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沈府议事厅内已燃起一炉沉香,袅袅青烟在雕花窗棂间流转。沈微澜身着素色交领襦裙,端坐主位,手中执一支湘妃竹笔,在案上缓缓勾勒。
“锦绣蘅芜。”她轻声念出四字,笔锋收势如春水归池,墨迹未干,却已有几分清逸风骨。
春棠站在左侧,目光落在那四个字上,眼中浮起笑意:“小姐这字写得真好,既合了您的表字,又显出了绣坊的气韵。”
夏蝉倚在门边,双臂环胸,挑眉道:“名字是不错,可咱们得先解决眼前的事——绣娘、布料、作坊选址,哪一样都不简单。”
“确实。”秋蘅轻声道,将一叠文书放在案上,“江南那边送来的绣样我都看过,虽说‘蘅芜纹’别具一格,但若想真正打开市场,还需更精细的工艺与独特的卖点。”
冬珞则翻阅着手中的舆图,低声补充:“据线报,柳氏虽已失踪,但她背后的势力尚未完全浮出水面。我们若要扩张绣坊,需防备有人暗中搅局。”
沈微澜抬眸,目光扫过四婢,神色从容:“你们所言极是。如今我们已有了第一块基石——缫丝坊初建,布庄亦恢复元气。接下来,便是织锦成章之时。”
她指尖轻轻敲击案几,继续道:“绣坊名为‘锦绣蘅芜’,寓意我沈家之绣品,不止于锦绣华美,更重品格风骨。此名一出,便要让人一听便知出自谁手。”
“小姐说得是。”春棠点头,“不过,单靠一个名字还不够。我们还需打出自己的招牌绣样,才能真正立足。”
沈微澜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纸,展开后是一幅山水绣稿,线条疏朗,意境清远。
“这是我昨夜所绘的‘寒江独钓图’,以细密针法勾勒山石流水,再以深浅不一的靛蓝丝线晕染远近层次。若能绣成,必为精品。”
众人皆上前细看,纷纷赞叹。
“小姐果然才思过人。”秋蘅低声道,“若配上我新研制的药染布匹,不仅色泽持久,更能防虫护衣,可谓珠联璧合。”
“那就这么定了。”沈微澜语气坚定,“绣坊设在江南,靠近桑林,便于取材;首批绣品以‘寒江独钓’为主打,配以‘蘅芜纹’系列,先行试销。”
“属下即刻安排。”春棠应声而去。
“夏蝉,你负责绣坊安保,务必确保绣娘安全,布料不受损。”沈微澜看向她,“若有可疑之人靠近,不必留情。”
“明白。”夏蝉嘴角扬起一抹冷意,“敢来捣乱的,我自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流萤剑法’。”
“至于冬珞。”沈微澜转向她,“你继续追查柳氏去向,并留意那些与她有往来的商人。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开一家绣坊,而是要在江南织造界立稳根基。”
“是。”冬珞颔首,眼神冷静如霜,“我会尽快查明幕后之人。”
沈微澜站起身,走到窗前。晨雾未散,远处青山隐隐,仿佛一幅水墨画卷徐徐展开。
“风暴将至,此刻当全力迎战。”她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一盘棋,我要亲手落子。”
议事厅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沉香袅袅,似诉说着一场风暴前的宁静。
午后时分,沈微澜于听雨楼内专注查阅江南布商相关资料。窗外梅枝斜探,花瓣随风飘落,落在案头,映着墨香,添了几分清雅。
“小姐。”门外传来脚步声,春棠抱着账本进来,“我已整理出几家信誉较好的布商,其中有一家名为‘锦绣庄’的,经营多年,口碑颇佳。”
沈微澜接过账本,翻阅片刻后点头:“这家确有合作价值。你去安排,让我亲自见一见他们的掌柜。”
“是。”春棠应声退下。
不多时,一位身穿靛青长衫的男子被带入听雨楼。他年约三十,面容清瘦,举止恭谨。
“小人赵怀瑾,拜见沈小姐。”他拱手行礼,态度谦逊。
沈微澜示意他坐下,亲自斟了一盏茶递过去:“赵掌柜远道而来,辛苦了。”
赵怀瑾连忙双手接过,道:“不敢当小姐亲自奉茶。小人此次前来,是因听闻小姐有意开设绣坊,特来洽谈合作事宜。”
“锦绣庄在江南颇有声誉。”沈微澜淡笑,“不知赵掌柜如何看待‘锦绣蘅芜’这个品牌?”
赵怀瑾略一思索,道:“小姐这个名字,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商业价值。若绣品质量上乘,定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很好。”沈微澜目光微敛,“那么,我们不妨谈谈具体的合作方式。”
赵怀瑾正色道:“锦绣庄愿意提供布料支持,并协助销售。若绣坊能稳定供货,我们还可联合推广,扩大影响力。”
“条件不错。”沈微澜点头,“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绣坊出品的每一匹布,都要经过药染处理,既能防虫,又能保持色泽。”
赵怀瑾闻言微怔,随即笑道:“小姐果然思虑周全。如此一来,我们的布料便更具竞争力,我愿全力配合。”
“那就这么说定了。”沈微澜伸出手,“合作,贵在诚意。”
赵怀瑾郑重地握住她的手:“锦绣庄,定不负所托。”
待赵怀瑾离去后,沈微澜望着窗外渐晴的天色,心中已有决断。
“小姐,您真打算与锦绣庄深度合作?”春棠问。
“他们有渠道,我们有品质。”沈微澜淡淡一笑,“只要彼此信任,便是双赢。”
“可万一……他们背后也有柳氏的人呢?”春棠担忧道。
“那就更要让他们看到利益。”沈微澜语气平静,“人心逐利,若我们能给他们更大的利润空间,他们自然会选择站在我们这边。”
“小姐高明。”春棠由衷佩服。
沈微澜若有所思,随后提笔写下:稳扎稳打,破局而立。
“锦绣蘅芜。”她轻声念出四字,笔锋收势如春水归池,墨迹未干,却已有几分清逸风骨。
春棠站在左侧,目光落在那四个字上,眼中浮起笑意:“小姐这字写得真好,既合了您的表字,又显出了绣坊的气韵。”
夏蝉倚在门边,双臂环胸,挑眉道:“名字是不错,可咱们得先解决眼前的事——绣娘、布料、作坊选址,哪一样都不简单。”
“确实。”秋蘅轻声道,将一叠文书放在案上,“江南那边送来的绣样我都看过,虽说‘蘅芜纹’别具一格,但若想真正打开市场,还需更精细的工艺与独特的卖点。”
冬珞则翻阅着手中的舆图,低声补充:“据线报,柳氏虽已失踪,但她背后的势力尚未完全浮出水面。我们若要扩张绣坊,需防备有人暗中搅局。”
沈微澜抬眸,目光扫过四婢,神色从容:“你们所言极是。如今我们已有了第一块基石——缫丝坊初建,布庄亦恢复元气。接下来,便是织锦成章之时。”
她指尖轻轻敲击案几,继续道:“绣坊名为‘锦绣蘅芜’,寓意我沈家之绣品,不止于锦绣华美,更重品格风骨。此名一出,便要让人一听便知出自谁手。”
“小姐说得是。”春棠点头,“不过,单靠一个名字还不够。我们还需打出自己的招牌绣样,才能真正立足。”
沈微澜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纸,展开后是一幅山水绣稿,线条疏朗,意境清远。
“这是我昨夜所绘的‘寒江独钓图’,以细密针法勾勒山石流水,再以深浅不一的靛蓝丝线晕染远近层次。若能绣成,必为精品。”
众人皆上前细看,纷纷赞叹。
“小姐果然才思过人。”秋蘅低声道,“若配上我新研制的药染布匹,不仅色泽持久,更能防虫护衣,可谓珠联璧合。”
“那就这么定了。”沈微澜语气坚定,“绣坊设在江南,靠近桑林,便于取材;首批绣品以‘寒江独钓’为主打,配以‘蘅芜纹’系列,先行试销。”
“属下即刻安排。”春棠应声而去。
“夏蝉,你负责绣坊安保,务必确保绣娘安全,布料不受损。”沈微澜看向她,“若有可疑之人靠近,不必留情。”
“明白。”夏蝉嘴角扬起一抹冷意,“敢来捣乱的,我自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流萤剑法’。”
“至于冬珞。”沈微澜转向她,“你继续追查柳氏去向,并留意那些与她有往来的商人。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开一家绣坊,而是要在江南织造界立稳根基。”
“是。”冬珞颔首,眼神冷静如霜,“我会尽快查明幕后之人。”
沈微澜站起身,走到窗前。晨雾未散,远处青山隐隐,仿佛一幅水墨画卷徐徐展开。
“风暴将至,此刻当全力迎战。”她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一盘棋,我要亲手落子。”
议事厅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沉香袅袅,似诉说着一场风暴前的宁静。
午后时分,沈微澜于听雨楼内专注查阅江南布商相关资料。窗外梅枝斜探,花瓣随风飘落,落在案头,映着墨香,添了几分清雅。
“小姐。”门外传来脚步声,春棠抱着账本进来,“我已整理出几家信誉较好的布商,其中有一家名为‘锦绣庄’的,经营多年,口碑颇佳。”
沈微澜接过账本,翻阅片刻后点头:“这家确有合作价值。你去安排,让我亲自见一见他们的掌柜。”
“是。”春棠应声退下。
不多时,一位身穿靛青长衫的男子被带入听雨楼。他年约三十,面容清瘦,举止恭谨。
“小人赵怀瑾,拜见沈小姐。”他拱手行礼,态度谦逊。
沈微澜示意他坐下,亲自斟了一盏茶递过去:“赵掌柜远道而来,辛苦了。”
赵怀瑾连忙双手接过,道:“不敢当小姐亲自奉茶。小人此次前来,是因听闻小姐有意开设绣坊,特来洽谈合作事宜。”
“锦绣庄在江南颇有声誉。”沈微澜淡笑,“不知赵掌柜如何看待‘锦绣蘅芜’这个品牌?”
赵怀瑾略一思索,道:“小姐这个名字,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商业价值。若绣品质量上乘,定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很好。”沈微澜目光微敛,“那么,我们不妨谈谈具体的合作方式。”
赵怀瑾正色道:“锦绣庄愿意提供布料支持,并协助销售。若绣坊能稳定供货,我们还可联合推广,扩大影响力。”
“条件不错。”沈微澜点头,“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绣坊出品的每一匹布,都要经过药染处理,既能防虫,又能保持色泽。”
赵怀瑾闻言微怔,随即笑道:“小姐果然思虑周全。如此一来,我们的布料便更具竞争力,我愿全力配合。”
“那就这么说定了。”沈微澜伸出手,“合作,贵在诚意。”
赵怀瑾郑重地握住她的手:“锦绣庄,定不负所托。”
待赵怀瑾离去后,沈微澜望着窗外渐晴的天色,心中已有决断。
“小姐,您真打算与锦绣庄深度合作?”春棠问。
“他们有渠道,我们有品质。”沈微澜淡淡一笑,“只要彼此信任,便是双赢。”
“可万一……他们背后也有柳氏的人呢?”春棠担忧道。
“那就更要让他们看到利益。”沈微澜语气平静,“人心逐利,若我们能给他们更大的利润空间,他们自然会选择站在我们这边。”
“小姐高明。”春棠由衷佩服。
沈微澜若有所思,随后提笔写下:稳扎稳打,破局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