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追寻源头解谜团-《夫人和离后,四大丫鬟跪迎回归》

  她把手里的病册递给春棠。

  “收好。”

  春棠接过,小声问:“您一夜没睡,去躺会儿吧?”

  “睡不着。”她摇头,“封城三天,新增才七个,都在家里传的。说明拦住了。”

  “那是好事啊。”

  “可源头没断。”她说,“水不对劲。”

  秋蘅走过来,手里捏着个小瓶子。“我昨晚取的西渠水样,颜色浑,还有股腥味。不是普通的脏。”

  冬珞摊开一张图铺在桌上。“你看,发病最集中的地方,都靠近西渠下游。挑夫们也说,他们就喝这段水。”

  沈微澜盯着图看了很久。“我要去看渠口。”

  “您不能去!”冬珞立刻说,“您是主心骨,万一出事,整个防疫就垮了。”

  “我不进去,就在边上看看。”

  “不行。”冬珞语气硬了,“您答应过我的。”

  “那你替我去?”

  “我也不能离岗。”冬珞皱眉,“我可以派人。”

  “必须亲眼确认。”

  两人僵着。谢云峥这时走进来,听见了。

  “我去。”他说。

  “您是侯爷,身份太显。”沈微澜摇头,“这事得悄无声息。”

  “那我带人护你去一趟。”他看着她,“你不信我?”

  她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地说:“信。但你得听我的安排。”

  “行。”

  “夏蝉打前哨,秋蘅随行验水,冬珞记痕迹。其他人原地待命。”

  春棠急了。“那我呢?”

  “你在城里盯粮药调度。”沈微澜拍拍她肩,“这里离不开你。”

  春棠咬唇点头。

  一行人半个时辰后出发。路难走,泥巴粘鞋底,走几步就得甩一下。

  “这地方平时没人来?”沈微澜问。

  “巡渠的差役早就不来了。”谢云峥答,“说是经费裁了。”

  “裁了?”她冷笑,“倒是省得被人发现。”

  走了许久,终于看到渠首。石闸塌了一半,杂草长得比人高。渠水绿得发黑,漂着死鱼。

  秋蘅蹲下,从袖里取出银针,往水里一插。拔出来时,针尖黑了。

  “有毒。”她声音冷了,“不是自然坏的。”

  夏蝉抽出软剑,在岸边划了个圈。“没人,但有脚印。新踩的,往那边山坳去了。”

  冬珞蹲在地上看。“步距一致,落地轻,像练过的人。”

  “查下去。”谢云峥说,“我去高处望风。”

  他爬上一块大石头,手搭凉棚四处看。

  沈微澜沿着渠边走,眼睛扫每一寸地。突然她停住。

  “这儿。”

  大家围过去。一堆乱石中间,半块陶片露在外面。

  冬珞小心捡起来,用布包好。翻到背面时,她动作一顿。

  “这个记号……”她低声说,“我在边关谍报图上见过。”

  “什么样子?”沈微澜问。

  冬珞把陶片递给她。“双蛇缠刀,刻得很浅,一般人看不出。”

  沈微澜盯着那符号,手指慢慢收紧。

  “这不是本地人干的。”

  “也不是贪官能做到的。”谢云峥从石头上跳下来,“他们没这本事。”

  “有人想乱城。”她说,“借疫生乱。”

  秋蘅这时从水边回来。“我采了三处水样,都一样。毒是从上游倒的,不止一次。”

  “多久了?”沈微澜问。

  “至少五天。”秋蘅脸色沉了,“我们刚封城,他们就开始动手。”

  “算准了时间。”冬珞抬头,“知道旱灾后百姓饮水紧张,一定会用西渠。”

  “所以不怕人少。”夏蝉接话,“死几个不打紧,只要传开就行。”

  沈微澜站在渠边,风吹得她衣角翻飞。

  “他们要的不是杀人。”她说,“是要人心散。”

  “现在呢?”夏蝉问。

  “现在我们知道是谁了。”

  “还不知道是谁。”冬珞提醒,“只知道这记号属于外势力。”

  “但线索在这儿。”沈微澜握紧陶片,“他们敢留痕迹,就别怕我们顺藤摸瓜。”

  谢云峥走过来。“接下来怎么走?”

  “先清污。”她说,“这水不能再用了。”

  “然后呢?”

  “然后找人。”她看向山坳方向,“脚印能追多远?”

  冬珞摇头。“我让夏蝉探了一段,进了林子就没了。对方很警觉。”

  “没关系。”沈微澜说,“他们不知道我们找到了陶片。还会再来。”

  “再来?”秋蘅皱眉,“你是说……等他们?”

  “对。”她点头,“我们假装没发现,放点假消息出去。他们以为安全,自然会露头。”

  “万一他们换地方投毒?”

  “不会。”沈微澜说,“西渠是唯一能影响全城水源的地方。换了别的,动静太大。”

  “可他们会不会已经转移目标?”冬珞问。

  “不会这么快。”沈微澜看着渠水,“他们花了功夫布局,不会轻易放弃。”

  “那我们现在回去?”谢云峥问。

  “再等等。”她说,“我想再看一眼渠口。”

  她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弯腰。

  “这儿有东西。”

  众人跟上。她从石缝里抠出一小块布条,灰褐色,边缘烧焦了。

  “像是袋子破了留下的。”她说,“装毒的人,袋子被石头刮破了。”

  冬珞接过细看。“织法粗糙,但染料特殊。我在北境商队的货包上见过这种颜色。”

  “北境?”谢云峥眼神一冷,“那边最近有动静?”

  “三个月前,一批商队被劫。”冬珞回忆,“官府说是山匪,但货单里少了硫磺和砒霜。”

  “这两种都能制毒。”秋蘅说,“如果混着用,加上某些草药,就能做出这种热毒。”

  “所以不是偶然。”沈微澜站直身子,“是早就准备好了。”

  “要不要上报朝廷?”谢云峥问。

  “不能报。”她摇头,“现在证据太少。报上去,只会被压下来。”

  “那怎么办?”

  “我们自己查。”她说,“先把水清了,再设局等他们。”

  “设什么局?”

  “就说城东井水也出了问题。”她看着冬珞,“你放个风,说我们要改引东井水。”

  “他们会信?”夏蝉问。

  “只要他们想继续搅乱,就会信。”沈微澜说,“他们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万一不来呢?”

  “那就我们去找。”她目光扫过几人,“你们谁愿意跟我进山?”

  “我!”夏蝉立刻说。

  “我也去。”秋蘅点头。

  “我留下统筹。”冬珞说,“城里也需要人指挥。”

  谢云峥看着沈微澜。“你真要亲自去?”

  “这事,我必须在场。”她说,“他们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只有我在,才能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

  “那你得听我的。”他盯着她,“遇到危险,立刻撤。”

  “好。”她答应得干脆。

  “什么时候动手?”

  “今晚。”她说,“等天黑。”

  “我去安排人手。”谢云峥转身,“夏蝉,你跟我来。”

  两人走开几步低声说话。

  沈微澜站在原地,手里还攥着那块布条。

  秋蘅走近。“您累了吧?”

  她摇头。“不累。”

  “可您眼睛红了。”

  “没事。”她笑了笑,“等这事完了,我再睡。”

  冬珞走过来。“我已经拟好假消息,等会儿就让人传出去。”

  “好。”她点头。

  远处,谢云峥和夏蝉说完话,一起走回来。

  “人都安排好了。”他说,“只等你一句话。”

  沈微澜深吸一口气。

  “那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