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东南门楼,李渊望着城内纵横交错的街巷,面色凝重如铁。王硕清点完战损匆匆登城:“将军,我军能战者仅剩三千七百余人,箭矢不足三万,霹雳火球仅余五十枚...”声音渐低,“高车人折了四百骑,其格重伤。”
李渊掌心抵住雉堞,砖石上拓跋氏图腾硌得生疼。千里镜扫过宫城——那厢慌乱已止,宫门复归紧闭,角楼弩机泛着冷光。
“拓跋焘看穿我们了。”他放下镜筒,“他在等。”
“等什么?”
“等我们力竭,等柔然援军,等...”李渊忽侧耳,“听见了吗?”
王硕凝神,风中隐约飘来沉闷击柝声——自地下而来。
“是凿地道!”有老卒惊呼,“魏人要挖塌城墙!”
李渊却笑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拓跋虔想逼我们慌。”他突然解下佩剑掷给王硕,“带三百人,把城内所有铜铁铺子的炉子都点起来!”
平城一夜未眠。东南城区火光冲天,三百秦军押着俘虏的铁匠日夜赶工。风箱呼哧如巨兽喘息,铁锤敲击声震得屋瓦簌簌落灰。有魏军细作爬至近处窥看,只见炉中烧的竟是拆下的门环窗棂,打造的也非刀剑,而是无数两尺长的三角铁蒺藜!
“李渊要死守城门?”拓跋虔闻报蹙眉,“蒺藜阻马倒是好用...”
黎明时分,秦军竟真的将铁蒺藜撒满城门内外。然而当第一缕光照亮街面,守军才惊觉那些“铁蒺藜”大多是以硬木刷漆伪制!真的铁蒺藜早被混入草料,由高车轻骑驮着绕城飞驰,所过之处皆抛撒少许——竟造出方圆十里皆设埋伏的假象!
日上三竿时,李渊更行惊人之举:大开东南城门,只留数十老弱持旗守望。自己竟率主力列阵于护城河外,背对城墙埋锅造饭!
拓跋虔在敌楼看得真切,掌心掐出深痕:“真当我不敢出城歼敌?”副将急劝:“将军!定是诱敌之计!您看那些炊烟——”
但见秦军营地炊烟密集,竟似万余人用餐规模。更可疑的是士卒用饭时仍全副披挂,餐毕也不解甲,反将空釜抛掷玩耍,金属撞击声远传城头。
“是在掩饰地道声响!”拓跋虔猛然醒悟,“快查地下!”
这一查直至黄昏。果然在城西发现三条新掘地道,内塞火药桶!拓跋虔急调工兵排险,却不知这些所谓“爆破地道”仅有入口浅坑,深处实以草垛填塞——真正的地道早在东北角由高车死士挖掘,目标直指宫城下水暗渠!
夜幕降临,秦营忽然鼓噪大作。数千火把如游龙穿梭,马匹皆尾缚树枝奔驰,扬尘蔽月。城上守军但见人影幢幢,似有无限兵马调动。
“报——西郊发现敌军辎重队!”
“报——南麓有骑兵集结!”
“报——...”
拓跋虔被雪片般的军报搅得心烦,突闻城东爆起巨响!急奔去看,却是段废墙被火药炸塌——墙后空空如也。
“疲兵之计。”他冷笑,“传令各营,任他喧闹,坚守不出!”
然而子时前后,异变陡生。城中多处水井突然泛起恶臭,汲水士卒呕吐不止。医官验后骇然:“是马粪混腐尸毒!”几乎同时,粮仓惊现鼠尸,军心霎时动荡。
拓跋虔强令镇定:“必是秦军细作投毒!”亲赴粮仓巡查,却见守粮官面色惨白地捧来麻袋——内里粟米间竟掺着无数带血的金箭头!
“是从中路阵亡将士身上挖出来的...”守粮官颤声,“还有字条!”
拓跋虔展开染血布条,上书触目惊心的魏文:“尔主弃师南逃,独留汝等送死否?”
当夜营啸三起。有士卒疯砍同袍,嘶喊着“陛下抛下我们了”。拓跋虔连斩百人才压住骚乱,自己甲胄亦染满血。
殊不知那投毒细作正是白日“被俘”的铁匠——其格早已通过祖传密道将他们送入城内!而金箭头更是李渊攻破夏国时的战利品,专为此刻攻心所用。
第四日破晓,秦营突然偃旗息鼓。城门紧闭,墙头不见守军。拓跋虔疑有诈,派死士缒城探查,回报说营盘空空,只留满地车辙通向西北。
“果真是疑兵!”拓跋虔怒极反笑,“追!生擒李渊者赏万金!”
魏军倾巢而出,循车辙疾追三十里。至红石峡,忽听山顶号角长鸣!两侧崖壁滚下无数燃火草球,瞬间封死退路。
拓跋虔急令后队变前队,却见来路烟尘大作——本该空营的秦军竟从地下掩体杀出,反占了平城东南门!
“将军快看!”亲兵突然指向东方。但见地平线上旌旗如林,无数黑甲骑兵正踏破晨光而来。帅旗之上,“独孤”二字如血灼目!
“河北军...怎么会...”拓跋虔栽落马下。他至死不知,那“独孤”大旗实是高车人用床单染就,旗下不过是用树枝扎的假人——真正的独孤信,此刻尚在百里外血战。
正午烈日下,李渊独立城头,望着峡谷方向升起的黑烟。王旭哑声问:“将军早算到拓跋虔会追?”
“饥饿的狼闻到肉味,哪管是不是陷阱。”李渊解下千里镜递去,“该验收战果了。”
镜筒里,红石峡已成修罗场。侥幸逃出的魏军踉跄奔回平城,却见城头玄旗高悬,箭雨当头泼下!
暮色四合时,其格拖着伤腿登城:“将军,降卒清点完了...约四千人。”少年眼底燃着复仇的火,“要不要...”
李渊正俯身拾起枚带血的铁蒺藜——这次是真的。他掂了掂,突然扬手掷出城垛。
铁器落地铿然,惊起只觅食的寒鸦。
“告诉他们,”玄甲将军转身,披风卷碎残阳,“愿执兵者,随我攻皇城。愿归田者,发三日粮自去。”
其格愕然:“可他们是魏虏...”
“从今日起,”李渊指向脚下城池,“这里便是大秦之土。生于斯者,皆秦人。”
夜风送来皇城方向的哭喊声,似有兵戈撞击。王旭急按刀:“拓跋焘要突围?”
李渊却摇头:“是宫里人内斗。”他忽然解下玉带钩扔给亲兵,“去换三坛烈酒。”
酒来时,他亲自斟满三碗。一碗洒向西北祭阵亡将士,一碗递给其格:“敬你父亲。”最后一碗高举过头:
“明日太阳升起时——”酒浆泼入烽火台,烈焰轰然窜起,“我要在拓跋焘的龙椅上,看这虚张之势烧透真实!”
李渊掌心抵住雉堞,砖石上拓跋氏图腾硌得生疼。千里镜扫过宫城——那厢慌乱已止,宫门复归紧闭,角楼弩机泛着冷光。
“拓跋焘看穿我们了。”他放下镜筒,“他在等。”
“等什么?”
“等我们力竭,等柔然援军,等...”李渊忽侧耳,“听见了吗?”
王硕凝神,风中隐约飘来沉闷击柝声——自地下而来。
“是凿地道!”有老卒惊呼,“魏人要挖塌城墙!”
李渊却笑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拓跋虔想逼我们慌。”他突然解下佩剑掷给王硕,“带三百人,把城内所有铜铁铺子的炉子都点起来!”
平城一夜未眠。东南城区火光冲天,三百秦军押着俘虏的铁匠日夜赶工。风箱呼哧如巨兽喘息,铁锤敲击声震得屋瓦簌簌落灰。有魏军细作爬至近处窥看,只见炉中烧的竟是拆下的门环窗棂,打造的也非刀剑,而是无数两尺长的三角铁蒺藜!
“李渊要死守城门?”拓跋虔闻报蹙眉,“蒺藜阻马倒是好用...”
黎明时分,秦军竟真的将铁蒺藜撒满城门内外。然而当第一缕光照亮街面,守军才惊觉那些“铁蒺藜”大多是以硬木刷漆伪制!真的铁蒺藜早被混入草料,由高车轻骑驮着绕城飞驰,所过之处皆抛撒少许——竟造出方圆十里皆设埋伏的假象!
日上三竿时,李渊更行惊人之举:大开东南城门,只留数十老弱持旗守望。自己竟率主力列阵于护城河外,背对城墙埋锅造饭!
拓跋虔在敌楼看得真切,掌心掐出深痕:“真当我不敢出城歼敌?”副将急劝:“将军!定是诱敌之计!您看那些炊烟——”
但见秦军营地炊烟密集,竟似万余人用餐规模。更可疑的是士卒用饭时仍全副披挂,餐毕也不解甲,反将空釜抛掷玩耍,金属撞击声远传城头。
“是在掩饰地道声响!”拓跋虔猛然醒悟,“快查地下!”
这一查直至黄昏。果然在城西发现三条新掘地道,内塞火药桶!拓跋虔急调工兵排险,却不知这些所谓“爆破地道”仅有入口浅坑,深处实以草垛填塞——真正的地道早在东北角由高车死士挖掘,目标直指宫城下水暗渠!
夜幕降临,秦营忽然鼓噪大作。数千火把如游龙穿梭,马匹皆尾缚树枝奔驰,扬尘蔽月。城上守军但见人影幢幢,似有无限兵马调动。
“报——西郊发现敌军辎重队!”
“报——南麓有骑兵集结!”
“报——...”
拓跋虔被雪片般的军报搅得心烦,突闻城东爆起巨响!急奔去看,却是段废墙被火药炸塌——墙后空空如也。
“疲兵之计。”他冷笑,“传令各营,任他喧闹,坚守不出!”
然而子时前后,异变陡生。城中多处水井突然泛起恶臭,汲水士卒呕吐不止。医官验后骇然:“是马粪混腐尸毒!”几乎同时,粮仓惊现鼠尸,军心霎时动荡。
拓跋虔强令镇定:“必是秦军细作投毒!”亲赴粮仓巡查,却见守粮官面色惨白地捧来麻袋——内里粟米间竟掺着无数带血的金箭头!
“是从中路阵亡将士身上挖出来的...”守粮官颤声,“还有字条!”
拓跋虔展开染血布条,上书触目惊心的魏文:“尔主弃师南逃,独留汝等送死否?”
当夜营啸三起。有士卒疯砍同袍,嘶喊着“陛下抛下我们了”。拓跋虔连斩百人才压住骚乱,自己甲胄亦染满血。
殊不知那投毒细作正是白日“被俘”的铁匠——其格早已通过祖传密道将他们送入城内!而金箭头更是李渊攻破夏国时的战利品,专为此刻攻心所用。
第四日破晓,秦营突然偃旗息鼓。城门紧闭,墙头不见守军。拓跋虔疑有诈,派死士缒城探查,回报说营盘空空,只留满地车辙通向西北。
“果真是疑兵!”拓跋虔怒极反笑,“追!生擒李渊者赏万金!”
魏军倾巢而出,循车辙疾追三十里。至红石峡,忽听山顶号角长鸣!两侧崖壁滚下无数燃火草球,瞬间封死退路。
拓跋虔急令后队变前队,却见来路烟尘大作——本该空营的秦军竟从地下掩体杀出,反占了平城东南门!
“将军快看!”亲兵突然指向东方。但见地平线上旌旗如林,无数黑甲骑兵正踏破晨光而来。帅旗之上,“独孤”二字如血灼目!
“河北军...怎么会...”拓跋虔栽落马下。他至死不知,那“独孤”大旗实是高车人用床单染就,旗下不过是用树枝扎的假人——真正的独孤信,此刻尚在百里外血战。
正午烈日下,李渊独立城头,望着峡谷方向升起的黑烟。王旭哑声问:“将军早算到拓跋虔会追?”
“饥饿的狼闻到肉味,哪管是不是陷阱。”李渊解下千里镜递去,“该验收战果了。”
镜筒里,红石峡已成修罗场。侥幸逃出的魏军踉跄奔回平城,却见城头玄旗高悬,箭雨当头泼下!
暮色四合时,其格拖着伤腿登城:“将军,降卒清点完了...约四千人。”少年眼底燃着复仇的火,“要不要...”
李渊正俯身拾起枚带血的铁蒺藜——这次是真的。他掂了掂,突然扬手掷出城垛。
铁器落地铿然,惊起只觅食的寒鸦。
“告诉他们,”玄甲将军转身,披风卷碎残阳,“愿执兵者,随我攻皇城。愿归田者,发三日粮自去。”
其格愕然:“可他们是魏虏...”
“从今日起,”李渊指向脚下城池,“这里便是大秦之土。生于斯者,皆秦人。”
夜风送来皇城方向的哭喊声,似有兵戈撞击。王旭急按刀:“拓跋焘要突围?”
李渊却摇头:“是宫里人内斗。”他忽然解下玉带钩扔给亲兵,“去换三坛烈酒。”
酒来时,他亲自斟满三碗。一碗洒向西北祭阵亡将士,一碗递给其格:“敬你父亲。”最后一碗高举过头:
“明日太阳升起时——”酒浆泼入烽火台,烈焰轰然窜起,“我要在拓跋焘的龙椅上,看这虚张之势烧透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