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凶手的审判-《从实习警开始,秒破碎尸连环案!》

  徐帆将这份卷宗也放到了一边,抬头看向宇馨。

  她也正蹙着眉,手里拿着第三份卷宗。

  “有什么发现?”徐帆问。

  宇馨摇摇头,又点点头。

  “凶手很谨慎,而且……很残忍。”

  “每一起案件,凶手都是一击毙命,没有给受害者任何反抗或者呼救的机会。”

  徐帆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枕在脑后。

  “我这儿也差不多。”

  “凶手像个幽灵,来无影去无踪。”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开始回放案宗里的细节。

  从滨江路的高档小区,到城郊的偏僻民房。

  从二十七岁的舞蹈演员,到二十二岁的实习老师。

  凶手的目标选择似乎毫无规律。

  但徐帆总觉得,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案件背后,一定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

  他重新坐直身体,将面前的几份卷宗摊开。

  朱辰瑞。

  章粱。

  还有宇馨正在看的第三起案件的死者。

  “凶手作案前,似乎都对受害者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系做了详细的调查。”

  徐帆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他知道朱辰瑞独居,知道她有晚上不拉窗帘的习惯。”

  “他也知道章粱住的地方偏僻,周围没有监控。”

  宇馨放下了手里的卷宗,揉了揉眉心。

  “这是一个心思缜密到了极点的罪犯。”

  “他选择的作案地点,全都是监控的薄弱区域。”

  “而且你看,每次作案,他都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帽子、口罩、手套,一样不落。”

  徐帆的目光落在了案宗附带的现场照片上。

  每一位死者,都被摆成了安详的姿势。

  但她们的嘴唇,都被人用口红涂抹成了夸张的、向上扬起的弧度。

  一个诡异的小丑笑脸。

  那猩红的颜色在黑白照片里显得格外刺目。

  “还有这个。”

  徐帆指着照片上的口红印记。

  “法医鉴定报告说,所有现场使用的都是同一支口红。”

  “一款很多年前就停产的老式香奈儿。”

  “凶手似乎对这个品牌情有独钟。”

  宇馨凑过来看了一眼,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太变态了。”

  “杀人还要在脸上画画。”

  “等等……”

  徐帆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迅速翻阅着每一份卷宗的补充调查报告。

  那是对受害者社会关系的详细梳理。

  朱辰瑞,舞蹈演员,有一个交往多年的男友,同时,也和歌舞团的副团长保持着不正当关系。

  章粱,实习老师,表面上清纯可人,背地里却和学院的一位已婚副教授纠缠不清。

  一条清晰的脉络在徐帆的脑海中浮现。

  “我明白了。”

  徐帆的声音有些干涩。

  “凶手的目标不是随机的。”

  “他选择的,都是在感情上出轨的女性。”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审判’这些他眼中的‘罪人’。”

  宇馨的脸色有些发白。

  一个以“审判”为名义的连环杀手。

  这比任何随机杀人狂都要来得可怕。

  徐帆继续往下翻,一份标注着“重要线索”的文件吸引了他的注意。

  案宗里提到,在第四起案件的现场附近。

  一个老旧的沿街商铺监控,意外地拍到了一个疑似凶手的身影。

  那是一段极其模糊的影像。

  画面里,一个穿着深色连帽衫的人低着头,快步走过镜头。

  由于角度和光线问题,根本看不清长相。

  文件下方附上了一张从视频里截取出来的图片,上面的人影只是一个模糊的黑色轮廓。

  唯一的有效信息,是技术部门根据画面中的参照物,大致推断出的身高。

  “身高一米七五左右。”

  徐帆念出了声。

  他把卷宗推到宇馨面前。

  “技术大神,看看这个,有办法让它变清晰点吗?”

  宇馨看了一眼那张几乎糊成马赛克的截图,无奈地摊了摊手。

  “徐哥,你这是为难我。”

  “这种印刷在纸上的截图,神仙也救不了。”

  “我需要原始的视频文件,才能尝试用软件进行技术修复。”

  “不过别抱太大希望,五年前的监控,像素估计感人。”

  徐帆掏出手机,找到了卢明的号码。

  他没有打电话,而是编辑了一条短信。

  “卢队,带上五年前口红案的监控原件。”

  发送。

  他相信卢明能明白他的意思。

  在等待的时间里,徐帆继续埋首于故纸堆中。

  随着案情的发展,卷宗的厚度也在不断增加。

  凶手的接连作案,在当时的江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口红小丑”这个名字,一度成为江城居民夜晚的噩梦。

  舆论的压力如同山一样压在了江城警方的头上。

  市局高度重视,立刻从各分局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连环杀人案专案组。

  专案组的负责人,正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刑侦支队队长。

  解语。

  而卢明,就是他手下最得力的一员干将。

  看到这两个熟悉的名字,徐帆的心情有些复杂。

  他能想象到,五年前的解语和卢明。

  也曾像现在的他们一样,坐在这间办公室里,对着这些卷宗,彻夜不眠。

  可结果,却是那么的令人遗憾。

  徐帆的手指翻到了最后一沓,也是最厚的一份卷宗。

  这是第五起,也是最后一起案件。

  “十月十日,秋。”

  卷宗的扉页上,只写了这么一句话,像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死者,陈梦茹,女,三十一岁,公司白领。

  凶手在杀害了陈梦茹之后,离开现场时,发生了一个意外。

  他被一个名叫冬齐的年轻男人目击了。

  冬齐当时正在楼下抽烟,恰好看到了那个从单元楼里匆匆走出的黑影。

  黑影走路的姿势很奇怪,而且身上似乎有血腥味。

  冬齐觉得不对劲,立刻报了警。

  这是五起案件中,警方离凶手最近的一次。

  专案组全员出动,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在江城的夜色中展开。

  然而,结果却是失败。

  凶手像一条滑不溜丢的泥鳅,在复杂的巷战中,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成功甩掉了警方的追捕。

  从此,销声匿迹。

  那场失败的追捕行动,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带队追捕的解语在行动中意外负伤,随后,他引咎辞职。

  不可一世的“口红小丑”专案组,也随之宣告解散。

  这场轰动一时的连环杀人案,就此成了一桩悬案。

  徐帆合上了卷宗,眉头却皱得更深了。

  “不对劲。”

  他轻声说道。

  “怎么了?”宇馨凑了过来。

  “这份关于追捕行动的记录,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