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魁首人间,神明崩碎!-《天庭审我,却审出个众神白月光》

  “本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林则。”

  十二个字,字字千钧。

  广场上没有任何声音。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跪在地上的曹坤,身体筛糠般抖动起来,不是恐惧,是绝望。

  那是巡查天下,纠劾百官,直达天听的监察御史。

  是所有贪官污吏的催命符。

  他最后的一丝侥幸,被这冰冷的官职,彻底碾碎。

  林则收回那块金灿灿的“监察”令牌,转身,面对广场上成千上万的百姓。

  他高高举起那只盛着菜粥的粗瓷碗,用尽全身力气,发出振聋发聩的宣告。

  “本官宣布!”

  “此次丰年祭‘百味宴’,魁首——”

  “是王记菜馆的这道,《人间》!”

  死寂被撕裂。

  狂喜的浪潮瞬间淹没了整个广场!

  “赢了!我们赢了!”

  “阿澈赢了!王记菜馆赢了!”

  百姓们相拥而泣,他们跳着,叫着,将所有的压抑、委屈、恐惧,都化作最纯粹的喜悦,尽情宣泄。

  这不是一场厨艺的胜利。

  这是他们这些被踩在泥里的蝼蚁,第一次,将高高在上的县太爷,踩在了脚下!

  斩仙台上。

  孙悟空一拳砸在地上,乐得抓耳挠腮。

  “痛快!这比打杀了几个妖怪还痛快!”

  哪吒也跟着起哄,对着普法天尊的方向喊道:“老官僚,看见没?凡人一碗粥,比你那天条管用多了!”

  普法天尊面无表情,袍袖下的手,指节已捏得发白。

  玄穹天尊,那双俯瞰三界的眼眸中,也终于起了一丝波澜。

  不为名利,不为胜负。

  只为一口气,一个理。

  这份凡人的初心,即便是天道秩序,也无法完全忽视。

  广场上,林则再次下令,每一个字都带着雷霆之力。

  “来人!”

  那名身手不凡的书童应声而出。

  “查封曹坤府邸及所有党羽家宅!所有账册、银两、田契,一律清点造册!”

  “开县衙粮仓,放粮三日!凡丰年镇百姓,每户皆可领粮!”

  “彻查‘恒通当铺’,追缴所有不义之财,悉数发还于民!”

  “释放所有被曹坤冤屈下狱的无辜者!”

  一道道命令,砸在丰年镇这片干涸已久的土地上。

  “御史大人万岁!”

  “青天大老爷啊!”

  百姓们疯了,黑压压跪倒一片,对着林则的方向,拼命磕头。

  林则没有去扶。

  他受了这一拜。

  因为他知道,百姓拜的不是他林则,而是他们自己用血泪盼来的公道。

  就在这时,不知谁带头高喊。

  “英雄是阿澈!”

  “对!把我们的英雄举起来!”

  人群瞬间涌向那口老铁锅旁,那个还略显单薄的少年。

  阿澈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就骤然一轻,被无数双手臂高高托起,抛向空中!

  “哇啊!”

  他惊呼着,在空中手舞足蹈。

  一次,两次,三次!

  每一次被抛起,他都能看到下方那一张张喜极而泣、无比真诚的笑脸。

  张大婶、豆腐老汉、王屠户……

  他们的脸,在这一刻,那么清晰,那么动人。

  喧嚣的欢呼声,仿佛在这一刻离他远去。

  在被抛到最高点时,他的视线越过狂欢的人群,越过鳞次栉比的屋檐,落在了镇子角落里。

  那座安静、破败的灶君庙。

  那里,没有欢呼,没有喝彩。

  只有一个孤独的神像,听他说了那么多委屈的话。

  阿澈的心,忽然就静了下来。

  他被众人稳稳接住,放回地上。

  “阿澈!你真是我们的英雄!”

  “以后谁敢欺负你,我们全镇的人跟他拼命!”

  阿澈被一张张热情的脸包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我……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就是……想让王伯的菜馆开下去。”

  “好小子!”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阿澈回头,看到王伯不知何时也被人从牢里放了出来,在乡邻的搀扶下,正老泪纵横地看着他。

  “师傅!”

  阿澈冲过去,师徒二人紧紧抱在了一起。

  “好孩子,好孩子啊……”王伯拍着他的背,泣不成声。

  当晚,整个丰年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曹坤府里抄出来的酒肉,被搬到广场上,摆起了流水席。

  林则作为最大的官,自然被奉于首席。

  他却将身边的位置,留给了阿澈。

  然而,在觥筹交错,人人都在庆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时,阿澈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他看着身边的乡邻,看着恢复了精神、正在跟老友吹嘘自己徒弟的王伯,他笑了。

  但他心里,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

  他悄悄地,走回那口已经温热的老铁锅旁。

  锅里的《人间》粥,还剩下最后小半锅。

  他拿起那个最干净的碗,用最认真的姿态,盛了满满一碗。

  这一碗,米粒饱满,野菜青翠,那朵愿力菇的精华完全融入其中,散发着安宁而温暖的香气。

  这是最完美的一碗《人间》。

  他端着碗,对正在和人划拳的王伯喊道:“师傅,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

  说完,不等王伯回应,他便转身,小心翼翼地端着碗,挤出了狂欢的人群。

  他没有回家,也没有去任何地方。

  他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那个被所有人遗忘的角落。

  夜深了。

  镇上的喧嚣被隔绝在身后。

  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将少年和他手中那碗粥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来到了破败的灶君庙前。

  那扇歪歪扭扭的庙门,还是他上次哭着跑出来时那样。

  他深吸一口气,用肩膀轻轻将门撞开。

  “灶君爷爷,我来给您送好吃的了。”

  他的脸上带着献宝似的笑容。

  “我们赢了!那个坏蛋县令被抓起来了!

  王伯的菜馆保住了!

  以后,我又能天天给您送好吃的了!”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像要把所有的好消息,都第一时间分享给这位唯一听他倾诉过的“朋友”。

  他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看向神台。

  下一秒。

  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看到的,不再是那个虽然破旧、但还算完整的神像。

  神台上。

  那尊泥塑的灶君神像,从头到脚,布满了无数深可见骨的裂痕。

  整座神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从内部捏碎,又勉强拼合在一起。

  它随时都会崩塌。

  随时都会碎成一地尘土。

  而在那无数裂痕的最深处,一点金色的神光,如风中残烛,正做着最后的闪烁,即将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