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坂的战局,自玄甲重骑那石破天惊的侧击之后,便如同雪崩般无可挽回地向着对北魏军极端不利的方向倾泻。北秦军步骑协同发起的全面反攻,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彻底碾碎了拓跋焘最后一丝挽回败局的妄想。
混乱,如同最致命的瘟疫,在北魏军中疯狂蔓延。
正面,一直承受巨大压力却岿然不动的大秦重步兵方阵,此刻化为了移动的钢铁城墙,迈着沉重而无可阻挡的步伐,稳步向前推进。长槊如林,不断突刺,将那些因侧翼遭袭而惊慌失措、阵型散乱的北魏骑兵如同串糖葫芦般刺穿挑翻。刀盾手和重斧兵紧随其后,无情地清理着落马的伤兵和任何试图抵抗的散兵游勇。弩箭依旧如同冰雹般从空中落下,精准地落入北魏军越来越密集、也越来越混乱的后队之中,制造着更大的恐慌和伤亡。
两翼,大秦玄甲重骑在完成最初的致命侧击后,并未停下脚步。他们如同不知疲倦的死亡旋风,在军官的带领下,反复在北魏军已然溃散的侧翼和后队中冲杀、切割、穿透!每一次马蹄的践踏,每一次马槊的挥击,都带起一蓬血雨和一片惨叫。他们刻意制造恐慌,驱赶着败兵冲击他们自己的中军,将局部的溃败演变成全军的崩溃。
而原本负责掠袭骚扰的北秦轻骑兵,此刻也彻底放开了手脚。他们如同灵活的群狼,在外围奔驰,用弓箭精准射杀任何试图重新组织队伍、或者看起来像是军官的北魏将领,进一步瓦解着对方残存的指挥体系。
“顶住!不许退!违令者斩!”拓跋焘双目赤红,声音嘶哑,挥刀连砍了两名惊慌后退的溃兵,试图用血腥手段弹压局势。
但兵败如山倒。恐惧已经彻底攫取了绝大多数北魏士卒的心灵。求生的本能压倒了对军法和皇帝的恐惧。他们看到的是如墙推进的北秦枪阵,是肆意冲杀的玄甲铁骑,是天空中不断落下的死亡箭矢,是身边同袍不断倒下的尸体。皇帝的命令和个人的勇武,在这全面的崩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败了!快跑啊!”
“挡不住了!逃命吧!”
不知是谁先喊出了第一声,绝望的呼喊如同野火般瞬间传遍全军。最后一丝组织性和纪律性彻底瓦解。士兵们不再听从号令,甚至扔掉了手中沉重的兵器和旗帜,只为了能跑得更快一点。他们互相推搡,互相践踏,只为了一条渺茫的生路。
整个北魏大军,彻底炸营了!数万人如同无头的苍蝇,哭喊着、尖叫着,向着来时的方向,向着任何他们认为可能安全的地方亡命奔逃。场面彻底失控。
“陛下!大势已去!快走!再不走就真的走不了了!”亲卫大将死死拉住拓跋焘的马缰,声音带着哭腔和无比的焦急。几名忠心耿耿的金帐武士围拢过来,用身体组成最后一道屏障,挡开飞来的流矢和冲撞过来的溃兵。
拓跋焘望着眼前这山崩地裂般的溃败景象,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精锐铁骑如此不堪一击地土崩瓦解,一股腥甜涌上喉头,几乎要喷出血来。无尽的愤怒、屈辱、绝望和不甘几乎要将他吞噬。但他终究是一代枭雄,知道此刻再停留,唯有死路一条。
他最后怨毒地望了一眼远处那面依旧矗立的大秦龙纛,发出一声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咆哮,猛地调转马头:“走!”
在最后一批最忠诚的亲卫死士用生命开辟的道路下,拓跋焘狼狈不堪地汇入了溃逃的洪流,向着北方玩命逃窜。他金色的盔甲此刻成了最显眼的靶子,不断有大秦的箭矢向他射来,都被亲卫用身体挡下。
“追!”战车之上,陈衍的命令简洁而冰冷。
大秦军全面转入追击阶段。玄甲重骑和轻骑兵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立刻沿着溃兵最密集的方向追杀而去。他们并不追求过多的纠缠,而是利用马速,不断超越、分割、驱赶着溃兵,用马槊和战刀从背后收割着生命,将小股的溃兵冲散,让他们无法重新集结。
步兵方阵则稳步跟进,清理战场,斩杀或俘虏那些受伤、掉队、以及被骑兵分割包围的残兵。受降的喊声和负隅顽抗的厮杀声在战场各处零星响起,但很快又归于沉寂。
追击一路向北,蔓延数十里。道路上、田野里、山坡下,到处是丢弃的兵器、盔甲、旌旗、以及北魏士兵的尸体。失去了斗志的军队,就是待宰的羔羊。恐慌如同瘟疫般传递,败兵甚至不敢回头,只知道拼命逃跑,将后背完全暴露给追击者。
这场追击,从午后一直持续到日落时分。北秦铁骑追亡逐北,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漂杵,直到人困马乏,方才收兵。
是役,北魏皇帝拓跋焘亲率的数万精锐援军,于北邙坂遭遇毁灭性打击。阵亡、被俘者不计其数,溃散逃亡者十不存一,丢弃的军资器械堆积如山。拓跋焘本人仅率不足千骑残兵,狼狈北遁,其经营多年的核心野战力量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而随着援军的溃败,仍在洛阳城内苦苦支撑的守军,其最后一点希望也彻底破灭。北邙坂的溃败千里,不仅是一场战役的终结,更彻底敲响了北魏中原霸业的丧钟,也为大秦帝国最终攻克洛阳、席卷中原,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混乱,如同最致命的瘟疫,在北魏军中疯狂蔓延。
正面,一直承受巨大压力却岿然不动的大秦重步兵方阵,此刻化为了移动的钢铁城墙,迈着沉重而无可阻挡的步伐,稳步向前推进。长槊如林,不断突刺,将那些因侧翼遭袭而惊慌失措、阵型散乱的北魏骑兵如同串糖葫芦般刺穿挑翻。刀盾手和重斧兵紧随其后,无情地清理着落马的伤兵和任何试图抵抗的散兵游勇。弩箭依旧如同冰雹般从空中落下,精准地落入北魏军越来越密集、也越来越混乱的后队之中,制造着更大的恐慌和伤亡。
两翼,大秦玄甲重骑在完成最初的致命侧击后,并未停下脚步。他们如同不知疲倦的死亡旋风,在军官的带领下,反复在北魏军已然溃散的侧翼和后队中冲杀、切割、穿透!每一次马蹄的践踏,每一次马槊的挥击,都带起一蓬血雨和一片惨叫。他们刻意制造恐慌,驱赶着败兵冲击他们自己的中军,将局部的溃败演变成全军的崩溃。
而原本负责掠袭骚扰的北秦轻骑兵,此刻也彻底放开了手脚。他们如同灵活的群狼,在外围奔驰,用弓箭精准射杀任何试图重新组织队伍、或者看起来像是军官的北魏将领,进一步瓦解着对方残存的指挥体系。
“顶住!不许退!违令者斩!”拓跋焘双目赤红,声音嘶哑,挥刀连砍了两名惊慌后退的溃兵,试图用血腥手段弹压局势。
但兵败如山倒。恐惧已经彻底攫取了绝大多数北魏士卒的心灵。求生的本能压倒了对军法和皇帝的恐惧。他们看到的是如墙推进的北秦枪阵,是肆意冲杀的玄甲铁骑,是天空中不断落下的死亡箭矢,是身边同袍不断倒下的尸体。皇帝的命令和个人的勇武,在这全面的崩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败了!快跑啊!”
“挡不住了!逃命吧!”
不知是谁先喊出了第一声,绝望的呼喊如同野火般瞬间传遍全军。最后一丝组织性和纪律性彻底瓦解。士兵们不再听从号令,甚至扔掉了手中沉重的兵器和旗帜,只为了能跑得更快一点。他们互相推搡,互相践踏,只为了一条渺茫的生路。
整个北魏大军,彻底炸营了!数万人如同无头的苍蝇,哭喊着、尖叫着,向着来时的方向,向着任何他们认为可能安全的地方亡命奔逃。场面彻底失控。
“陛下!大势已去!快走!再不走就真的走不了了!”亲卫大将死死拉住拓跋焘的马缰,声音带着哭腔和无比的焦急。几名忠心耿耿的金帐武士围拢过来,用身体组成最后一道屏障,挡开飞来的流矢和冲撞过来的溃兵。
拓跋焘望着眼前这山崩地裂般的溃败景象,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精锐铁骑如此不堪一击地土崩瓦解,一股腥甜涌上喉头,几乎要喷出血来。无尽的愤怒、屈辱、绝望和不甘几乎要将他吞噬。但他终究是一代枭雄,知道此刻再停留,唯有死路一条。
他最后怨毒地望了一眼远处那面依旧矗立的大秦龙纛,发出一声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咆哮,猛地调转马头:“走!”
在最后一批最忠诚的亲卫死士用生命开辟的道路下,拓跋焘狼狈不堪地汇入了溃逃的洪流,向着北方玩命逃窜。他金色的盔甲此刻成了最显眼的靶子,不断有大秦的箭矢向他射来,都被亲卫用身体挡下。
“追!”战车之上,陈衍的命令简洁而冰冷。
大秦军全面转入追击阶段。玄甲重骑和轻骑兵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立刻沿着溃兵最密集的方向追杀而去。他们并不追求过多的纠缠,而是利用马速,不断超越、分割、驱赶着溃兵,用马槊和战刀从背后收割着生命,将小股的溃兵冲散,让他们无法重新集结。
步兵方阵则稳步跟进,清理战场,斩杀或俘虏那些受伤、掉队、以及被骑兵分割包围的残兵。受降的喊声和负隅顽抗的厮杀声在战场各处零星响起,但很快又归于沉寂。
追击一路向北,蔓延数十里。道路上、田野里、山坡下,到处是丢弃的兵器、盔甲、旌旗、以及北魏士兵的尸体。失去了斗志的军队,就是待宰的羔羊。恐慌如同瘟疫般传递,败兵甚至不敢回头,只知道拼命逃跑,将后背完全暴露给追击者。
这场追击,从午后一直持续到日落时分。北秦铁骑追亡逐北,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漂杵,直到人困马乏,方才收兵。
是役,北魏皇帝拓跋焘亲率的数万精锐援军,于北邙坂遭遇毁灭性打击。阵亡、被俘者不计其数,溃散逃亡者十不存一,丢弃的军资器械堆积如山。拓跋焘本人仅率不足千骑残兵,狼狈北遁,其经营多年的核心野战力量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而随着援军的溃败,仍在洛阳城内苦苦支撑的守军,其最后一点希望也彻底破灭。北邙坂的溃败千里,不仅是一场战役的终结,更彻底敲响了北魏中原霸业的丧钟,也为大秦帝国最终攻克洛阳、席卷中原,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