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计划泡汤了-《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

  只是这些产品波动大,有时还会亏本,因此接受度不高。

  相比之下,汇丰的基金虽然赚得少,但稳,大家把它当硬通货看待。

  怡和的企业债利率6.6厘,虽然略低于市场平均,但以怡和的实力来说,这点利息也不算低。

  如果不是现在正值英资与华资矛盾加剧,不少华商其实愿意把钱借给他们。

  但现在……

  “八厘!一年期企业债,怡和财团愿意出八厘利息!”纽壁间高声喊道。

  现场气氛顿时被点燃!

  怡和财团,年化收益率8%。

  这两个词单独看没什么特别。

  但组合在一起,却让不少华商开始动摇。

  稍微有点家国情怀,或者目光放得更远的商人,早在先前就陆续离场。

  留下来的人,基本都是像沈粥一样的纯粹资本玩家,或者只想赚钱、不看立场的那一类。

  什么华资英资,能带来利润的就是好资金!

  这些中小华商,根本不在乎秦迪和怡和之间的较量。

  秦迪赢了,他们得不到什么好处。

  怡和赢了,只要投了钱,就能稳拿8%的回报。

  立刻有人心动。

  “真的吗?年利率8%?由怡和担保?”

  “当然!怡和在港岛扎根百年,信用无可质疑!”纽壁间打起情感牌,“不是某个突然冒出来的暴发户,能轻易撼动的!”

  不少被八厘利息吸引的华商纷纷点头,尤其是那些买不到聚金一号,又嫌汇众一号太难抢的人。

  从体量和历史来看,刚刚崛起的秦迪,确实没法跟怡和比。

  今天这场股市拉锯战,秦迪早有准备,怡和临时应战。

  结果双方你来我往,打得势均力敌,也说明怡和依然有实力。

  秦迪未必真能赢过怡和。

  所以借钱给怡和,风险不大,以他们的规模和信用,不可能赖账。

  一些动心的华商,已经在心里给自己找好了理由。

  人群中的李跑跑却悄悄往后退了几步。

  他没走,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而不是眼光不够长远!

  但在一众身家上亿的商人中,他这个大亨太显眼了。

  纽壁间注意到了他,热情地喊:“李生!八厘的利息,您不动心?您不考虑买个几千万?”

  买你个鬼!

  我可是买了千万级别的聚金一号,那基金保证至少20%的年化收益,比你这8%香多了!

  李跑跑对秦迪虽然有嫉妒,但对其赚钱能力,却十分认可。

  他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秦迪。

  这时候还跑去借钱给怡和,那就真是脑子进水了。

  可现在被纽壁间盯上了,想溜也溜不掉。

  他心里已经开始后悔。

  早知道刚才就该跟郑裕桐一起离开,何必留下来?

  结果机会没捞着,反倒可能惹上麻烦。

  正在自责时。

  忽然,视力变好的李跑跑眼睛一亮,指向远处——

  “咦,秦生来了!”

  李跑跑喊了一嗓子:秦生到了!

  总算替他解了尴尬局面。

  周围人,包括两个洋人都纷纷朝那个方向望去。

  华商们顿时议论纷纷。

  “跟秦生一起来的,还有包生!郑生、李生、郭生、藿生也都在!”

  “秦生身边那四个洋人是谁?还笑得挺开心。”

  “你这都不认识?港府四位大人物啊!你还想不想在这边立足了?”

  “不好意思,我刚从东南亚过来,来这边时间不长,港府四巨头是哪几位?”

  “行政司、财政司、律政司、辅政司四位司长!港督下面,就他们四个最有分量。”

  “那他们围着秦生做什么?看起来关系还挺近的,还边走边笑。”

  “这个嘛……我也不太清楚。可能因为秦生是港岛首富吧。”

  “真羡慕。我也想当港岛首富啊!”

  “回去早点睡吧,梦里啥都有。”

  “你别笑。秦生那是财神命格,才能做到今天这地步。你呢?什么命格?”

  “……”

  议论声还没落下。

  亨利·凯瑟克和纽壁大班脸色已经沉了下来。之前他们还觉得这些华商有点心动了。

  但秦迪一出现,那些人立马没了兴趣。

  两位洋人心里明白,今晚想在这群华商中卖掉一部分企业债的计划,恐怕是泡汤了。

  秦迪在场,其他华人大佬也在,谁敢冒犯他们去跟洋人做生意?

  两人还感到奇怪,平日和凯瑟克家族关系不错的港府四巨头,竟然也和秦迪谈笑风生。

  尤其是那位财政司安博德,出了名的不待见华人。

  就连包玉港在他面前,都难得笑脸。

  可现在呢?亨利亲眼看见安博德凑在秦迪耳边说什么,把秦迪逗得拍手大笑。

  这他妈的算怎么回事?

  说好的讨厌华人呢?

  是伦敦那边的情报有误,

  还是安博德突然变性子了?

  亨利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现在心情很糟。

  另一边。

  秦迪确实在笑,笑的原因是安博德刚刚提议,可以让他秘书凯拉进港府工作。

  甚至说,如果凯拉表现出色,以后可能接替唐明知,担任律政司司长。

  秦迪刚开始笑,是因为觉得这事太离谱。

  后来继续笑,是因为他越想越觉得,还真有这种可能。

  凯拉是个地道的伦敦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阴帝国,是那种根正苗红的本地人,出身还属于书香世家。

  她父母都是教授,一位是法学领域的权威,另一位则执教于商学院。

  两人分别在剑桥和牛津这种顶尖大学任教。

  这就意味着,凯拉在伦敦的法律圈里,天然拥有深厚的关系网络。

  再看港府这边,一直以来都特别重视来自祖家的人才。

  唐明知四十多岁就当上律政司司长,背后却没有明显靠山,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毕业于剑桥法学院。

  一来港府工作,就被港督看中,之后迅速晋升。

  而凯拉的背景比唐明知要强得多,再加上秦迪的关系网,更是甩他几条街。

  如今又刚好赶上女权意识在全球范围内崛起的时代。

  刘连如能在港府上位,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趋势。

  港府明显有意向扶持几位女性官员走向核心位置。

  凯拉既是土生土长的伦敦人,又有学术光环,再加上秦迪的资源加持……

  把这些条件综合起来看,她确实有被推上去的可能。

  就算短期内难以上位,再过几年等卫羿信接任总督,情况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