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黑市冒险解危困-《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账目终于在天黑前勉强糊弄过去,交给了焦头烂额的李怀德。

  何雨柱拖着几乎被抽空的身体,推着自行车离开轧钢厂。

  他没有直接回纱络胡同的小院,而是绕道去了城东的“鸽子市”。

  此时的鸽子市,比以往更加隐蔽和萧条。

  以往那种半公开的以物易物场景几乎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鬼祟的交易和无处不在的警惕目光。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危险的气息,偶尔有黑影在巷口一闪而过,都让人心惊肉跳。

  何雨柱将自行车藏在远处,用围巾遮住大半张脸,压低帽檐,像个幽灵般融入昏暗的巷道阴影里。

  他不敢动用空间里那些品相太好、容易引人注意的粮食,而是将目标放在了黑市上流通的、相对常见的粗粮和基础药品上。

  他凭借过人的感知和灵泉滋养后的敏捷,避开了几波明显不怀好意的窥探。

  在一个缩在墙角的、面前只摆着几个干瘪红薯的老农面前蹲下。

  “老乡,怎么换?”何雨柱压低声音,捏着嗓子问。

  老农抬起浑浊的眼睛,警惕地看了看他,伸出三根手指:“三斤全国粮票,或者… equivalent (等价)的粗粮。”

  价格比外面高了何止两三倍!

  简直是敲诈!

  但何雨柱没有犹豫,他需要的是速度和隐蔽。

  他迅速从内侧口袋(实则从空间转移)掏出准备好的、皱巴巴但货真价实的全国粮票,数出对应的数额,塞到老农手里。

  然后快速将那几个品相并不好的红薯扫进自己带来的、打了好几个补丁的布口袋里。

  交易在沉默中完成,双方都松了口气。

  接着,他又找到一个声称有“消炎片”的瘦高个男人。

  对方要价更高,而且眼神闪烁,拿出来的药片没有包装,真假难辨。

  何雨柱凭借苏青禾偶尔提及的医药知识和灵泉对物质细微的感知,勉强判断这药或许有点效果,但杂质很多,风险不小。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用两根小黄鱼(金条)换来了寥寥十几片。

  在这缺医少药的年代,这点东西关键时刻也许能吊住命。

  他还想换点其他东西,但周围的氛围越来越不对劲,几声短促的口哨声从不同方向响起,这是黑市里通用的危险信号。

  何雨柱心头一凛,知道不能再停留了。

  他立刻起身,将换到的那点微不足道的物资紧紧抱在怀里,如同抱着救命稻草,身形几个闪动,迅速消失在错综复杂的小巷深处。

  在他离开后不久,一队戴着红袖箍的人便冲进了那片区域,呵斥声、奔跑声、哭喊声隐隐传来…

  何雨柱躲在更远处的黑暗里,听着那边的动静,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太险了!

  刚才若是慢一步…

  他不敢久留,绕了很远的路,确认无人跟踪后,才疲惫不堪地回到纱络胡同的小院。

  院门在他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面的危险与寒冷。堂屋里透出的微弱灯光,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苏青禾迎了上来,看到他苍白的脸色和满身的疲惫,心疼地接过他手里那个干瘪的布口袋。

  “怎么样?没事吧?”

  她关切地问,没有先问物资,而是先问他的安危。

  何雨柱摇了摇头,勉强笑了笑:“没事,换到点东西。”

  他打开口袋,露出里面那几个干瘪的红薯和那几片用破纸包着的药片。

  东西少得可怜,与承担的风险完全不成正比。

  苏青禾看着那点物资,再看看丈夫疲惫不堪却强打精神的样子,鼻子一酸,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将东西收好。

  “雨水来信了。”

  她转移话题,试图让气氛轻松些,“信里说她又参与调试成功了一台新设备,戈壁滩上虽然苦,但星星真的很亮…”

  何雨柱听着妻子念着妹妹的信,心里稍稍感到一丝暖意。

  他走到里屋,看了一眼熟睡的女儿何晓,小家伙睡得正香,浑然不知外面的风波险恶。

  他回到书房,锁好门。

  意念沉入空间。

  张建军立刻激动地迎了上来,脸上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无法理解的困惑:“柱子!这…这到底是哪里?我怎么突然就到这儿了?刚才外面…”

  “建军,别问那么多。”

  何雨柱打断他,神色凝重,“这里绝对安全,但你暂时不能出去。赵卫东正在发疯一样找你。你安心待在这里,水和食物我会想办法。”

  他指了指灵泉边他之前存放的少量压缩饼干和肉干,“先对付一下。”

  张建军看着周围这不可思议的环境,又看看何雨柱严肃的表情,重重地点了点头:“柱子,大恩不言谢!我…我听你的!”

  安抚好张建军,何雨柱的意念扫过空间里那个小小的角落。

  那里堆放着之前陆陆续续囤积的物资:几十斤品相不一的粮食,一些风干的肉条,几条烟,几瓶酒,还有今晚刚刚冒险换来的那几个红薯和十几片药…

  太少了!远远不够!

  看着这可怜的储备,再想到外面日益严峻的形势,赵卫东手中那枚不知何时会引爆的徽章,音讯全无的岳父母,远在西北的妹妹,还有身边需要他保护的妻子女儿…

  何雨柱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如同山岳般倾覆下来。

  他退出空间,坐在书桌前,揉着刺痛的太阳穴。

  李怀德那边需要稳住,赵卫东必须尽快解决,徽章必须拿回来,岳父母必须营救,张建军需要长期安置…

  千头万绪,每一件都困难重重,每一件都迫在眉睫。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活下去,是保证最基本的生存物资。

  他拿起钢笔,在一张废纸的背面,开始默默规划,列出急需的物资清单:更多的粮食(粗粮即可)、食盐、药品(尤其是消炎药和止血药)、火柴、蜡烛…

  他知道,下一次再去黑市,风险只会更大。但他没有选择。

  就在他凝神思索之际,院门外,似乎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像是石子落地的声响。

  何雨柱猛地抬起头,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所有疲惫一扫而空,全身肌肉悄然绷紧。

  这么晚了,会是谁?

  是赵卫东不死心,派人来盯梢?

  还是…另有所图的不速之客?

  他悄无声息地站起身,吹熄了书桌上的煤油灯,整个人融入黑暗之中,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警惕地望向院门的方向。

  窗外,夜色浓稠如墨,万籁俱寂,唯有寒风掠过屋檐,发出呜咽般的低啸。

  那一声轻微的异响之后,再无动静。

  但何雨柱知道,危机从未远离,它只是潜伏在更深的黑暗里,等待着下一个爆发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