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朝着那缕天光快步走去,心情既紧张又期待。待走到近前,才发现密道尽头,石壁斑驳,火折子映出几行刻字。沈微澜指尖轻抚那些风化的痕迹,眼神却落在正中一块略显松动的青砖上。
“这里有机关。”她低声说道。
谢云峥站在她身后,神情复杂。方才那封残破信笺上的字迹,仿佛仍在眼前晃动——
“皇陵……另有玄机……”
他心头烦乱,不愿多想,只淡淡道:“你确定?”
沈微澜没有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绣绷布线,轻轻系于砖角。线头一拉,砖块果然微微震动,发出一声闷响。
冬珞立刻上前,将舆图摊开,比对刻痕走向后低声道:“这是‘巽’位,应是开启之门。”
沈微澜点头,手指沿着婚书边缘金线滑过,轻轻贴在砖面凹陷处。片刻后,“咔哒”一声,整面石墙缓缓向内缩进,露出一道暗格。
众人屏息。
暗格之中,赫然躺着一封泛黄的信笺,纸张边缘已泛黑,像是被血浸染又风干多年。
沈微澜伸手取出,指尖触及纸面,竟觉微凉。
她展开信笺,字迹苍老而颤抖,正是谢老夫人笔迹:
“余自知大限将至,恐真相永埋地下,特留此遗命,以赎前愆……当年柳家以我儿性命胁迫,逼我助其安插侧妃入侯府,吾心如刀割,却不得不从……谢氏忠良百年,今竟为虎作伥,实愧对列祖列宗……若后人得见此信,愿能还沈家一个清白,亦还我儿一个真相……”
谢云峥骤然上前一步,眼底震惊难掩。
“不可能!”他声音嘶哑,“我娘怎会……她怎会……”
沈微澜未理他,只是继续翻看信笺背面,果然发现夹层极薄的一层纸,秋蘅已取出药水,小心地涂抹其上。
墨色渐显,内容清晰浮现:
“柳家与北狄私通,曾于三年前借商队之名运送军械出关,证据藏于侯府祠堂西侧铜印之下。谢家被迫配合,非因贪欲,实为保全侯府血脉……望来者明察,莫令忠良蒙冤。”
谢云峥脸色苍白,双拳紧握,指节发白。
“这不可能……我娘不会写这样的东西……”他喃喃自语,眼中却闪过一丝动摇。
沈微澜抬头看他,目光平静却坚定:“你可记得幼年时,在主墓门前画下的涂鸦?”
谢云峥怔住。
沈微澜继续道:“那日,是你母亲最后一次带你去皇陵。她说,那是你父亲生前最信任的地方。”
谢云峥猛地闭上眼,记忆如潮水涌来。
那时他尚年幼,母亲牵着他的手,站在皇陵前,神情恍惚。他随手在石壁上画了一只歪歪扭扭的小鸟,母亲却久久凝视着那幅画,眼角湿润。
如今回想起来,那不是寻常游玩,而是一场诀别的仪式。
他睁开眼,喉间涩痛:“所以……她早已知道一切?”
沈微澜轻轻点头,将信笺收入怀中,语气沉静:“她留下的,不止是悔恨,还有真相。”
谢云峥沉默许久,最终低下头,声音几乎不可闻:“我要亲自去查。”
沈微澜看着他,未再多言。
此刻,春棠已悄然取出一枚铜印,正是遗书中所提之物。她递到冬珞手中,后者迅速翻检,果然在底部发现一行小字:
“柳氏·通义商号”
这是柳家私设的商会印章,专用于海外交易。
“看来,柳家早就开始布局了。”春棠低声道。
沈微澜接过铜印,目光微沉:“他们早就在等今日。”
谢云峥猛然抬头,眼中燃起怒意:“我要回侯府。”
沈微澜却摇头:“不能打草惊蛇。”
谢云峥皱眉:“什么意思?”
沈微澜缓缓道:“柳若蘅既然敢现身皇陵,说明她已有所准备。我们若贸然回去,反倒落入她的圈套。”
谢云峥咬牙:“那你打算如何?”
沈微澜唇角微扬,眸光冷冽:“既然是她要嫁祸于我,那不如,就让她自己揭穿自己。”
她从袖中取出一样东西——那是一卷染血的婚书。
谢云峥瞳孔一缩。
那婚书,是他亲手所写,他曾以为它毁于一场大火,没想到竟一直藏在她身上。
沈微澜指尖拂过婚书边缘,轻轻展开,只见其中一页角落,有一枚细小的针脚痕迹,隐约可见一个“心”字。
“你可还记得,当初你说要娶我时,我说过一句话?”她问。
谢云峥望着她,神色复杂:“你说,若真心,便当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沈微澜点头:“于是你写了这首藏头诗。”
她念出诗句:
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
相思无尽处,
心随君去矣。
四句诗,每句开头一字连成“愿白相心”。
然而,此时再看那“心”字,笔锋转折处,竟透出几分女子刺绣的风格。
“这不是你的笔迹。”沈微澜轻声说,“是柳若蘅的手笔。”
谢云峥一震。
“你怎知……”
“因为她绣的花,也是这般手法。”沈微澜抬眸看他,“你可知,她入府之前,曾在何处学艺?”
谢云峥一时语塞。
沈微澜继续道:“她在柳家长大,自幼习女红,绣工精巧,尤擅用一种‘双丝针法’——而这婚书上的‘心’字,正是用此针法所绣。”
谢云峥低头细看,果然发现那“心”字笔划之间,有细微的双线交错,宛如刺绣中的走针痕迹。
他心中最后一丝怀疑,终于破碎。
沈微澜收起婚书,转身看向众人:“我们要做的,不是躲,而是反击。”
她缓步走出密室,火光映照下,身影挺拔如竹。
谢云峥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雪夜。
那时她也是这样,一个人走在前面,哪怕风雪扑面,也未曾回头。
而他,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如今,他不能再错过。
他快步跟上,低声道:“你要做什么?”
沈微澜脚步未停,声音清冷:“我要她,在众目睽睽之下,亲手揭开自己的面具。”
话音落下,一行人踏出密道,迎着天光前行。
“这里有机关。”她低声说道。
谢云峥站在她身后,神情复杂。方才那封残破信笺上的字迹,仿佛仍在眼前晃动——
“皇陵……另有玄机……”
他心头烦乱,不愿多想,只淡淡道:“你确定?”
沈微澜没有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绣绷布线,轻轻系于砖角。线头一拉,砖块果然微微震动,发出一声闷响。
冬珞立刻上前,将舆图摊开,比对刻痕走向后低声道:“这是‘巽’位,应是开启之门。”
沈微澜点头,手指沿着婚书边缘金线滑过,轻轻贴在砖面凹陷处。片刻后,“咔哒”一声,整面石墙缓缓向内缩进,露出一道暗格。
众人屏息。
暗格之中,赫然躺着一封泛黄的信笺,纸张边缘已泛黑,像是被血浸染又风干多年。
沈微澜伸手取出,指尖触及纸面,竟觉微凉。
她展开信笺,字迹苍老而颤抖,正是谢老夫人笔迹:
“余自知大限将至,恐真相永埋地下,特留此遗命,以赎前愆……当年柳家以我儿性命胁迫,逼我助其安插侧妃入侯府,吾心如刀割,却不得不从……谢氏忠良百年,今竟为虎作伥,实愧对列祖列宗……若后人得见此信,愿能还沈家一个清白,亦还我儿一个真相……”
谢云峥骤然上前一步,眼底震惊难掩。
“不可能!”他声音嘶哑,“我娘怎会……她怎会……”
沈微澜未理他,只是继续翻看信笺背面,果然发现夹层极薄的一层纸,秋蘅已取出药水,小心地涂抹其上。
墨色渐显,内容清晰浮现:
“柳家与北狄私通,曾于三年前借商队之名运送军械出关,证据藏于侯府祠堂西侧铜印之下。谢家被迫配合,非因贪欲,实为保全侯府血脉……望来者明察,莫令忠良蒙冤。”
谢云峥脸色苍白,双拳紧握,指节发白。
“这不可能……我娘不会写这样的东西……”他喃喃自语,眼中却闪过一丝动摇。
沈微澜抬头看他,目光平静却坚定:“你可记得幼年时,在主墓门前画下的涂鸦?”
谢云峥怔住。
沈微澜继续道:“那日,是你母亲最后一次带你去皇陵。她说,那是你父亲生前最信任的地方。”
谢云峥猛地闭上眼,记忆如潮水涌来。
那时他尚年幼,母亲牵着他的手,站在皇陵前,神情恍惚。他随手在石壁上画了一只歪歪扭扭的小鸟,母亲却久久凝视着那幅画,眼角湿润。
如今回想起来,那不是寻常游玩,而是一场诀别的仪式。
他睁开眼,喉间涩痛:“所以……她早已知道一切?”
沈微澜轻轻点头,将信笺收入怀中,语气沉静:“她留下的,不止是悔恨,还有真相。”
谢云峥沉默许久,最终低下头,声音几乎不可闻:“我要亲自去查。”
沈微澜看着他,未再多言。
此刻,春棠已悄然取出一枚铜印,正是遗书中所提之物。她递到冬珞手中,后者迅速翻检,果然在底部发现一行小字:
“柳氏·通义商号”
这是柳家私设的商会印章,专用于海外交易。
“看来,柳家早就开始布局了。”春棠低声道。
沈微澜接过铜印,目光微沉:“他们早就在等今日。”
谢云峥猛然抬头,眼中燃起怒意:“我要回侯府。”
沈微澜却摇头:“不能打草惊蛇。”
谢云峥皱眉:“什么意思?”
沈微澜缓缓道:“柳若蘅既然敢现身皇陵,说明她已有所准备。我们若贸然回去,反倒落入她的圈套。”
谢云峥咬牙:“那你打算如何?”
沈微澜唇角微扬,眸光冷冽:“既然是她要嫁祸于我,那不如,就让她自己揭穿自己。”
她从袖中取出一样东西——那是一卷染血的婚书。
谢云峥瞳孔一缩。
那婚书,是他亲手所写,他曾以为它毁于一场大火,没想到竟一直藏在她身上。
沈微澜指尖拂过婚书边缘,轻轻展开,只见其中一页角落,有一枚细小的针脚痕迹,隐约可见一个“心”字。
“你可还记得,当初你说要娶我时,我说过一句话?”她问。
谢云峥望着她,神色复杂:“你说,若真心,便当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沈微澜点头:“于是你写了这首藏头诗。”
她念出诗句:
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
相思无尽处,
心随君去矣。
四句诗,每句开头一字连成“愿白相心”。
然而,此时再看那“心”字,笔锋转折处,竟透出几分女子刺绣的风格。
“这不是你的笔迹。”沈微澜轻声说,“是柳若蘅的手笔。”
谢云峥一震。
“你怎知……”
“因为她绣的花,也是这般手法。”沈微澜抬眸看他,“你可知,她入府之前,曾在何处学艺?”
谢云峥一时语塞。
沈微澜继续道:“她在柳家长大,自幼习女红,绣工精巧,尤擅用一种‘双丝针法’——而这婚书上的‘心’字,正是用此针法所绣。”
谢云峥低头细看,果然发现那“心”字笔划之间,有细微的双线交错,宛如刺绣中的走针痕迹。
他心中最后一丝怀疑,终于破碎。
沈微澜收起婚书,转身看向众人:“我们要做的,不是躲,而是反击。”
她缓步走出密室,火光映照下,身影挺拔如竹。
谢云峥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雪夜。
那时她也是这样,一个人走在前面,哪怕风雪扑面,也未曾回头。
而他,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如今,他不能再错过。
他快步跟上,低声道:“你要做什么?”
沈微澜脚步未停,声音清冷:“我要她,在众目睽睽之下,亲手揭开自己的面具。”
话音落下,一行人踏出密道,迎着天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