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你不来我怎么打-《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

  细雪飞扬,一骑探马快速赶往中军。

  “杀!”

  城北军营喊声震天,士兵们举起长枪,随着鼓声突刺。细雪落在毡帽上,被热气融化成水。

  “倒是没有懈怠。”

  杜河望着校场上的士兵,嘴角露出笑意。经历数次大战,营州四府的士兵,培养出强大的韧性。

  王玄策忙于易州政事,军中训练只能他亲自抓。

  “报——”

  “魏州府兵,已在二十里外。”

  杜河闻言大喜,河间频频告急,等的实在煎熬。叛军可不比契丹人,没有魏博援军,他不能犯险。

  叮嘱姜奉继续训练,他带着几十骑出南门。

  南门外,运粮车队绵延不断。易州损失惨重,城中粮草要用来救济百姓。唐守礼开定州仓,运输辎重北上。

  “涞水有动静吗?”

  “贼军龟缩幽州,只有零星的探子。”

  杜河放下心来,易州之战后,伪夏幽州军损失四千,再无力西侵。尽管如此,他还是派出二百斥候,沿涞水河探查。

  他可没忘记,白鬼是声东击西的高手。

  在路旁等了小半个时辰,前方官道冒出一队骑兵。一杆唐字大旗下,他们马术精湛,带着彪悍气息。

  “魏州出好兵啊。”

  张寒忍不住夸赞。

  “河北都是好兵。”

  杜河纠正一句,河北千里沃野,自古兵家必争。战乱加上贫穷,在这环境长大的人,桀骜且不畏死。

  也因为这个,这场战争才难打。

  几十个骑兵放慢马速,朝着杜河迎来。为首一个将领身材突出,头盔下是浓眉大眼,正是秦怀道。

  “魏州骠骑将军秦怀道,见过大总管。”

  秦怀道带着骑兵,远远下马行礼。

  杜河露出笑意,魏博相三州府兵中,魏征距离最远,但秦怀道偏偏先到。可见自家兄弟,一路赶得有多急。

  “走,回营说话。”

  易州塞不下这些人,王玄策早就安排好营地。杜河吩咐几句,让兵曹留在场外等大军,他和秦怀道携手进城。

  从秦怀道口中,他了解到后方动向。

  魏征收到命令后,把魏州四千府兵,全部派出,连个守城都没留下。按他的话说,要是敌军能打到魏州,杜河和他一起上吊去。

  有宰相亲自监督,相博二州不敢怠慢。两府总共五千人,也在来的路上。

  魏征调集十万民夫,根据杜河命令,将后方粮草辎重,运往深州前线。易州卡在幽州左侧,这不是主战场。

  “魏相雷厉风行,各州刺史都怕见他。”

  杜河苦笑道:“魏相向来公正,别说文官。若是战事不利,我这主帅挨骂,不会比他们少。”

  进入大营后,杜河挥退左右。

  秦怀道也放松下来,道:“没想到张靖玄心思,这般深沉。幸好是你在,换成是我,这会恐怕被抓到敌营了。”

  “要不秦伯伯夸我心眼多呢。”

  杜河自嘲一句,这一路上走来。大多是被逼出来的,突猛步步压制,他不得不绞尽脑汁应对。张靖玄更是老谋深算。

  跟这群人打交道,压力太大了。

  “博州相州府兵,明日就到,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杜河沉吟道:“先救河间。叛军拿到这个大粮仓,深州定州都会失陷。我不能吃败仗,朝中多少眼睛盯着呢。”

  秦怀道脸色郑重,“你尽管吩咐,魏州军以我为首。”

  杜河拍拍他肩膀,尽在不言中。秦怀道性格沉稳,不喜内斗,这次压住其他三个将军,可见对他情义。

  他摊开地图,手指滑向河间。

  “根据探子情报,叛军仍在瀛洲。他们遮蔽战场,我们无法得知河间情况,但肯定在我们手里,否则叛军应该南下深州了。”

  “明日博、相府兵一到,我们立刻发兵。”

  秦怀道点点头,“我需提醒你一句,叛军先前是河北边军,战斗力很强。我们没有情报,野战会打的很难。”

  他说着这里,又疑惑道:“只是我不明白,河北怎么说叛就叛了。”

  “我心中有数。”

  杜河说完,继续道:“有人说过,战争是政治延续。河北势力复杂,对士兵来说,谁发饷就听谁的。”

  秦怀道不善阴谋,索性闭口不言。

  门外响起部曲声音。

  “总管,左卫中郎将苏烈到了。”

  “快请。”

  杜河精神一震,笑道:“你看,情报官不是来了。”

  秦怀道露出惊喜,苏烈出身夏军,且作战能力非凡。贞观四年,曾率两百牙兵,攻破颉利王帐。他父亲秦琼,对此人赞不绝口。

  但因为出身,他被陛下按在长安,一直没有领兵机会。杜河用的什么办法,把他这个争议人物调出来了。

  很快,苏烈被带到大帐。

  “末将苏烈,见过大总管。”

  杜河打量着这位高宗名将,他今年四十二岁,高鼻阔嘴,身材高大魁梧,但气质内敛。眉目尽是温和。”

  “苏郎将来了,坐。”

  杜河拍拍他身上灰尘,苏烈受宠若惊。

  “小公爷。”

  “苏将军。”

  秦怀道拱手还礼。

  杜河递去茶水,笑道:“长安到易州一千多里,苏郎将连夜赶路。莫不是把我那些学生扔下啦?”

  “不敢。末将两百甲士,护着他们在路上。”

  苏烈赶紧保证。

  “开个玩笑,苏郎将不要紧张。”

  杜河见他神情稍松,又道:“苏郎将一路辛苦,本帅欲明日出征河间,想问问,你对叛军知道多少?”

  苏烈沉吟道:“刘天君和我,同为高雅贤义子。他为人聪慧,擅长笼络人心,原先在沧州归隐。”

  杜河拧着眉,这种领袖式人物,士兵忠心耿耿,打起来困难递增。

  “假若你是叛军,会攻打哪里。”

  苏烈审视着地图,道:“河间是粮仓,必然要拿下。西路不太可能,跨过太行山,就是并州李绩。伪夏兵力,并不足以西进。”

  “只有南下中原了。一路主力攻河间,一路从沧州南下,两部互相依靠。”

  杜河点点头,跟他预想差不多。关中有大量精锐,伪夏除非昏头,否则不敢西进,只有趁严冬,夺取大量地盘。

  一旦攻占河南道东部,就可以掠夺富饶的淮南道。

  而且地盘东面临海,适合他们来年防守。

  苏烈低声道:“末将需提醒总管,伪夏军善于设伏。总管若要救河间,要步步为营,平推过去。”

  杜河笑道:“你随军就行了。”

  “末将也去?”

  苏烈一脸愕然,他因高雅贤之死,在朝很有争议。原以为杜河召他来,只是用他对叛军的谋略。

  而且他是叛军出身,谁敢轻易用他。万一将来临阵投敌,主帅惹一身躁。

  杜河也愕然。

  “你不去仗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