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未散,沈府西偏厅的烛火却已熄了。昨夜那场对峙如墨痕洇入宣纸,悄然在众人心里留下印记。春棠退下后,沈微澜独坐案前,指尖摩挲着那幅《墨竹图》的边角,神色平静,眼中却藏着一缕锐意。
她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侯夫人。
“小姐。”冬珞轻声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封烫金帖子,“侯府遣人来了。”
沈微澜抬眸,接过帖子,展开一看,眉头微挑:“谢老夫人派来的?”
“是。”冬珞低声道,“来的是个姓王的管事,说是送什么‘和离补偿’。”
“补偿?”沈微澜冷笑一声,将帖子搁在案上,“倒真是体贴周到。”
她站起身,整了整衣襟,目光如水般清冷:“既来之,则见之。让他们去正厅候着吧。”
冬珞应声而去。
不多时,沈府正厅内香炉袅袅,檀烟缭绕。那王管事一身青衫,神情倨傲地立于厅中,身后两名小厮抬着一只红木箱子,沉甸甸的,不知装着什么贵重之物。
“沈小姐。”王管事见沈微澜步入厅中,微微拱手,语气不卑不亢,“老夫人念及您与侯爷昔日情分,特命小人送来些许薄礼,权作……和离之后的安顿之资。”
他特意加重了“安顿”二字,似笑非笑地看着沈微澜。
沈微澜不动声色,缓步走到主位坐下,目光落在那只红木箱上,淡淡道:“多谢老夫人厚爱,只是我沈家尚能自给自足,无需外人接济。”
王管事笑容不变:“小姐说笑了,这不过是老夫人的体恤之心罢了,小姐若拒收,反倒让侯府难做。”
“哦?”沈微澜抬眼看他,“侯府难做?还是你怕回去交不了差?”
王管事面色微僵,却依旧维持着笑意:“小姐聪慧,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沈微澜不再理他,转头唤了一声:“春棠。”
春棠应声而入,手中捧着一本古旧书册,恭敬递至沈微澜面前。
“这是何物?”王管事略显疑惑。
沈微澜翻开书页,露出泛黄的纸张,字迹工整,墨香犹存:“《女诫》,班昭所着,教女子持家守礼之道。”
王管事脸上笑意顿时凝住。
沈微澜轻轻合上书页,缓缓道:“烦请王管事将此书带回侯府,转呈谢老夫人。并附言——‘妇有三从,然无义则弃;女有四德,惟心不屈。’”
王管事脸色骤变,强压怒意:“小姐这是……”
“讽喻也好,提醒也罢。”沈微澜淡然一笑,“我只是想告诉老夫人,沈微澜虽为女子,却不需谁来施舍怜悯。”
她站起身,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竹:“沈家的女儿,自有风骨。”
王管事咬牙片刻,终是不敢发作,只得抱拳告辞。两名小厮抬着红木箱转身离去,脚步沉重,仿佛箱中并非金银珠玉,而是千斤重担。
待他们走远,春棠低声问:“小姐真要将《女诫》送回去?”
沈微澜望向窗外,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进来,映得她眉目如画:“正是该让她看看,真正的妇道,不是用金银堆砌出来的。”
正说着,门外忽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冬珞匆匆而入,神色凝重:“小姐,侯府那边有动静了。”
沈微澜回头,目光如电:“可是谢云峥?”
“不是。”冬珞摇头,“是柳若蘅。她昨日撕了您的画稿,今日便派人送信去谢老夫人处,言辞激烈,恐有不利。”
沈微澜闻言,唇角扬起一抹冷笑:“她倒是不甘寂寞。”
“小姐打算如何应对?”春棠问。
“不必理会。”沈微澜语气平静,“她越是急躁,越显心虚。我们只需静观其变。”
她说完,转身走向书房,推开窗,一阵清风拂面而来。院中翠竹摇曳,沙沙作响,一如她心中那份坚定。
夜色渐浓,侯府书房内灯火幽暗。
谢云峥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张残破的宣纸,纸上墨迹斑驳,隐约可见半幅山水画,画中一人独坐江畔,垂钓寒江,意境孤绝。
那是沈微澜留下的《寒江独钓图》残稿。
王管事刚刚禀报完今日在沈府的所见所闻,话音未落,谢云峥的目光便落在了这张残稿上,久久未曾移开。
“她……竟有如此气度?”他喃喃自语。
王管事低头答道:“回侯爷,沈小姐确非凡品。不仅当场拒绝了老夫人的‘补偿’,还以《女诫》回赠,言辞犀利,令人动容。”
谢云峥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她……可曾提及我?”
王管事迟疑了一下:“不曾明言,但她在题款时写道:‘妇有三从,然无义则弃;女有四德,惟心不屈。’”
谢云峥心头一震。
他忽然想起多年前初见沈微澜时的情景。那时她不过十五六岁,站在沈府后园的竹林中,手持毛笔,专注地临摹一幅《墨竹图》,眉宇间透出一股清冷与坚韧。
如今再见,她依旧是那株竹,只不过,已从土中破节而出,直指苍穹。
他心中涌起一丝莫名的情绪,复杂难辨。
“下去吧。”他低声吩咐王管事。
王管事躬身退下,房门轻轻掩上,屋内只剩他一人。
谢云峥望着手中的残稿,思绪万千。那些曾被他忽视的细节,如今一一浮现脑海——她曾劝他莫贪权势、勿忘初心;她曾在朝堂风波中为他挡过流言;她曾在病榻前日夜守护……
他原以为她是柔弱依人,实则她是撑起整个沈家的脊梁。
他原以为她是顺从贤妻,实则是不愿低头的孤梅。
“是我看错了。”他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悔意。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之中。风吹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回应着他心底的叹息。
而在千里之外的沈府,沈微澜正立于听雨楼之上,俯瞰府中灯火点点。她知谢云峥终有一日会明白,但她已不再等待。
“小姐。”冬珞轻声问道,“侯府那边,我们要继续盯着吗?”
沈微澜点头,目光坚定:“盯紧些,尤其柳若蘅的举动。她既然按捺不住,那就让她先跳出来。”
“是。”冬珞应声而去。
她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侯夫人。
“小姐。”冬珞轻声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封烫金帖子,“侯府遣人来了。”
沈微澜抬眸,接过帖子,展开一看,眉头微挑:“谢老夫人派来的?”
“是。”冬珞低声道,“来的是个姓王的管事,说是送什么‘和离补偿’。”
“补偿?”沈微澜冷笑一声,将帖子搁在案上,“倒真是体贴周到。”
她站起身,整了整衣襟,目光如水般清冷:“既来之,则见之。让他们去正厅候着吧。”
冬珞应声而去。
不多时,沈府正厅内香炉袅袅,檀烟缭绕。那王管事一身青衫,神情倨傲地立于厅中,身后两名小厮抬着一只红木箱子,沉甸甸的,不知装着什么贵重之物。
“沈小姐。”王管事见沈微澜步入厅中,微微拱手,语气不卑不亢,“老夫人念及您与侯爷昔日情分,特命小人送来些许薄礼,权作……和离之后的安顿之资。”
他特意加重了“安顿”二字,似笑非笑地看着沈微澜。
沈微澜不动声色,缓步走到主位坐下,目光落在那只红木箱上,淡淡道:“多谢老夫人厚爱,只是我沈家尚能自给自足,无需外人接济。”
王管事笑容不变:“小姐说笑了,这不过是老夫人的体恤之心罢了,小姐若拒收,反倒让侯府难做。”
“哦?”沈微澜抬眼看他,“侯府难做?还是你怕回去交不了差?”
王管事面色微僵,却依旧维持着笑意:“小姐聪慧,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沈微澜不再理他,转头唤了一声:“春棠。”
春棠应声而入,手中捧着一本古旧书册,恭敬递至沈微澜面前。
“这是何物?”王管事略显疑惑。
沈微澜翻开书页,露出泛黄的纸张,字迹工整,墨香犹存:“《女诫》,班昭所着,教女子持家守礼之道。”
王管事脸上笑意顿时凝住。
沈微澜轻轻合上书页,缓缓道:“烦请王管事将此书带回侯府,转呈谢老夫人。并附言——‘妇有三从,然无义则弃;女有四德,惟心不屈。’”
王管事脸色骤变,强压怒意:“小姐这是……”
“讽喻也好,提醒也罢。”沈微澜淡然一笑,“我只是想告诉老夫人,沈微澜虽为女子,却不需谁来施舍怜悯。”
她站起身,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竹:“沈家的女儿,自有风骨。”
王管事咬牙片刻,终是不敢发作,只得抱拳告辞。两名小厮抬着红木箱转身离去,脚步沉重,仿佛箱中并非金银珠玉,而是千斤重担。
待他们走远,春棠低声问:“小姐真要将《女诫》送回去?”
沈微澜望向窗外,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进来,映得她眉目如画:“正是该让她看看,真正的妇道,不是用金银堆砌出来的。”
正说着,门外忽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冬珞匆匆而入,神色凝重:“小姐,侯府那边有动静了。”
沈微澜回头,目光如电:“可是谢云峥?”
“不是。”冬珞摇头,“是柳若蘅。她昨日撕了您的画稿,今日便派人送信去谢老夫人处,言辞激烈,恐有不利。”
沈微澜闻言,唇角扬起一抹冷笑:“她倒是不甘寂寞。”
“小姐打算如何应对?”春棠问。
“不必理会。”沈微澜语气平静,“她越是急躁,越显心虚。我们只需静观其变。”
她说完,转身走向书房,推开窗,一阵清风拂面而来。院中翠竹摇曳,沙沙作响,一如她心中那份坚定。
夜色渐浓,侯府书房内灯火幽暗。
谢云峥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张残破的宣纸,纸上墨迹斑驳,隐约可见半幅山水画,画中一人独坐江畔,垂钓寒江,意境孤绝。
那是沈微澜留下的《寒江独钓图》残稿。
王管事刚刚禀报完今日在沈府的所见所闻,话音未落,谢云峥的目光便落在了这张残稿上,久久未曾移开。
“她……竟有如此气度?”他喃喃自语。
王管事低头答道:“回侯爷,沈小姐确非凡品。不仅当场拒绝了老夫人的‘补偿’,还以《女诫》回赠,言辞犀利,令人动容。”
谢云峥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她……可曾提及我?”
王管事迟疑了一下:“不曾明言,但她在题款时写道:‘妇有三从,然无义则弃;女有四德,惟心不屈。’”
谢云峥心头一震。
他忽然想起多年前初见沈微澜时的情景。那时她不过十五六岁,站在沈府后园的竹林中,手持毛笔,专注地临摹一幅《墨竹图》,眉宇间透出一股清冷与坚韧。
如今再见,她依旧是那株竹,只不过,已从土中破节而出,直指苍穹。
他心中涌起一丝莫名的情绪,复杂难辨。
“下去吧。”他低声吩咐王管事。
王管事躬身退下,房门轻轻掩上,屋内只剩他一人。
谢云峥望着手中的残稿,思绪万千。那些曾被他忽视的细节,如今一一浮现脑海——她曾劝他莫贪权势、勿忘初心;她曾在朝堂风波中为他挡过流言;她曾在病榻前日夜守护……
他原以为她是柔弱依人,实则她是撑起整个沈家的脊梁。
他原以为她是顺从贤妻,实则是不愿低头的孤梅。
“是我看错了。”他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悔意。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之中。风吹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回应着他心底的叹息。
而在千里之外的沈府,沈微澜正立于听雨楼之上,俯瞰府中灯火点点。她知谢云峥终有一日会明白,但她已不再等待。
“小姐。”冬珞轻声问道,“侯府那边,我们要继续盯着吗?”
沈微澜点头,目光坚定:“盯紧些,尤其柳若蘅的举动。她既然按捺不住,那就让她先跳出来。”
“是。”冬珞应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