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各怀鬼胎的盟友2-《三国:大汉第一毒》

  南阳,宛城。

  袁术的府邸,比袁绍在邺城的宅院还要奢靡十倍。

  廊柱包金,雕龙画凤。

  地面铺设的漆砖光洁如镜,清晰地映出人影。

  殿下站着一名邺城来的使者,下巴微微扬着,目光里是袁绍比袁术能力强的优越。

  “公路将军,我家主公有言,此次讨刘,乃匡扶汉室之义举。”

  “主公为盟主,将军可为副盟主。”

  “功成之日,共享尊荣。”

  “副盟主?”

  袁术肥硕的身躯猛地从虎皮大椅上撑了起来,养尊处优的脸上,肥肉因愤怒而剧烈颤抖。

  他走到使者面前,庞大的身形投下山岳般的阴影。

  “上次讨董,你家主公是盟主!”

  “这次讨刘,他还是盟主?!”

  袁术大声咆哮。

  “我袁公路,究竟哪里比他袁本初差了!”

  那股凶戾的气势,逼得使者倒退一步,额头瞬间渗出冷汗,却只能硬着头皮解释:“将军,盟主之位,乃主公与天下士族共议……”

  “够了!”

  袁术不耐烦地挥手打断。

  他胸膛里,怒火如同岩浆在翻滚。

  又是这样!

  凭什么天下的好事全是他袁本初的!

  但只过了一小会儿,他脸上的暴怒就如潮水般退去,化作一种令人脊背发凉的笑容。

  他挥退左右,竟亲手扶起使者,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着对方的肩膀,声音也压低了许多。

  “使者啊,你回去告诉本初,这个副盟主,我当了。”

  使者愣住了,完全没料到他变脸能如此之快。

  “不过……”

  袁术的眼睛眯成一道危险的缝,嘴唇凑到使者耳边。

  “你有没有想过,这天下,为何会如此之乱?”

  “因、因为天子蒙尘,朝纲不振……”

  “不。”

  袁术摇了摇手指,笑容里透着癫狂。

  “是因为,这世上,还有个天子。”

  这句话,如同一盆冰水从使者的头顶浇下,让他浑身的血液都瞬间凝固。

  袁术的声音轻如梦呓,却一字一句钻进他的骨头里。

  “你再想想,若是那位天子……没了呢?”

  “联军之中,谁的出身最高贵?”

  “谁,最能得天下士族之心?”

  使者的大脑一片空白,他惊恐地看着袁术,只觉得眼前这个胖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疯魔!

  “这……这是灭九族的大罪!”

  “富贵险中求嘛。”

  袁术直起身,恢复了那副狂妄姿态,再次重重拍了拍使者僵硬的肩膀。

  “此事,你知,我知。办成了,你可是从龙第一功臣。回去怎么说,看你的了。”

  他目送使者失魂落魄地离去,脸上的得意再也无法掩饰。

  区区一个盟主,算得了什么?

  待汉献帝一死,他袁术手握传国玉玺,登高一呼,便是这九州的新主人!

  自己简直是个天才!

  ······

  入夜。

  袁术手下的孙策找到挚友,周瑜。

  月光清冷,洒在周瑜的白衣上,也照亮了他俊美面容上的思虑。

  “伯符,为出兵之事烦心?”

  “公瑾,我恨不得现在就宰了袁术那头蠢猪!”

  孙策一拳砸在庭院的石桌上,坚硬的青石瞬间迸裂出蛛网般的纹路。

  “为这种人卖命,我孙家的威名,迟早要被他败光!”

  周瑜的眼底,一道精光一闪而逝。

  他摇了摇头。

  “伯符,这或许……是我们的机会。”

  他走到孙策身边,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振奋人心的力量。

  “如今袁绍、刘备、曹操、吕布……天下枭雄的目光,都死死盯着关中,盯着虎牢关。”

  “谁会注意江东?”

  孙策的呼吸停顿了一瞬,他豁然转身,目光如炬,死死盯住周瑜。

  周瑜的语速不快,却字字千钧。

  “袁术此人,志大才疏,贪图小利。”

  “你明日去见他,就说愿为他分忧,替他取下江东!”

  “他若不允,你便告诉他,只需三千兵马,你就能为他拿下整个江东!”

  “他一定会答应!”

  “用三千残兵,换整个江东六郡,这等泼天的好事,他绝无可能拒绝!”

  孙策眼中的火焰,骤然燃起!

  所有的烦闷、不甘、屈辱,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化作了吞天食地的野望!

  “公瑾!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次日。

  孙策将此计告知袁术,袁术果然欣喜若狂。

  “哈哈哈!好!伯符果然是我的忠臣!”

  袁术大手一挥,满脸都是占了天大便宜的得意与炫耀。

  “我给你三千兵!你速去给我拿下江东!”

  “待我登基之日,你,便是我大成的开国第一功臣!”

  他看着孙策大步离去的背影,脑海中已经铺开了江东的万里沃土,尽数烙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却不知,自己亲手打开笼门,放走的是一头猛虎!

  ……

  荆州,襄阳。

  刘表的州牧府,平日里文风鼎盛,名士云集。

  今日,却杀气腾腾。

  袁绍的使者宣读完诏书,言辞恳切,请刘表发兵,共赴国难。

  刘表抚着颌下长须,摇了摇头。

  “刘玄德,汉室宗亲,与我同源。我岂能与袁绍之流,攻伐同宗?”

  声音不大,态度却很坚决。

  他爱惜自己的名声,不愿落下残害宗室的骂名。

  此话一出,武将首位的蔡瑁,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他踏前一步,声音如同一声炸雷,在大殿中滚过。

  “主公此言差矣!”

  “那刘备名为宗亲,实则织席贩履之辈!他窃据关中,推行新政,挖我荆州墙角,引走我荆州多少人才?”

  “黄忠、文聘、魏延……哪一个不是我荆州栋梁?如今全成了他的爪牙!”

  蔡瑁越说越怒,他早就看刘备不顺眼了。

  “此獠不除,将来必是我荆州的心腹大患!”

  说话间,他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刘表身后的亲妹妹,蔡氏。

  蔡氏立刻心领神会,用一种柔婉却不容置疑的语气劝道:“夫君,德珪所言,是为了荆州百年大计。那刘备行事乖张,与天下士族为敌,早已是众矢之的。我们若是不出兵,天下人会如何看我们?是会笑我们胆小,还是会骂我们与国贼为伍?”

  “是啊主公!”

  “蔡将军所言极是!”

  瞬间,蒯良、蒯越等荆州豪族纷纷开口,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他们的家族利益,与蔡瑁休戚与共。

  刘备在关中搞均田,简直是在刨他们的祖坟!

  大殿之内,人人激愤,出兵之声,已成鼎沸之势。

  刘表看着一张张被利益驱动而扭曲的脸,听着一声声名为劝谏实为逼迫的言语,只觉得头痛欲裂。

  他知道,自己已经压不住荆州的这群地头蛇了。

  众意难违。

  良久,他整个人的气势都垮了下去,眼神黯淡,声音里满是疲惫。

  “……也罢。”

  “就随你们的意吧,由蔡瑁带兵,前往虎牢关,会盟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