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医典玄机破死局-《夫人和离后,四大丫鬟跪迎回归》

  沈微澜策马回到沈府,未及下马便见秋蘅立于门廊下,手中捧着一卷旧书,神情凝重。

  她翻身下马,春棠忙上前搀扶。沈微澜接过那卷书,指尖抚过封面斑驳的纹路,心头微动:“这是……《千金方》?”

  秋蘅点头,“方才你离开后,我整理药房时,在这册医典夹层中发现异样。”

  沈微澜眉心一蹙,目光落在书脊处,果然见几处细密针脚,似是刻意缝合而成。

  “你已拆开?”她低声问。

  “未曾。”秋蘅道,“怕触发机关,特来等你回来。”

  沈微澜颔首,快步走入内堂,命人取来温水与银针。

  药房内灯火摇曳,映得墙上的影子微微晃动。她将书摊上带回来的纸条交予冬珞,吩咐道:“比对笔迹,查清是谁所写。”

  冬珞接过,转身离去。

  沈微澜这才坐定,将那卷《千金方》置于案上,轻轻摩挲封面。她取出一枚细如发丝的银针,小心翼翼地挑开第一根丝线。

  针尖触到布帛的一瞬,指尖忽觉一丝异样,仿佛有极细微的电流掠过。

  她不动声色,继续挑开第二根、第三根……

  终于,整张封面如蝉翼般轻柔地剥离下来,露出其下一层泛黄的布帛。

  布帛上无字,却隐隐透出暗红之色,似血渍浸染多年。

  沈微澜神色微沉,将布帛小心铺展在案上。

  “用‘九转清灵露’。”她低声道。

  秋蘅早已备好药水,闻言立即递上玉瓶。

  沈微澜以羊毫蘸取药水,缓缓涂抹其上。片刻后,墨迹浮现,一行小楷跃然纸上:

  “子夜歌·十二月廿七”。

  沈微澜瞳孔微缩。

  “十二月廿七?”她喃喃。

  正是婚书落款日期。

  窗外忽然传来一声低吟:

  “寒梅不识旧年雪,空倚东风泪满巾。”

  沈微澜猛地抬头,只见谢云峥立于窗前,身影被夜色勾勒得模糊不清。

  他负手而立,目光落在案上那块布帛,神色莫辨。

  “这首诗……”她声音微冷,“你从何处听来?”

  谢云峥沉默片刻,才道:“是我母亲年轻时常吟的句子。”

  沈微澜眸光一敛,心中已有计较。

  她不动声色地将布帛收起,抬眼看他:“侯爷深夜至此,可是为了这几句诗?”

  谢云峥没有回答,只道:“那日你在太后赐下的金簪中找到和离书,可曾留意其中一句批注?”

  沈微澜指尖微颤。

  “哪一句?”

  “‘廿七之夜,风起云涌’。”他说罢,袖中似有东西一闪而过。

  沈微澜心头一震,那句诗,竟与她在《青玉案》中所写的“风起云涌夜”完全吻合!

  她正欲追问,忽听檐角铜铃轻响,叮咚一声,打破了屋内的寂静。

  “那是……”秋蘅倏然起身,望向窗外。

  谢云峥眼神一沉,身形一闪,已然跃上屋檐。

  片刻后,一道黑影自檐角坠落,直直砸入庭院中央,溅起尘土飞扬。

  沈微澜快步走出,俯身拾起那物——是一枚铜铃,铃身斑驳,表面刻着侯府徽记,铃口处还缠绕着一根断了的红绳。

  她翻转铃身,果然在一处不起眼的凹槽中发现机关痕迹。

  “此铃非寻常之物。”她低声道。

  秋蘅取出银针,谨慎探入缝隙,轻轻拨动。

  咔哒一声,铃体内部滑出一片薄如蝉翼的绢帛。

  沈微澜展开绢帛,只见其上绘着一幅微型地图,线条繁复,标注详尽,隐约可见一座山陵轮廓。

  她眉心紧锁:“这图……怎与皇陵地宫石门上的纹理相似?”

  谢云峥落地,站在她身旁,低声道:“当年我父守陵,曾提及地宫中有秘道通向京城外一处古寺。”

  沈微澜目光一凝:“看来,柳家早有准备。”

  她将地图收入袖中,回头看向谢云峥:“你可知这铜铃为何会在此刻坠落?”

  谢云峥摇头:“我也不知。”

  沈微澜盯着他良久,终是收回视线。

  “无论如何,这张地图,或许能揭开更多真相。”

  她话音刚落,忽觉掌心一凉,低头看去,竟是那枚铜铃残片滑落,磕在她指节上,发出一声闷响。

  她皱眉拾起,却发现铃内侧底部,竟藏着一行极小的字迹——

  “壬辰年十二月廿七,柳氏接生女婴一名,母亡。”

  沈微澜瞳孔骤缩。

  “柳氏……接生女婴?”她喃喃。

  谢云峥脸色微变:“你说什么?”

  沈微澜将铜铃递给他,指尖微微颤抖:“看来,谢老夫人年轻时,曾为柳家接生过一个女婴。”

  谢云峥接过铜铃,目光扫过那行字,面色愈发阴沉。

  “若此事属实……”他嗓音低哑,“那柳若蘅的身份……”

  沈微澜缓缓闭上眼,又睁开,眸光如刀。

  “我们离真相,更近了一步。”

  她将铜铃残片收起,转身回房。

  夜风穿堂而过,吹动案上那幅地图,一角翻起,露出底下压着的一张旧信笺。

  信笺上赫然写着一首词:

  “旧梦难回首,孤灯照残酒。

  风起云涌夜,谁共此宵长?”

  正是她那日所写的《青玉案》末句。

  沈微澜脚步一顿,缓缓回头。

  谢云峥仍站在原地,目光落在她身上,神色复杂。

  “你何时拿走的?”她问。

  “方才你分神时。”他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