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已然大亮,但黄河南岸的天空却被浓密的硝烟、尘土和血腥气所笼罩,呈现出一种昏黄可怖的色调。初升的太阳挣扎着透过这层屏障,投下的光线斑驳而惨淡,照亮了人间地狱般的景象。
北秦军以巨大代价换来的几个滩头登陆点,如同惊涛骇浪中几块微不足道的礁石,时刻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它们纵深极浅,最远不过离水线百余步,最近处甚至将士们的身后就是滔滔黄河。
北魏守军显然深知失去滩头的后果。他们凭借着苦心经营多年的岸防体系,发动了一波又一波凶猛无比的反扑。
箭楼虽然被水师摧毁了数座,但残存的以及后方增补上来的弩炮、床弩,依旧持续不断地向着滩头倾泻着死亡。巨大的石弹呼啸着砸落,每一次命中都会在密集的北秦军阵中犁出一道血肉模糊的缺口,残肢断臂和破碎的甲胄四处飞溅。重型弩枪则专门瞄准那些试图结阵的军官或小股部队,往往能一箭洞穿数人。
更多的伤害来自仿佛无穷无尽的箭雨。北魏的弓弩手躲在夯土墙、壕沟、甚至运粮车组成的掩体后面,进行着近乎平射的密集覆盖。箭矢如同飞蝗般扑来,叮叮当当地撞击在北秦士兵的盾牌和铠甲上,不时有箭矢从缝隙中钻入,带起一声闷哼或惨叫。
“举盾!举高!低头!”军官们的嗓子早已喊破,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
士兵们机械地执行着命令,将盾牌高举过头顶,组成一片片简陋的“龟壳”阵。但脚下的泥沙松软泥泞,站立尚且困难,更别提保持严整的阵型。不断有人中箭倒下,缺口立刻被填补,盾牌上很快就插满了箭矢,变得沉重不堪。
真正的噩梦是近身搏杀。北魏守军岂会坐视北秦军站稳脚跟?他们组织起精锐的重甲步卒和悍不畏死的锐士,反复从工事后涌出,向着北秦的登陆点发起冲锋。
“杀!把秦狗赶下河去!”北魏军官咆哮着,身先士卒。
双方的重步兵如同两股钢铁洪流,狠狠撞在一起!
刹那间,刀剑砍入骨肉的闷响、长矛刺穿铠甲的碎裂声、垂死的惨嚎、疯狂的怒吼……所有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曲残酷至极的死亡交响乐。
滩头地带狭小,根本没有迂回的空间,战斗变成了最原始、最血腥的挤榨和消耗。每一寸土地的得失,都伴随着成堆的尸体。鲜血浸透了泥沙,使得地面更加泥泞湿滑,许多人甚至是被脚下滑腻的血污和尸体绊倒,随即被乱刀分尸。
王镇恶如同地狱中冲出的煞神,他所在的区域是战斗最激烈的前沿。他放弃了笨重的长柄战斧,手持一柄加厚加长的横刀,身先士卒,冲杀在最前面。他的明光铠上布满了刀砍斧凿的痕迹和喷溅的鲜血,面甲早已不知去向,露出一张被血污和怒火扭曲的脸庞。
“跟我上!推开这些杂碎!”他怒吼着,一刀劈开一名北魏队正的盾牌,顺势将其半个肩膀削下!周围的北秦士卒受其激励,爆发出惊人的勇气,跟着他硬生生将魏军的反扑压回去了十几步,暂时扩大了一小块立足之地。
但魏军立刻调集了更多的兵力,如同潮水般再次涌来。长矛如林刺来,王镇恶挥刀格挡,震得虎口崩裂,鲜血淋漓。一名亲卫奋不顾身地扑上前,用身体为他挡开了侧面刺来的致命一枪,自己却被数根长矛捅穿!
“将军!退后一些!”另一名亲兵拼命想把他拉回来。
“退?往哪退?身后就是黄河!”王镇恶一脚踹翻一名冲上来的魏兵,声音嘶哑如砂纸摩擦,“死也要死在这里!给工兵争取时间!”
他口中的工兵,正在上演着另一场与死亡赛跑的奇迹。
在相对靠后、稍有掩护的滩涂水际线上,数百名北秦工兵,冒着随时可能飞来的流矢和石弹,正在拼命搭建浮桥!这是维系登陆部队生命线、让后续重兵集团和重型装备过河的关键!
他们驾驶着特制的平板舟,拼命将巨大的木筏构件和预制桥板运送到位。力士们喊着号子,用巨锤将一根根包铁的木桩砸入河底的淤泥中,用以固定浮桥。河水冰冷刺骨,不时有人被冷箭射中,惨叫着跌入河中,鲜血立刻染红一片水面,但很快就被后续者填补上空位。
“快!快!连接起来!铺板!”工兵校尉的声音已经完全变调,他一边指挥,一边亲自跳入齐腰深的水中,用肩膀扛起沉重的桥板。
北魏守军显然也发现了他们的意图,集中了更多的弓弩和投石向这片区域招呼!
不断有木筏被石弹砸碎,有工兵被箭雨射成刺猬,有刚刚架起一点的桥段被火箭引燃!
但北秦工兵仿佛疯了一般,毫不退缩。灭火,清理,重新搭建…他们用生命和汗水,一寸一寸地将浮桥向北岸延伸。每一寸桥面,都浸透着鲜血和牺牲。
整个滩头战场,就是一个巨大的、混乱的、血腥的漩涡。北秦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每守住一寸土地,都要经历残酷的白刃格斗。尸体堆积如山,后来者不得不踩着同伴的遗骸继续战斗。伤兵的哀嚎声被震天的杀声淹没,许多人倒在地上,很快就被无数双脚踩入血泥之中,再无生息。
战争的残酷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集体的疯狂与消耗。勇气、恐惧、绝望、麻木…种种情绪在每一个士兵脸上交织。
然而,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北秦军硬是凭借着更强的纪律、更优的甲胄兵器、以及被逼到绝境的悍勇,死死钉在了南岸。那几个小小的登陆点,如同钉子般,虽然摇摇欲坠,却始终没有被拔除。而他们身后的河面上,那座用无数生命铺就的浮桥,正在艰难却坚定地,向着北岸延伸…
鏖战,从清晨持续到正午,又从中午偏向傍晚。黄河水已被染成了诡异的红褐色,滩头阵地依旧在反复易手,喊杀声从未停歇。这场岸防争夺战,已然变成了意志的比拼,看谁先流干最后一滴血。
北秦军以巨大代价换来的几个滩头登陆点,如同惊涛骇浪中几块微不足道的礁石,时刻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它们纵深极浅,最远不过离水线百余步,最近处甚至将士们的身后就是滔滔黄河。
北魏守军显然深知失去滩头的后果。他们凭借着苦心经营多年的岸防体系,发动了一波又一波凶猛无比的反扑。
箭楼虽然被水师摧毁了数座,但残存的以及后方增补上来的弩炮、床弩,依旧持续不断地向着滩头倾泻着死亡。巨大的石弹呼啸着砸落,每一次命中都会在密集的北秦军阵中犁出一道血肉模糊的缺口,残肢断臂和破碎的甲胄四处飞溅。重型弩枪则专门瞄准那些试图结阵的军官或小股部队,往往能一箭洞穿数人。
更多的伤害来自仿佛无穷无尽的箭雨。北魏的弓弩手躲在夯土墙、壕沟、甚至运粮车组成的掩体后面,进行着近乎平射的密集覆盖。箭矢如同飞蝗般扑来,叮叮当当地撞击在北秦士兵的盾牌和铠甲上,不时有箭矢从缝隙中钻入,带起一声闷哼或惨叫。
“举盾!举高!低头!”军官们的嗓子早已喊破,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
士兵们机械地执行着命令,将盾牌高举过头顶,组成一片片简陋的“龟壳”阵。但脚下的泥沙松软泥泞,站立尚且困难,更别提保持严整的阵型。不断有人中箭倒下,缺口立刻被填补,盾牌上很快就插满了箭矢,变得沉重不堪。
真正的噩梦是近身搏杀。北魏守军岂会坐视北秦军站稳脚跟?他们组织起精锐的重甲步卒和悍不畏死的锐士,反复从工事后涌出,向着北秦的登陆点发起冲锋。
“杀!把秦狗赶下河去!”北魏军官咆哮着,身先士卒。
双方的重步兵如同两股钢铁洪流,狠狠撞在一起!
刹那间,刀剑砍入骨肉的闷响、长矛刺穿铠甲的碎裂声、垂死的惨嚎、疯狂的怒吼……所有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曲残酷至极的死亡交响乐。
滩头地带狭小,根本没有迂回的空间,战斗变成了最原始、最血腥的挤榨和消耗。每一寸土地的得失,都伴随着成堆的尸体。鲜血浸透了泥沙,使得地面更加泥泞湿滑,许多人甚至是被脚下滑腻的血污和尸体绊倒,随即被乱刀分尸。
王镇恶如同地狱中冲出的煞神,他所在的区域是战斗最激烈的前沿。他放弃了笨重的长柄战斧,手持一柄加厚加长的横刀,身先士卒,冲杀在最前面。他的明光铠上布满了刀砍斧凿的痕迹和喷溅的鲜血,面甲早已不知去向,露出一张被血污和怒火扭曲的脸庞。
“跟我上!推开这些杂碎!”他怒吼着,一刀劈开一名北魏队正的盾牌,顺势将其半个肩膀削下!周围的北秦士卒受其激励,爆发出惊人的勇气,跟着他硬生生将魏军的反扑压回去了十几步,暂时扩大了一小块立足之地。
但魏军立刻调集了更多的兵力,如同潮水般再次涌来。长矛如林刺来,王镇恶挥刀格挡,震得虎口崩裂,鲜血淋漓。一名亲卫奋不顾身地扑上前,用身体为他挡开了侧面刺来的致命一枪,自己却被数根长矛捅穿!
“将军!退后一些!”另一名亲兵拼命想把他拉回来。
“退?往哪退?身后就是黄河!”王镇恶一脚踹翻一名冲上来的魏兵,声音嘶哑如砂纸摩擦,“死也要死在这里!给工兵争取时间!”
他口中的工兵,正在上演着另一场与死亡赛跑的奇迹。
在相对靠后、稍有掩护的滩涂水际线上,数百名北秦工兵,冒着随时可能飞来的流矢和石弹,正在拼命搭建浮桥!这是维系登陆部队生命线、让后续重兵集团和重型装备过河的关键!
他们驾驶着特制的平板舟,拼命将巨大的木筏构件和预制桥板运送到位。力士们喊着号子,用巨锤将一根根包铁的木桩砸入河底的淤泥中,用以固定浮桥。河水冰冷刺骨,不时有人被冷箭射中,惨叫着跌入河中,鲜血立刻染红一片水面,但很快就被后续者填补上空位。
“快!快!连接起来!铺板!”工兵校尉的声音已经完全变调,他一边指挥,一边亲自跳入齐腰深的水中,用肩膀扛起沉重的桥板。
北魏守军显然也发现了他们的意图,集中了更多的弓弩和投石向这片区域招呼!
不断有木筏被石弹砸碎,有工兵被箭雨射成刺猬,有刚刚架起一点的桥段被火箭引燃!
但北秦工兵仿佛疯了一般,毫不退缩。灭火,清理,重新搭建…他们用生命和汗水,一寸一寸地将浮桥向北岸延伸。每一寸桥面,都浸透着鲜血和牺牲。
整个滩头战场,就是一个巨大的、混乱的、血腥的漩涡。北秦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每守住一寸土地,都要经历残酷的白刃格斗。尸体堆积如山,后来者不得不踩着同伴的遗骸继续战斗。伤兵的哀嚎声被震天的杀声淹没,许多人倒在地上,很快就被无数双脚踩入血泥之中,再无生息。
战争的残酷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集体的疯狂与消耗。勇气、恐惧、绝望、麻木…种种情绪在每一个士兵脸上交织。
然而,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北秦军硬是凭借着更强的纪律、更优的甲胄兵器、以及被逼到绝境的悍勇,死死钉在了南岸。那几个小小的登陆点,如同钉子般,虽然摇摇欲坠,却始终没有被拔除。而他们身后的河面上,那座用无数生命铺就的浮桥,正在艰难却坚定地,向着北岸延伸…
鏖战,从清晨持续到正午,又从中午偏向傍晚。黄河水已被染成了诡异的红褐色,滩头阵地依旧在反复易手,喊杀声从未停歇。这场岸防争夺战,已然变成了意志的比拼,看谁先流干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