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长远布局-人革联-《用忍术搞谍战,过分了吧》

  时间,每过去一分钟,危险就增加一分。

  突然,戴老板的手指停在了枫泾站的位置。

  “这里!”

  他斩钉截铁说道。

  “通知‘锦鲤’,让他想办法在枫泾站附近设法接应!此地虽有关卡,但地域相对开阔,水网密布,便于隐蔽和撤离。”

  “更重要的是,特高科的主要力量肯定会放在松江和市区几个大门,枫泾站的布防力量相对薄弱,即便有埋伏,以‘锦鲤’的能力,也更有机会破局!”

  狼蛛是他麾下的一员干将,以对方的谨慎,必然会选择留有余地的那条路。

  戴老板看向毛人龙和曾庆集,眼神锐利。

  “立刻给‘锦鲤’回电,告知我们的判断,授权他临机决断,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狼蛛’安全!同时,启用备用联络方案,尝试联系‘狼蛛’,但绝不能暴露‘锦鲤’的存在和我们的意图!”

  “是!”

  毛人龙和曾庆集齐声应道,立刻转身去安排。

  戴老板独自站在地图前,凝视着上海的方向,目光深沉。

  他相信“锦鲤”的能力,但这次行动,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

  而且,特高科居然能这么快就掌握“狼蛛”的消息,看来处里有不少老鼠啊。

  或许可以借此机会,清理一下家里。

  上海,陈轩接到总部的回电后,心里也很快有了一个计划。

  没有时间犹豫,他立刻开始行动。

  接下来,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傀儡植入行动。

  凭借对上海日占区的熟悉和忍术带来的机动性,陈轩穿梭在虹口、闸北等区域的阴影中。

  目标——所有参与明日布控行动的、军衔在少佐以下的特高科特务,以及所有已知的、投诚日军的军统叛徒。

  “潜脑操砂之术”配合写轮眼的催眠,效率极高。

  一名名在睡梦中、或在岗位上执勤的特务、叛徒,在懵然无知的情况下,便被微不可查的砂针侵入大脑,忠诚对象被悄然篡改,成为了陈轩最忠实的傀儡,同时被种下“舌祸根绝之印”,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行动中,也发生了两个超出陈轩计划之外的插曲。

  第一个意外,出现在控制叛变的军统人员时,其中两人居然是假叛变。

  这两个人各自所属的情报小组,一个隶属军统上海站残留体系,另一个隶属于一处,也就是日后的中统。

  上海沦陷后,一处和二处遭受严重打击,损失惨重。

  两个情报小组听从总部命令,果断进入了“静默”状态,伺机而动。

  第二个意外,则更为棘手。

  在特高科电讯科,当陈轩试图控制一名看起来普通的中年男性电讯员的时候,系统突然弹出一个刺眼的红色警告。

  “无效——建国后不许成精,镇压一切牛鬼蛇神!”

  看这提示语,就知道这名男电报员的身份。

  红党!

  这是陈轩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正面“接触”到红党的地下工作者。

  系统竟然直接禁止了对红党成员使用这类精神控制类忍术。

  河蟹之力,恐怖如斯!

  尽管有这些小插曲,但整体行动依旧高效完成。

  特高科、宪兵队参与明日行动的中低层人员,以及包括那两名“假叛徒”在内的所有已知军统叛徒,尽数被控。

  然而,这一番大规模操作下来,陈轩高达614人的控制名额,也一下子跌到了一百出头。

  因为为了布局东南亚,除了菲律宾之外,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北婆罗洲、文莱、法属印度支那等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布下了棋子。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于统筹,并且秘密组建了一个组织——人革联。

  没错,就是那个人类革新联盟(human Reform League)。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太小,即便是打着“陈家”的名头,放到世界根本不够看。

  这时,后世流传在网络上的一些阴谋论进入了陈轩的视野。

  暗中掌控西欧的“共济会”,引导人类革新的“光明会”,暗中操控美国的“骷髅会”。

  虽然都是网络上一些以讹传讹的阴谋论,但它们确实存在并且拥有非同一般的能量和影响力。

  既然如此,我为何不能成立一个“人革联”,一个属于亚洲的神秘组织呢?

  或许,他的力量无法控制全世界,但却能通过建立一个利益同盟,暗中影响乃至操控世界。

  现在他已经掌控了张发魁,法肯豪森,麦克阿瑟三名实权人物,手中握有数十万大军,掌控着堪比国家的庞大财富。

  还有兵粮丸和秘药这两个大杀器!

  可以说,当陈轩踏出上海,抵达马尼拉的那一刻,他的野心也被彻底释放了。

  超人终究是少数,事实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想成为祖国人。

  这是一个长远计划,如今陈轩的重心还在于华夏,在于上海,在于系统的任务。

  “真到用时,才发现查克拉永远都不够……”

  看了看剩下的名额,陈轩无奈苦笑。

  想想日后日军加上各路伪军,总兵力可能高达数百万甚至近千万,就算把九尾拎过来当查克拉电池,恐怕也控制不过来。

  他隐隐觉得,系统恐怕本身就存在着某种未明说的最高人数上限,不会允许出现如此破坏平衡的bUG。

  不过,眼下这些被控制者,在必要时也可以视为耗材,一旦他们在任务中“牺牲”,控制名额自然就能空出来。

  还有另外两个情报,陈轩打算等特派员抵达,获得正式的任命和嘉奖令后,再择机上报,作为“朱雀”小组的第一份功绩。

  现在,该是去执行家法的时候了。

  趁着夜色,陈轩来到了上海同济医院。

  自上海沦陷后,同济大学主体西迁,这所曾由德籍人士主导的医院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德方人员或离去或疏于管理,医院实际由留守的中方人员艰难维持。

  日军出于国际观瞻和便于监控的考虑,并未强行军管,但却像无形的枷锁,牢牢套在医院头上,尤其是对磺胺等紧俏药品的流向,监控极为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