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澜带着决然,掠出冷宫内殿,口中低喝:“出发!”
衣袂翻飞如剪夜云。她胸前玉佩微烫,与谢云峥那枚遥相呼应,似有脉动在血脉深处悄然苏醒。
琵琶声又响了。
不是从冷宫深处,而是自西北风中斜斜传来,断断续续,如泣如诉,正是《雨霖铃》的调子——柳若蘅生前最爱的那一支。
“她死了。”夏蝉咬牙,“死人不会弹琴。”
“可有人替她弹。”谢云峥眸光一沉,耳尖微动,“声自皇家别苑方向来,穿林渡水,故意引我们去。”
“是陷阱。”冬珞指尖掠过唇边,冷光一闪,“但陷阱里,往往藏着真相。”
春棠紧了紧肩上包袱:“我算过风向,这曲子每三十六息弱一次,像是……人在调弦,也在调息。”
沈微澜脚步未停:“那就去听个明白。”
一行人穿出冷宫残垣,踏过荒草如戟的御苑小径。月光被云层割得支离破碎,洒在断碑残柱上,像谁泼了一地银灰。沿途石阶青苔湿滑,谢云峥忽地抬手,拦住众人。
“有人刚走过。”他蹲下,指尖抚过一级台阶边缘——泥土微陷,草茎折断,断口尚带露气。
“往别苑去了?”夏蝉眯眼。
“不止一人。”冬珞俯身,目光如针,“足迹深浅不一,一人疾行,一人……似被拖拽。”
秋蘅忽道:“风里有味。”
众人屏息。
一丝极淡的腥甜随风飘来,混在夜露中几乎难辨,唯习毒者能嗅——是蛊虫破体时渗出的浆液味,带着腐莲的气息。
“玉青蛊。”秋蘅眸色一凛,“活的。”
沈微澜指尖微颤,却未迟疑:“走快些。”
皇家别苑早已荒废多年,原是先帝宠妃避暑之所,如今朱门半倾,廊下蛛网密结,唯有正厅一窗透光,昏黄烛火摇曳,映出一人轮廓。
那人背对门扉,膝上横着一具紫檀琵琶,十指拨弦,曲声凄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正是《雨霖铃》。
“站住。”沈微澜开口,声如碎玉投冰。
琵琶声戛然而止。
那人缓缓转身。
火光映出一张年轻男子的脸,眉目清俊,却左脸一道深疤自耳根蜿蜒至唇角,皮肉扭曲,竟似活物般微微蠕动。
“妹妹。”他开口,声音竟有几分温柔,“你终于来了。”
沈微澜瞳孔一缩。
“你说什么?”
“沈微澜。”男子轻笑,指尖抚过疤痕,“我等你二十年了。我是你兄长,沈砚。”
“荒唐。”夏蝉一步跨前,软剑出鞘三寸,“小姐独女,何来兄长?”
“独女?”沈砚轻叹,抬手解开外袍,“那你们可知道,沈氏一族,曾有一对龙凤胎?”
他衣襟敞开,胸前赫然一道旧疤,形状与沈微澜腰侧胎记如出一辙——蝶形,半含莲心。
“这是……沈家子嗣烙记。”春棠倒吸一口气。
“母亲临终前将我抱走。”沈砚缓缓系上衣袍,“她说,活一个,已是天恩。两个,必遭天忌。”
沈微澜盯着他疤痕:“那你脸上的伤,从何而来?”
“玉青蛊母虫。”他不避不闪,“种在我七岁那年,以血养蛊,以痛饲魂。它在我皮下活了十七年,如今……快破茧了。”
他说着,疤痕忽然剧烈抽动,皮肉翻卷,竟露出一点青光——如虫眼睁开,幽幽一闪。
“小姐!”秋蘅厉喝,“退后!那是活蛊!”
“我不信。”沈微澜冷眼如霜,“若真是我兄,可有信物?”
沈砚一笑,从怀中取出一枚残玉——半朵棠梨,纹路斑驳。
“这是母亲留给我的半块玉佩。”他伸出手,“你若不信,可来验。”
沈微澜不动。
谢云峥却已上前一步,目光如刀:“你左耳后,可有一颗红痣?”
沈砚微怔:“你怎知?”
“先帝临终前,曾提过沈家遗孤。”谢云峥声冷,“说那孩子耳后有朱砂痣,是沈氏血脉印记。”
沈砚抬手,果然摸向耳后。
就在此刻——
沈微澜动了。
金簪如电,直刺他手腕!
“啊!”沈砚痛呼,琵琶落地,腕上血珠迸溅,正落在琴弦之上。
众人凝神——
那血竟不落,反顺着银弦蜿蜒而上,如活虫游走。血丝交织,在弦上竟勾出一幅图影:山峦叠嶂,宫阙隐现,中央一点红光,标注着“冷宫地库”。
“地图!”冬珞低呼。
“还不止。”秋蘅已俯身拾起琵琶,指尖探入音孔暗槽,轻轻一按——
“咔。”
一块夹板弹开,内藏一卷血书,以极细红线缝合,封皮上写着四个小字:
“血诏真相”。
沈砚脸色骤变,猛地扑来:“还我!”
夏蝉剑光一闪,拦在他前:“再动,断手。”
“你们不懂!”沈砚嘶吼,脸上疤痕疯狂扭动,“那血书一开,蛊虫必醒!它会吃光你们的魂!”
“那就让它吃。”沈微澜冷冷将血书收入袖中,“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操控这一切。”
沈砚忽然笑了,笑声凄厉:“好,好……妹妹,你可知母亲为何要你活?为何留你玉佩?为何让谢家玉佩与你相合?”
他缓缓抬头,眼中竟泛起青光:“因为你是‘莲心’,是唯一能唤醒血诏的人。而我……”
他抚着脸,疤痕裂开一线,虫眼完全睁开:
“我是来杀你的。”
话音未落,他十指猛然拨弦!
琵琶声再起——
不再是《雨霖铃》,而是一曲《破阵子》,杀伐之音如铁骑突出,刀枪铮鸣。音波震荡,地面尘土竟随节奏起伏,如战鼓催魂。
“是音蛊!”秋蘅疾呼,“声波引动体内蛊虫,会乱人心脉!”
谢云峥拔剑出鞘,剑锋直指沈砚:“住手!”
“晚了。”沈砚狞笑,十指狂拨,青光自疤痕中溢出,顺着琵琶弦蔓延,“母亲要你活,我要你死。沈家血脉,只能留一个!”
沈微澜立于声浪之中,金簪横于胸前,眸光如雪夜寒江。
她忽然抬手,将金簪尖端抵在自己指尖,轻轻一刺。
血珠沁出。
她将血滴向琵琶。
血珠落弦,竟与沈砚的虫血相融,非但未激起波澜,反而让那青光一滞。
“你……”沈砚瞪眼,“你的血怎会……”
“玉青蛊母虫。”沈微澜声音清冷,“以沈氏血脉为引,以冷宫地气为养。你体内有它,我体内也有。”
她抬眸,目光如刃:“你以为你是兄长,其实你只是它的宿主。而我——”
她指尖再压,血流更盛,顺着金簪滴落琴面:
“才是它真正的主人。”
琵琶嗡鸣骤止。
沈砚惨叫一声,跪倒在地,脸上疤痕剧烈抽搐,青光如烟散去。
众人屏息。
秋蘅迅速上前,将血书收入药囊,低声道:“血书未启,但封线松动,已有蛊气渗出。”
“先离此地。”冬珞环顾四周,“这别苑不干净,墙后有人影晃动。”
“不是人。”夏蝉冷笑,“是傀儡。脚不沾地,步子一样。”
谢云峥收剑入鞘:“走东门,我断后。”
沈微澜最后看了沈砚一眼。
那人伏地颤抖,脸上疤痕已恢复平静,仿佛从未动过。
“你若真是我兄,为何要杀我?”
沈砚缓缓抬头,嘴角竟扯出一丝笑:“因为……母亲说,若你活着,我就该死了。”
沈微澜沉默片刻,转身欲行。
“等等。”沈砚忽然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铃,递来,“这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后一样东西。她说,若见你,便交给你。”
沈微澜接过。
铜铃极小,铃身刻着半朵药莲,与她乳母袖口那朵,一模一样。
她握紧铃铛,铃舌轻撞内壁,发出一声极细的“叮”。
“母亲还说了什么?”
沈砚喘息着,眼中竟有泪光:“她说……‘蝶佩合,莲心开,血诏现,江山易’。”
他抬头,直视她眼:“可她没说,易主之后,谁来执棋?”
沈微澜眸光一震。
“你说什么?”
沈砚却已闭目,再不言语。
一行人迅速撤离别苑,穿林而行。月光渐隐,乌云压顶,远处雷声隐隐。
行至半途,秋蘅忽道:“小姐,血书……在发烫。”
沈微澜取出血书,果然触手温热,封线竟有血丝渗出,如活虫蠕动。
“它要开了。”冬珞低声道。
“那就开。”沈微澜将血书置于掌心,金簪轻划指尖,血滴落封线。
红线崩裂。
血书缓缓展开——
内页无字。
唯有一幅画:一扇青铜门,门上刻着蝶形玉佩纹,门缝中渗出暗红血光。
门下,跪着一个披发女子,手中捧着半块玉佩。
那女子的侧脸,与沈微澜,一模一样。
“这是……未来?”春棠颤声。
“不。”谢云峥盯着那扇门,“这是地库入口。我在先帝密图上见过。”
沈微澜凝视画中女子,忽然道:“她不是跪着。”
“那是……”
“她在推门。”
衣袂翻飞如剪夜云。她胸前玉佩微烫,与谢云峥那枚遥相呼应,似有脉动在血脉深处悄然苏醒。
琵琶声又响了。
不是从冷宫深处,而是自西北风中斜斜传来,断断续续,如泣如诉,正是《雨霖铃》的调子——柳若蘅生前最爱的那一支。
“她死了。”夏蝉咬牙,“死人不会弹琴。”
“可有人替她弹。”谢云峥眸光一沉,耳尖微动,“声自皇家别苑方向来,穿林渡水,故意引我们去。”
“是陷阱。”冬珞指尖掠过唇边,冷光一闪,“但陷阱里,往往藏着真相。”
春棠紧了紧肩上包袱:“我算过风向,这曲子每三十六息弱一次,像是……人在调弦,也在调息。”
沈微澜脚步未停:“那就去听个明白。”
一行人穿出冷宫残垣,踏过荒草如戟的御苑小径。月光被云层割得支离破碎,洒在断碑残柱上,像谁泼了一地银灰。沿途石阶青苔湿滑,谢云峥忽地抬手,拦住众人。
“有人刚走过。”他蹲下,指尖抚过一级台阶边缘——泥土微陷,草茎折断,断口尚带露气。
“往别苑去了?”夏蝉眯眼。
“不止一人。”冬珞俯身,目光如针,“足迹深浅不一,一人疾行,一人……似被拖拽。”
秋蘅忽道:“风里有味。”
众人屏息。
一丝极淡的腥甜随风飘来,混在夜露中几乎难辨,唯习毒者能嗅——是蛊虫破体时渗出的浆液味,带着腐莲的气息。
“玉青蛊。”秋蘅眸色一凛,“活的。”
沈微澜指尖微颤,却未迟疑:“走快些。”
皇家别苑早已荒废多年,原是先帝宠妃避暑之所,如今朱门半倾,廊下蛛网密结,唯有正厅一窗透光,昏黄烛火摇曳,映出一人轮廓。
那人背对门扉,膝上横着一具紫檀琵琶,十指拨弦,曲声凄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正是《雨霖铃》。
“站住。”沈微澜开口,声如碎玉投冰。
琵琶声戛然而止。
那人缓缓转身。
火光映出一张年轻男子的脸,眉目清俊,却左脸一道深疤自耳根蜿蜒至唇角,皮肉扭曲,竟似活物般微微蠕动。
“妹妹。”他开口,声音竟有几分温柔,“你终于来了。”
沈微澜瞳孔一缩。
“你说什么?”
“沈微澜。”男子轻笑,指尖抚过疤痕,“我等你二十年了。我是你兄长,沈砚。”
“荒唐。”夏蝉一步跨前,软剑出鞘三寸,“小姐独女,何来兄长?”
“独女?”沈砚轻叹,抬手解开外袍,“那你们可知道,沈氏一族,曾有一对龙凤胎?”
他衣襟敞开,胸前赫然一道旧疤,形状与沈微澜腰侧胎记如出一辙——蝶形,半含莲心。
“这是……沈家子嗣烙记。”春棠倒吸一口气。
“母亲临终前将我抱走。”沈砚缓缓系上衣袍,“她说,活一个,已是天恩。两个,必遭天忌。”
沈微澜盯着他疤痕:“那你脸上的伤,从何而来?”
“玉青蛊母虫。”他不避不闪,“种在我七岁那年,以血养蛊,以痛饲魂。它在我皮下活了十七年,如今……快破茧了。”
他说着,疤痕忽然剧烈抽动,皮肉翻卷,竟露出一点青光——如虫眼睁开,幽幽一闪。
“小姐!”秋蘅厉喝,“退后!那是活蛊!”
“我不信。”沈微澜冷眼如霜,“若真是我兄,可有信物?”
沈砚一笑,从怀中取出一枚残玉——半朵棠梨,纹路斑驳。
“这是母亲留给我的半块玉佩。”他伸出手,“你若不信,可来验。”
沈微澜不动。
谢云峥却已上前一步,目光如刀:“你左耳后,可有一颗红痣?”
沈砚微怔:“你怎知?”
“先帝临终前,曾提过沈家遗孤。”谢云峥声冷,“说那孩子耳后有朱砂痣,是沈氏血脉印记。”
沈砚抬手,果然摸向耳后。
就在此刻——
沈微澜动了。
金簪如电,直刺他手腕!
“啊!”沈砚痛呼,琵琶落地,腕上血珠迸溅,正落在琴弦之上。
众人凝神——
那血竟不落,反顺着银弦蜿蜒而上,如活虫游走。血丝交织,在弦上竟勾出一幅图影:山峦叠嶂,宫阙隐现,中央一点红光,标注着“冷宫地库”。
“地图!”冬珞低呼。
“还不止。”秋蘅已俯身拾起琵琶,指尖探入音孔暗槽,轻轻一按——
“咔。”
一块夹板弹开,内藏一卷血书,以极细红线缝合,封皮上写着四个小字:
“血诏真相”。
沈砚脸色骤变,猛地扑来:“还我!”
夏蝉剑光一闪,拦在他前:“再动,断手。”
“你们不懂!”沈砚嘶吼,脸上疤痕疯狂扭动,“那血书一开,蛊虫必醒!它会吃光你们的魂!”
“那就让它吃。”沈微澜冷冷将血书收入袖中,“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操控这一切。”
沈砚忽然笑了,笑声凄厉:“好,好……妹妹,你可知母亲为何要你活?为何留你玉佩?为何让谢家玉佩与你相合?”
他缓缓抬头,眼中竟泛起青光:“因为你是‘莲心’,是唯一能唤醒血诏的人。而我……”
他抚着脸,疤痕裂开一线,虫眼完全睁开:
“我是来杀你的。”
话音未落,他十指猛然拨弦!
琵琶声再起——
不再是《雨霖铃》,而是一曲《破阵子》,杀伐之音如铁骑突出,刀枪铮鸣。音波震荡,地面尘土竟随节奏起伏,如战鼓催魂。
“是音蛊!”秋蘅疾呼,“声波引动体内蛊虫,会乱人心脉!”
谢云峥拔剑出鞘,剑锋直指沈砚:“住手!”
“晚了。”沈砚狞笑,十指狂拨,青光自疤痕中溢出,顺着琵琶弦蔓延,“母亲要你活,我要你死。沈家血脉,只能留一个!”
沈微澜立于声浪之中,金簪横于胸前,眸光如雪夜寒江。
她忽然抬手,将金簪尖端抵在自己指尖,轻轻一刺。
血珠沁出。
她将血滴向琵琶。
血珠落弦,竟与沈砚的虫血相融,非但未激起波澜,反而让那青光一滞。
“你……”沈砚瞪眼,“你的血怎会……”
“玉青蛊母虫。”沈微澜声音清冷,“以沈氏血脉为引,以冷宫地气为养。你体内有它,我体内也有。”
她抬眸,目光如刃:“你以为你是兄长,其实你只是它的宿主。而我——”
她指尖再压,血流更盛,顺着金簪滴落琴面:
“才是它真正的主人。”
琵琶嗡鸣骤止。
沈砚惨叫一声,跪倒在地,脸上疤痕剧烈抽搐,青光如烟散去。
众人屏息。
秋蘅迅速上前,将血书收入药囊,低声道:“血书未启,但封线松动,已有蛊气渗出。”
“先离此地。”冬珞环顾四周,“这别苑不干净,墙后有人影晃动。”
“不是人。”夏蝉冷笑,“是傀儡。脚不沾地,步子一样。”
谢云峥收剑入鞘:“走东门,我断后。”
沈微澜最后看了沈砚一眼。
那人伏地颤抖,脸上疤痕已恢复平静,仿佛从未动过。
“你若真是我兄,为何要杀我?”
沈砚缓缓抬头,嘴角竟扯出一丝笑:“因为……母亲说,若你活着,我就该死了。”
沈微澜沉默片刻,转身欲行。
“等等。”沈砚忽然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铃,递来,“这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后一样东西。她说,若见你,便交给你。”
沈微澜接过。
铜铃极小,铃身刻着半朵药莲,与她乳母袖口那朵,一模一样。
她握紧铃铛,铃舌轻撞内壁,发出一声极细的“叮”。
“母亲还说了什么?”
沈砚喘息着,眼中竟有泪光:“她说……‘蝶佩合,莲心开,血诏现,江山易’。”
他抬头,直视她眼:“可她没说,易主之后,谁来执棋?”
沈微澜眸光一震。
“你说什么?”
沈砚却已闭目,再不言语。
一行人迅速撤离别苑,穿林而行。月光渐隐,乌云压顶,远处雷声隐隐。
行至半途,秋蘅忽道:“小姐,血书……在发烫。”
沈微澜取出血书,果然触手温热,封线竟有血丝渗出,如活虫蠕动。
“它要开了。”冬珞低声道。
“那就开。”沈微澜将血书置于掌心,金簪轻划指尖,血滴落封线。
红线崩裂。
血书缓缓展开——
内页无字。
唯有一幅画:一扇青铜门,门上刻着蝶形玉佩纹,门缝中渗出暗红血光。
门下,跪着一个披发女子,手中捧着半块玉佩。
那女子的侧脸,与沈微澜,一模一样。
“这是……未来?”春棠颤声。
“不。”谢云峥盯着那扇门,“这是地库入口。我在先帝密图上见过。”
沈微澜凝视画中女子,忽然道:“她不是跪着。”
“那是……”
“她在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