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城内的暗流与纷争,被杨延昭强行压制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到风雪弥漫的边境线上。皇城司的董太监依旧在账册堆里埋头苦寻,但杨延昭已不再过多关注,他将精力完全投入到了对耶律隆庆新一轮攻势的应对上。
雄州前线传回的消息越来越不容乐观。辽军的小股渗透越来越频繁,手段也愈发刁钻狠辣。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侦察,开始有目的地袭击落单的宋军巡逻队,破坏烽燧,甚至伪装成宋军,袭击边境村落,制造恐慌。
“耶律隆庆这是在用狼群战术,一点点撕咬我们的防线,消耗我们的精力,寻找我们的弱点。”杨延昭指着沙盘上几处被标记为近期遭遇袭击的地点,对肃立一旁的杨延光和王贵说道。他的声音冷静,带着一丝凛冽的杀意。“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给予强硬回击,打断他们的爪子!”
“太师,让俺去吧!”王贵迫不及待地请命,眼中凶光闪烁,“俺带锐士营的兄弟过河,把他们伸过来的爪子全都剁了!”
杨延昭却摇了摇头:“不,这次不用锐士营。你们的任务更重要,是盯住新城方向的器械工场,执行骚扰破坏。对付这些散兵游勇,用专门的‘猎犬’更合适。”
他看向杨延光:“延光,你挑选的‘猎杀队’,组建得如何了?”
杨延光立刻回道:“已按太师吩咐,从各军斥候营及边军老卒中,遴选了三百人,皆为熟悉雪地、弓马娴熟、善于追踪搏杀的好手。分为三十队,每队十人,由经验丰富的队正带领。”
“好!”杨延昭目光锐利,“即日起,将这三十支猎杀队全部撒出去!以雄州前线为中心,沿拒马河两岸,给本官仔细地梳,反复地篦!发现辽军侦骑,无论人数多寡,坚决歼灭!我要让耶律隆庆派出来的人,有来无回!”
“遵命!”杨延光凛然领命。
“记住,”杨延昭补充道,“告诉各队队正,猎杀不是目的,目的是震慑,是让辽人不敢再轻易越境。行动要快,下手要狠,打完即走,不留痕迹。尽量抓几个活口回来,我要知道耶律隆庆到底想干什么!”
命令迅速下达。三百名精心挑选的宋军精锐,如同三百支离弦的利箭,悄无声息地没入了边境茫茫的雪原之中。他们穿着与雪地颜色相近的白色伪装服,脚踏滑雪板(此为杨延昭根据现代知识,令工匠秘密制作的小范围装备),行动迅捷如风,对地形的熟悉程度远超渗透过来的辽军。
一场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猎杀与反猎杀,在冰天雪地中激烈上演。
拒马河上游,一处名为“鬼见愁”的峡谷。
一支十人的辽军侦骑小队,正小心翼翼地沿着结冰的河岸行进。他们是耶律斜轸麾下的精锐,奉命探查这一段宋军的布防情况。领头的百夫长是个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眼神警惕地扫视着两侧白雪覆盖的山峦。
“头儿,这鬼天气,宋狗肯定都缩在营里烤火呢!”一名年轻的辽军士卒搓着冻僵的手,嘟囔道。
“闭嘴!”百夫长低喝一声,“宋军那个杨延昭诡计多端,大意不得!都给我打起精神……”
他的话音未落——
“咻!咻!咻!”
数支弩箭带着凄厉的破空声,从侧翼的雪坡后疾射而出!如此近的距离,如此突然的袭击,根本来不及反应!
噗嗤!噗嗤!
三名辽军士卒应声倒地,喉咙或心口被弩箭穿透,当场毙命!
“敌袭!结阵!”百夫长反应极快,猛地拔出弯刀,怒吼道。
剩下的七名辽军立刻靠拢,举起圆盾,紧张地望向弩箭射来的方向。
然而,雪坡后静悄悄的,只有风声呼啸,仿佛刚才的袭击只是幻觉。
就在辽军惊疑不定之际,他们身后的雪地里,毫无征兆地暴起数道白色身影!这些人如同雪地中扑出的猎豹,手中挥舞着雪亮的横刀,瞬间便撞入了辽军仓促结成的阵型!
短兵相接,残酷而高效!
宋军猎杀队显然早有准备,三人一组,分工明确。一人持刀猛攻,吸引注意,另外两人则从侧翼用短矛或手弩精准点杀!他们动作迅猛,配合默契,根本不与辽军缠斗,每一次出手都直奔要害!
那百夫长确实悍勇,弯刀舞动,接连格开两次攻击,还反手劈伤了一名宋军的手臂。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对方的速度和节奏。这些宋军如同泥鳅般滑溜,一击不中,立刻后退,绝不恋战,而其他同伴的攻击却从不同方向接踵而至!
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又有四名辽军倒在血泊之中。
百夫长目眦欲裂,他知道今天栽了。他狂吼一声,不顾一切地扑向其中一名看似队正的宋军,企图同归于尽。
那名宋军队正眼神冰冷,面对扑来的百夫长,不闪不避,只是微微侧身,手中横刀如同毒蛇出洞,精准地刺入了百夫长腋下甲胄的缝隙!
“呃……”百夫长前冲的势头戛然而止,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没入身体的刀锋,鲜血汩汩涌出。
宋军队正手腕一拧,迅速抽刀,百夫长软软地倒了下去,眼神迅速黯淡。
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十名辽军精锐侦骑,八死两伤,伤者也被迅速制服,用绳索捆了个结结实实。
“清理痕迹,带上俘虏和首级,撤!”队正冷静地下令,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猎杀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将辽军的尸体拖到隐蔽处用积雪掩盖,抹去大部分打斗痕迹,然后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风雪之中,只留下满地尚未凝固的鲜血和一片死寂。
类似的情景,在接下来的数日内,在漫长的边境线上不断重演。
有时是宋军猎杀队成功伏击了辽军小队;有时是双方在雪原上不期而遇,爆发短暂而激烈的遭遇战,互有伤亡;也有辽军小队凭借丰富的经验,提前发现了陷阱,侥幸逃脱。
但总体而言,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专门的训练和杨延昭制定的针对性战术,宋军猎杀队占据了明显的上风。不断有辽军侦骑小队被成建制歼灭的消息传回,缴获的兵甲、马匹,以及被生擒的俘虏,被陆续送回到雄州和定州。
这些俘虏经过分开审讯,提供的情报相互印证,逐渐拼凑出了耶律隆庆的真实意图:他确实在积极准备开春后的大举进攻,目前的渗透和骚扰,既是为了侦察,也是为了疲敝宋军,寻找宋军防线因内部压力(皇城司调查)而可能出现的漏洞。
“果然如此。”杨延昭看着汇总来的审讯记录,冷笑一声,“耶律隆庆是想内外夹击啊。可惜,他打错了算盘。”
他立刻根据这些情报,调整了前沿的兵力部署,堵塞了几个被辽军重点侦察的防御薄弱点。同时,他下令猎杀队继续加大活动力度,将猎杀范围进一步向辽境延伸,甚至尝试袭击辽军的后勤补给线。
这场发生在基层哨探之间的血腥较量,虽然规模不大,却至关重要。它不仅有效遏制了辽军的侦察活动,打击了其士气,更让杨延昭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使得耶律隆庆无法准确判断宋军的虚实。
定州城内的皇城司董太监,自然也听闻了边境上日益频繁的摩擦和宋军不断取得的“小胜”。他试图将这些与杨延昭可能的“擅启边衅”联系起来,但前线传回的确凿证据(俘虏、缴获)以及边境州县因此反而更加安稳的局面,让他难以找到发难的借口。
杨延昭用一场发生在冰天雪地里的、干净利落的猎杀行动,不仅回敬了耶律隆庆的挑衅,也暂时堵住了身后来自汴梁的暗箭。
然而,无论是杨延昭还是耶律隆庆都清楚,这仅仅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当寒冬过去,冰雪消融,真正的决战,才会拉开序幕。北疆的天空,依旧阴云密布。
雄州前线传回的消息越来越不容乐观。辽军的小股渗透越来越频繁,手段也愈发刁钻狠辣。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侦察,开始有目的地袭击落单的宋军巡逻队,破坏烽燧,甚至伪装成宋军,袭击边境村落,制造恐慌。
“耶律隆庆这是在用狼群战术,一点点撕咬我们的防线,消耗我们的精力,寻找我们的弱点。”杨延昭指着沙盘上几处被标记为近期遭遇袭击的地点,对肃立一旁的杨延光和王贵说道。他的声音冷静,带着一丝凛冽的杀意。“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给予强硬回击,打断他们的爪子!”
“太师,让俺去吧!”王贵迫不及待地请命,眼中凶光闪烁,“俺带锐士营的兄弟过河,把他们伸过来的爪子全都剁了!”
杨延昭却摇了摇头:“不,这次不用锐士营。你们的任务更重要,是盯住新城方向的器械工场,执行骚扰破坏。对付这些散兵游勇,用专门的‘猎犬’更合适。”
他看向杨延光:“延光,你挑选的‘猎杀队’,组建得如何了?”
杨延光立刻回道:“已按太师吩咐,从各军斥候营及边军老卒中,遴选了三百人,皆为熟悉雪地、弓马娴熟、善于追踪搏杀的好手。分为三十队,每队十人,由经验丰富的队正带领。”
“好!”杨延昭目光锐利,“即日起,将这三十支猎杀队全部撒出去!以雄州前线为中心,沿拒马河两岸,给本官仔细地梳,反复地篦!发现辽军侦骑,无论人数多寡,坚决歼灭!我要让耶律隆庆派出来的人,有来无回!”
“遵命!”杨延光凛然领命。
“记住,”杨延昭补充道,“告诉各队队正,猎杀不是目的,目的是震慑,是让辽人不敢再轻易越境。行动要快,下手要狠,打完即走,不留痕迹。尽量抓几个活口回来,我要知道耶律隆庆到底想干什么!”
命令迅速下达。三百名精心挑选的宋军精锐,如同三百支离弦的利箭,悄无声息地没入了边境茫茫的雪原之中。他们穿着与雪地颜色相近的白色伪装服,脚踏滑雪板(此为杨延昭根据现代知识,令工匠秘密制作的小范围装备),行动迅捷如风,对地形的熟悉程度远超渗透过来的辽军。
一场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猎杀与反猎杀,在冰天雪地中激烈上演。
拒马河上游,一处名为“鬼见愁”的峡谷。
一支十人的辽军侦骑小队,正小心翼翼地沿着结冰的河岸行进。他们是耶律斜轸麾下的精锐,奉命探查这一段宋军的布防情况。领头的百夫长是个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眼神警惕地扫视着两侧白雪覆盖的山峦。
“头儿,这鬼天气,宋狗肯定都缩在营里烤火呢!”一名年轻的辽军士卒搓着冻僵的手,嘟囔道。
“闭嘴!”百夫长低喝一声,“宋军那个杨延昭诡计多端,大意不得!都给我打起精神……”
他的话音未落——
“咻!咻!咻!”
数支弩箭带着凄厉的破空声,从侧翼的雪坡后疾射而出!如此近的距离,如此突然的袭击,根本来不及反应!
噗嗤!噗嗤!
三名辽军士卒应声倒地,喉咙或心口被弩箭穿透,当场毙命!
“敌袭!结阵!”百夫长反应极快,猛地拔出弯刀,怒吼道。
剩下的七名辽军立刻靠拢,举起圆盾,紧张地望向弩箭射来的方向。
然而,雪坡后静悄悄的,只有风声呼啸,仿佛刚才的袭击只是幻觉。
就在辽军惊疑不定之际,他们身后的雪地里,毫无征兆地暴起数道白色身影!这些人如同雪地中扑出的猎豹,手中挥舞着雪亮的横刀,瞬间便撞入了辽军仓促结成的阵型!
短兵相接,残酷而高效!
宋军猎杀队显然早有准备,三人一组,分工明确。一人持刀猛攻,吸引注意,另外两人则从侧翼用短矛或手弩精准点杀!他们动作迅猛,配合默契,根本不与辽军缠斗,每一次出手都直奔要害!
那百夫长确实悍勇,弯刀舞动,接连格开两次攻击,还反手劈伤了一名宋军的手臂。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对方的速度和节奏。这些宋军如同泥鳅般滑溜,一击不中,立刻后退,绝不恋战,而其他同伴的攻击却从不同方向接踵而至!
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又有四名辽军倒在血泊之中。
百夫长目眦欲裂,他知道今天栽了。他狂吼一声,不顾一切地扑向其中一名看似队正的宋军,企图同归于尽。
那名宋军队正眼神冰冷,面对扑来的百夫长,不闪不避,只是微微侧身,手中横刀如同毒蛇出洞,精准地刺入了百夫长腋下甲胄的缝隙!
“呃……”百夫长前冲的势头戛然而止,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没入身体的刀锋,鲜血汩汩涌出。
宋军队正手腕一拧,迅速抽刀,百夫长软软地倒了下去,眼神迅速黯淡。
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十名辽军精锐侦骑,八死两伤,伤者也被迅速制服,用绳索捆了个结结实实。
“清理痕迹,带上俘虏和首级,撤!”队正冷静地下令,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猎杀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将辽军的尸体拖到隐蔽处用积雪掩盖,抹去大部分打斗痕迹,然后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风雪之中,只留下满地尚未凝固的鲜血和一片死寂。
类似的情景,在接下来的数日内,在漫长的边境线上不断重演。
有时是宋军猎杀队成功伏击了辽军小队;有时是双方在雪原上不期而遇,爆发短暂而激烈的遭遇战,互有伤亡;也有辽军小队凭借丰富的经验,提前发现了陷阱,侥幸逃脱。
但总体而言,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专门的训练和杨延昭制定的针对性战术,宋军猎杀队占据了明显的上风。不断有辽军侦骑小队被成建制歼灭的消息传回,缴获的兵甲、马匹,以及被生擒的俘虏,被陆续送回到雄州和定州。
这些俘虏经过分开审讯,提供的情报相互印证,逐渐拼凑出了耶律隆庆的真实意图:他确实在积极准备开春后的大举进攻,目前的渗透和骚扰,既是为了侦察,也是为了疲敝宋军,寻找宋军防线因内部压力(皇城司调查)而可能出现的漏洞。
“果然如此。”杨延昭看着汇总来的审讯记录,冷笑一声,“耶律隆庆是想内外夹击啊。可惜,他打错了算盘。”
他立刻根据这些情报,调整了前沿的兵力部署,堵塞了几个被辽军重点侦察的防御薄弱点。同时,他下令猎杀队继续加大活动力度,将猎杀范围进一步向辽境延伸,甚至尝试袭击辽军的后勤补给线。
这场发生在基层哨探之间的血腥较量,虽然规模不大,却至关重要。它不仅有效遏制了辽军的侦察活动,打击了其士气,更让杨延昭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使得耶律隆庆无法准确判断宋军的虚实。
定州城内的皇城司董太监,自然也听闻了边境上日益频繁的摩擦和宋军不断取得的“小胜”。他试图将这些与杨延昭可能的“擅启边衅”联系起来,但前线传回的确凿证据(俘虏、缴获)以及边境州县因此反而更加安稳的局面,让他难以找到发难的借口。
杨延昭用一场发生在冰天雪地里的、干净利落的猎杀行动,不仅回敬了耶律隆庆的挑衅,也暂时堵住了身后来自汴梁的暗箭。
然而,无论是杨延昭还是耶律隆庆都清楚,这仅仅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当寒冬过去,冰雪消融,真正的决战,才会拉开序幕。北疆的天空,依旧阴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