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誓师出征-《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长安城西,渭水之滨,皇家校场。这片平日足以容纳数万大军操演的广阔土地,今日却被黑压压的人潮与旌旗所彻底覆盖,一直蔓延到远方的地平线。初春的寒风依旧料峭,却吹不散此地冲天而起的炽热战意与肃杀之气。

  帝国最精锐的军团,已然在此集结完毕。

  阵列最前方,是如同钢铁丛林般的重甲步兵方阵。士卒们皆身着工械司最新打造的明光铠,甲叶在微弱的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寒光,手中的长槊挺立如林,枪尖所指,虚空仿佛都要被刺破。他们沉默如山,唯有面甲下的眼神,透着一往无前的坚定。这是北秦的坚盾,亦是破阵的利矛。

  重步兵两侧,是规模庞大的轻步兵与强弩手阵列。他们装备着制式的环首刀、改进后的擘张弩或蹶张弩,腰悬箭囊,背负箭袋。他们的眼神更加锐利,如同猎鹰,等待着将死亡的箭雨倾泻到敌人头顶。

  而阵列的两翼,则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骑兵集群。玄甲重骑人马俱甲,如同来自九幽的金属巨兽,肃立无声,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轻骑兵则显得更加躁动,战马不时打着响鼻,刨动着蹄子,骑士们控着缰绳,目光投向远方,充满了对驰骋沙场的渴望。更远处,还可以看到水师官兵的代表队伍,以及工械营、医疗营等辅助兵种的旗帜。

  数十万大军,鸦雀无声。只有风吹动旗帜发出的猎猎作响,以及战马偶尔的嘶鸣。这种极致的寂静,比任何喧嚣都更能彰显其磅礴的力量和严格的纪律。

  忽然,低沉的号角声自校场尽头响起,悠长而苍凉,穿透云霄。

  咚!咚!咚!

  紧接着,巨大的战鼓被擂响,一声声,沉重而富有节奏,如同巨人的心跳,敲打在每一个人的胸膛,让人血脉贲张。

  在文武百官、皇室宗亲的簇拥下,皇帝陈衍的身影出现在高高的点将台上。他今日未穿龙袍,而是身披一套专门为他锻造的暗金色明光铠,腰佩名为“断岳”的环首刀,猩红的披风在身后飞扬。他步履沉稳,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无边无际的军队,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鼓点上。

  他走到台前,双手虚按。鼓声号角戛然而止,整个天地间仿佛只剩下风吹旗帜的声音。

  短暂的寂静后,陈衍开口了。他的声音并不如何嘶声力竭,却奇异地盖过了风声,清晰地传入校场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和深沉的情感。

  “大秦的将士们!”

  仅仅一个称呼,就让台下无数士卒的胸膛不由自主地挺高了几分。

  “五年前,就在那条黄河边上!”陈衍的手臂猛然指向东方,“我们无数的好兄弟,好儿郎,倒在了魏虏的铁蹄刀箭之下!黄河之水,曾被英雄的鲜血染红!那是朕之耻,是朝廷之耻,更是我全体大秦将士之耻!”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无尽的悲愤与决绝:“这五年来,朕无一日敢忘!朕知道,你们也从未忘记!我们秣马厉兵,我们打造坚船利炮,我们辛勤劳作积累粮草,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今天!”他几乎是怒吼出来,“为的就是一雪前耻!为的就是告诉拓跋焘,告诉天下人,我大秦男儿的血,不会白流!我华夏的土地,不容胡虏践踏!”

  “如今,拓跋焘又来了!他带着更多的兵,更多的刀,还想重复五年前的旧梦!他想把我们再次踩在脚下!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数十万人如同一个人般,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声浪滚滚,直冲云霄,仿佛要将天空都撕裂!

  “好!”陈衍重重一拳砸在身前的栏杆上,“朕,与你们一样,不答应!”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如同出鞘的宝剑:“这一次,我们不再被动挨打!这一次,我们要跨过黄河!我们要攻破洛阳!我们要犁庭扫穴,直捣平城!我们要用魏虏的血,来祭奠我们的英灵!要用一场彻彻底底的大胜,来奠定我大秦万世的太平!”

  “朕,今日在此,对天起誓!对你们起誓!此战,朕将与你们同行,共赴沙场!赏罚分明,有功必赏!凡战死者,抚恤加倍,子女由朝廷抚养!凡怯战退缩者,无论官兵,立斩不赦!”

  他猛地抽出“断岳”宝刀,斜指长空,阳光在刀身上流淌,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大秦的勇士们!拿起你们的武器!跟随朕的旗帜!为了雪耻!为了家园!为了你们身后的父母妻儿!出征!”

  “陛下万岁!大秦万年!”

  “雪耻!雪耻!雪耻!”

  “杀!杀!杀!”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狂热,更加暴烈!士兵们用力顿着手中的兵器,槊杆敲击地面,刀剑拍打盾牌,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整个校场仿佛化作了沸腾的海洋,无边的战意和杀气凝聚成实质,冲散了天上的流云。

  就在这时,一阵清越的钟鼓之声响起,稍稍压下了震天的呐喊。只见皇后慕容月,率领着后宫嫔妃、文武百官的家眷以及长安城的耆老代表,出现在了点将台一侧。她们身后,是无数辆满载着酒肉、粮饼、鞋袜的马车。

  慕容月今日亦是一身素雅戎装,未施粉黛,却雍容华贵。她端着一碗斟满的酒,走到台前,声音清亮而温暖,如同春风拂过熊熊燃烧的烈焰:

  “将士们!陛下已言尽!本宫与长安百姓,别无长物,唯有备下薄酒一碗,为诸位壮行!”

  她将酒碗高高举起,然后缓缓洒在台前:“此第一碗,敬天地!佑我王师,旗开得胜!”

  身旁女官立刻又斟满一碗。

  “此第二碗,敬陛下!愿陛下龙体安康,引领王师,克定祸乱!”

  再斟满第三碗。

  慕容月目光扫过台下无数张激动而又年轻的脸庞,声音微微有些哽咽:“这第三碗…敬你们!我大秦的好儿郎!愿你们奋勇杀敌,早日凯旋!长安,等你们回家!你们的家小,自有朝廷与本宫看顾,勿虑!”

  说罢,她将第三碗酒一饮而尽!

  台下,无数将士的眼眶红了。他们或许不惧死亡,但最牵挂的,便是身后家人。皇后的承诺,如同给他们吃了一颗最有效的定心丸。

  “谢皇后娘娘!”

  “誓死杀敌!报效皇恩!”

  呼声更加热烈,带上了几分悲壮与柔情。

  随后,在后宫女官和官吏的组织下,酒肉食物被分发到各个方阵。将士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气氛热烈而悲壮。

  陈衍走下点将台,翻身上了一匹神骏的黑色战马,在玄甲骑兵的护卫下,缓缓检阅部队。所到之处,尽是狂热的目光和震天的欢呼。

  号角再次长鸣,低沉而悠远,如同出征的号令。

  “出发!”

  各军主将的命令依次下达。

  庞大的军团,如同缓缓开动的钢铁洪流,开始按照预定的序列,向着东方,向着黄河,向着战场,开拔!

  旌旗遮天蔽日,刀枪闪耀寒光,脚步声、马蹄声、车轮声汇成一片沉重的轰鸣,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陈衍勒马立于一处高坡,回首望去,是无尽的人流和如林般的枪戟。他的目光坚定,再无丝毫动摇。

  慕容月站在点将台上,目送着大军远去,直到那滚滚洪流消失在视野的尽头,唯有烟尘依旧冲天而起。她轻轻握紧了拳头,心中默念:

  “愿天佑大秦,佑我夫君,佑我将士…平安归来。”

  帝国的战争巨轮,已然全速启动,携带着无边的力量与意志,碾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