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画中藏图揭重幕-《夫人和离后,四大丫鬟跪迎回归》

  沈微澜轻轻合上手中泛黄的账本,指尖轻轻摩挲着封皮上的烫金纹路。 谢府旧宅的尘埃在月光下浮动,仿佛二十年前那场隐秘的调包从未远去。

  “明日一早,我要重画《千里江山图》。”她语气平静,却透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春棠立刻应声:“我即刻安排人手,将画库中最好的青绿颜料送去小姐房中。”

  秋蘅皱眉:“可那幅画乃宫廷御用之作,若被发现改动……”

  “无妨。”沈微澜目光微沉,“我会让世人看到一幅‘新’的《千里江山图》。”

  夜风穿堂而过,吹得烛火忽明忽暗。谢云峥站在窗边,沉默许久才开口:“你要把皇陵地宫的秘密藏进去?”

  “不错。”她抬眸看他,“你愿意配合么?”

  他未答,只是轻轻点头。

  三日后,一幅崭新的《千里江山图》悄然流入市井。画作笔触细腻,山峦起伏间似有灵气流转,引得不少文人墨客驻足欣赏。

  冬珞蹲在古玩坊后巷,手中捏着一张泛黄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

  “山回路转不见君。”

  她轻哼一声,将纸条收入袖中。

  “掌柜的指甲缝里果然有墨渍。”夏蝉低声说道,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看来这首诗,是他留下的。”

  “是试探。”冬珞冷笑,“也可能是警告。”

  两人迅速返回沈府,将线索交予沈微澜。

  她展开纸条,细细端详那行诗句,忽然眼神一凝。

  “这不是普通的诗。”她低声道,“这是坐标。”

  春棠闻言,立刻铺开舆图。

  “子时三刻,虎符启门。”沈微澜一边念着,一边以手指在地图上勾勒轨迹,“这句诗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意是送别友人,但此处——‘山回路转’,指的应是路径曲折,需寻转折点;‘不见君’,则暗示终点无人守候。”

  “所以我们要找的是一个隐秘、无人看守的地方?”秋蘅问。

  “正是。”沈微澜点头,“而且必须在子时三刻开启。”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谢云峥踏入书房,手中握着一封旧文书。

  “和离书。”他淡淡道,“我重新看了它一眼。”

  沈微澜接过,只见他指尖轻点在落款日期之上。

  “你看这里。”他指着一行小字,“癸卯年八月初七辰时三刻。”

  沈微澜瞳孔微缩。

  “时辰……不对。”

  “不错。”谢云峥声音冷了几分,“那天我亲自见证,和离书签署是在申时末,不可能是辰时三刻。”

  “也就是说……”她缓缓道,“这份和离书,是伪造的。”

  “不仅如此。”谢云峥继续说,“我在边缘发现了折痕,形似柳家徽记轮廓。”

  “他们早就计划好了。”沈微澜沉声道,“那份和离书,不只是为了让我离开侯府,更是为了掩盖某些东西。”

  她将和离书放入药水中浸泡,不多时,纸上浮现出一道极细的墨线,与原本字迹几乎融为一体。

  “这是隐藏的标记。”冬珞迅速对照节气表,“这个时辰……正好对应虎符可启动的地宫密道!”

  沈微澜神色凝重:“看来,真正的入口就在谢府书房。”

  众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出一丝紧张。

  “走。”她起身,带头走向书房。

  书房内,铜镜依旧挂在墙上,镜面斑驳,映出几人的身影。

  沈微澜走到桌前,取出婚书修改稿,将其放在窗前,任月光洒落。

  “时辰快到了。”她低声说。

  谢云峥取出一枚金簪,与虎符合璧,轻轻插入镜面背后的凹槽。

  咔哒一声。

  地面微微震动,镜面缓缓向两侧分开,露出一条幽深的通道。

  “果然如此。”沈微澜望着那扇门,心中已有计较。

  她回头看向谢云峥,目光如水:“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

  他沉默片刻,缓缓道:“无论前方是什么,我都陪你一起。”

  沈微澜嘴角微扬,迈步走入密道。

  身后,夏蝉、秋蘅、冬珞紧随其后,春棠最后看了一眼书房,轻轻关上门。

  通道尽头,隐约传来低沉的钟鸣声,仿佛来自地底深处,回荡不息。

  脚步声在石阶上轻轻响起,像是叩击命运的鼓点。

  他们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但这一刻,他们都已做好准备。

  因为真相,终于要揭开了。

  沈微澜伸手抚过墙壁上的刻痕,指尖忽然顿住。

  那是一枚极其微小的印记——

  “昭陵御用”。

  她心头一震,正欲细看,身后的谢云峥忽然低声喝道:

  “小心!”

  下一瞬,石壁轰然震动,机关启动,数道铁闸自头顶落下!

  “快退!”沈微澜猛地拉住身旁的冬珞,往后疾退一步。

  铁闸砸落在地,尘土飞扬。

  而在他们面前,最后一道石门缓缓开启,露出一座幽深的地下殿堂。

  殿中,一面巨大的铜墙静静矗立,其上布满密密麻麻的星图与方位标记。

  最中央,赫然嵌着一枚金色令牌——

  “虎符·地宫之钥”。

  沈微澜缓步上前,伸出手。

  指尖尚未触及,耳边忽然响起一声低语:

  “你真的准备好,面对一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