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神秘势力现阴谋-《夫人和离后,四大丫鬟跪迎回归》

  春棠的话音刚落,棚子里的空气像是被抽紧了一根弦。沈微澜站在原地,指尖还搭在石台边缘,目光却已沉下去。

  “渊底有骨,勿触旧坟。”

  八个字,从地底渗出的寒气,顺着脚底爬上来。

  冬珞已经走到角落的小桌前,手中玉简便刻上了密讯原文。她没抬头,声音冷而稳:“这信不是走明路来的。我布在北坡的三道监听阵纹,全没留下痕迹。它是穿过了废弃的古驿传音阵——那地方二十年没人用过,连图谱都残了大半。”

  夏蝉眉头一拧,“谁还能记得那种老法子?”

  “懂的人不多。”冬珞终于抬眼,“但会用的,绝非寻常江湖散客。”

  沈微澜缓缓走到地图前,手指落在枯泽渊的位置。那是一片洼地,四周环山。她忽然问:“百年前,这里有过什么记载?”

  冬珞取出一卷泛黄的册子,翻开时纸页发出脆响。“《沈氏旁录·地志残篇》提过一句:‘永昌三年,巫族九姓迁隐南岭,择枯泽为葬地,以血祭封脉,禁外人入。’后面还有半句——‘后逢大疫,掘坟焚尸,毒染三载不散。’”

  屋里静了下来。

  秋蘅低声说:“若真埋过尸骸,又经毒泥浸润百年……一旦扰动深层土层,腐气与药性相冲,不只是致幻那么简单。轻则神志错乱,重则五脏自溃。”

  “那这密讯……”春棠咬了咬唇,“是警告?”

  “若是敌人,何必提醒我们别碰?”沈微澜轻轻道,“他们巴不得我们一头扎进去,搅出祸事来,好坐实‘融合之术破坏地脉’的罪名。可这八个字,分明是在拦我们。”

  “可万一是陷阱呢?”夏蝉盯着那张地图,“先吓住我们,让我们不敢动手,等时限一到,任务失败,照样能名正言顺清场。”

  沈微澜没答。她转身走向药箱,对秋蘅说:“把‘净脉散’取一些出来。”

  秋蘅依言倒出一小撮淡青色粉末,置于瓷碟中。沈微澜又让冬珞找来一块陈年朽木,说是当年从一处荒庙梁上拆下的,据传曾悬过棺椁。

  她将木屑碾成末,混入药粉。

  片刻后,药香转为闷腥,似有腐臭。

  “变了。”秋蘅神色凝重,“药性逆转,已生迷魂之毒。”

  屋内无人再质疑“勿触旧坟”的真实性。

  沈微澜收回手,指尖在袖口擦了擦。“看来,真有人不想我们碰那底下。但这话送得及时,手法隐蔽,却不伤人——至少此刻,还不算敌。”

  冬珞忽然道:“我刚查了资金流。昨夜起,雷击铜丝的价格在三个市集同时翻倍。买家用的是空壳商号,层层转手,最后追到一个叫‘青溟商会’的名头。”

  “青溟?”春棠皱眉,“我没听过这个字号。”

  “也不该听过。”冬珞摊开一张新绘的流向图,“注册地是西岭一座野庙,庙早塌了,香火断了三十年。可这笔钱,却是从三州六府的暗账里汇过去的,手法极熟,像是专做阴市生意的老手。”

  沈微澜看着那条蜿蜒的线,最终停在“青溟商会”四个字上。

  “他们截我们的料,逼我们延期。等布阵拖沓,浊气反涌,再借苍岚家之口定罪——说我们强行破地,惊扰亡魂,引毒外泄。”

  “一箭双雕。”冬珞接道,“既毁了我们的任务,又坐实‘外来者破坏自然’的罪名。从此,融合之术就成了禁忌。”

  春棠拳头捏紧,“他们就不怕天理昭昭?”

  “在这种人眼里,哪有什么天理。”夏蝉冷笑,“只有利害。”

  沈微澜沉默片刻,转身提起笔,在《养脉为战》的细则上添了几行字。

  “明日探渊,路线重划。不再直取渊心,先绕外围设引气桩,推浊气外散。每一步,双重复核。”

  她顿了顿,又道:“材料短缺,就换路子。春棠,你立刻签发雅契令,调沈家旧部的私库货船,走水路绕道运铜丝。七日内必须到。”

  “是。”春棠应下,转身去取印匣。

  “夏蝉,你带两人,今晚起夜巡北坡至渊口一线。我在图纸上标了六个点,埋下流萤剑阵眼。若有外人靠近,不必擒拿,只需惊动即可。”

  夏蝉点头,“明白。”

  “冬珞,所有通信玉简即刻加密。另外,放一条假消息出去——就说我们准备强挖东侧陡坡,引地下毒脉上翻,试药反噬极限。”

  冬珞眸光一闪,“诱他们出手?”

  “正是。”沈微澜淡淡道,“真想看我们崩,就不会只动嘴皮子。让他们动起来,才看得清影子藏在哪。”

  秋蘅忽道:“那药……还要改吗?”

  沈微澜看向她,“你说呢?”

  “闭息丸撑不住太久。”秋蘅低声道,“若真要下渊底,得另配护心丹。但我缺一味主药——寒潭莲芯。只听说西岭断崖上有,采的人极少,太险。”

  “我去。”夏蝉立刻说。

  “不急。”沈微澜按住她肩,“先稳住眼前这一局。药的事,等探完地形再说。”

  她走到石台前,将新修订的计划压在苍岚家的玉符之下。

  阳光斜照进来,映得玉符上的纹路微微发亮。她望着那圈刻痕,忽然道:“他们以为,逼我们限时完工,就能让我们自乱阵脚。可他们忘了——越是危局,越要步步为营。”

  冬珞刻完最后一道情报,收起玉简。“青溟商会今晨又有动作,往南边调了一批黑鳞炭,和我们在西谷用的净化阵同源。他们在仿制。”

  “果然是冲着技术来的。”沈微澜冷笑,“想等我们前功尽弃,再捡现成的路走。”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春棠问。

  “照原计划推进。”沈微澜目光扫过四人,“他们想看我们慌,我们就静;他们想看我们乱,我们就稳。他们伸手越长,漏出的破绽就越多。”

  她拿起笔,在图纸边缘写下四个新字:

  以静制动。

  暮色渐浓,棚内灯火次第点亮。

  春棠核完了最后一批物资清单,合上账册。新一批竹架和麻绳已入库,雅契令也已送往码头,最快五日便有回音。

  夏蝉检查完夜巡装备,软剑归鞘,立于棚外守夜。她的身影映在土墙上,像一柄未出的刀。

  秋蘅将三枚闭息丸装入特制瓷盒,盒底垫了松香与干艾,防潮避秽。她轻轻合盖,放在沈微澜常坐的案角。

  冬珞伏案刻录最后一条情报,确认“青溟商会”的动向已纳入监控网。她吹去玉简上的碎屑,抬头看了眼石台。

  沈微澜仍站在那里,手里握着一支狼毫笔,目光落在《养脉为战》的首页。

  风从檐下穿过,吹动纸上‘以静制动’四字。她抬笔,在旁边添了一句小注:‘世人只见雷霆裂山,不知细雨无声亦能穿石。’

  然后她放下笔,转身走向内室。

  脚步声消失在帘后。

  冬珞正欲收起玉简,忽觉指尖一凉。

  她低头看去——方才刻录时用力过猛,玉简边缘裂开一道细缝,一滴血正从指腹渗出,缓缓滑落,滴在密报最后一个字上。

  “青”字被血晕开,绽出一朵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