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固城的夏末,空气中已褪去几分燥热,却弥漫着更为浓烈的战意。北府军大营,中军帐内,将星云集,气氛肃穆。巨大的舆图上,代表河流的蓝色曲线与代表城池的黑色圆点纵横交错,一支支小旗被刘裕亲手插在不同的位置上。
“姚兴病重,后秦诸子内斗渐起,此乃天赐良机!”刘裕声如洪钟,手指重重敲在长安的位置上,“然,关中乃四塞之地,山河险固,若一味强攻,纵能胜,亦必迁延时日,损耗过大。我意,分兵而进,多路齐发,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众将屏息凝神,目光紧随刘裕的手指移动。
“主力!”刘裕的手指沿汴水(通济渠)一路向西,划过巨野、滑台、洛阳,“我自统中军,携大部分舟师、步卒及新练骑兵,沿汴水西进,直逼洛阳!此路乃正面攻坚,需以泰山压顶之势,震慑敌胆,吸引后秦主力!”
“偏师一!”他的手指转向南方,“檀道济、沈林子听令!命你二人率精兵一万,出彭城,经沛县、睢阳,向荥阳、成皋方向运动!沿途清剿残敌,保障主力右翼,并伺机切断洛阳与东南之联系!”
“偏师二!”手指又移向北方,划过黄河,“朱超石、胡藩听令!命你率水军一部并步骑五千,自清河入黄河,溯流西上,攻略碻磝、滑台等河北岸要点,牵制魏军(北魏),防止其南下干扰,同时威胁后秦北部防线!”
“奇兵!”最后,刘裕的手指猛地一点地图上一条更偏南的路线,经由淮河、泗水,再转入沔水(汉水),“王镇恶、蒯恩听令!”
此言一出,帐中微微有些骚动。王镇恶乃前秦名相王猛之孙,对关中情势熟悉,但终究是降将。刘裕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沉声道:“命你二人率精锐‘战车’(实为搭载步兵的快速舰船)百艘,士卒两万,诈称刘兖州(刘藩)部众,溯沔水而上,直插潼关!务必以最快速度,破关而入,截断关中与中原联系,锁死长安东大门!”
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若能成功,潼关天险一失,长安便门户洞开。
刘裕环视众将,眼神睥睨:“诸路大军,需依约准时抵达战位,互相策应,不得有误!中军压力最大,将为尔等吸引敌军主力。偏师奇兵,行动务必迅猛果决!拿下洛阳、潼关,则关中震动,长安可期!”
“谨遵将令!”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屋瓦,人人眼中都燃烧着建功立业的渴望。
陈衍站在稍靠后的位置,听着这宏大的战略部署,心中暗自赞叹刘裕的用兵之能。分进合击,正奇相辅,充分利用了水军优势和内部情报,直指要害。但他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倍增——多路出兵,意味着对军械,尤其是舟船、弩箭、骑兵装备的需求更加庞大和急迫。建康的补给迟迟未至,青州本地的产能已近极限。
会议散去,诸将各自领命准备。陈衍正欲赶回工坊督促生产,却被刘裕叫住。
“阿衍,”刘裕走到他身边,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各路人马,尤其是王镇恶那一路,深入敌后,补给困难。你工坊所出的精良甲械,需优先保障他们。可能做到?”
陈衍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道:“必竭尽全力!新造的马镫马鞍和轻甲,可先装备朱超石部渡黄河的骑兵以及王将军的奇兵。只是……”他顿了顿,还是说道,“精铁、桐油、牛皮等物,库存消耗极快,若建康方面再……”
刘裕摆手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建康之事,我自有计较。你只需放手去做!非常之时,可用非常之法。青齐之地,豪强坞堡众多,昔日依附南燕者不在少数……”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然明了:必要时,可以“征用”。
陈衍心中一凛,知道这是要动用强硬手段搜集物资了。他点头领命:“明白。我即刻去办。”
走出大帐,看着外面忙碌调动的军队,战马嘶鸣,旌旗招展,庞大的战争机器已然全速开动。兵分多路,如同数把尖刀,即将刺向后秦的心脏。而陈衍知道,他掌控的工坊,就是为这些尖刀淬火、磨砺的地方。
他抬头望了一眼南方,建康的方向,心中那丝不安愈发清晰。刘裕的战略堪称完美,但这完美计划的背后,是建立在越来越脆弱的补给线和本土资源掠夺之上的。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这庞大的攻势,可能会瞬间陷入僵局甚至危机。
他甩甩头,将这些忧虑暂时压下,快步向炉火不熄的工坊走去。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让这些尖刀更锋利些,更坚固些。
“姚兴病重,后秦诸子内斗渐起,此乃天赐良机!”刘裕声如洪钟,手指重重敲在长安的位置上,“然,关中乃四塞之地,山河险固,若一味强攻,纵能胜,亦必迁延时日,损耗过大。我意,分兵而进,多路齐发,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众将屏息凝神,目光紧随刘裕的手指移动。
“主力!”刘裕的手指沿汴水(通济渠)一路向西,划过巨野、滑台、洛阳,“我自统中军,携大部分舟师、步卒及新练骑兵,沿汴水西进,直逼洛阳!此路乃正面攻坚,需以泰山压顶之势,震慑敌胆,吸引后秦主力!”
“偏师一!”他的手指转向南方,“檀道济、沈林子听令!命你二人率精兵一万,出彭城,经沛县、睢阳,向荥阳、成皋方向运动!沿途清剿残敌,保障主力右翼,并伺机切断洛阳与东南之联系!”
“偏师二!”手指又移向北方,划过黄河,“朱超石、胡藩听令!命你率水军一部并步骑五千,自清河入黄河,溯流西上,攻略碻磝、滑台等河北岸要点,牵制魏军(北魏),防止其南下干扰,同时威胁后秦北部防线!”
“奇兵!”最后,刘裕的手指猛地一点地图上一条更偏南的路线,经由淮河、泗水,再转入沔水(汉水),“王镇恶、蒯恩听令!”
此言一出,帐中微微有些骚动。王镇恶乃前秦名相王猛之孙,对关中情势熟悉,但终究是降将。刘裕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沉声道:“命你二人率精锐‘战车’(实为搭载步兵的快速舰船)百艘,士卒两万,诈称刘兖州(刘藩)部众,溯沔水而上,直插潼关!务必以最快速度,破关而入,截断关中与中原联系,锁死长安东大门!”
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若能成功,潼关天险一失,长安便门户洞开。
刘裕环视众将,眼神睥睨:“诸路大军,需依约准时抵达战位,互相策应,不得有误!中军压力最大,将为尔等吸引敌军主力。偏师奇兵,行动务必迅猛果决!拿下洛阳、潼关,则关中震动,长安可期!”
“谨遵将令!”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屋瓦,人人眼中都燃烧着建功立业的渴望。
陈衍站在稍靠后的位置,听着这宏大的战略部署,心中暗自赞叹刘裕的用兵之能。分进合击,正奇相辅,充分利用了水军优势和内部情报,直指要害。但他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倍增——多路出兵,意味着对军械,尤其是舟船、弩箭、骑兵装备的需求更加庞大和急迫。建康的补给迟迟未至,青州本地的产能已近极限。
会议散去,诸将各自领命准备。陈衍正欲赶回工坊督促生产,却被刘裕叫住。
“阿衍,”刘裕走到他身边,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各路人马,尤其是王镇恶那一路,深入敌后,补给困难。你工坊所出的精良甲械,需优先保障他们。可能做到?”
陈衍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道:“必竭尽全力!新造的马镫马鞍和轻甲,可先装备朱超石部渡黄河的骑兵以及王将军的奇兵。只是……”他顿了顿,还是说道,“精铁、桐油、牛皮等物,库存消耗极快,若建康方面再……”
刘裕摆手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建康之事,我自有计较。你只需放手去做!非常之时,可用非常之法。青齐之地,豪强坞堡众多,昔日依附南燕者不在少数……”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然明了:必要时,可以“征用”。
陈衍心中一凛,知道这是要动用强硬手段搜集物资了。他点头领命:“明白。我即刻去办。”
走出大帐,看着外面忙碌调动的军队,战马嘶鸣,旌旗招展,庞大的战争机器已然全速开动。兵分多路,如同数把尖刀,即将刺向后秦的心脏。而陈衍知道,他掌控的工坊,就是为这些尖刀淬火、磨砺的地方。
他抬头望了一眼南方,建康的方向,心中那丝不安愈发清晰。刘裕的战略堪称完美,但这完美计划的背后,是建立在越来越脆弱的补给线和本土资源掠夺之上的。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这庞大的攻势,可能会瞬间陷入僵局甚至危机。
他甩甩头,将这些忧虑暂时压下,快步向炉火不熄的工坊走去。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让这些尖刀更锋利些,更坚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