安,开办一所‘工学院’!”沈潇掷地有声,“不读经义,只究算学、格物、机关、建造之术!专门培养能工巧匠!晚生斗胆,恳请黄公出山,主持此事!也请月英姑娘,不吝才学,担任学院的教习!”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将“奇技淫巧”与经学并列,甚至要专门为此开设学院?这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黄承彦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看着自己的女儿,看着她眼中那因找到同道而绽放出的、前所未有的光彩,心中那块坚守了数十年的士人壁垒,第一次,出现了松动。
“此事,事关重大,容老夫……考虑一二。”
沈潇知道,他心动了。
这就够了。
……
离开黄府,天色已晚。
襄阳城的街道上,华灯初上。
“士元,此行多亏有你。”沈潇心情大好,“如今你我同殿为臣,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指教不敢当。”庞统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斜着眼看他,“你这人,肚子里坏水多得很。先是拿图纸砸晕我,又是给我家阿丑和你的小卧龙牵红线。下一步,是不是就该去找徐元直了?”
徐元直,正是徐庶的表字。
沈潇心中一喜,看来庞统和徐庶关系果然不错。
“正有此意!还请士元为我引荐!”
然而,听到这话,庞统脸上的笑容却收敛了。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灯火通明、戒备森严的蔡府方向,眼中闪过阴霾。
“引荐,怕是难了。”
“为何?”沈潇心中一沉。
庞统叹了口气。
“元直此人,你可知他最重什么?”
“孝道。”沈潇答道。史书上,徐庶正是因为母亲被曹操骗去,才方寸大乱,挥泪辞别刘备。
“没错,是孝道。”庞统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愤懑与无奈,“就在半月前,蔡瑁那老贼,不知从哪儿听说了元直的才名,派人去请,被元直拒了。”
“那老贼怀恨在心,竟寻了个‘不敬宗亲’的由头,将元直的母亲‘请’到了府中!”
“名为供养,实为囚禁!”
庞统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道。
“元直是天下闻名的大孝子,母亲落在蔡瑁手上,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被困死在襄阳,动弹不得!”
“如今的他,哪里都去不了,谁……也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