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銮舆西进,万姓归心-《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春末夏初,渭水两岸沃野新绿,生机勃勃。在慕容月堪称完美的筹划与调度下,经过数月紧张有序的准备,北秦政权中枢迁都长安的浩大工程,终于迎来了最核心、也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步——王驾入京。

  这一日,天公作美,碧空如洗。自长安城西的渭桥开始,直至整修一新的玄武门,沿途数十里,早已被肃清的官道两旁,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百姓。他们之中,有关中本地历经磨难、终于盼来王师的黎民,有跟随迁都队伍从陇右、河西而来的军属和商户,更有许多闻讯而来、想要一睹新主风采的士人学子。人潮涌动,万头攒动,却意外地保持着一种庄重而期盼的寂静。

  午时初刻,远方地平线上,烟尘微起,继而传来低沉而富有节奏的鼓角之声。

  “来了!来了!”人群开始骚动,引颈西望。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威严雄壮的仪仗前导。三十六名赤膊力士,抬着巨大的青铜号角,吹响苍凉浑厚的乐曲,声震原野。紧随其后的是象征王权的九旒龙旗、玄鸟旌旗,以及各色绘有星辰、山峦、斧钺的仪仗,在阳光下猎猎招展,耀人眼目。

  之后是肃穆整齐的军阵。最先开道的是独孤信率领的五千轻骑,人马皆披玄甲,鞍鞯鲜明,长槊如林,刀刃映日寒光凛冽。骑兵们面容冷峻,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方,无形的杀气让喧闹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心生敬畏。蹄声如雷,踏地而来,彰显着这支军队的无敌锋芒。

  轻骑过后,是由王镇恶亲自统领的“玄甲营”重步兵方阵。这些百战锐士,身着统一的精良筒袖铠,手持长戟或环首刀,迈着沉重而整齐的步伐,每一步都仿佛撼动着大地。他们的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如同一道移动的钢铁城墙,给人以无比坚实的安全感。这是北秦立国的根本,是扫平关中的铁拳,他们的出现,引发了人群中一阵低低的、充满震撼的惊叹。

  军队过后,才是真正的王驾中枢。

  由八匹毫无杂色的河西龙驹牵引的玉辂(简化版)缓缓驶来。车厢以玄色为主,镶嵌金纹,虽不极尽奢华,却大气磅礴,充满威仪。御辇四周,是精心挑选的数百名高大魁梧、身着锦袍的禁卫军官,手按仪刀,护卫森严。

  玉辂之上,陈衍头戴旒冕,身着玄色十二章纹冕服,腰佩环首刀,面容沉静,目光如电,缓缓扫过道路两旁的山川与人群。他并未刻意展露笑容,但那沉稳如山、不怒自威的气度,却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折的王者之风。

  在他的身旁,略后半步的位置,设有一张凤座。慕容月端坐其上,她今日身着符合王妃品级的翟衣,头戴珠冠,妆容典雅庄重。她微微抬着下颌,目光平和而睿智地望向远方巍峨的长安城墙,一只手轻轻护着已明显隆起的腹部。她的存在,柔化了王权的刚硬,增添了一份母仪天下的雍容与希望。

  在玉辂之后,是乘坐着各式车驾的北秦文武重臣。崔浩、李繁、以及众多新近提拔的官员们,皆身着朝服,神色肃然,感受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队伍的最后,则是部分率先迁移的官员家眷车辆,以及装载着重要文书、典籍、仪物的车队,络绎不绝,绵延数里。

  当玉辂行至渭桥时,鼓乐声变得更加恢宏。早已等候在此的长安父老代表、士绅名流,在临时选出的耆老带领下,颤巍巍地跪伏于地,献上壶浆箪食。

  “长安父老,恭迎王驾!愿王上万岁,北秦万年!”老人们声音哽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战乱与离丧,此刻的迎接,蕴含着对太平盛世最深切的渴望。

  陈衍示意玉辂稍停。他并未下车,而是站起身,面向跪迎的百姓,朗声道:“父老们请起!孤来迟了,让尔等受苦了!自今日起,孤与尔等共居此城,必当扫除奸宄,抚育黎元,使关中再无饥馑之苦,刀兵之祸!凡我臣民,各安其业,共享太平!”

  他的声音以内力送出,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承诺。

  “万岁!”

  “北秦万岁!”

  人群中终于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最初的敬畏化作了狂热的拥戴。许多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将手中的花瓣、谷粒抛向空中,洒在王驾经过的道路上。

  队伍继续前行,穿过欢呼的人海,缓缓驶向长安玄武门。城门早已洞开,城墙之上,站满了值守的北秦士兵,盔明甲亮,刀枪闪耀。

  进入城门的那一刻,陈衍和慕容月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城内。街道两旁,依然是万民跪迎的盛况。与城外相比,城内的百姓眼神更加复杂,有好奇,有期盼,有迷茫,也有终于尘埃落定的释然。许多房屋依旧残破,但街道已被打扫干净,一些店铺甚至试探性地开了门。

  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街景,慕容月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这里曾是她祖先荣耀的故都,也曾是她身为俘虏踏入的伤心地,如今,她却以主人的身份,与夫君一同归来。她的手,下意识地握紧了陈衍的手。

  陈衍感受到她的情绪,反手紧紧握住她,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未央宫的方向。

  銮驾穿过长长的街道,最终抵达未央宫前广场。经过数月的抢修,前殿主体已然恢复,虽细节处仍显粗糙,但那恢宏的格局、巍峨的殿宇,已然展现出帝国中枢的磅礴气势。

  陈衍携慕容月步下玉辂,踏着铺有红毡的台阶,一步步走向那象征着最高权力的大殿。

  文武百官紧随其后,肃然无声。

  当两人并肩站立在未央宫前殿的高阶之上,俯瞰下方肃立的群臣和远处依稀可见的万千百姓时,悠扬的钟鼓之声再次响彻全城。

  “臣等恭迎王上、王妃娘娘还驾长安!北秦万年,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响彻云霄。

  陈衍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脚下这片土地沉甸甸的历史与责任。他朗声道:“众卿平身!”

  “自今日起,长安,即为吾北秦之京师!孤将与诸卿,与万民一道,在此开创一个新的盛世!”

  声音落下,阳光正好洒满未央宫广场,也照亮了这座古老帝都的新生。迁都之仪,至此礼成。北秦政权,正式在这片王者之地上,开启了它的新纪元。而陈衍与慕容月的身影,也从此深深地烙印在了长安的历史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