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请降-《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

  大雪再次落下,年关将近。

  休整三日后,唐军跨过拒马河,再次北上。三千恒州军留守归义,至此,唐军北运输线全部打通。

  魏征派出大量官员,跟着大军一路善后。

  两次留守后,三万五千大军,只剩两万八千。这点人要想平推幽州,确实困难。好在叛军损失惨重,幽州只有一万五千士兵。

  等苏定方拿下东路,胜利就再无悬念。

  杜河正陷入思考,李会悄悄跟上来。他拿下那个叫秀娘的少女,最近红光满面,时不时发出傻笑。

  “都督,你说俺的赏赐,够买宅子不。”

  此言一出,周围将军都发出笑声。

  杜河笑道:“够!不够本督送你一套,让你迎娶美娇娘。不过打仗不许偷懒啊,拿不下幽州,什么都别想。”

  李会咧嘴一笑,“包在俺身上。”

  李知嫌弃的把弟弟赶走,低声道:“都督,探子来报,新昌县、新城县守军,都逃向幽州了。”

  杜河点点头,唐军兵临城下,这些小城,哪个不慌。

  “范阳呢?”

  他可还记得,范阳是卢氏老巢。要是他们没走,杜河不介意送他们一程。

  “早跑了,卢承贵那老贼,奸猾的很。”

  杜河大失所望,但很快调整过来,“没事,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拿下幽州,老子用他祭旗。”

  诸将都发出笑声。

  “好,没这老贼支持,老子死不了那么多兄弟。”

  “让某来动手!”

  连番大胜,他们都打出信心。杜河回望身边,一个个能力出众的将领,都汇聚在自己帐下,心中豪气顿生。

  “走,攻固安!”

  “攻固安!”

  ……

  长安立政殿内。

  李二迈着步子走进来,就见长孙皇后在织布,长公主长乐陪在她身边。他顿时心疼,脸上露出责怪。

  “观音婢,你身子不好,就不要做这些,朕的大唐不至于养不起皇后。”

  长孙皇后放下手中活,笑盈盈扶着他坐下。

  “左右闲着没事,何况,不得教教长乐。”

  李二顿时失笑,他开口和离,长孙无忌痛快答应。为了弥补心中愧疚,他给长孙冲封四品通议大夫。

  虽然是虚职,但也代表圣眷不减。

  “父皇!”

  长乐公主顿时撒娇,自从脱离婚姻牢笼,她顿觉浑身轻松。平日苦读医术,今日进宫看望皇后。

  “好好好,不说这个。”

  李二知道女儿脸皮薄,连忙答应她。

  “陛下今日这般高兴,可是前线胜利了?”

  李二笑吟吟道:“是啊,杜河这小子,有点能耐。驰援河间后,连着收复任丘、莫县,又攻下归义,离幽州不远啦。”

  长孙皇后看他笑容,就知道皇帝是来炫耀的,捧场问道:“臣妾不通军事,但也知坚城难攻,他怎么拿下归义的?”

  果然,李二大是舒心,还是媳妇懂他啊。

  “说是放什么孔明灯,引得天降流火。守军慌乱一片,他和秦家那小子,一人指挥一人攻城,一夜破敌七千。”

  李二感叹道:“归义朕也去过,一万守军,稳如金汤。到底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长乐乖巧替他揉肩。

  “父皇才不老,父皇是最大的英雄。”

  老李拍拍她手,大是欣慰。

  看到太子就想训人,还是闺女贴心。

  长孙皇后含笑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再得两员虎将。将来承乾继位,大唐可高枕无忧了。”

  李二点点头,又道:“朕就是烦恼,这小子过了年才十八。封个什么爵位好,不封是不是说不过去。”

  长乐公主撇嘴道:“大唐军功必赏,父皇可不要寒臣子的心。”

  李二顿时吃味:“瞧瞧,八字还没一撇,胳膊肘就往外拐。”

  长乐才意识到失言,红着脸不说话。她心中纠结,自从西征契丹,就断了书信来往,许久没和……莽夫交流了。

  他也不寄信回来,难道对自己没意思?

  “还早呢,幽州是大城,那小子就三万人,估计很难打下了。”

  李二哼哼两声,长乐又有些担忧。

  ……

  温泉山庄。

  花园深处的小楼上,李锦绣一袭白色襦裙,肩上套着红色半臂衣,衬托的容颜娇艳。她下笔飞快,商会赏罚都在翻手间。

  “送下去,照此执行。”

  “是。”

  一个昆仑奴双手接过,恭敬退下。

  她撂下笔,不由轻叹一口气。王小五传来消息,已经和契丹接触,公子怒为红颜,欠人家五万头牛羊呢。

  太子也说,陛下有意许配长乐公主给他。

  “沾花惹草的臭公子。”

  昆仑奴小秋和她熟悉,闻言笑道:“主人不必担忧,他对你一片真心。当初城阳公主,不也拒绝了。”

  “就是拒绝了才烦恼呢。”

  “啊?”

  小秋微惊,这是什么道理。

  李锦绣起身,看着窗外,“公子地位越高,将来牵扯的事情越大。与皇室联姻,就多一道护身符,可惜……”

  她说到这里,目光飘远。

  可惜他是个倔脾气。

  她很了解自家男人,平日里嬉皮笑脸,一口一个姐姐,真到那时候,能听她的才怪。

  ……

  “阿嚏……”

  杜河狠狠打喷嚏,身边将领顿时紧张起来。

  “都督病了么?”

  “没事,估计刘天易在背后骂我呢。”

  众人纷纷发笑。

  杜河抬头望去,周围村落炊烟袅袅。唐军名声从归义城传开,百姓不再害怕,胆大的还会过来卖东西。

  马蹄声急促,一骑飞速赶来。

  “报——,沧州大捷。”

  杜河接过书信查看,眉间一片喜色,大笑道:“苏定真是帅才,夏军设伏裴行俭部。反被他引诱,高明部全拿下了。”

  众将都泛着喜气。

  “都督,要等苏帅吗?”

  杜河沉吟道:“苏定方说,他正在歼灭徐流部。以他之能,徐流挡不住太久,我们在固安等他。”

  苏烈信中言辞恳切,请他会合后再攻城。

  现在两路大胜,已是必赢局面,杜河当然不会冒险。

  一个时辰后,大军到达固安城下。范阳和固安,都是幽州门户,现在范阳空了,固安还有两千守军。

  “埋锅做饭,下午攻城。”

  “诺。”

  杜河以手搭桥,能看到城上紧张的守军。

  固安人口不过三万,是个小县城。城高不过两丈,唐军挟大胜气势,人数多了十倍,拿下固安轻而易举。

  大军扎好营地,一个部曲赶来汇报。

  “侯爷,固安将军来请降了。”

  “带来见我。”

  归义大胜后,唐军气势如虹,谁都看出夏军要败了。固安守将两千人,拿什么抵抗,投降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