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水底-《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

  杜河眼睛熬的通红,仿佛失去精气神。

  已经是第二天早上,秦岭的士兵,南下一百里,再没有找到踪迹。这让他怀疑,长乐根本没有南下。

  而是通过别的手段,转移出了长安。否则这种搜查密度,绝对能找到人。

  他刚进城门,尉迟敬德就上来了。这大老粗同样一脸沮丧,皇室公主被绑,让他们颜面无存。

  “陛下回宫了。”

  杜河进入皇宫,老远就听到李二暴怒的声音。

  “叔宝,阿史那,你们两个太让朕失望了!”

  “臣有罪。”

  “朕不要你们罪,去找长乐,把朕的长乐找回来!”

  两人连忙退出大殿,看见杜河也没说话,只露出一个苦笑。皇帝生气是应该的,他们是留守人。

  “见过陛下。”

  李二听到杜河声音,刚想发火,见他嘴唇全是泡,双眼通红,头发乱糟糟跟个野人一般,又强忍下来。

  “有消息吗?”

  “只知道四个人。”

  李二点点头,道:“我已让张阿难查此事,很快就有结果。这事怨不得你,先回去休息吧。”

  杜河暗松一口气,黑刀不在长安。他对这些江湖手段,缺乏足够了解,暗卫精通此道,应该能找到踪迹。

  他正要离去,又低声道:“陛下,过了一夜了。”

  李二浑身一震,他清楚这句话的意思。他脸上浮起怒火,一脚将桌案踢翻,书籍散落一地。

  “长乐若有事,朕以祖宗起誓,必将杀尽高句丽人。”

  ……

  杜河回到府中,心情仍未好转。

  “侯爷,洗个澡休息一下吧。”张寒温声劝他,但杜河哪有心情,挥挥手让他离开,独自在花园散步。

  直到长乐失踪,他才发现自己内心。不知不觉印上她的影子,她在学院门前打架的顽皮,在小楼里的红脸,在庆功宴上的生气。

  一举一动,都记忆深刻。

  “哥哥,你怎么这样子了。”

  耳边一个稚嫩的声音,李籍拉着他袖子,满脸都是担忧。裴居业离开长安后,他有半天时间玩耍。

  “有些公事,无碍的。”

  杜河温声安抚他,这些事跟小孩没关系,他不想李籍跟着担心。

  “那你注意身体。”

  “乖。”

  杜河摸摸他的头,转身往卧室走去。忽而他目光一瞥,看见水里一艘小木船,不由停下脚步。

  船?

  可以肯定,长乐不在长安,但没有马匹,应该是靠船离开的啊。为何每艘船都搜了,就是找不到人?

  “籍儿,这是你的玩具吗?”

  李籍兴致勃勃道:“对啊,我好喜欢航海。这小船是裴哥哥送的礼物。”

  杜河把他抱在怀里,李籍也不嫌弃他。用手一推,小船就在水池中走,他发出欢快的笑声。

  “哥哥跟你玩个游戏。”

  “你说。”

  杜河把船放在一头,又把手指横在中间,“你的任务是,在船上藏一个人,并且通过哥哥的检查,被发现你就失败了。”

  “哪里都搜吗?”

  “对,船上哪里都会搜。”

  李籍咬着嘴唇,为难道:“哪里都搜,怎么能躲过呢。”

  “你慢慢想。”

  杜河也就随口一问,安抚他一句,就去浴室洗澡。等他洗完澡,小家伙还在原地发呆,杜河闭上眼休息。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被推开。

  “哥哥,我想到了!。”

  杜河眉头一扬,“是么?那我去看看。”

  他跟着李籍去池塘边,小木船还停在水里,杜河笑道:“籍儿想出什么法子了,那人不能死呢。”

  李籍拿起小船,道:“船里哥哥会查,那水里呢?”

  杜河脑中划过闪电,他顿时反应过来,自己错过了水里,他颤声道:“你继续说,水里怎么藏人呢。”

  李籍指着船底,“放个箱子。”

  “要活人,没有气,不是憋死了么?”

  李籍笑道:“哥哥笨笨,在箱子通根管子呀。这样不用担心进水,也有足够的气,你就抓不着了。”

  箱子!

  水底!

  管子!

  一连串的名词,在他脑中连成线,杜河大叫一声,欣喜若狂,他终于知道,长乐是被怎么运出去的了。

  “好籍儿,你帮哥哥大忙了,你在家待着,哥哥回来再奖励你。”

  杜河打马狂奔,一路冲到皇宫,李二听完他的推论,也是眼前大亮,“长安周边都找不到,应该就是水路了。”

  “来人!”

  一个太监连忙进来。

  “传水部郎中。”

  “诺。”

  那太监还没走,李二就起身,抓着杜河就走,“舟船记录好几本,还是朕亲自去看,你也一块去。”

  两人赶到水部,里头官员吓一跳。自己只是工部下属部门,皇帝怎么来了。

  “见过陛下。”

  李二摆摆手,“不要废话,快,把昨日今日的舟船记录找来。耽误朕的长乐,砍了你的头。”

  水部郎中吓一跳,连忙道:“陛下,记录在舟楫署,每七日移交。”

  “没用的东西。”

  李二低骂一声,掉头就走,出了水部,他也顾不上马车,骑马就往渭水冲,周围官员吓一跳。

  皇帝纵马,真是少见。

  等两人赶到舟楫署,舟楫令一个八品官,见都没见过穿龙袍的,吓得战战兢兢,连忙跪在地上相迎。

  “昨日今日的舟船记录,都给朕翻出来。”

  “是是。”

  舟楫署就在渭水河畔,水利一个小衙门,环境自然算不得多好,几个文书挨个挑选出记录。

  杜河挨个查看,两天竟有一千多条船。他看得头昏眼花,也分不清哪是哪。

  “主要是灞水出来的。”

  几个文书又是一通忙碌,挑出两百多艘船。

  杜河眉头一皱,“这么多?”

  那舟楫令解释道:“灞水每年雨季涨水,长安城南的船只,都经过此处去渭水。这段时间数量多些。”

  “有没有可能遗漏?”

  “没有。”

  “你确定?”

  杜河语气不善,舟楫令欲言又止,杜河在李二耳边低语几句,后者轻哼一声,负着手离开了。

  “说实话,事关公主,杀头的事。”

  舟楫令低声道:“侯爷,咱这是清水衙门,每年夏季补贴点,有些商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大概多少艘。”

  “几十艘有的。”

  杜河怒从心起,当头给他两个嘴巴,大骂道:“你坏老子大事了。”他也顾不得计较,匆匆跑出门外。

  正在这时,一个中年官员赶到,这人穿着紫袍,是工部尚书段纶。

  “陛下……”

  李二还没说话,杜河就开口,“段尚书,长安百里内的津渡,全部禁止通行。陛下,请你派人挨个查看,尤其是船底。”

  李二点点头,招来一个侍卫。

  “告诉段志玄,长安百里的船,一艘都不许漏。”

  “诺。”

  杜河看着远处渭水,心中一片怅然,希望长乐能在这些船里。如果再找不到,他就真没办法了。

  远处一个骑士快速赶到,“陛下,贼人传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