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澜扶着谢云峥,在光影指引下继续深入。身后,密室之门缓缓闭合,将那股腥臭与幻影隔绝于身后。前方,光影指引的路径仍在延伸,却愈发狭窄,仿佛通向某种深不见底的渊薮。
“再撑一会。”她低声说,声音轻得几乎被脚步声吞没。
谢云峥没有应声,只是微微点头,额角的冷汗却已浸湿鬓角。
甬道尽头,一道石门横亘眼前,门上斑驳铜镜林立,映出数个模糊身影。沈微澜抬手示意众人停下,目光掠过镜面,忽然察觉不对——镜中人影竟比实际人数多了一人。
“小心。”她低声道,夏蝉已悄然拔剑,身形如影随形般护在沈微澜身侧。
下一瞬,镜中那道多余的身影动了。
它从镜中迈出,步履无声,身形与沈微澜几乎一模一样,连那袭素色衣袍的褶皱都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那双眼睛,冷得像冬日的霜。
“你终究不是她。”那“沈微澜”开口,声音却带着柳若蘅的音调,低柔而蛊惑。
众人皆知柳家有个柳若蘅,心思深沉,擅长幻术。
“影分身。”冬珞迅速分析,“以幻术拟形,需破其心象方可消解。”
沈微澜没有多言,只轻轻放下谢云峥,将他交由秋蘅照看。她转身面对那道身影,目光沉静如水。
“你不是我。”她道。
“可你也不是她。”那影分身冷笑,“谢家要的,是温顺听话的嫡妇,不是你这般,步步为营的冷心之人。”
沈微澜不答,只从袖中取出随身携带的玉簪,轻轻一划,在地面留下一道浅痕。她蘸水作画,笔锋凌厉,墨色未干,便已成形——那是一幅残阳孤影图,画中女子背影孤清,却昂首而立。
影分身眼中闪过一丝波动,身形忽而扭曲,仿佛被无形之力撕裂。
“破。”沈微澜轻声道。
镜面轰然碎裂,那道身影也随之消散,化作一缕黑烟,飘散无踪。
“小姐……”春棠低声唤她,语气里带着担忧。
沈微澜收回目光,神色平静:“继续走。”
甬道尽头豁然开朗,一座地下泉池映入眼帘,池水清澈见底,泛着微弱蓝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冽之气,与先前的腥臭截然不同。
“皇陵泉眼。”秋蘅上前一步,取出药瓶,“这水可解百毒,但需尽快取用。”
“我去。”冬珞道,已开始准备取水工具。
“等等。”沈微澜却伸手拦住她,目光落在泉眼边缘的石壁上——那里,刻着一行字:
“谁将此意诉君王?”
正是那日在第三道门前,曲谱夹层中所见的诗句。
她心头一震,正欲细看,身后却传来一声轻响。
谢云峥醒了。
他靠在石壁上,脸色仍苍白,目光却比先前清明许多。他缓缓抬起手,从怀中取出一枚蜜蜡虎符,递到沈微澜面前。
“这是……”她怔住。
“你当年留在我这里的。”他声音沙哑,恍惚间,回忆涌上心头。她记得,那是她与谢云峥成亲那夜,她亲手将它交到他手中,说:“若有一日我不得不走,你便以此为凭,寻我踪迹。”
如今,它回来了。
“你怎么会……”她低声问。
“我一直记得。”谢云峥望着她,眼神复杂,“只是……那时我太糊涂。”
沈微澜没有再问,只将虎符收入怀中,转身走向泉眼。她取出药瓶,小心翼翼地装入泉水,封好后放入怀中。
“走吧。”她道。
众人正欲动身,忽听泉眼深处传来一阵低沉嗡鸣,仿佛有某种机关被触发。紧接着,地面开始微微震动,四壁铜镜映出的光斑迅速游移,仿佛在寻找什么。
“不好!”冬珞惊呼,“机关启动了!”
话音未落,一道金光从泉眼深处射出,直奔沈微澜而来。她来不及闪避,只觉胸口一震,整个人被震退数步,跌坐在地。
“小姐!”四婢齐声惊呼。
沈微澜低头看去,胸口衣襟已被灼焦,但并无伤口。她伸手一摸,竟从衣内摸出一块温润玉牌——正是那日谢云峥赠她的护心玉。
“谢云峥!”她猛然抬头。
他却已再次昏迷,脸色比先前更差,唇角溢出黑血。
“毒性加重了。”秋蘅焦急道,“必须立刻离开这里!”
“来不及了。”冬珞指着前方甬道,“机关启动,出口已封闭。”
“那就破阵。”沈微澜站起身,目光坚定,“无论如何,我要带他出去。”
她转身看向泉眼,心中已有决断。既然机关是因虎符而动,那答案,必然也在虎符之中。
她取出蜜蜡虎符,仔细端详。果然,在虎符背面,她发现了一处极细微的刻痕——那是一幅极小的地图纹路,与《九秋图》上的某些线条极为相似。
“这是……三十年前的布局。”她低声道。
“小姐,快说怎么办!”夏蝉握紧剑柄。
沈微澜闭上眼,脑海中迅速回忆起《弈理》中的阵法推演之法。片刻后,她睁开眼,果断道:“跟着我。”
她踏出第一步,脚下石砖微微下沉,机关随之启动。她却未停,继续前行,每一步都踩在特定的砖石上,避开陷阱,破开幻阵。
“小姐,我来断后!”夏蝉护住众人,剑光如雪,斩断扑来的机关铁爪。
终于,在最后一道机关被破解后,甬道尽头的石门轰然开启,外面,月光洒落,残阳未尽。
沈微澜抱起谢云峥,一步跨出,身后甬道轰然闭合。
她站在皇陵外的石阶上,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残阳,心中却无暇多想。
“小姐,他……”春棠低声问。
沈微澜低头看他,指尖轻抚过他眉心,似曾相识的一幕浮现眼前。
“撑住。”她轻声道,“这一次,我不会让你再错过。”
“再撑一会。”她低声说,声音轻得几乎被脚步声吞没。
谢云峥没有应声,只是微微点头,额角的冷汗却已浸湿鬓角。
甬道尽头,一道石门横亘眼前,门上斑驳铜镜林立,映出数个模糊身影。沈微澜抬手示意众人停下,目光掠过镜面,忽然察觉不对——镜中人影竟比实际人数多了一人。
“小心。”她低声道,夏蝉已悄然拔剑,身形如影随形般护在沈微澜身侧。
下一瞬,镜中那道多余的身影动了。
它从镜中迈出,步履无声,身形与沈微澜几乎一模一样,连那袭素色衣袍的褶皱都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那双眼睛,冷得像冬日的霜。
“你终究不是她。”那“沈微澜”开口,声音却带着柳若蘅的音调,低柔而蛊惑。
众人皆知柳家有个柳若蘅,心思深沉,擅长幻术。
“影分身。”冬珞迅速分析,“以幻术拟形,需破其心象方可消解。”
沈微澜没有多言,只轻轻放下谢云峥,将他交由秋蘅照看。她转身面对那道身影,目光沉静如水。
“你不是我。”她道。
“可你也不是她。”那影分身冷笑,“谢家要的,是温顺听话的嫡妇,不是你这般,步步为营的冷心之人。”
沈微澜不答,只从袖中取出随身携带的玉簪,轻轻一划,在地面留下一道浅痕。她蘸水作画,笔锋凌厉,墨色未干,便已成形——那是一幅残阳孤影图,画中女子背影孤清,却昂首而立。
影分身眼中闪过一丝波动,身形忽而扭曲,仿佛被无形之力撕裂。
“破。”沈微澜轻声道。
镜面轰然碎裂,那道身影也随之消散,化作一缕黑烟,飘散无踪。
“小姐……”春棠低声唤她,语气里带着担忧。
沈微澜收回目光,神色平静:“继续走。”
甬道尽头豁然开朗,一座地下泉池映入眼帘,池水清澈见底,泛着微弱蓝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冽之气,与先前的腥臭截然不同。
“皇陵泉眼。”秋蘅上前一步,取出药瓶,“这水可解百毒,但需尽快取用。”
“我去。”冬珞道,已开始准备取水工具。
“等等。”沈微澜却伸手拦住她,目光落在泉眼边缘的石壁上——那里,刻着一行字:
“谁将此意诉君王?”
正是那日在第三道门前,曲谱夹层中所见的诗句。
她心头一震,正欲细看,身后却传来一声轻响。
谢云峥醒了。
他靠在石壁上,脸色仍苍白,目光却比先前清明许多。他缓缓抬起手,从怀中取出一枚蜜蜡虎符,递到沈微澜面前。
“这是……”她怔住。
“你当年留在我这里的。”他声音沙哑,恍惚间,回忆涌上心头。她记得,那是她与谢云峥成亲那夜,她亲手将它交到他手中,说:“若有一日我不得不走,你便以此为凭,寻我踪迹。”
如今,它回来了。
“你怎么会……”她低声问。
“我一直记得。”谢云峥望着她,眼神复杂,“只是……那时我太糊涂。”
沈微澜没有再问,只将虎符收入怀中,转身走向泉眼。她取出药瓶,小心翼翼地装入泉水,封好后放入怀中。
“走吧。”她道。
众人正欲动身,忽听泉眼深处传来一阵低沉嗡鸣,仿佛有某种机关被触发。紧接着,地面开始微微震动,四壁铜镜映出的光斑迅速游移,仿佛在寻找什么。
“不好!”冬珞惊呼,“机关启动了!”
话音未落,一道金光从泉眼深处射出,直奔沈微澜而来。她来不及闪避,只觉胸口一震,整个人被震退数步,跌坐在地。
“小姐!”四婢齐声惊呼。
沈微澜低头看去,胸口衣襟已被灼焦,但并无伤口。她伸手一摸,竟从衣内摸出一块温润玉牌——正是那日谢云峥赠她的护心玉。
“谢云峥!”她猛然抬头。
他却已再次昏迷,脸色比先前更差,唇角溢出黑血。
“毒性加重了。”秋蘅焦急道,“必须立刻离开这里!”
“来不及了。”冬珞指着前方甬道,“机关启动,出口已封闭。”
“那就破阵。”沈微澜站起身,目光坚定,“无论如何,我要带他出去。”
她转身看向泉眼,心中已有决断。既然机关是因虎符而动,那答案,必然也在虎符之中。
她取出蜜蜡虎符,仔细端详。果然,在虎符背面,她发现了一处极细微的刻痕——那是一幅极小的地图纹路,与《九秋图》上的某些线条极为相似。
“这是……三十年前的布局。”她低声道。
“小姐,快说怎么办!”夏蝉握紧剑柄。
沈微澜闭上眼,脑海中迅速回忆起《弈理》中的阵法推演之法。片刻后,她睁开眼,果断道:“跟着我。”
她踏出第一步,脚下石砖微微下沉,机关随之启动。她却未停,继续前行,每一步都踩在特定的砖石上,避开陷阱,破开幻阵。
“小姐,我来断后!”夏蝉护住众人,剑光如雪,斩断扑来的机关铁爪。
终于,在最后一道机关被破解后,甬道尽头的石门轰然开启,外面,月光洒落,残阳未尽。
沈微澜抱起谢云峥,一步跨出,身后甬道轰然闭合。
她站在皇陵外的石阶上,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残阳,心中却无暇多想。
“小姐,他……”春棠低声问。
沈微澜低头看他,指尖轻抚过他眉心,似曾相识的一幕浮现眼前。
“撑住。”她轻声道,“这一次,我不会让你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