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眼司”在杨延昭的严令下,如同被惊动的蜂巢,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隐蔽性运转起来。潜伏在汴梁的暗桩,将目光死死锁定了王钦若府邸和夏守恩的动向;而边境线上的耳目,则开始严密监控所有与辽国往来的可疑渠道,尤其是那个名叫刘五的走私马商。
然而,王钦若与夏守恩皆是老奸巨猾之辈,行事极其谨慎。他们与辽国的“合作”通过多重中间人进行,单线联系,不留文字痕迹,使得“锐眼司”的调查进展缓慢,一时间难以拿到确凿的证据。
与此同时,西线的战报愈发不容乐观。李元昊围攻镇戎军甚急,守军伤亡惨重,城垣多处破损,已是岌岌可危。朝廷的怒火和压力,几乎全部倾泻到了“拥兵自重”的杨延昭头上。连番申饬的圣旨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甚至隐隐透出了“再不奉诏,即以谋逆论处”的威胁。
赵稹在定州更是上蹿下跳,他不再满足于口头催促,开始以宣抚使的身份,直接行文北疆各军州,绕过杨延昭,试图调动部分兵马。虽然各军州主官皆以“需奉杨太尉将令”为由顶了回去,但这种行为本身,已经严重干扰了北疆的正常军政秩序,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不安。
内忧外患,构陷的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杨延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知道,不能再这样被动等待了。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个僵局,否则不等耶律休哥或者构陷发动,北疆自己就要从内部被拖垮。
深夜,宣抚使司密室,仅有杨延昭、杨延光、杨洪三人。
“六郎,如今局势,进退维谷,如之奈何?”杨延光脸上写满了疲惫与忧虑,“朝廷逼得太紧,西线又危在旦夕,背后还有冷箭……我们难道真要坐以待毙?”
杨洪也沉声道:“太尉,王钦若那边防范极严,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抓到实证。而西线……恐怕等不了那么久了。”
杨延昭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良久,缓缓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光芒。
“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朝廷想逼我们分兵,耶律休哥想等我们内乱,王钦想想构陷我们……他们都在等,等我们犯错,等北疆自己崩溃。”
“那我们……”杨延光疑惑。
“我们要主动破局!”杨延昭斩钉截铁,“他们不是想东西夹击吗?不是想从内部瓦解我们吗?好!我们就给他们来一个……釜底抽薪!”
他走到北疆地图前,手指猛地点在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地方——幽州!
“幽州?”杨延光和杨洪都吃了一惊。
“没错,幽州!耶律休哥的老巢!”杨延昭眼中精光爆射,“所有人都以为,我们现在要么被迫西援,要么固守待毙。耶律休哥也定然以为,我们被西线和朝廷牵制,无力他顾。他或许正在暗中集结兵力,等待我们分兵或者内乱的时机,好给予我们致命一击。”
“那我们为何还要主动去打幽州?这太冒险了!”杨延光急道。
“正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才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杨延昭语速加快,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亢奋,“耶律休哥绝不会想到,我们在如此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还敢主动出击,直捣他的根本!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他详细阐述自己的计划:“我们不需要攻下幽州,那也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做出一副全力猛攻幽州的姿态!集中所有能动用的骑兵和跳荡营精锐,携带全部‘星火营’家当,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声势,直扑幽州城下!”
“此举一石三鸟!”杨延昭目光灼灼,“第一,可以极大地震慑耶律休哥,打乱他的部署,让他不敢轻易南下,从而解除我北疆的直接威胁!第二,可以向朝廷证明,我北疆主力并非畏战不前,而是在执行更具战略价值的任务,缓解朝廷催逼的压力!第三,也是最关键的……”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可以为我们自己,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一旦我们兵临幽州城下,整个北疆的注意力都会被吸引过去。届时,王钦若若还想搞什么构陷的勾当,其动静必然难以掩盖!我们或许就能趁机抓住他们的马脚!甚至……可以借此向朝廷施压,要求彻查背后构陷之事!”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计划!将本就捉襟见肘的北疆主力,投入到一次风险极高的远程奔袭之中,赌的就是耶律休哥的判断失误和朝廷的反应。
杨延光和杨洪都被这个计划的魄力所震撼,久久无言。
“六郎……这,太险了!”杨延光声音干涩,“万一耶律休哥不为所动,或者幽州防守严密,我军顿兵坚城之下,进退维谷,而西线又恰好此时崩溃,那我们……可就全完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杨延昭语气决绝,“如今局面,循规蹈矩只有死路一条!唯有行险一搏,方能杀出一条生路!我相信耶律休哥的判断,他绝不会拿他的根本之地幽州来冒险!他也绝想不到我们有如此胆魄!”
他看向杨洪:“‘锐眼司’必须全力配合,散布迷雾,让耶律休哥相信,我们是因为朝廷催逼过甚,内部生变,才铤而走险,试图以战功来稳固地位!要让他觉得,这是我们绝望下的疯狂,而非有预谋的战略行动!”
杨洪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属下明白!定会办得滴水不漏!”
“三哥,”杨延昭又看向杨延光,“你留守定州,稳住大局,应对赵稹。记住,无论我们前方战事如何,定州绝不能乱!”
“好!”杨延光知道已无退路,咬牙应下。
“立刻秘密集结杨延嗣、焦赞所部,以及‘星火营’全部!三日后,子夜时分,兵发幽州!”杨延昭最终下令,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寒光凛冽。
一场关乎北疆命运,乃至整个大宋国运的豪赌,就此拉开序幕。杨延昭要以一场看似不可能的奔袭,来实现绝境中的逆转,完成一次惊天的釜底抽薪!
然而,王钦若与夏守恩皆是老奸巨猾之辈,行事极其谨慎。他们与辽国的“合作”通过多重中间人进行,单线联系,不留文字痕迹,使得“锐眼司”的调查进展缓慢,一时间难以拿到确凿的证据。
与此同时,西线的战报愈发不容乐观。李元昊围攻镇戎军甚急,守军伤亡惨重,城垣多处破损,已是岌岌可危。朝廷的怒火和压力,几乎全部倾泻到了“拥兵自重”的杨延昭头上。连番申饬的圣旨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甚至隐隐透出了“再不奉诏,即以谋逆论处”的威胁。
赵稹在定州更是上蹿下跳,他不再满足于口头催促,开始以宣抚使的身份,直接行文北疆各军州,绕过杨延昭,试图调动部分兵马。虽然各军州主官皆以“需奉杨太尉将令”为由顶了回去,但这种行为本身,已经严重干扰了北疆的正常军政秩序,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不安。
内忧外患,构陷的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杨延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知道,不能再这样被动等待了。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个僵局,否则不等耶律休哥或者构陷发动,北疆自己就要从内部被拖垮。
深夜,宣抚使司密室,仅有杨延昭、杨延光、杨洪三人。
“六郎,如今局势,进退维谷,如之奈何?”杨延光脸上写满了疲惫与忧虑,“朝廷逼得太紧,西线又危在旦夕,背后还有冷箭……我们难道真要坐以待毙?”
杨洪也沉声道:“太尉,王钦若那边防范极严,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抓到实证。而西线……恐怕等不了那么久了。”
杨延昭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良久,缓缓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光芒。
“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朝廷想逼我们分兵,耶律休哥想等我们内乱,王钦想想构陷我们……他们都在等,等我们犯错,等北疆自己崩溃。”
“那我们……”杨延光疑惑。
“我们要主动破局!”杨延昭斩钉截铁,“他们不是想东西夹击吗?不是想从内部瓦解我们吗?好!我们就给他们来一个……釜底抽薪!”
他走到北疆地图前,手指猛地点在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地方——幽州!
“幽州?”杨延光和杨洪都吃了一惊。
“没错,幽州!耶律休哥的老巢!”杨延昭眼中精光爆射,“所有人都以为,我们现在要么被迫西援,要么固守待毙。耶律休哥也定然以为,我们被西线和朝廷牵制,无力他顾。他或许正在暗中集结兵力,等待我们分兵或者内乱的时机,好给予我们致命一击。”
“那我们为何还要主动去打幽州?这太冒险了!”杨延光急道。
“正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才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杨延昭语速加快,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亢奋,“耶律休哥绝不会想到,我们在如此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还敢主动出击,直捣他的根本!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他详细阐述自己的计划:“我们不需要攻下幽州,那也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做出一副全力猛攻幽州的姿态!集中所有能动用的骑兵和跳荡营精锐,携带全部‘星火营’家当,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声势,直扑幽州城下!”
“此举一石三鸟!”杨延昭目光灼灼,“第一,可以极大地震慑耶律休哥,打乱他的部署,让他不敢轻易南下,从而解除我北疆的直接威胁!第二,可以向朝廷证明,我北疆主力并非畏战不前,而是在执行更具战略价值的任务,缓解朝廷催逼的压力!第三,也是最关键的……”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可以为我们自己,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一旦我们兵临幽州城下,整个北疆的注意力都会被吸引过去。届时,王钦若若还想搞什么构陷的勾当,其动静必然难以掩盖!我们或许就能趁机抓住他们的马脚!甚至……可以借此向朝廷施压,要求彻查背后构陷之事!”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计划!将本就捉襟见肘的北疆主力,投入到一次风险极高的远程奔袭之中,赌的就是耶律休哥的判断失误和朝廷的反应。
杨延光和杨洪都被这个计划的魄力所震撼,久久无言。
“六郎……这,太险了!”杨延光声音干涩,“万一耶律休哥不为所动,或者幽州防守严密,我军顿兵坚城之下,进退维谷,而西线又恰好此时崩溃,那我们……可就全完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杨延昭语气决绝,“如今局面,循规蹈矩只有死路一条!唯有行险一搏,方能杀出一条生路!我相信耶律休哥的判断,他绝不会拿他的根本之地幽州来冒险!他也绝想不到我们有如此胆魄!”
他看向杨洪:“‘锐眼司’必须全力配合,散布迷雾,让耶律休哥相信,我们是因为朝廷催逼过甚,内部生变,才铤而走险,试图以战功来稳固地位!要让他觉得,这是我们绝望下的疯狂,而非有预谋的战略行动!”
杨洪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属下明白!定会办得滴水不漏!”
“三哥,”杨延昭又看向杨延光,“你留守定州,稳住大局,应对赵稹。记住,无论我们前方战事如何,定州绝不能乱!”
“好!”杨延光知道已无退路,咬牙应下。
“立刻秘密集结杨延嗣、焦赞所部,以及‘星火营’全部!三日后,子夜时分,兵发幽州!”杨延昭最终下令,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寒光凛冽。
一场关乎北疆命运,乃至整个大宋国运的豪赌,就此拉开序幕。杨延昭要以一场看似不可能的奔袭,来实现绝境中的逆转,完成一次惊天的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