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这一世,为苍生,死谏!-《天庭审我,却审出个众神白月光》

  归墟之刃,撕裂了四神联手布下的最后壁垒。

  它裹挟着普法天尊万载道行的献祭,悍然斩向林澈的脖颈!

  时间被无限拉长。

  哪吒的怒吼、悟空的咆哮、杨戬的闷哼、降龙的佛号,都成了被剥离的遥远回音。

  林澈的神魂被那亿万载虚空的绝对冰寒冻结。

  万世奔走,孤灯独行。

  终究……是徒劳吗?

  就在那混沌刀锋距离林澈脖颈不足三寸,时空法则都开始崩解湮灭的刹那!

  一个声音,毫无征兆地响起。

  “止。”

  仅仅一个字。

  言出,法随!

  刹那间,整个斩仙台,乃至三界时空,陷入了诡异的“静滞”。

  斩仙台上,癫狂的普法天尊,拼尽全力的哪吒、孙悟空、杨戬、降龙罗汉,所有神仙的姿态,都在这一刻定格成一幅永恒的画卷。

  死寂。

  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对至高存在的绝对敬畏,扼住了所有神仙的呼吸。

  一道无上意志自九天垂落,于斩仙台上空,凝聚成一只轮廓模糊的手掌。

  那手掌由亿万星河构成,星云在指尖流淌。

  它随意地伸出两根手指,对着虚空,轻轻一捻。

  “嗡……”

  随着这一捻,那被普法天尊献祭燃烧的万载道果,竟被强行从毁灭的进程中剥离出来,逆转为点点流光。

  流光回到普法天尊体内。

  “噗——!”

  时间恢复流动。

  普法天尊猛地喷出一大口暗金色的神血。

  他的殉道,非但没有成功,反而成了一场被随意终止的闹剧。

  那只手做完这一切,便缓缓隐去。

  整个斩仙台,依旧静得可怕。

  孙悟空半跪在地,金箍棒深深嵌入白玉地砖,撑着身体。

  他那身金毛根根倒竖战栗。

  哪吒身上的混天绫无力地垂落。

  杨戬眉心的天眼缓缓闭合,一丝血线从眼角渗出。

  降龙罗汉收回宝杖,望着瘫倒的普手,又望向那至高意志的来源,双手合十,低念一声佛号。

  而林澈,依旧被捆缚在刑架上。

  劫后余生的庆幸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寒意。

  他清楚地感觉到,那至高无上的目光,第一次真正地、专注地落在了自己身上。

  “人心……道义……”

  玄穹天尊的声音再度在众人心头响起。

  “竟能让罗汉低头,战神倒戈,天尊殉道。”

  “普法,你输在将‘法理’置于‘天道’之上。天道,不止有法,亦有衡。而人心,恰是这‘衡’上,最不定的砝码。”

  瘫软在地的普法天尊浑身剧震,空洞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茫然的痛苦。

  他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却又陷入了更深的虚无。

  玄穹天尊的目光重新回到林澈身上。

  “本尊执掌三界劫数平衡,视万物为刍狗。一颗撼动天平的石子,可以是一桩变数,也可以……是一枚有趣的新棋。”

  “本尊倒要看看……”

  “你这缕变数,这颗不定之棋,在‘人间道统’那方最恢弘、最复杂的棋盘上,究竟能掀起多大的波澜!”

  话音落下,那至高的意志化作一道敕令,直接烙印在静静悬浮的轮回镜之上。

  “追溯此魂!寻其‘人道功业’最盛,‘帝王因果’最深,最能代表‘凡人极意’的一世!”

  此言一出,满天神佛,无不骇然!

  若说之前的记忆,看的是林澈的“小善”,影响的是神仙个体。

  那么此刻天尊要看的,便是林澈是否有“大善”,是他对整个“人间道统”、“王朝气运”的影响!

  这已经不是审判!

  这是天尊在亲自落子,以人间为棋盘,以林澈为棋子,进行一场关乎“人心”与“天道”的沙盘推演!

  云端之上,玄穹天尊身边那位掌管人间历代帝王气运、执掌漫天星辰运转的紫微大帝,那双宛如星河般浩瀚闭合的星眸,骤然睁开!

  他抬手掐算,脸色首次出现了无法掌控的惊疑。

  “大晟……景和……竟是那一世……”

  嗡——!

  轮回镜光芒大盛。

  一幅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宏大历史画卷,在所有神仙面前,徐徐展开!

  画面切入一座古朴雅致的书房。

  夜深,窗外雨打芭蕉,淅淅沥沥。

  房内,灯火将尽,映照着一个身着六品青色官袍的清瘦青年。

  他便是林澈这一世的身份,陆尘。

  他正坐于书案之前,神情凝重,笔走龙蛇。

  镜头缓缓拉近,掠过他因用力而泛白的指节,最终,落在了他笔下的奏折上。

  奏折抬头,一行工整的楷书:“大晟王朝,景和三十七年,秋。”

  其下的内容,却让斩仙台上所有洞悉人间疾苦的神仙,都为之色变!

  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饱含血泪。

  那笔锋,是一柄柄饱含着无尽悲愤与决绝的出鞘利剑!

  【臣,御史台监察御史陆尘,冒死弹劾!】

  【当朝宰相林居同,结党营私,蒙蔽圣听,贪墨黄河两岸赈灾粮款白银八十万两!致使千里赤地,易子而食,饿殍遍野,流民百万!】

  【……此举,上逆天心,下负黎民!若不严惩,国将不国!】

  奏折的内容,让斩仙台上一些掌管人间司法的神只都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比谁都清楚,在凡人王朝,这份奏折意味着什么。

  林居同,权倾朝野二十载,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三省六部,半数出其门下。

  就连当朝皇子,都是他的亲外孙。

  弹劾他,是蜉蝣撼树,是螳臂当车!

  终于,最后一笔落下。

  陆尘将那份足以让整个王朝天翻地覆的奏折,用蜡封存。

  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推开了书房的门。

  “吱呀——”

  门外,一个同样身着官袍的中年男子早已等候多时,额上满是冷汗。

  看到陆尘出来,他一个箭步冲上,一把抓住陆尘的手臂,目光惊惧地瞥了一眼那封好的奏折,声音因恐惧而扭曲。

  “陆兄!陆明德!你疯了不成!”

  他嘶吼道:“林相的手段你不是没见过!三年前,工部侍郎不过是顶撞他一句,半月之内,全家流放三千里,半路‘遇匪’,尸骨无存!你这份奏折递上去,不是弹劾,是递上你的绝命书啊!”

  面对同僚声泪俱下的劝阻,陆尘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恐惧与动摇。

  他只是平静地,露出了一抹笑。

  那笑容里,有释然,有悲悯,也有一往无前的澄澈。

  他轻轻挣开同僚的手,反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让斩仙台上,满天神佛都为之一震。

  “王兄,你说的,我都懂。”

  “可你忘了,我辈是何人?”

  他转身,望向窗外被雨幕笼罩的巍峨皇城。

  他的目光却穿透了宫墙,看到了皇城之外,那更广阔的、正在呻吟哭泣的土地。

  “我辈御史,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

  “监察百官,弹劾不避权贵,为民请命,更是我等的天职。”

  他顿了顿,收回目光,看着自己的同僚,一字一句道。

  “今夜,我若不写这封奏折。”

  “我读的那些圣贤书,便会化作厉鬼,夜夜噬我之心。”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那百万流民的冤魂,便会拖我坠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王兄。”

  陆尘的声音变得无比平静,平静得让人心头发慌。

  “天职所在,虽死,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