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福德证券四月狂赚 28 亿!-《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

  老板手中的资源这么赚钱,只要接过来,就是实打实的业绩。

  韦建邦轻轻松松,就拿到了一个大礼包。

  今年才刚过去几个月,利润已经接近四五亿。

  等到明年一整年下来,十亿,甚至二十亿,都不是梦。

  想到这里,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家传媒公司,年利润超过十亿,甚至接近二十亿。

  这是什么概念?

  港岛百分之九十九的企业,全年利润都不超过五亿。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公司,全年的利润加在一起,都到不了十亿。

  年利润超过二十亿的,在整个港岛都是极少数,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而老板旗下的这家传媒公司,成立还不到四个月。

  明年的利润,居然可能突破二十亿港币。

  太离谱了!

  要是这样的公司上市,按照一年二十亿的预期利润来算,

  在股市上的市值,至少能冲到七十亿港币!

  一家做报纸、出书、拍电影电视剧的传媒公司,竟然恐怖如斯!

  想到能在这个老板、这个集团里工作,并成为管理层的一员,众人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值了。

  会议室内气氛热烈。

  韦建邦的发言正式结束。

  秦迪扫视全场,目光落在张道奇身上。

  “张道奇,你接着说。”

  张道奇和张嘉俊,是秦迪最早挖掘的两位S级人才。

  他们都来自金融领域,确切地说,是证券与股市方向的顶尖人物。

  毕竟金融行业涵盖广泛,银行、保险都属于其中的分支。

  这两位高手中,张道奇性格开朗,更擅长管理。

  张嘉俊则低调内敛,业务能力尤为突出。

  在最近一次人事变动中,梁安德辞去了福德证券总经理的职位。

  这位集团大总管将专注于晨星投资母公司事务,统筹旗下各子公司之间的利益与协作。

  梁安德之前负责的福德证券总经理一职,也正式交接。

  秦迪经过考量,把这个职位交给了更具外向特质的张道奇。

  而张嘉俊则担任执行总监,两人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

  秦迪并不反对公司内部出现派系,但必须掌控派系之间的平衡。

  适度竞争可以提升整体战斗力。

  但若竞争失控,则容易造成内耗,甚至威胁公司根基。

  所以这种分寸感,只能由他亲自把握。

  这也是让梁安德卸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华夏星传媒完成汇报之后。

  轮到张道奇上场,介绍证券公司的情况。

  张道奇站起身,完全不需要翻看稿件,语气高昂地开口:

  “今年,福德证券在股市方面的收益达到13.5亿港币。基金托管和手续费分成方面,预计有14.5亿左右。”

  “也就是说,全年利润共计28亿港币。”

  话音刚落,他脸上浮现出得意神情。

  虽然这些收益大部分和他与张嘉俊没有直接关系,超过95%的利润来源于老板的操盘。

  特别是那两只基金,完全是秦迪亲自操刀。

  他们二人只是负责日常管理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这两家公司的招牌挂在他们头上。

  如此亮眼的业绩,他们就算没有功劳,也有不少辛劳。

  韦建邦的出版社之所以能赚大钱,还不是因为老板提供了畅销小说和漫画!

  我们这边的证券公司,靠的是老板这位“股神”坐镇,赚得多不是很正常吗!

  骄傲一下,有什么不行?!!

  当张道奇报出这个数字时,在场的其他公司负责人,包括韦建邦在内,全都震惊了。

  短短几个月,28亿港币利润?

  天啊!刚才听到华·夏星传媒四个月内赚了四亿多,所有人都觉得震惊,毕竟99%的港岛企业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可这还没过几分钟,又一个数字炸了出来——四个多月,二十八亿利润。

  这意味着,100%的港岛公司现在都达不到这个高度!

  汇丰银行够厉害了吧?

  它是港岛最赚钱的企业,去年全年财报显示利润是五十一亿港币。

  但那是整整一年的成果。

  再说它为什么能这么赚钱,大家心里也有数,毕竟它是港币发行银行之一。

  那福德证券呢?

  在秦迪出手收购前,这家公司默默无闻,除了有张全牌照,基本没亮点。

  可被老板接手后,几个月时间就净赚二十八亿。

  这哪里是老板,这分明是财神爷转世,股神都不一定有这种本事。

  就在众人目瞪口呆,连鼓掌都忘了的时候,秦迪笑着开口:

  “快到年底了,在春节前办一场基金酒会吧。”

  “把聚金1号和汇众1号的收益情况公布出来,让投资者放心。”

  “顺便在酒会上公布聚金2号和汇众2号的募集时间。”

  “另外,新丰银行和平安保险要互相多支持,你们是兄弟公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明白吗?”

  张道奇、张嘉俊,以及两家公司的临时总经理齐齐起身回应:“明白,老板。”

  接下来,是其他几家公司的汇报时间。

  前面两家公司已经亮出了惊天成绩,大家都以为后面的汇报不会带来什么惊喜了。

  结果LEZU集团总经理林白欣一开口,又是一个重磅炸弹。

  “大家好,我是LEZU集团总经理林白欣,下面由我汇报今年的业绩。”

  “截止到昨天,LEZU全年净利润为11.1亿。”

  会议室里,众人刚有点麻木的神经,又被这数字震了一下。

  LEZU,不就是那个做服装的嘛,前身还是鳄鱼恤。

  谁也没想到,卖书、做金融赚钱也就算了,连卖衣服都能这么赚。

  环球电视台总经理黄夕照已经在心里琢磨,自己是不是也该考虑换条路走了。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手里的电视台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种利润水平。

  就在大家还在消化这个数字时,林白欣又补了一刀:

  “顺便说一下,这个11.1亿,单位是美元。”

  “什么?!”

  “十一亿美元?这不可能吧,这也太离谱了,连汇丰去年都没这么夸张!”

  “11亿美元,相当于六十多亿港币……”

  “这衣服到底什么来头?能卖这么贵?”

  “……”

  看着周围同事满脸的不可思议,

  林白欣嘴角忍不住上扬。

  虽说这笔11.1亿美金的利润,跟她毫无关系。

  毕竟她来公司正式上班,才不过半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