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想要工作了吧?-《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

  港岛股市之所以活跃,有其特殊背景。

  第一,港岛居民多来自大陆东南沿海和沪上地区。

  潮汕人喜欢博弈,擅长经商。

  沪上又是中国最早开始炒股的地方。

  这种风气自然带动了港岛的股市热度,几乎全民炒股,股民基数庞大。

  第二,港岛后来能成为金融重镇,也与其地理优势密切相关。

  它是大陆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十亿人口背后的力量,足以让它迅速崛起。

  而目前,港岛股市的走势,关键在于 1969 年由恒生银行所发布的恒生指数,此指数简称为“恒指”。

  港岛的金融热度,看看这里有多少家证券交易所就知道了。

  目前,后来才会出现的联合交易所还没影子,得等上好几年,到1986年才会整合四家交易所,正式运营。

  现在,依然是港岛证券(1947年成立)、远东证券(1969年成立)、金银证券(1971年成立)、九龙证券(1972年成立)这四大交易所共存的局面。

  公司设在九龙,秦迪自然就近选择,直接走进了九龙交易所。

  在公司门口,他已经确认了自己的技能“投资眼”对公司评估确实有效。

  现在他想试试看。

  这个能力,能不能用在股票上。

  如果真的有效。

  那港岛未来的财富格局,就会彻底改写。

  在港岛这样的商业城市,有钱就能带来额外的便利。

  哪怕这些便利是用钱换来的。

  在交易所里,秦迪不用像普通散户那样,挤在大堂里看行情。

  他花了十万港币,办了一个VIp会员。只要花钱,就能租用专属包厢,有专人操盘服务,不用和人抢位置。

  账户开通后,秦迪站在包厢里,开始观察行情。

  虽然是1978年,但港岛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其中不少是本地豪门家族控制的企业,但也有一些是出身普通的商业新贵创立的公司。

  港岛居民大多是从内地东南沿海迁移而来,经商氛围浓厚,浙商、温商、潮汕商人等群体都有敢闯敢拼的性格。

  所以有人能脱颖而出,一点也不奇怪。

  但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规模都还比较小。

  正常企业的市值多在几亿港币,大一点的十几亿,再大的几十亿就算凤毛麟角了。

  百亿市值以上的巨头,屈指可数。

  而且基本都是英资或者最顶尖的华资企业。

  像怡和、置地、会德丰这类英资财团,或者长实、九龙仓这样的华资龙头。

  就这么一个地方,此时已经有上千家上市公司,而这才只是1978年。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里金融市场的活跃度与经济活力。

  秦迪没时间也没精力一家家去研究。

  他直接动用了自己的“外挂”。

  亚瑟士商业!

  【目标:亚瑟士商业】

  【投资上限:2500万】

  【预期回报:300%】

  【解析:当前股价1.11元,未来有望涨至……回报率超300%】

  就是它了!

  亚瑟士商业是一家中小型企业,业务线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这家企业的表面资料显示,它属于中型连锁菜市场企业,主要分布在港岛和九龙地区,旗下共有7个规模不等的菜市场。

  市值不算太大,整体在11亿港元左右。

  秦迪思量一番,决定出手一搏。

  他安排VIp包厢专属操盘手与公司财务主管,联系了交易所内汇丰银行的投资部门代表。

  无视财务主管与汇丰人员略带惊讶的眼神,他直接拍板,以5倍杠杆全额配资500万港元,最终撬动2500万资金,全数买入了股票。

  此时港股的杠杆机制还没发展到后来那种疯狂程度。

  以他这笔资金量来说,5倍已经是最高杠杆上限。

  在秦迪的坚持下,汇丰在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忙碌一番,迅速挂出2500万港元的买单。

  这几天,商业的股价持续走弱,从最高点1.45港元一路下跌,早盘已跌至1.08港元。

  开盘后略有反弹,涨到1.11港元。

  眼看股价低迷,却突然冒出一笔大额买单,数量超过总股本的2%。

  不少被套牢的散户和小型机构见状,立刻趁机抛售。

  到收盘前,这笔买单已被全部吃掉,股价也因这波资金的支撑,回升到1.45港元。

  表面看,秦迪似乎已经赚了?

  其实不然。

  这波上涨完全是靠他的买单拉起来的。

  换句话说,当前的股价是靠他的资金撑起来的。

  如果他现在立刻卖出套利,市场会瞬间反应过来,股价势必大幅回落。

  到时候,不仅赚不到钱,可能还会亏损。

  除非有顶级操盘手,采取极为精细的分批出货策略,才有可能平稳退出。

  但秦迪并不着急。

  他知道,这只股票还会涨,真正的高点还没到,那才是出手的时候。

  收盘后,秦迪把汇丰在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召集过来,

  加上财务主管和财务秘书,一行人去了交易所附近的一家高档餐厅吃饭。

  与此同时,长实集团内部。

  一名刚被安排关注亚瑟士商业的职员,看到这笔2500万的买单,脸色骤变。

  他立刻起身,快步走向主管办公室。

  “老大,我们一直在悄悄吸纳的亚瑟士商业,刚刚被人一口气买了2500万。”

  主管闻言眉头一紧,眼神立刻变得锐利起来,低声说道:“会不会是我们的动作被人发现了?”

  他脑子迅速运转,片刻后问道:“除了这笔大单,还有其他人大量买入吗?”

  “暂时没有。”那职员立刻回答。

  “还好没耽误。老板还在开会,情况还不明朗。大家先准备着。”经理一开口,直接布置任务。

  “明白,头儿,我马上行动。”员工应了一声,回到自己的位置开始操作。

  主管愣了会神,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他立即接起。

  “……总经理?”

  “……收到,等开盘立刻安排买入。”

  “……放心,李生交代的事,一定办好。”

  电话刚挂,主管立刻大声喊道:“所有人注意!现在去吃饭,半小时后准时回来。战斗要开始了!”

  秦迪这边,

  中午轻松地吃着饭,跟人闲聊几句。

  时间就在说笑中过去了。

  下午开市不久,股价突然起飞,已经冲到2.1元。

  整个市场都开始躁动。不少人已经准备入场捞一笔。

  就在这时,tVb播放了一条快讯:

  长实集团发言人宣布,他们已经持有35.5%的股份,并正式发起要约收购,价格定在3.5元。收购目标是达到50%以上的控股权,要约期限为一个月。

  秦迪看到这条新闻时,嘴角微微上扬。

  成了!

  他原本以为这票会慢慢涨到3.5,或者被人炒作一把。

  没想到,直接来了个要约收购。

  而且还是长实这种大块头出手。

  所谓要约收购,就是买家公开提出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只要对方确认,收购就能进行。

  简单来说,一旦有人发起要约,只要没人搅局,基本就稳了。

  九龙交易所的VIp室里,所有人都开始重新打量秦迪。

  他只是笑了笑:“运气好。另外,把我们的仓位卖给长实吧,落袋最安心。”

  这话一出,汇丰的那名投资代表心里顿时掀起了波澜。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又沉稳的男人,心里忍不住想:他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敢这么操作,简直是在李生的棋局里插了一手。

  念及中午秦迪还请他吃过饭,这位代表认真地建议:

  “秦先生,我觉得可以再观察一下。李生亲自出手收购,说明这家公司后劲十足。可能会有别的资本跟进,到时候再出手也不迟。毕竟要约期有一个月。”

  这个判断不能说错。

  李半城盯上的标的,其他大佬大概率也不会放过。

  有分析认为,其他资本大鳄可能会跟进,这个推测也算合理。

  可惜的是,那位投资人缺乏预判市场拐点的能力,没能看出亚瑟士商业的股价已经触顶。

  “帮我全部清仓,把那些股票出手掉,可以吗?安德鲁?”秦迪用英文叫出操盘手的名字,语气依旧客气。

  “呃……好的。”老板发话要卖,操盘手哪有资格多说什么。

  于是交易顺利完成。

  秦迪投入的2500万港币,买入成本是每股1.38元。换算下来,总共持有约1811万股,占亚瑟士商业总股本的2.3%。

  卖给长实的价格是每股3.5元,意味着每股赚了2.12元。

  2.12元乘以1811万股,总收益大约是3840万港币,加上原本的500万本金。

  此时,他在汇丰银行的证券账户余额,已达到4340万港币。

  当然,汇丰的投资部门可不是做慈善的。更何况秦迪还用了5倍杠杆,资金背后都是汇丰提供的支持。

  既然是合作,自然要收费。

  除了汇丰会收取一定费用外,九龙交易所也要抽成。

  具体包括:佣金、印花税1%、投资者赔偿费0.02%、证监会手续费0.05%、九龙交易所费用0.05%、结算费0.02%,总计约为3.6%的港股交易成本。

  这次操作,秦迪净赚三千八百多万。而汇丰和九龙交易所几乎没承担任何风险,轻轻松松就从中赚走了一百多万。

  只要是通过交易所买卖股票,这些费用是逃不掉的。

  所以说,经营股票交易所本身也是一门生意,它就像一家企业。

  这也是为什么港岛会有四家交易所的原因。

  开交易所门槛不高,还能稳赚不赔,背后还有各种资源可以操作,可以用来交换利益。这样的好买卖,谁不想插一脚?

  要不是港府设限,恐怕早就冒出第五家、第六家来了。

  再说了,几年后港府也会意识到,过多的交易所反而会影响股市稳定,最终会推动四家合并为一家。

  不多说了,休市铃声一响,秦迪便从九龙交易所走出门来。

  财务主管和两名财务人员跟着出来,看他的眼神已经变了,像是在看一个股市传奇。

  500万变4300多万,就在一天之内完成。这种事放在哪,不都得上头条?

  看着他们的神情,秦迪只是笑了笑,说:

  “别这样盯着我。全靠李生赏脸。要不是李生出手要约收购,我哪能这么快赚到钱?这钱啊,不过是李生这位华资大亨给我这个晚辈的一点茶水费罢了。”

  “话不能这么说,老板。”财务主管老林笑着回应,“您能提前看出李生会出手要约收购,这份眼光,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您才是真正的股神。”

  “哈哈~”秦迪笑着,指着老林和两位财务人员说道,“你们三个,每人三万港币奖金。回去把工作交接一下,我打算另起一家财务投资公司。你们先去新公司帮忙。”

  在一片感谢声中,秦迪坐进他的宝马7系列,径直驶离,也没问谁要搭顺风车。

  没车的人,要么坐巴士,要么打车,还指望老板送?不想要工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