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没传承,可惜了-《先离婚,再复仇,重生老太杀疯了》

  杨知雾摇头,她实在想不出,还有谁给弟弟写信,还是她也认识的。

  “哎呀,姐,你变笨了。你忘了你还有个儿子是海军了?是云财,云财把信寄到马站了,说他下个月就回来探亲。”

  杨知雾的眼神黯淡了一下。

  “老三这次怎么把信寄到你这了,以前都是直接寄到我们生产队。”

  “可能觉得寄到马站,能快一些吧。说起来,他也两年没回家了。”杨春风把信递给杨知雾,“我收到信,还以为他有什么急事,我就拆开了,姐你也看看信。”

  杨知雾接过信,见上面除了问候杨春风这个小舅外,就写了一句,让小舅帮着转告家里,说他下个月一号就回来。

  如果不是接到信,杨知雾都要把这个三儿子忘了。

  上辈子也是如此,孟老三往家里写了一封信,紧接着人就回来了。再然后,他为了一个女人,海军也不当了,死活退伍。退伍后的日子,就是一地鸡毛。最后还埋怨她不交出偏方,剥夺了他过好日子的权利。

  她不想陷在上一世的记忆里,冷静的将信塞回信封。

  她喊弟弟进屋,拿出三百块钱,“春风,这是买吴婶房子时,姐跟你借的,现在还给你。”

  “姐,不用还,我就一个人,也没个用钱的地方。”杨春风不要。

  杨知雾说,“亲姐弟之间,也要明算账,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还有,你以后不准再说丧气话,什么叫一个人,也没个用钱的地方。你还真准备一辈子孤独终老啊?这事别说死了的爸妈不答应,就我也不同意。”

  杨春风见她真生气,赶紧把钱接过来。

  “姐,我就是顺嘴一说。你说我找,不也得找个自己看着顺眼的吗?要是找个过不到一块的,还不如不结。”

  话是这么说,但是哪个姐姐看到自己弟弟三十岁了,还没成亲,不着急上火啊。

  特别是上辈子,杨春风结局并不好,还早早惨死。

  天知道,杨知雾这辈子多想看到弟弟有妻有子,儿孙满堂。

  “我说不过你,对了,我问你个事,你认不认识张彩霞?”

  “张彩霞是谁?”杨春风一愣。

  他这些年,除了马站放马班的女工作人员,外面的女人,认识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至于这个张彩霞,也不知道他姐是在哪听来的名字。

  杨知雾一看弟弟的反应,就知道他根本不认识什么张彩霞。

  可简月白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这个人,她现在就有一种感觉,那个简月白,好像真能未卜先知。

  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她决定给弟弟提个醒。

  “是有人跟我说,让你小心一个叫张彩霞的女人。你把这事当个事,要是哪天真遇上这样一个人,躲远远的,别搭理她。”

  杨春风笑起来,“姐,这是谁说的啊?你可别听这个人胡扯,我都不认识什么张彩霞王彩霞的。”

  “是我在县城,遇上的算命先生说的。”杨知雾找了个理由。

  “啥你都信。”张春风知道他姐是关心她,马上又说,“放心吧,这事,我记在心里了。”

  杨知雾点头,叫上弟弟去她家吃饭。

  杨春风最近,因为姐姐搬来了,明显回家住的次数增多。每天回来,都能到姐姐家吃上一口热乎的现成饭,连脸上的笑容都多了。

  但他也不白吃,隔三差五的就会买上一堆东西过来。

  不管杨知雾怎么说不让买,他都照买无误。

  要是赶上马站最近几天忙,他没时间回家,归宁和晨辉晨星几个都会问杨知雾,小舅(舅爷)怎么还不来,他不来,吃饭都没意思,都不香了。

  “你们这几个小馋猫。”杨知雾没少笑骂她们。

  今日,杨春风又买了一兜饼干和糖果,又给她们分了。

  “妈,小舅,你们回来得正好,可以吃饭了。今天中午我二哥过来,送了好多鱼。我炖了一大锅,还贴了玉米饼子。”翠枝出来打过招呼后,又钻进厨房。

  “好香。”杨春风笑着进屋。

  “给你二嫂做的什么主食?玉米饼太硬了。”杨知雾问翠枝。

  “有白面馒头,还有红糖蒸蛋。”

  杨知雾盛了一条大鱼,给老二媳妇送到屋里,又把主食也端过去。这才出来招呼大家也赶紧坐下吃饭。

  这边刚吃上饭,就有人推门进屋。

  杨知雾看到此人,急忙站了起来,“罗姨,吃没吃饭呢?在这吃吧。”

  “罗姨来了。”杨春风从旁边搬过来一个凳子,放到杨知雾身边,“罗姨,你挨我姐坐。”

  翠枝很有眼色的去厨房拿了一副碗筷出来,摆到桌子上。

  罗姨脸上有些尴尬,“知雾,我不吃。我是闻着你家炖鱼的香味过来的,你能把炖好的鱼送给我一条吗?我家老头子,就馋这一口。”

  “行,咋不行呢,罗姨,你等着,我去给你盛。”杨知雾去锅里盛了两条鱼,用盘子装了端出来。

  罗姨接过后,却没着急走,目光在杨春风身上转了一圈。

  问杨知雾,“我上次跟你说的,城里那个上班的姑娘,你跟春风提了没有?”

  这次,杨春风直接把话接了过去。

  “罗姨,我有喜欢的人了,就不看了,不能坑人家姑娘。”

  罗姨一脸惋惜,端着鱼走了。

  杨知雾追出来送她,“罗姨,我看你好像不怎么太高兴。”

  “哎!”罗姨叹了口气。

  “你姨夫的身子骨,大不如前了。现在给他看病的大夫,医术比你爸差远了。”

  杨知雾记得,她爸活着时,罗姨的男人确实是他爸一直在给医治调理。后来,他爸去世了,他弟又不懂医术,罗姨与他们一家的关系,从那时开始就疏远了。

  但是,她重生后没几天,就遇上了罗姨。

  罗姨拉着她说了半天的话,就提到要给春风介绍对象的事。

  “我姨夫现在是谁给调理呢?”杨知雾问了一句。

  罗姨的男人得的是小儿麻痹症。

  因为家世好,脸也长得行,罗姨这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妻,长大以后,就在父母收了足够多的彩礼的情况下,按照约定嫁了过来。只是这些年,他男人的身子一直不好,一直得用药调理。

  “赤脚医生于连升啊!附近十里八村看病,都找他。你爸没了后,等于是他接班。你说你爸的医术,你们家没人传承,真是太可惜了。”

  “我知道于连升,我家孩子有个头疼脑热,也是找他。他医术不行吗?也是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吧?”

  杨知雾这些年,确实不知道于连升师从何人。

  听罗姨提到她爸,提到传承,她不得不警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