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野站在门口,仿佛被施了定身法。
眼前的女人,是秦念,却又绝不是他记忆中那个秦念。
昏黄的灯光勾勒出她侧脸的轮廓,平静而专注。她正坐在小桌前,端着一碗粥,就着一小碟清炒白菜安静地吃着。搅动粥勺的手腕稳定,动作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仿佛不是在简单进食,而是在进行一项需要专注的任务。
空气中弥漫着米粥质朴却纯粹的香气,混合着一点炒青菜的油润锅气,温暖踏实,与他预想中冷锅冷灶、甚至可能是一片狼藉的景象截然相反。
最刺目的是她脖颈上那道淡化的勒痕,像一道无声的宣告,揭示着他离开期间发生的、他全然不知的惊心动魄。
而她的眼神……抬眼看来的瞬间,平静得像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看他如同看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没有怨恨,没有哭诉,没有歇斯底里的索取,只有一丝几不可察的意外,随即被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和……疏离所取代。
“回来了?”
声音嘶哑,却平稳,不是质问,不是抱怨,更像是一种对突发情况的平静陈述。
陆野喉结滚动了一下,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常年侦察养成的习惯让他迅速收敛所有外露情绪,只是极轻微地点了下头,声音因长途跋涉和此刻的紧绷而有些低沉沙哑:“嗯。刚报到完。”
他迈步进屋,反手关上门。目光锐利如鹰,习惯性地扫视整个环境。
小屋依旧简陋,却异常整洁。水泥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杂物归置得井井有条,墙角那煤炉烧得正旺,炉子上坐着一个小蒸屉,正冒着丝丝热气。
炉火不仅带来暖意,更散发着远超普通煤炉的高效热能——他敏锐地感觉到屋内的温度明显高于室外寒冷,且空气流通良好,没有煤烟闷滞感。
秦念已经放下了自己的碗筷。她站起身,动作流畅没有丝毫迟滞,走到碗柜前又拿出一副碗筷放在桌上,然后将桌上那碟显然只动了一点边的清炒白菜往中间推了推。接着,她走到煤炉边,垫着抹布端下蒸屉,里面是两个热腾腾的二合面包子,她将其一并放在桌上。
“先吃点垫垫。粥还有些。”她的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情绪,只是简单地陈述安排,仿佛这只是应对一名不速之客的基本流程,而非久别丈夫的归来。
这绝不是那个连火都生不好、能把细粮做成猪食、且遇事只会抱怨的秦念能做出来的反应。
他的目光最后落回秦念身上。她已重新坐下,并没有陪同吃饭的意思,而是拿起了放在桌角的一支铅笔和几张写满演算草稿的纸,就着煤油灯继续写画起来,仿佛他的存在只是屋内多了一件需要稍作调整的家具。
陆野:“……”
这种被彻底程序化对待的感觉,比预想中的哭闹更让他无所适从。他沉默地走到桌前坐下。碗柜里也整洁得出奇,他刚才一眼扫过,碗碟摆放有序,甚至能看出一种基于使用频率和尺寸的分类逻辑。
他舀了粥,粥还温着,香糯温润,炒菜清爽适口,包子是杂粮的,但发酵得恰到好处,带着粮食的朴实香甜。
是久违的、纯粹的食物本味。他吃得很快,这是多年野战养成的习惯,但每一口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与过去天差地别的品质。
屋内只剩下他吃饭的轻微声响和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寂静在蔓延,却并不令人尴尬,反而有一种奇怪的、各自坚守领域的平静。
陆野吃得很快,放下碗筷。目光再次掠过秦念,她微微低着头,脖颈纤细,那道伤痕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她的肩膀单薄,却挺得笔直,全身透着一股不容打扰的专注和……一种他只在最优秀的技工或工程师身上感受到的、沉浸在技术世界里的气场。
她在写什么?画什么?那些复杂的符号和线条是什么?
无数疑问在他心中盘旋。他想起进门时王秀芬的笑容、李桂兰的善意、军嫂们奇怪的眼神、小战士那句格外响亮的“营长好”……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秦念变了,而且这种变化,似乎得到了外界某种程度的认可。
这太诡异了。
他站起身,收拾碗筷,准备去洗。这是他在部队养成的习惯。
“放水池里就行,我一会儿洗。”秦念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感,仿佛这屋里的一切流程都由她安排。
陆野动作顿住,依言放下碗筷。
他走到水缸边想舀水,发现水缸是满的,水质清澈。他注意到窗台上放着几个瓦盆,里面种着点葱蒜,长势喜人,在这寒冬里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这一切细微之处,都透着一种精心经营、有条不紊的生活气息。
这真的是那个能把日子过成一团乱麻的秦念?
就在他暗自惊疑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和王秀芬压低的嗓音:“小秦?睡了吗?我家那口子让我给你送点他老家捎来的红薯干,甜着呢!”
秦念这才放下笔,起身去开门。
王秀芬看到屋里的陆野,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笑开了花:“哎哟!陆营长回来了!瞧瞧我,来得不巧了!你们吃饭没?没打扰你们吧?”她的态度热情又自然,甚至带着点对秦念的熟稔和回护。
“刚吃过了,王姐。周政委太客气了。”秦念接过那包红薯干,语气缓和了些,“进来坐?”
“不了不了,你们小两口刚团聚,我就不打扰了。”王秀芬笑着摆手,又对陆野说,“小陆,你可算回来了!好好陪陪小秦!她现在可是咱院里的宝贝疙瘩,能干着呢!你是有福气的!”说完,也不等陆野反应,笑着走了。
陆野被那句“宝贝疙瘩”、“能干着呢”震得错愕万分,僵在原地。
秦念仿佛没听见,关上门,把红薯干放在桌上,又坐回书桌前,拿起笔。
陆野终于忍不住,走到书桌旁,目光落在那些草稿纸上。
上面画着一些他看不懂的结构草图,标注着一些物理符号和计算公式,字迹清峻有力。
“你……这是在写什么?”他问,声音不由自主地放低了些,生怕打扰到她。
秦念笔尖未停,语气平淡无波:“没什么,随便画画。” 显然不愿多谈。
陆野的目光却被草稿纸角落几个小图吸引——那似乎是……手套?一种结构很奇怪的手套,标注重点区域和材料层次。
他猛地想起归队时,好像听后勤的人提了一嘴,说家属院有人搞出了什么耐磨训练手套,正在试用……难道……
就在这时,秦念似乎完成了某个计算节点,放下笔,轻轻呼出一口气。她抬手揉了揉眉心,动作间,袖口微微下滑。
陆野的目光猛地一凝!
他看到了!
在她纤细的手腕内侧,一个极其淡、却结构异常复杂精致的金色龙形印记一闪而过!那纹路的质感绝非寻常,透着一股非人的精密与冰冷,绝非普通的纹身或胎记!那图案……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非这个时代的科技感和神秘感!
与此同时,秦念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拉下了袖口,遮住了手腕。
她转过头,迎上陆野探究的目光,眼神依旧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还有事?”
陆野心头猛地一沉,无数线索和疑问在这一刻爆炸般涌现!她的巨变、她的冷静、她的能力、那个神秘的印记、外界态度的反转、后勤处的赞赏……
所有的碎片,似乎都指向一个不可思议的方向。
这个他被迫娶回家、视作麻烦和耻辱的女人,身上藏着巨大的秘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侦察兵的直觉告诉他,眼前的情况远比他想象的复杂,绝不能贸然行动。
“没事。”他最终只是摇了摇头,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硬,“你忙。”说完,他走到床边,和衣躺下,闭上眼睛,仿佛要睡觉,但每一个感官都处于极度警觉的状态,仔细捕捉着屋内的一切动静。
秦念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继续低头演算。煤油灯下,她的侧影沉静而坚定。
小小的屋内,两人同处一室,却仿佛隔着无形的壁垒。一个满腹疑云,假寐警惕;一个心无旁骛,筹划未来。
冰冷的灶台重新燃起了温暖的火焰,而比这火焰更灼人的,是陆野心中那团巨大的、关于他这位“妻子”的惊疑之火。
眼前的女人,是秦念,却又绝不是他记忆中那个秦念。
昏黄的灯光勾勒出她侧脸的轮廓,平静而专注。她正坐在小桌前,端着一碗粥,就着一小碟清炒白菜安静地吃着。搅动粥勺的手腕稳定,动作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仿佛不是在简单进食,而是在进行一项需要专注的任务。
空气中弥漫着米粥质朴却纯粹的香气,混合着一点炒青菜的油润锅气,温暖踏实,与他预想中冷锅冷灶、甚至可能是一片狼藉的景象截然相反。
最刺目的是她脖颈上那道淡化的勒痕,像一道无声的宣告,揭示着他离开期间发生的、他全然不知的惊心动魄。
而她的眼神……抬眼看来的瞬间,平静得像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看他如同看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没有怨恨,没有哭诉,没有歇斯底里的索取,只有一丝几不可察的意外,随即被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和……疏离所取代。
“回来了?”
声音嘶哑,却平稳,不是质问,不是抱怨,更像是一种对突发情况的平静陈述。
陆野喉结滚动了一下,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常年侦察养成的习惯让他迅速收敛所有外露情绪,只是极轻微地点了下头,声音因长途跋涉和此刻的紧绷而有些低沉沙哑:“嗯。刚报到完。”
他迈步进屋,反手关上门。目光锐利如鹰,习惯性地扫视整个环境。
小屋依旧简陋,却异常整洁。水泥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杂物归置得井井有条,墙角那煤炉烧得正旺,炉子上坐着一个小蒸屉,正冒着丝丝热气。
炉火不仅带来暖意,更散发着远超普通煤炉的高效热能——他敏锐地感觉到屋内的温度明显高于室外寒冷,且空气流通良好,没有煤烟闷滞感。
秦念已经放下了自己的碗筷。她站起身,动作流畅没有丝毫迟滞,走到碗柜前又拿出一副碗筷放在桌上,然后将桌上那碟显然只动了一点边的清炒白菜往中间推了推。接着,她走到煤炉边,垫着抹布端下蒸屉,里面是两个热腾腾的二合面包子,她将其一并放在桌上。
“先吃点垫垫。粥还有些。”她的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情绪,只是简单地陈述安排,仿佛这只是应对一名不速之客的基本流程,而非久别丈夫的归来。
这绝不是那个连火都生不好、能把细粮做成猪食、且遇事只会抱怨的秦念能做出来的反应。
他的目光最后落回秦念身上。她已重新坐下,并没有陪同吃饭的意思,而是拿起了放在桌角的一支铅笔和几张写满演算草稿的纸,就着煤油灯继续写画起来,仿佛他的存在只是屋内多了一件需要稍作调整的家具。
陆野:“……”
这种被彻底程序化对待的感觉,比预想中的哭闹更让他无所适从。他沉默地走到桌前坐下。碗柜里也整洁得出奇,他刚才一眼扫过,碗碟摆放有序,甚至能看出一种基于使用频率和尺寸的分类逻辑。
他舀了粥,粥还温着,香糯温润,炒菜清爽适口,包子是杂粮的,但发酵得恰到好处,带着粮食的朴实香甜。
是久违的、纯粹的食物本味。他吃得很快,这是多年野战养成的习惯,但每一口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与过去天差地别的品质。
屋内只剩下他吃饭的轻微声响和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寂静在蔓延,却并不令人尴尬,反而有一种奇怪的、各自坚守领域的平静。
陆野吃得很快,放下碗筷。目光再次掠过秦念,她微微低着头,脖颈纤细,那道伤痕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她的肩膀单薄,却挺得笔直,全身透着一股不容打扰的专注和……一种他只在最优秀的技工或工程师身上感受到的、沉浸在技术世界里的气场。
她在写什么?画什么?那些复杂的符号和线条是什么?
无数疑问在他心中盘旋。他想起进门时王秀芬的笑容、李桂兰的善意、军嫂们奇怪的眼神、小战士那句格外响亮的“营长好”……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秦念变了,而且这种变化,似乎得到了外界某种程度的认可。
这太诡异了。
他站起身,收拾碗筷,准备去洗。这是他在部队养成的习惯。
“放水池里就行,我一会儿洗。”秦念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感,仿佛这屋里的一切流程都由她安排。
陆野动作顿住,依言放下碗筷。
他走到水缸边想舀水,发现水缸是满的,水质清澈。他注意到窗台上放着几个瓦盆,里面种着点葱蒜,长势喜人,在这寒冬里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这一切细微之处,都透着一种精心经营、有条不紊的生活气息。
这真的是那个能把日子过成一团乱麻的秦念?
就在他暗自惊疑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和王秀芬压低的嗓音:“小秦?睡了吗?我家那口子让我给你送点他老家捎来的红薯干,甜着呢!”
秦念这才放下笔,起身去开门。
王秀芬看到屋里的陆野,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笑开了花:“哎哟!陆营长回来了!瞧瞧我,来得不巧了!你们吃饭没?没打扰你们吧?”她的态度热情又自然,甚至带着点对秦念的熟稔和回护。
“刚吃过了,王姐。周政委太客气了。”秦念接过那包红薯干,语气缓和了些,“进来坐?”
“不了不了,你们小两口刚团聚,我就不打扰了。”王秀芬笑着摆手,又对陆野说,“小陆,你可算回来了!好好陪陪小秦!她现在可是咱院里的宝贝疙瘩,能干着呢!你是有福气的!”说完,也不等陆野反应,笑着走了。
陆野被那句“宝贝疙瘩”、“能干着呢”震得错愕万分,僵在原地。
秦念仿佛没听见,关上门,把红薯干放在桌上,又坐回书桌前,拿起笔。
陆野终于忍不住,走到书桌旁,目光落在那些草稿纸上。
上面画着一些他看不懂的结构草图,标注着一些物理符号和计算公式,字迹清峻有力。
“你……这是在写什么?”他问,声音不由自主地放低了些,生怕打扰到她。
秦念笔尖未停,语气平淡无波:“没什么,随便画画。” 显然不愿多谈。
陆野的目光却被草稿纸角落几个小图吸引——那似乎是……手套?一种结构很奇怪的手套,标注重点区域和材料层次。
他猛地想起归队时,好像听后勤的人提了一嘴,说家属院有人搞出了什么耐磨训练手套,正在试用……难道……
就在这时,秦念似乎完成了某个计算节点,放下笔,轻轻呼出一口气。她抬手揉了揉眉心,动作间,袖口微微下滑。
陆野的目光猛地一凝!
他看到了!
在她纤细的手腕内侧,一个极其淡、却结构异常复杂精致的金色龙形印记一闪而过!那纹路的质感绝非寻常,透着一股非人的精密与冰冷,绝非普通的纹身或胎记!那图案……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非这个时代的科技感和神秘感!
与此同时,秦念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拉下了袖口,遮住了手腕。
她转过头,迎上陆野探究的目光,眼神依旧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还有事?”
陆野心头猛地一沉,无数线索和疑问在这一刻爆炸般涌现!她的巨变、她的冷静、她的能力、那个神秘的印记、外界态度的反转、后勤处的赞赏……
所有的碎片,似乎都指向一个不可思议的方向。
这个他被迫娶回家、视作麻烦和耻辱的女人,身上藏着巨大的秘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侦察兵的直觉告诉他,眼前的情况远比他想象的复杂,绝不能贸然行动。
“没事。”他最终只是摇了摇头,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硬,“你忙。”说完,他走到床边,和衣躺下,闭上眼睛,仿佛要睡觉,但每一个感官都处于极度警觉的状态,仔细捕捉着屋内的一切动静。
秦念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继续低头演算。煤油灯下,她的侧影沉静而坚定。
小小的屋内,两人同处一室,却仿佛隔着无形的壁垒。一个满腹疑云,假寐警惕;一个心无旁骛,筹划未来。
冰冷的灶台重新燃起了温暖的火焰,而比这火焰更灼人的,是陆野心中那团巨大的、关于他这位“妻子”的惊疑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