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奢侈品的搬运工-《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

  “说吧。”秦迪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是严军泡的。

  该找个秘书了。

  最好是位漂亮姑娘。

  严军虽然尽责,到底是个男的。

  这种细致活,还是得靠姑娘才顺手。

  他心里这样想着。

  林国栋忍不住问:“老板,那个……您刚说要创立一个新品牌,走轻奢路线,跟我们现在鳄鱼恤的定位错开。那个……轻奢,到底是什么意思?”

  秦迪一愣,随即笑了。

  对,现在是1978年,轻奢这个词,还没被发明出来。

  “轻奢”,说白了,就是“轻度奢侈”。

  这是后世商家为了赚钱,硬生生造出来的一个词。

  不过造得挺成功。

  深受小资群体喜爱,所以传播得很快。

  “我换个方式说。”秦迪顿了顿,“你们听过香奈儿、爱马仕这些大牌吧?”

  众人点头。

  “你们想买吗?”

  大家又点头。

  喜欢奢侈品很正常,只要买得起,没什么不对。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那你们买得起吗?”秦迪问,“哦,对,你们都是高收入人群,基本买得起。”

  “可普通老百姓呢?他们买得起吗?”

  秦迪慢慢引导。

  人们再次点头。

  谁不想穿得体面?

  只是现实不允许。

  “所以,轻奢的意义,就是让那些想买奢侈品,但买不起的人,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设计。”

  “这,就是轻奢。”

  秦迪总结道:

  “换句话说,我们要让全世界的年轻人都能穿得起设计感强、风格鲜明的品牌服饰。”

  “但价格要亲民得多。简单讲,就是普通人也能穿得起奢侈品。”

  高管们纷纷若有所思。

  秦迪干脆说得更直接:

  “举个例子,比如香奈儿出了一件两万港币的大衣,在港岛也没多少人能买。”

  “我们就照着这件大衣的样子来设计,卖两百港币。你说,那些喜欢时尚但预算有限的人,会不会买?”

  “会!”林国栋脱口而出。

  老板已经讲到这个地步,再听不懂,就该换人了。

  在秦迪的引导下,这群服装行业的老手越听越明白,越想越激动。

  “就是这样。”秦迪喝了一口茶,皱了皱眉,这茶泡得真一般。

  “接下来,鳄鱼恤要重新调整,业务也要拆分。”

  “鳄鱼恤归鳄鱼恤,新品牌归新品牌,两个品牌必须独立运营,不能混在一起。”

  “这样才能保证两个品牌各自的价值,不会互相影响。”

  秦迪心意已决。

  他要让鳄鱼恤这个品牌,从港岛出发,打造成顶级的华人奢侈品牌,定位与香妮儿、爱尔桑类似。

  鳄鱼恤未来的定价只会越来越高,象征地位与身份。

  而在那之后,另一个计划是推出全新的轻奢品牌。

  这个品牌的目标是走出国门,对标斗牛国的ZARA,走“快时尚”路线。

  “从鳄鱼恤现有的37家直营店中,选出十家地段普通但人流密集的店铺,单独划出来,作为新品牌的旗舰店。”

  “同时,无论是租赁还是收购,在港岛范围内再新增20家门店,全部用于新品牌。”

  “另外,不管是买地建厂还是收购现有的工厂,目前的两家制衣厂远远满足不了未来需求。”

  这些是公司销售和生产能力的全面升级,同时也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

  毕竟港岛只是一个城市。

  30家轻奢品牌门店,足以覆盖全岛,甚至有些过剩。

  一旦在港岛站稳脚跟,下一步便是进军欧洲、扶桑和北美市场。

  “不管是新招聘还是现有设计师,先选出20到30人,派往米兰、八黎等欧洲时尚之都。”

  “这个部门的任务很明确:紧盯各大高端设计师品牌和奢侈品牌。”

  “他们出新品,我们就抄新品。抄完稍微调整或者直接保留,然后用传真把设计图第一时间发回港岛。”

  “这边必须立刻组织大规模生产。”

  “我的要求是,从奢侈品牌上新,到我们轻奢产品上架,时间不能超过15天。这就是轻奢,这就是快时尚!”

  讲到激动处,秦迪起身,站在高处,看着在座情绪高涨的鳄鱼恤高层。

  他语气坚定地说:

  “我们不生产奢侈品,也不设计奢侈品。我们是奢侈品的搬运工。”

  “我们要把欧洲最顶尖的白人设计师的作品,以亲民价格,带给全球年轻人。”

  “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大师的设计,让艺术真正照亮世界。”

  “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它提升全人类的穿衣品位,让高超技艺不再只属于有钱人。”

  “所以,我们做的事,是伟大的。”

  秦迪这一番话,让鳄鱼恤一众高管听得心潮澎湃。

  但实际上,本质还是“抄袭”。

  模仿顶级品牌的设计,快速量产上市,这是原世界中,斗牛国某服装巨头崛起的核心逻辑。

  看起来,这种做法毫无底线,也无尊严。

  但问题是,人家真的成功了。

  在另一个世界,2007年这家品牌上市时,市值直接冲上800亿美元。

  秦迪重生前的2025年,这家服装集团的市值已突破两千亿美元大关。

  资本市场的追捧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别人能做,

  秦迪为什么不能做?

  不就是模仿嘛。

  这门本事,龙国曾用得炉火纯青。

  曾几何时,龙国被称作“山寨王国”。

  不过细究起来,

  所有工业强国的起点,都离不开模仿。

  上世纪末,德意志工业崛起之初,

  也是从模仿大阴帝国开始。

  他们一步步把模仿变成创造,

  最终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如今一提起德意志制造,

  人们想到的是精密、可靠、高品质。

  但很少有人记得,

  一百年前,德意志的产品在欧洲就是廉价、劣质的代名词。

  第二个靠模仿起家的强国,是当今最强大的国家——美利坚。

  大约七八十年前,

  美利坚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取代了德意志制造,

  成为粗制滥造、抄袭山寨的代表。

  可现在呢?

  它成了科技最发达、产品最精良的国家。

  未来还将有一个工业强国崛起,

  它的起点同样是模仿与山寨。

  那正是我们所熟知的国家。

  还有东瀛。

  他们的工业起步阶段,同样靠模仿,

  当年也是劣质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