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澜站在医馆后院的井台边,手中药杵轻轻捣着几株墨绿草叶。昨夜她将“鹰现,兵行,慎之”的密信焚毁后,彻夜难眠,思索着信件背后的深意。此刻,晨光初现,水汽从井口袅袅升腾,将她的身影映得有些模糊。
秋蘅从屋内走出,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纸页,眉头紧蹙。
“小姐,柳若蘅留下的毒经里,果然提到了寒毒。”她低声说道,“配方与谢将军近日所遇的病症极为相似。”
沈微澜停下手中的动作,抬眼看向她:“可有解法?”
秋蘅点头,翻开一页:“有,但需要一味‘雪莲霜’,此物极难寻,且只生长在西岭背阴处。”
沈微澜思索片刻,道:“那就去一趟西岭。不过在此之前……”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秋蘅手中的毒经上,“你用青莲露和紫苏灰显影时,可曾发现什么异常?”
秋蘅迟疑了一下,将纸张翻过来,露出右下角那枚半指印:“这印记……像是从侯府旧账本上拓下来的。”
沈微澜神色微凝,指尖轻抚那枚印记,心中已有猜测,却未说破。
“继续查。”她低声道,“我要知道,这份毒经,究竟是谁交给柳若蘅的。”
京城南门外,义诊队已整装待发。
冬珞身着素衣,站在马车旁,正与春棠核对最后一份名单。
“绣坊女工都安排好了?”沈微澜走来,披着一件深色大氅,遮住了腰间暗藏的玉牌。
“是。”春棠应道,“每个人都带着绣品,里面缝了我们标记的地形图。”
“很好。”沈微澜点头,“记住,此次义诊,不只为救人,更是为了收集敌军动向。若遇到可疑之人,不必硬拼,留下记号即可。”
话音刚落,一名男子快步走近,递上一封密信。
“京城急件。”
沈微澜接过京城急件,匆匆一瞥,神色骤变,随手将信丢入火盆。信件很快被火焰化为灰烬。
“出发吧。”她转身对众人道。
队伍缓缓出城,朝着北面而去。
与此同时,在西岭一处废弃驿站内,几名士兵围坐在火堆旁,一边烤火,一边翻弄着一堆药渣。
其中一人皱眉道:“这药材也太杂了吧,又是当归,又是附子,还有龙胆草……哪来的这么多钱买?”
另一人嗤笑道:“你懂个屁,这是上面新调来的军医配的方子,说是能防寒毒。”
“寒毒?”第三名士兵闻言,面色一变,“前些日子,隔壁哨所就有几个兄弟染了怪病,浑身发冷,还咳血。”
“嘘——”最先说话那人赶紧打断他,“别乱说,上头不让传。”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几人立刻警觉地站起身,有人伸手按住刀柄。
门被推开,一个身穿粗布衣裳的女子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个包袱,看上去像是逃难的老百姓。
“几位军爷,小女子路过此地,天黑路远,想借宿一晚,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几人打量她一眼,见是个弱女子,便放松了警惕。
“行啊,今晚住这儿也成。”有人笑着招手,“不过你带的东西倒不少,是做什么营生的?”
女子笑了笑,将包袱放在地上:“我是做绣活的,这些是没做完的绣品,打算带到城里去卖。”
她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包袱一角,露出几匹红绸,隐约可见其上的纹样。
其中一人无意间瞥了一眼,心头忽然一震。
那花纹……
竟与他昨日整理药箱时,在某包药渣底部看到的图案极为相似!
谢云峥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的山峦,手中握着一封信。
火漆已经拆开,封蜡残留在信封边缘,略带一丝苦味。
他皱了皱眉,随即低头看信。
纸上字迹清秀,写着一行小楷:
“寒毒配方已现,义诊队已启程,西岭或有蹊跷。”
没有署名,但他认得出这字迹。
是沈微澜的笔迹。
他沉默片刻,将信收起,抬头望向夜空。
月光如水,洒落在他的铠甲上,映出一道清冷的银辉。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跑来,抱拳禀报:“将军,前方斥候回报,西岭方向发现大量药渣堆积,疑似敌军营地!”
谢云峥眼神一凛,立刻下令:“召集副将,半个时辰后出兵侦查!”
他转身走入营帐,取下挂在墙上的地图,仔细查看。
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一处细节上。
地图上,西岭附近的三处哨所之间,标注着一种特殊的药材消耗记录——
雪莲霜
他心中一动,想起不久前在护甲内衬上看到的那个熟悉花纹。
棠梨花。
他终于明白,沈微澜为何要在此刻组织义诊。
她不是在救人。
而是在布阵。
医馆内,沈微澜正伏案书写一份药方。
窗外风声渐起,吹得窗纸簌簌作响。
秋蘅走进来,将一碗热汤放在桌上:“小姐,喝点姜汤暖暖身子。”
沈微澜点头,端起碗来,轻轻吹了口气。
“你有没有发现,”她忽然开口,“最近送来的药材中,有一部分并非出自本地?”
秋蘅微微一怔:“你是说……”
“有人在暗中往前线运送药材。”沈微澜放下碗,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而且,这些药材的种类,正好对应寒毒的发作症状。”
她顿了顿,低声道:“他们不是在治疗将士,而是在制造敌人。”
秋蘅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所以,”沈微澜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我必须亲自走一趟西岭。”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春棠的声音响起:“小姐,义诊队刚刚传回消息,他们在西岭发现了一批可疑药渣,与我们推测的路线完全吻合。”
沈微澜嘴角微微扬起,仿佛早有预料。
“很好。”她转身,拿起斗篷,“准备马车,我要连夜出发。”
而在千里之外的西岭深处,一支队伍悄然潜行。
领头的是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脸上蒙着布巾,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他站在高处,俯视下方的一片营地。
篝火点点,药香弥漫,空气中隐隐透着一股异样的气息。
他低声对身旁人吩咐:“传令下去,明日午时之前,务必完成最后一批寒毒调配。”
身旁之人应声而去。
秋蘅从屋内走出,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纸页,眉头紧蹙。
“小姐,柳若蘅留下的毒经里,果然提到了寒毒。”她低声说道,“配方与谢将军近日所遇的病症极为相似。”
沈微澜停下手中的动作,抬眼看向她:“可有解法?”
秋蘅点头,翻开一页:“有,但需要一味‘雪莲霜’,此物极难寻,且只生长在西岭背阴处。”
沈微澜思索片刻,道:“那就去一趟西岭。不过在此之前……”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秋蘅手中的毒经上,“你用青莲露和紫苏灰显影时,可曾发现什么异常?”
秋蘅迟疑了一下,将纸张翻过来,露出右下角那枚半指印:“这印记……像是从侯府旧账本上拓下来的。”
沈微澜神色微凝,指尖轻抚那枚印记,心中已有猜测,却未说破。
“继续查。”她低声道,“我要知道,这份毒经,究竟是谁交给柳若蘅的。”
京城南门外,义诊队已整装待发。
冬珞身着素衣,站在马车旁,正与春棠核对最后一份名单。
“绣坊女工都安排好了?”沈微澜走来,披着一件深色大氅,遮住了腰间暗藏的玉牌。
“是。”春棠应道,“每个人都带着绣品,里面缝了我们标记的地形图。”
“很好。”沈微澜点头,“记住,此次义诊,不只为救人,更是为了收集敌军动向。若遇到可疑之人,不必硬拼,留下记号即可。”
话音刚落,一名男子快步走近,递上一封密信。
“京城急件。”
沈微澜接过京城急件,匆匆一瞥,神色骤变,随手将信丢入火盆。信件很快被火焰化为灰烬。
“出发吧。”她转身对众人道。
队伍缓缓出城,朝着北面而去。
与此同时,在西岭一处废弃驿站内,几名士兵围坐在火堆旁,一边烤火,一边翻弄着一堆药渣。
其中一人皱眉道:“这药材也太杂了吧,又是当归,又是附子,还有龙胆草……哪来的这么多钱买?”
另一人嗤笑道:“你懂个屁,这是上面新调来的军医配的方子,说是能防寒毒。”
“寒毒?”第三名士兵闻言,面色一变,“前些日子,隔壁哨所就有几个兄弟染了怪病,浑身发冷,还咳血。”
“嘘——”最先说话那人赶紧打断他,“别乱说,上头不让传。”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几人立刻警觉地站起身,有人伸手按住刀柄。
门被推开,一个身穿粗布衣裳的女子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个包袱,看上去像是逃难的老百姓。
“几位军爷,小女子路过此地,天黑路远,想借宿一晚,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几人打量她一眼,见是个弱女子,便放松了警惕。
“行啊,今晚住这儿也成。”有人笑着招手,“不过你带的东西倒不少,是做什么营生的?”
女子笑了笑,将包袱放在地上:“我是做绣活的,这些是没做完的绣品,打算带到城里去卖。”
她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包袱一角,露出几匹红绸,隐约可见其上的纹样。
其中一人无意间瞥了一眼,心头忽然一震。
那花纹……
竟与他昨日整理药箱时,在某包药渣底部看到的图案极为相似!
谢云峥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的山峦,手中握着一封信。
火漆已经拆开,封蜡残留在信封边缘,略带一丝苦味。
他皱了皱眉,随即低头看信。
纸上字迹清秀,写着一行小楷:
“寒毒配方已现,义诊队已启程,西岭或有蹊跷。”
没有署名,但他认得出这字迹。
是沈微澜的笔迹。
他沉默片刻,将信收起,抬头望向夜空。
月光如水,洒落在他的铠甲上,映出一道清冷的银辉。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跑来,抱拳禀报:“将军,前方斥候回报,西岭方向发现大量药渣堆积,疑似敌军营地!”
谢云峥眼神一凛,立刻下令:“召集副将,半个时辰后出兵侦查!”
他转身走入营帐,取下挂在墙上的地图,仔细查看。
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一处细节上。
地图上,西岭附近的三处哨所之间,标注着一种特殊的药材消耗记录——
雪莲霜
他心中一动,想起不久前在护甲内衬上看到的那个熟悉花纹。
棠梨花。
他终于明白,沈微澜为何要在此刻组织义诊。
她不是在救人。
而是在布阵。
医馆内,沈微澜正伏案书写一份药方。
窗外风声渐起,吹得窗纸簌簌作响。
秋蘅走进来,将一碗热汤放在桌上:“小姐,喝点姜汤暖暖身子。”
沈微澜点头,端起碗来,轻轻吹了口气。
“你有没有发现,”她忽然开口,“最近送来的药材中,有一部分并非出自本地?”
秋蘅微微一怔:“你是说……”
“有人在暗中往前线运送药材。”沈微澜放下碗,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而且,这些药材的种类,正好对应寒毒的发作症状。”
她顿了顿,低声道:“他们不是在治疗将士,而是在制造敌人。”
秋蘅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所以,”沈微澜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我必须亲自走一趟西岭。”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春棠的声音响起:“小姐,义诊队刚刚传回消息,他们在西岭发现了一批可疑药渣,与我们推测的路线完全吻合。”
沈微澜嘴角微微扬起,仿佛早有预料。
“很好。”她转身,拿起斗篷,“准备马车,我要连夜出发。”
而在千里之外的西岭深处,一支队伍悄然潜行。
领头的是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脸上蒙着布巾,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他站在高处,俯视下方的一片营地。
篝火点点,药香弥漫,空气中隐隐透着一股异样的气息。
他低声对身旁人吩咐:“传令下去,明日午时之前,务必完成最后一批寒毒调配。”
身旁之人应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