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奚人-《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

  漫天飞雪中,三骑出城北上。

  唐军不能出现,杜河只带了裴行俭。他到底年少,休息一日后,又是龙精虎猛。赵红缨练武的人,恢复也很快。

  “红缨姐姐,你们的人在哪。”

  裴行俭早看出她跟师兄不一般,一路十分客气。

  “前方二十里。”

  赵红缨放任战马喝水,笑道:“小弟弟真俊朗,娶媳妇没有。姐姐部中,有不少美丽的姑娘哦。”

  裴行俭脸一红,他刚满十五岁,而且家教很严,哪懂男女之事。

  “你靠点谱吧,行俭才多大。”

  杜河瞪她一眼,挥手把裴行俭赶走。两人沿河步行,细雪落了一肩,她哼着曲儿,似乎心情很好。

  “你累不累。”

  “不累。”

  杜河笑着回答,一转过头,她头上沾满雪,宛如仙女一般。

  “我累了,你背。”

  两人独处时,她特别爱撒娇。杜河拿她没办法,只能背着她,处理完靺鞨的事,他就要返回长安。

  又是数月离别,她闹小脾气呢。

  为避免耳目,六千奚部战士,在百里外扎营。这已是契丹地盘,但乌娜掌权后,两部关系得到改善,并未引起纷争。

  密集的营帐,在雪地绵延数里。

  “召集各部头人议事。”

  “诺。”

  很快,各部首领都赶到。这些蛮人神情倨傲,浑身散发着野性,面对赵红缨时,个个老实无比。

  她还有这威望,杜河诧异不已。

  许多人不通汉话,会议全用契丹语交流。杜河听不懂,只能猜出大概。半个时辰后,各部头人散去。

  “根据探哨消息,乞乞仲象在这。”

  赵红缨指向一处,回到部族中,她重新恢复冷静。

  “粟末水?”

  “对。”

  她点点头,继续道:“严格来说,是粟末水下游。这是靺鞨人老巢,后来一部归唐,一部归高句丽,此处就荒废了。”

  杜河失笑道:“乞乞仲象野心不小。”

  通过赵旺情报,他了解营州陷落原因。乞乞仲象叛逃归义后,没有依附高句丽,反而回到他们祖地。

  无非是不愿受束缚,想重新发展靺鞨。

  裴行俭道:“我们的消息差不多。乞力扎还在高句丽,乞乞仲象带着粮草铁器,定居在粟末水畔。”

  他想了想,又道:“他们对南方防备很深。”

  南方就是营州,这也属正常。他们叛逃大唐,自然怕被报复。

  “赵将军想怎么打?”

  杜河笑嘻嘻问,赵红缨嗔他一眼。

  “不走营州境,这会暴露行踪。靺鞨人精通山地战,如果不能突袭,会有很大伤亡。往北走,从契丹横插过去。”

  杜河没有意见,奚部以南有大量山脉,山地战他们更在行。

  “我送信给乌娜。”

  “不用。”

  赵红缨笑道:“契丹和奚本是一脉,我在那里养伤一个多月。乌娜跟我关系很好,借个道算什么。”

  杜河竖起大拇指,“将军厉害。”

  “奚部很穷,委屈两位穿皮甲了。”

  “遵命。”

  两人乖巧无比,赵红缨咯咯笑出声。

  ……

  六千大军连夜北上,他们人人擅骑术,又只带十五天干粮,行军速度极快。第二日就进入契丹境内。

  附近部落是达稽部,连忙调集人马迎战。赵红缨派人说明缘由,对方很快放行,甚至贴心安排向导。

  杜河被这操作震住,两部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赵红缨道:“这可不是女人的友谊。事实上,乌娜救济各部后,她的声音,在契丹畅行无阻。”

  “这孩子出息了。”

  杜河心中欣慰,有种妹妹很争气的感觉。

  有向导后,行军速度更快。

  总共一百三十里路,第三天就赶到交接处,向导低声道:“都督,前面就是粟末人地盘了。山高林深,千万小心。”

  “多谢。”

  杜河扔过一个钱袋,向导喜滋滋返回。

  粟末靺鞨周围都是群山,为防止打草惊蛇。大军隔着二十里停下,原地休整一夜,赵红缨命令不停,许多插着羽毛的奚人在夜色中进山。

  “他们认得路么?”

  杜河诧异不已。

  大晚上钻林子,这不是找死么。

  “放心。”

  赵红缨头也不抬,专心看地图,“他们是林奚,从小在林子里长大。熟悉程度,就跟你回家差不多。”

  难怪她只带六千人,合着有山地特种兵。

  夜色渐深,一个又一个林奚带回消息。赵红缨每收到一个消息,就在地图上做标记,神情专注又认真。

  杜河看着她娇颜,不禁呆呆出神。

  不愧是夏军的女将,也难怪叫赵红缨。

  “看什么呢。”

  杜河回过神来,笑道:“我差点忘记,你是个女将军。一时被迷倒了。”

  “不准捣乱。”

  “是是,大将军。”

  赵红缨横他一眼,低头做标记。

  “你小名叫月亮么?”

  “哎呀,爷爷什么都往外说。”

  女将军顿时大羞,脸颊发红,“人家本来就叫月亮,不过我嫌它没气势,在中原改名字啦。”

  杜河仿佛看到十几年前,那个一心从军的少女。

  “再捣乱赶你出去了。”

  “是是。”

  直到天色微亮,所有林奚都返回。她地图也绘制完毕,密集的红点围着粟末水,杜河一眼就看出,这是靺鞨的部落。

  “乞力扎的驻地,距此六十里。动完手后,我们有两天时间撤离,往西撤进契丹后,就不怕他们追来了。”

  赵红缨指着地图,思路很清晰。

  “可以。”

  这计划很完善,杜河挑不出毛病。契丹不比奚部,拥兵三万多,而且最擅拉扯,高句丽只要不傻,就不会进犯契丹。

  而且苏烈一万大军,随时可以北上。

  “咱们是不是有点坑小孩。”

  杜河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契丹光承担风险,好处半点都无。

  赵红缨笑嘻嘻摊手。

  “不关我的事,主意是你出的。”

  “算了,以后再跟她解释。”杜河摇摇头,问道:“打法呢,根据情报,粟末人有五千战士。”

  “林奚探过了,今天是西风。用火!”

  杜河心中微惊,奚部传承三百年,果然有独到之处,连风向都能摸清。冬季树木干燥,最适合纵火,乞乞仲象要倒霉了。

  至于死多少人,杜河根本不在乎。这群野猪皮鞑子先祖,全灭了才省心。

  “立刻出发,再晚他们会发现痕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