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贺闲力挺秦迪-《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

  新福平金融集团的两位核心人物张道奇和张嘉俊,如今都是集团内部举足轻重的存在。两人此刻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让新福平金融集团成为香江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力量。

  因此,他们对人才的渴望非常强烈,越是优秀的人加入,越能让他们感到欣慰。

  这两位负责人年纪都已过四十,而秦迪所关注的几位年轻才俊则多在三十岁上下,彼此之间并无直接利益冲突。

  反倒像是某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在这种背景下,张道奇与张嘉俊依旧愿意给予这些年轻人机会,帮助他们成长。

  毕竟,上面还有更高层的决策者。

  他们清楚,若对有才华的人心生嫉妒,恐怕难以通过上层的考验。

  新福平金融集团之所以能崛起,并有望挑战汇丰和渣打的地位,主要依靠的是那位幕后掌权人,而非他们这些执行者。

  随后,秦迪在福德证券公司走了一圈,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

  当天晚上,他无事可做,便带着贺朝琼前往奥门,拜访她的岳父家。

  从香江到奥门距离不远,乘坐直升机不到一小时就能抵达。

  如果选择私人游艇,往返也只需两三个小时。

  秦迪此次带贺朝琼回奥门,不仅是为了探亲,还另有目的。

  贺朝琼怀孕在身,因此没有选择直升机,而是乘坐私人游轮前往。

  当秦家抵达奥门渔人码头时,贺家的众多成员几乎全部到场迎接。

  最前方站着的,是秦迪的老丈人贺宏燊。

  他面带笑容,身旁站着一位中年男子,微笑着向刚下船的秦迪和女儿挥手致意。

  秦迪此次来奥门,绝非只是为了陪妻子回娘家那么简单。

  除了带即将生产的贺朝琼回家探望外,他还有一些商业上的安排需要处理。

  刚一上岸,贺宏燊便带着那名中年人迎了上来,远远就笑着说道:

  “安仔,怎么这么晚才来?晚上风有点凉,阿颖,阿颖,快带阿琼回去,别着凉了!”他一边招呼自己的二房妻子,也就是贺朝琼的继母,一边安排其他家人照顾女儿。

  他自己则带着那名中年人,边聊边走向停在旁边的车队。

  那名中年人名叫贺兆,姓氏与贺宏燊相同。

  其实贺兆不过三十多岁,还算年轻。

  只是他外表显得格外成熟,看着像四十出头的中年人。

  至于他的身份——

  奥门,姓贺,却并非贺宏燊的直系亲属。

  年纪轻轻,却能与赌王平起平坐,显然地位不凡。

  他的身份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没错,贺兆就是奥门贺家的长子,爱国商人贺闲先生的儿子。

  众所周知,奥门有两个贺家。

  一个贺家是秦迪的岳父一家,另一个则是贺闲的贺家。

  若说贺宏燊的贺是奥门赌王,那么另一个贺,则是在贺宏燊的名号中,去掉“赌”字!

  不了解内情的人总以为赌王在奥门权势滔天,一手遮天。

  实际上,真正能在奥门做到这一点的,另有其人。

  一路交谈,互相问候,随后秦迪和两位奥门贺,走进了一辆加长版林肯礼宾车。

  宽敞的后座里,秦迪对车内豪华的装饰视而不见,反而专注地看着贺兆。

  “贺生,这么晚了还麻烦您,真是不好意思。”秦迪笑着客气道。

  “哈哈哈,哪里会哪里会,一点也不麻烦!”贺兆笑呵呵地回应,还特意用老派的方式拱手:

  “我在奥门,早就听闻秦生的大名。秦生愿意来奥门做客,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麻烦?”

  “是啊。”贺宏燊也在一旁说道:“而且贺大哥一直想见你呢,安仔。”

  能被贺宏燊这样的人物称作大哥,又姓贺的人,自然只有贺兆的父亲,贺闲老先生。

  “恭敬不如从命。如果贺老先生想见我,我这个晚辈当然没问题。”秦迪肯定地说道。

  如果说奥门有一个人值得国内人士尊敬,秦迪认为贺老先生一定排在第一位。

  原因是什么?

  因为这位老先生的存在。

  实际上,在1999年之前,内地对奥门的控制和影响力早已全面掌握这座城市。

  也正是因为老先生和他的后代,后来的奥门才没有像香江那样叛逆。

  当香江出现动荡时,奥门始终乖巧听话,从未出格。

  这一切,都因为老先生和他的贺家。

  这样的家族和人物,秦迪自然愿意亲近。

  所以他没有像贺宏燊的其他家人、贺朝琼那样直接回赌王家中。

  而是与贺宏燊、贺兆一同前往贺家,见了这位老先生一面。

  双方气氛融洽,交谈甚欢,老先生尤其欣赏秦迪正直的价值观。

  临别之际,今年已经72岁的老先生毫不犹豫地向秦迪承诺:

  “最迟后天,奥门电视台就是你的了!我们和葡佬折腾了十几年都没成功,希望安仔你能在奥视上大展拳脚!”

  “一定会。奥门电视台在我手里,一定会不逊于tVb。”秦迪笑着保证。

  之后,秦迪才和贺宏燊一起乘车返回赌王家中。

  路上,夜色渐深。

  车厢内,贺宏燊轻叹一声:“贺大哥年纪大了,这几年身体也不太硬朗,精神头明显差了不少。”

  秦迪只是耸了耸肩膀。

  人终究会有生老病死,贺老先生都七十二了,身体不适也属正常。

  相比之下,自己的岳父还活得有劲儿,差点能活到一百岁。

  “奥门电视台就交给你了,我和贺大哥都很放心。葡国那边,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贺宏燊转移话题,带着几分好奇问道:

  “安仔,接下来你打算怎么经营奥门电视台?葡国规定每天必须播放八小时以上的葡语节目,如果不改的话,效果恐怕不会太理想。”

  目前的奥门电视台,全称是“葡奥广播电视台”,和1984年才会出现的“奥门中文广播电视台”完全不同。

  后者全是中文节目,而前者因为奥门的葡国人影响,在语言使用上有很多限制。

  这也是奥门电视台一直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毕竟整个奥门,有多少葡国人?就算加上香江那边,数量也不过几万人而已。

  这样一家只说葡语、连英语都不带的电视台,谁会感兴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