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河谷的挫败与焦灼,如同毒火般灼烧着拓跋焘的五脏六腑。每一声从洛阳方向隐约传来的厮杀轰鸣,都像是一根鞭子抽打在他的神经上。他知道,不能再被独孤信拖死在这该死的河谷了!
“全军听令!”拓跋焘的声音因极致的愤怒和焦虑而嘶哑,“留下五千骑,继续佯攻牵制此地秦军!其余所有兵马,随朕绕道!就算爬,也要给朕爬到洛阳去!”
他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冒险的决定——放弃与独孤信主力在河谷死磕,只留偏师迷惑对手,亲率两万五千最精锐的骑兵,不惜代价,绕行更为艰险难走、但可能未被秦军完全封锁的山区小路,直扑洛阳!
这是一场赌博。山路崎岖,行军缓慢,对骑兵更是巨大的消耗,但这是唯一可能尽快抵达战场的希望。
经过一夜外加半个白天的艰难跋涉,人困马乏的北魏援军终于绕出了群山。当眼前豁然开朗,辽阔的伊洛平原再次展现,而那座燃烧着、沸腾着的洛阳城赫然在望时,所有魏军将士都发出了一声混杂着疲惫与希望的喘息。
然而,他们的希望瞬间凝固了。
就在洛阳城西北方向,一片地势略微起伏、名为“北邙坂”的开阔原野上,一支严阵以待的大军,如同早已张网以待的洪荒巨兽,静静地阻挡在他们与洛阳之间!
玄黑色的旗帜如同死亡的森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旗帜之下,是如山如岳般的步兵大阵,刀枪如林,盾牌反射着冰冷的寒光。大阵两翼,精锐的秦骑兵肃立无声,人马俱甲,如同雕塑。而在整个军阵的最前方,一架高大的战车之上,一面巨大的、绣着金色龙纹的玄色纛旗迎风招展!
纛旗之下,一人身披金边玄甲,按剑而立,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平静地望向刚刚从山麓转出、略显混乱的北魏援军。不是别人,正是大秦皇帝——陈衍!
他仿佛早已算准了拓跋焘会不惜代价绕道而来,算准了他抵达的时间和地点,亲自率领秦主力野战军团,在此以逸待劳,恭候多时!
拓跋焘猛地勒住战马,龙驹人立而起,发出焦躁的嘶鸣。他死死盯着远方那面刺眼的龙纛,盯着那个将他逼入如此绝境的身影,一股混杂着震惊、暴怒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冰寒瞬间涌遍全身。
陈衍!他竟然离开了围城大军,亲自前来阻击自己!他竟敢!
两支大军,在这片注定要浸透鲜血的原野上,遥遥相对。一边是历经苦战、长途奔袭、人困马乏的北魏皇帝亲率的疲惫之师;另一边是以逸待劳、阵型严整、士气正旺的北秦皇帝亲统的虎狼之军。
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的压力让双方最骁勇的战士都感到呼吸困难。风似乎也停了,只剩下战旗拂动的猎猎声和无数战马不安的响鼻声。
陈衍缓缓抬起手。
呜——呜——呜——
低沉而苍凉的牛角号声在北秦军阵中响起,那是全军备战的信号。巨大的军阵闻令而动,步兵方阵微微调整,长槊放平,盾牌紧密连接,发出整齐划一的铿锵之声。两翼骑兵缓缓向前移动,如同猛禽展翼,随时准备扑击。
拓跋焘看着对方那从容不迫、如山岳般沉稳的架势,再看看自己身后这些满脸疲惫、甲胄蒙尘的将士,一股巨大的屈辱感和暴怒几乎冲破他的理智。他知道,以疲兵击锐阵,乃兵家大忌。但他没有选择!洛阳就在身后,他不能退,也不能等!
“陛下!敌军以逸待劳,阵型严密,我军疲惫,是否暂避锋芒,稍作休整……”一名老将硬着头皮劝谏。
“休整?!”拓跋焘猛地回头,双目赤红如血,声音如同受伤的野兽在咆哮,“洛阳就在眼前!每拖延一刻,城就多一分危险!朕是北魏皇帝!岂能畏战不前!陈衍就在对面,今日,不是他死,便是我亡!”
他猛地拔出腰间宝刀,刀锋直指秦军阵,用尽全身力气,向全军发出怒吼:“大魏的勇士们!洛阳正在遭受苦难!敌人就在眼前!随朕——冲垮他们!踏平敌阵!救援洛阳!杀!!!”
“杀!!!”被皇帝的狂怒所感染,北魏骑兵们压下疲惫,发出歇斯底里的呐喊,求战的欲望暂时压倒了身体的劳累。
拓跋焘一马当先,亲自率领着最为精锐的“豹跃军”,如同燃烧的黑色箭矢,向着北秦军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大阵,发起了决死的冲锋!后续骑兵洪流紧随其后,奔腾的马蹄声再次撼动大地!
陈衍站在战车之上,冷漠地看着如同疯虎般扑来的北魏骑兵,看着冲在最前方那个金色的、耀眼的身影。他的嘴角,似乎勾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他缓缓拔出佩剑,剑锋在苍白的日光下流转着冰冷的光华。
“弩阵——准备!”
一声令下,秦军阵前两排的巨盾微微分开,露出了后面数以千计、已经张弦待发的神臂弩和蹶张弩!那密密麻麻、闪着幽冷寒光的弩箭,如同毒蛇睁开了眼睛,对准了汹涌而来的死亡洪流。
两位帝王的意志,通过他们麾下的千军万马,即将在这北邙坂上,进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直接碰撞!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和那令人窒息的杀意!
“全军听令!”拓跋焘的声音因极致的愤怒和焦虑而嘶哑,“留下五千骑,继续佯攻牵制此地秦军!其余所有兵马,随朕绕道!就算爬,也要给朕爬到洛阳去!”
他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冒险的决定——放弃与独孤信主力在河谷死磕,只留偏师迷惑对手,亲率两万五千最精锐的骑兵,不惜代价,绕行更为艰险难走、但可能未被秦军完全封锁的山区小路,直扑洛阳!
这是一场赌博。山路崎岖,行军缓慢,对骑兵更是巨大的消耗,但这是唯一可能尽快抵达战场的希望。
经过一夜外加半个白天的艰难跋涉,人困马乏的北魏援军终于绕出了群山。当眼前豁然开朗,辽阔的伊洛平原再次展现,而那座燃烧着、沸腾着的洛阳城赫然在望时,所有魏军将士都发出了一声混杂着疲惫与希望的喘息。
然而,他们的希望瞬间凝固了。
就在洛阳城西北方向,一片地势略微起伏、名为“北邙坂”的开阔原野上,一支严阵以待的大军,如同早已张网以待的洪荒巨兽,静静地阻挡在他们与洛阳之间!
玄黑色的旗帜如同死亡的森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旗帜之下,是如山如岳般的步兵大阵,刀枪如林,盾牌反射着冰冷的寒光。大阵两翼,精锐的秦骑兵肃立无声,人马俱甲,如同雕塑。而在整个军阵的最前方,一架高大的战车之上,一面巨大的、绣着金色龙纹的玄色纛旗迎风招展!
纛旗之下,一人身披金边玄甲,按剑而立,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平静地望向刚刚从山麓转出、略显混乱的北魏援军。不是别人,正是大秦皇帝——陈衍!
他仿佛早已算准了拓跋焘会不惜代价绕道而来,算准了他抵达的时间和地点,亲自率领秦主力野战军团,在此以逸待劳,恭候多时!
拓跋焘猛地勒住战马,龙驹人立而起,发出焦躁的嘶鸣。他死死盯着远方那面刺眼的龙纛,盯着那个将他逼入如此绝境的身影,一股混杂着震惊、暴怒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冰寒瞬间涌遍全身。
陈衍!他竟然离开了围城大军,亲自前来阻击自己!他竟敢!
两支大军,在这片注定要浸透鲜血的原野上,遥遥相对。一边是历经苦战、长途奔袭、人困马乏的北魏皇帝亲率的疲惫之师;另一边是以逸待劳、阵型严整、士气正旺的北秦皇帝亲统的虎狼之军。
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的压力让双方最骁勇的战士都感到呼吸困难。风似乎也停了,只剩下战旗拂动的猎猎声和无数战马不安的响鼻声。
陈衍缓缓抬起手。
呜——呜——呜——
低沉而苍凉的牛角号声在北秦军阵中响起,那是全军备战的信号。巨大的军阵闻令而动,步兵方阵微微调整,长槊放平,盾牌紧密连接,发出整齐划一的铿锵之声。两翼骑兵缓缓向前移动,如同猛禽展翼,随时准备扑击。
拓跋焘看着对方那从容不迫、如山岳般沉稳的架势,再看看自己身后这些满脸疲惫、甲胄蒙尘的将士,一股巨大的屈辱感和暴怒几乎冲破他的理智。他知道,以疲兵击锐阵,乃兵家大忌。但他没有选择!洛阳就在身后,他不能退,也不能等!
“陛下!敌军以逸待劳,阵型严密,我军疲惫,是否暂避锋芒,稍作休整……”一名老将硬着头皮劝谏。
“休整?!”拓跋焘猛地回头,双目赤红如血,声音如同受伤的野兽在咆哮,“洛阳就在眼前!每拖延一刻,城就多一分危险!朕是北魏皇帝!岂能畏战不前!陈衍就在对面,今日,不是他死,便是我亡!”
他猛地拔出腰间宝刀,刀锋直指秦军阵,用尽全身力气,向全军发出怒吼:“大魏的勇士们!洛阳正在遭受苦难!敌人就在眼前!随朕——冲垮他们!踏平敌阵!救援洛阳!杀!!!”
“杀!!!”被皇帝的狂怒所感染,北魏骑兵们压下疲惫,发出歇斯底里的呐喊,求战的欲望暂时压倒了身体的劳累。
拓跋焘一马当先,亲自率领着最为精锐的“豹跃军”,如同燃烧的黑色箭矢,向着北秦军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大阵,发起了决死的冲锋!后续骑兵洪流紧随其后,奔腾的马蹄声再次撼动大地!
陈衍站在战车之上,冷漠地看着如同疯虎般扑来的北魏骑兵,看着冲在最前方那个金色的、耀眼的身影。他的嘴角,似乎勾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他缓缓拔出佩剑,剑锋在苍白的日光下流转着冰冷的光华。
“弩阵——准备!”
一声令下,秦军阵前两排的巨盾微微分开,露出了后面数以千计、已经张弦待发的神臂弩和蹶张弩!那密密麻麻、闪着幽冷寒光的弩箭,如同毒蛇睁开了眼睛,对准了汹涌而来的死亡洪流。
两位帝王的意志,通过他们麾下的千军万马,即将在这北邙坂上,进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直接碰撞!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和那令人窒息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