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再显智慧稳人心-《夫人和离后,四大丫鬟跪迎回归》

  天刚亮,沈微澜就醒了。

  她看了眼桌上那张画了一夜的田亩图,纸角还压着半截炭笔。

  “春棠。”她喊。

  春棠立刻从外头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米汤。“主子,喝点热的。”

  “先不急。”沈微澜把图摊开,“你拿去算一遍。七天出苗多少,用药多少,每块地的人工耗时,全给我列清楚。”

  春棠低头看图,眉头一动:“要报给城主?”

  “不止他。”沈微澜站起身,“我要让所有人看见。”

  春棠抬头:“您想办个会?”

  “就在田头。”她说,“请城主来,也请百姓来。咱们不说空话,只看苗,看数,看地里长出来的东西。”

  春棠眼睛亮了:“我这就去整账册。”

  冬珞这时也进来了,听见这话,立刻道:“我去写告示,半个时辰后贴满东街。”

  “别光贴。”沈微澜说,“让夏蝉带人去,一家一家说。就说——今日午时,试验田见绿。”

  夏蝉在外头听见自己的名字,掀帘进来:“我去。”她点头,“顺便看看昨晚是谁碰了西边的线。”

  “查到靴子就行。”沈微澜淡淡道,“人不用抓,但得让他们知道,咱们看得见。”

  春棠捧着图要走,又被叫住。

  “做个图板。”沈微澜比划,“像铺子里挂的价目单那样,大字写,颜色分。老人小孩都能看懂。”

  春棠笑了:“明白。红的是死地,绿的是活苗,黄的是补药量。”

  “对。”沈微澜点头,“再加一行总账:十顷荒地,一个月能收多少粮。”

  春棠快步走了。

  冬珞提笔写告示,头也不抬:“主子,要是城主不来呢?”

  “他会来。”沈微澜走到门口,望着远处城墙,“他怕的不是我们骗他,是怕自己看错人。现在给他一个亲眼瞧清楚的机会,他不会放过。”

  冬珞停笔:“可百姓呢?还有人说咱们拿药材糟蹋地。”

  “那就让秋蘅说话。”她说,“药贵不贵,用没滥用,让她一句一句掰开讲。”

  秋蘅正端着药箱过来,听见这话,只轻轻应了声:“好。”

  沈微澜看着她:“你能说清楚?”

  “能。”秋蘅声音不高,“药泥里三成是草木灰,两成是腐骨粉,剩下的是普通药材渣。一勺成本不到三文。”

  “那就够了。”沈微澜说,“到时候你站我旁边,我说一句,你答一句。”

  秋蘅点头,转身去准备。

  中午前,田头搭了个简易棚子,中间摆了张桌子,上面铺着春棠做的图板。

  红绿黄蓝标得清清楚楚。

  四周百姓陆陆续续来了,有老农,也有带着孩子的妇人。

  有人小声议论:“真能长出苗?”

  “我今早路过看了,确实有绿点。”

  “可听说用了贵药,是不是哄人的?”

  夏蝉站在棚子边上,手按在腰间短刀上,眼神扫过人群。

  没多久,城主来了,身后跟着两个随从。

  他脸色沉沉的,没说话,直接往田里走。

  沈微澜没拦他,只跟在后面。

  走到一块地前,她蹲下,指着一株嫩芽:“大人请看。这是昨夜出土的,今早量过,高了半寸。”

  城主弯腰,仔细看。

  苗叶子是青的,根扎得稳,土还是湿的。

  他抬头:“全是这样?”

  “不是。”沈微澜站起来,“西边那片还没出,因为土更硬。但我们已经重新上药泥,预计两天内也能冒头。”

  城主不语,继续往前走。

  到了图板前,他停下。

  春棠上前一步:“大人,这是我们七天的记录。每亩用种三升,药泥半斤,三人一天理两亩地。如果全城十顷荒地都照这个法子来,一个月后,能收三千石口粮。”

  城主盯着数字看了很久。

  “这数准吗?”

  “每一笔都有记。”春棠翻开底下的小册子,“种子哪来的,药从哪取的,人力谁出的,全在这儿。您随时可查。”

  城主翻了几页,眉头松了点。

  沈微澜开口:“大人,我们不怕查。我们只怕时间不够。”

  城主抬头看她:“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想救人。”她说,“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您昨天怀疑我们占地生事,那今天请您看看——地在长苗,人在干活,心在为民。”

  周围百姓听得安静。

  有个白发老农走出来,蹲在田边摸了摸土:“这土……以前种不出东西,是因为干得太久,地气没了。”

  沈微澜走过去:“您说得对。地力尽了,就得养。就像人生病,不吃药怎么好?”

  老农点头:“可你们用的真是药?”

  秋蘅上前,打开一个小布包:“您闻闻。这是草木灰,这是腐骨粉,这是普通茯苓渣。加水调成泥,敷在根上,能松土,也能保水。”

  老农伸手捻了点,放在鼻下一嗅:“还真是这些。”

  “一勺才三文。”秋蘅说,“比买肥料还便宜。”

  人群里嗡地一声。

  “那我们也行?”

  “我家后院那块地能试吗?”

  沈微澜提高声音:“只要愿意干,人人都能试。种子我们可以匀出来一部分,方法全部公开。”

  百姓开始鼓掌。

  城主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一片绿,终于开口:“苗是真的。”

  沈微澜看着他:“所以,赌约作废了吗?”

  城主深深看她一眼:“我不该怀疑你。”

  “您是为全城负责。”她说,“疑得有理。”

  城主摇头:“可你没有争辩,也没有躲。你把证据摆出来,把人请来看。这才是治事之道。”

  他转向百姓:“从今日起,沈姑娘领头的这个法子,官府认了。所需物资,由衙门协调供给。”

  人群爆发出欢呼。

  谢云峥一直站在后面,这时走上前,低声问:“接下来呢?”

  “回城。”沈微澜看着远处城门,“还有很多事等着做。”

  “你累了一夜。”他说,“至少歇会儿。”

  “没时间歇。”她迈步往前走,“事情才刚开始。”

  一行人离开田头,沿着土路往城门走。

  阳光照在身上,风吹得衣角轻扬。

  百姓还在田边议论纷纷,有人已经开始打听怎么领种子。

  春棠走在沈微澜身边,小声问:“主子,下一步真要推广?”

  “当然。”她说,“不然费这么多劲干什么。”

  “可药材储备……”

  “用替代方。”秋蘅接话,“我已经配了新方子,成本更低。”

  “那就没问题了。”沈微澜脚步没停。

  夏蝉回头看了一眼:“没人跟着。”

  “现在还不敢。”冬珞冷笑,“等晚上再说。”

  “晚上也防得住。”夏蝉握了握刀柄。

  谢云峥忽然道:“你就不怕有人动手?”

  “怕。”沈微澜说,“但越怕越不能停。”

  他们走到城门口,守门的差役主动让开路。

  其中一个还笑着点头:“沈姑娘,回头教教我家那块地啊。”

  “好。”她也笑,“明天我就派人去。”

  队伍穿过城门洞,进入街道。

  人声渐多,车马往来。

  沈微澜走在最前,背挺得直。

  春棠忽然拉她袖子:“主子,你看那边。”

  街角站着几个人,穿着衙役服,低着头,不敢看这边。

  沈微澜只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

  “别管。”她说,“走我们的路。”

  谢云峥落后半步,低声说:“他们在怕什么?”

  “怕地真的活了。”

  “然后呢?”

  她脚步没停。

  “然后,就轮到我们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