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林姑娘”之事后,沈微澜回到营帐稍作休整,便来到烛火摇曳的画室中,指尖轻轻拂过案上铺展的宣纸。窗外风声如低吟的琴弦,穿林打叶而来。她望着那张之前缴获的密信,字迹娟秀而锋利,像是柳若蘅惯常的手笔,却藏着更深的杀机。
“小姐,颜料都备好了。”秋蘅轻声道,将一排瓷碟依次摆在案头。每种颜色都经过反复研磨,朱砂红、青黛蓝、藤黄绿,还有几样是她特制的显影药粉,遇热则变色,遇冷则凝形。
沈微澜点头,袖中取出一支细毫软笔,笔尖蘸墨时,手腕微微一顿。这幅《破阵图》,不仅是画,更是一场无声的揭幕战。
她先以淡墨勾出山势轮廓,笔走龙蛇之间,似有雷霆在纸上翻滚。接着,她调出一种暗金色的颜料,沿着山道蜿蜒描绘,每一笔都极尽隐秘之能事。那并非普通的金粉,而是用特殊药剂调配而成,在特定光线下会显现出另一种图案——正是柳家与敌军往来的路线图。
“小姐,这颜色……”秋蘅盯着那抹异样的金色,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我们在侯府密室里见到的壁画上的痕迹很像。”
沈微澜淡淡一笑:“正是从那里得来的灵感。”
她继续作画,动作沉稳,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的笔下缓缓展开。山峦起伏间,隐隐可见一条条小径交错,如同蛛网般复杂。她又在某处山谷边缘,点了几朵梅花,花瓣看似随意,实则暗藏机关。
整整一夜,画室灯火未熄。
次日清晨,谢云峥踏入画室时,晨雾尚未散尽。他看着案上那幅已近完成的画卷,眉心微蹙。
“你这是……要画什么?”
沈微澜抬眼看他一眼,将手中的笔轻轻搁在砚台上:“一幅《破阵图》。”
谢云峥走近几步,目光落在画中那些错综复杂的路径上,忽然察觉不对劲。他指着其中一处:“这线条……为何有些地方比别的地方深?”
沈微澜不答,只是取来一块温热的铜镜,将镜面缓缓移过画卷表面。随着光线的变化,原本平淡无奇的山路竟逐渐浮现出一行行隐藏的文字。
谢云峥瞳孔微缩,低头细看,只见那文字竟是柳家与敌军之间的暗语,记录着他们如何通过山道运送物资、联络信号、甚至埋伏兵力的详细安排。
“你用了什么手法?”他低声问。
“颜料中掺了特制药粉,遇热则现。”沈微澜淡淡道,“昨夜我便已预料到,你今日便会看出端倪。”
谢云峥沉默片刻,忽又抬头:“这些暗语……似乎不是第一次见。”
沈微澜点头,从案角取出那封密信:“你再看看这上面的字体。”
他接过信笺,仔细对照后,神色骤然冷冽:“果然,是同一个人写的。”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抹寒意。
“柳若蘅,果然早已布下后手。”谢云峥语气森然,“但她没料到,你会用这种方式揭露她的阴谋。”
沈微澜没有接话,只轻轻抚过画卷的一角,那里的梅花瓣上,还残留着昨夜未干的墨痕。她缓缓开口:“此画名为《破阵图》,实为一场布局的开端。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将这些暗语一一破解,找出柳家真正的藏身之地。”
谢云峥点头,随即拿起那封密信,细细研究起来。
时间悄然流逝,画室内只剩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的低声讨论。
直到午后,谢云峥忽然停下手中的动作,皱眉道:“这里有一段话,似乎是某种密码。”
沈微澜凑过去一看,只见信中写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她眼神微动,随即轻笑一声:“这不是诗,是柳家传递消息的方式。”
谢云峥挑眉:“什么意思?”
“这四句诗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但在这里,它被用来作为暗号。”沈微澜解释道,“每一句代表一个地点,组合起来,就是他们下一步行动的坐标。”
她一边说,一边拿出地图,对照诗句中的关键词,逐一点明:
“‘月落乌啼’——西边山谷;‘江枫渔火’——河岸渡口;‘姑苏城外’——废弃驿站;‘夜半钟声’——古庙钟楼。”
谢云峥听完,脸色愈发凝重:“看来,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新的计划。”
沈微澜眸光一沉:“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
她转身取出一枚玉佩,递给秋蘅:“带上这枚令牌,去通知冬珞,让她立刻查清这几处地点的最新情况。”
秋蘅应声而去。
画室内,只剩下沈微澜与谢云峥二人。
谢云峥看着她,忽然开口:“你早就有这个打算?”
沈微澜微微一笑:“从抓到那个医婢开始,我就知道,柳若蘅不会善罢甘休。她既然敢在军中投毒,就说明她背后另有靠山,而这封密信,只是冰山一角。”
谢云峥沉默片刻,缓缓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沈微澜目光坚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她想用诗画藏机,那我就用她的手段,反将一军。”
谢云峥看着她,眼中浮现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女子,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温婉隐忍的沈微澜。她如今的眼神,冷静而锐利,如同一把出鞘的剑,随时准备刺破谎言与阴谋。
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冬珞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小姐,我查到了。”她快步走进来,语气凝重,“那几个地点,确实都有异常活动迹象。尤其是废弃驿站,最近几日频繁有人进出,且身份不明。”
沈微澜点头:“果然是个陷阱。”
她走到地图前,手指轻点驿站位置:“她设下这个局,显然是想引我们入彀。但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谢云峥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
“不错。”沈微澜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既然她想让我们看到这首诗,那就别辜负她的好意。我们不仅要去看,还要让她知道,这场棋局,她已经输了。”
“小姐,颜料都备好了。”秋蘅轻声道,将一排瓷碟依次摆在案头。每种颜色都经过反复研磨,朱砂红、青黛蓝、藤黄绿,还有几样是她特制的显影药粉,遇热则变色,遇冷则凝形。
沈微澜点头,袖中取出一支细毫软笔,笔尖蘸墨时,手腕微微一顿。这幅《破阵图》,不仅是画,更是一场无声的揭幕战。
她先以淡墨勾出山势轮廓,笔走龙蛇之间,似有雷霆在纸上翻滚。接着,她调出一种暗金色的颜料,沿着山道蜿蜒描绘,每一笔都极尽隐秘之能事。那并非普通的金粉,而是用特殊药剂调配而成,在特定光线下会显现出另一种图案——正是柳家与敌军往来的路线图。
“小姐,这颜色……”秋蘅盯着那抹异样的金色,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我们在侯府密室里见到的壁画上的痕迹很像。”
沈微澜淡淡一笑:“正是从那里得来的灵感。”
她继续作画,动作沉稳,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的笔下缓缓展开。山峦起伏间,隐隐可见一条条小径交错,如同蛛网般复杂。她又在某处山谷边缘,点了几朵梅花,花瓣看似随意,实则暗藏机关。
整整一夜,画室灯火未熄。
次日清晨,谢云峥踏入画室时,晨雾尚未散尽。他看着案上那幅已近完成的画卷,眉心微蹙。
“你这是……要画什么?”
沈微澜抬眼看他一眼,将手中的笔轻轻搁在砚台上:“一幅《破阵图》。”
谢云峥走近几步,目光落在画中那些错综复杂的路径上,忽然察觉不对劲。他指着其中一处:“这线条……为何有些地方比别的地方深?”
沈微澜不答,只是取来一块温热的铜镜,将镜面缓缓移过画卷表面。随着光线的变化,原本平淡无奇的山路竟逐渐浮现出一行行隐藏的文字。
谢云峥瞳孔微缩,低头细看,只见那文字竟是柳家与敌军之间的暗语,记录着他们如何通过山道运送物资、联络信号、甚至埋伏兵力的详细安排。
“你用了什么手法?”他低声问。
“颜料中掺了特制药粉,遇热则现。”沈微澜淡淡道,“昨夜我便已预料到,你今日便会看出端倪。”
谢云峥沉默片刻,忽又抬头:“这些暗语……似乎不是第一次见。”
沈微澜点头,从案角取出那封密信:“你再看看这上面的字体。”
他接过信笺,仔细对照后,神色骤然冷冽:“果然,是同一个人写的。”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抹寒意。
“柳若蘅,果然早已布下后手。”谢云峥语气森然,“但她没料到,你会用这种方式揭露她的阴谋。”
沈微澜没有接话,只轻轻抚过画卷的一角,那里的梅花瓣上,还残留着昨夜未干的墨痕。她缓缓开口:“此画名为《破阵图》,实为一场布局的开端。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将这些暗语一一破解,找出柳家真正的藏身之地。”
谢云峥点头,随即拿起那封密信,细细研究起来。
时间悄然流逝,画室内只剩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的低声讨论。
直到午后,谢云峥忽然停下手中的动作,皱眉道:“这里有一段话,似乎是某种密码。”
沈微澜凑过去一看,只见信中写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她眼神微动,随即轻笑一声:“这不是诗,是柳家传递消息的方式。”
谢云峥挑眉:“什么意思?”
“这四句诗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但在这里,它被用来作为暗号。”沈微澜解释道,“每一句代表一个地点,组合起来,就是他们下一步行动的坐标。”
她一边说,一边拿出地图,对照诗句中的关键词,逐一点明:
“‘月落乌啼’——西边山谷;‘江枫渔火’——河岸渡口;‘姑苏城外’——废弃驿站;‘夜半钟声’——古庙钟楼。”
谢云峥听完,脸色愈发凝重:“看来,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新的计划。”
沈微澜眸光一沉:“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
她转身取出一枚玉佩,递给秋蘅:“带上这枚令牌,去通知冬珞,让她立刻查清这几处地点的最新情况。”
秋蘅应声而去。
画室内,只剩下沈微澜与谢云峥二人。
谢云峥看着她,忽然开口:“你早就有这个打算?”
沈微澜微微一笑:“从抓到那个医婢开始,我就知道,柳若蘅不会善罢甘休。她既然敢在军中投毒,就说明她背后另有靠山,而这封密信,只是冰山一角。”
谢云峥沉默片刻,缓缓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沈微澜目光坚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她想用诗画藏机,那我就用她的手段,反将一军。”
谢云峥看着她,眼中浮现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女子,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温婉隐忍的沈微澜。她如今的眼神,冷静而锐利,如同一把出鞘的剑,随时准备刺破谎言与阴谋。
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冬珞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小姐,我查到了。”她快步走进来,语气凝重,“那几个地点,确实都有异常活动迹象。尤其是废弃驿站,最近几日频繁有人进出,且身份不明。”
沈微澜点头:“果然是个陷阱。”
她走到地图前,手指轻点驿站位置:“她设下这个局,显然是想引我们入彀。但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谢云峥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
“不错。”沈微澜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既然她想让我们看到这首诗,那就别辜负她的好意。我们不仅要去看,还要让她知道,这场棋局,她已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