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轮回之引·意志之壁与心之迷障-《伏羲异世录》

  第一考“坤元之重”带来的压力退去,龙曦月体外那厚重的斗气铠甲尚未完全消散,其上的光芒兀自明灭不定,仿佛还在对抗着已然不存在的敌人。

  下一秒,她所处的整个土黄色空间,扭曲、变幻!固定的形态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意识层面的疯狂解构与重组。

  这不是外在环境的改变,而是她内在感知被强行撕裂、抛洒,然后投入一个沸腾的、由无数生命瞬间构成的熔炉之中。

  刹那间,她不再是她。

  她的意识被扯碎,化作了千万个同时存在的“我”。

  她是南疆雨林深处一株存活了千年的古树, 感受着冰冷的金属斧刃咬入躯干,那撕裂的剧痛清晰无比。她“体验”着生命汁液连同积累千年的日月精华正飞速流逝,一种深沉的、无法言说的悲怆淹没而来,那是对脚下土地、对枝头鸟巢、对周身生态最后的眷恋与告别。这不是旁观,她就是那棵树。

  同时,她又是一名倒在冰冷泥泞战场上的无名士兵, 腹部的伤口汩汩冒着血泡,铁锈味和泥土味充斥口鼻。视线开始模糊,耳边是遥远的喊杀声和逐渐清晰的心跳——那是对故乡炊烟、对母亲粗糙双手、对未婚妻温柔笑容最后的不舍与恐惧。死亡的冰冷触须正沿着四肢爬升,如此真实。

  下一秒,她坐在金碧辉煌却空旷冰冷的宫殿王座上, 华贵的袍服下是干瘪衰老的躯体。指尖触摸着冰冷的黄金扶手,权力如山亦如枷。眼前掠过无数张或谄媚或恐惧的脸庞,却无一张可称温暖。一种蚀骨的孤独感,比死亡更令人窒息,她“触摸”到了所谓九五之尊背后的绝对虚无。

  紧接着,她变回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赤裸、脆弱,因饥饿和不适而放声啼哭。唯一的渴求是母亲的乳汁与温暖的怀抱,这是一种纯粹到极致的欲望,不掺任何杂念,却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佛教所言人世八苦,乃至轮回中的百千种姿态,不再是经卷上枯燥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最真实、最汹涌、最细腻的感官洪流与情感浪潮。它们从四面八方,强行灌注、冲刷、浸泡着她的核心意识,并非要摧毁,而是要同化——让她沉入其中,体验、理解,最终明白这一切皆是轮回常态,皆是“大地”所承载与记录的悲欢离合。唯有先融入,方能谈超脱。

  这灌注并非恶意的攻击,更像是一种过于“粗暴”的传授,一种强行让她“阅读”大地记忆图书馆中无数生命篇章的方式。

  然而——

  “幻象!心魔!皆是虚妄!”

  龙曦月猛地厉喝一声!她的眼眸中爆发出锐利如寒剑出鞘般的光芒,那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在面临未知危险时最直接的反应。她的意志,在无数次生死搏杀、铁血考验中早已被千锤百炼,坚如玄铁磐石,纯粹如精炼之钢。

  她将这一切宏大而细腻的轮回体验,误判为了最凶险的精神攻击,是试图混乱她心智、瓦解她战意的邪术。

  于是,她做出了最本能、也最符合她战士身份的反应:防御与排斥。

  她调动起全部的精神力量,那是在战场上磨练出的、高度凝聚的杀伐意志与坚定信念,不再是构筑外在的斗气铠甲,而是在她的意识核心之外,强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密不透风的意志壁垒。

  这壁垒无形,却比万丈山壁更为厚重。它将那些试图涌入的轮回景象、万千情感——无论是古树的悲怆、士兵的恐惧、帝王的孤独还是婴儿的纯粹渴求——统统毫不留情地隔绝、排斥、弹开。

  她紧守心神,将“守护自我”的信念发挥到极致。她就像暴风眼最中心的那块岩石,任外界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情感浪潮如何汹涌澎湃,我自岿然不动,冷硬如初。

  从考验的标准看,她似乎又一次成功了。

  她没有沉沦于任何一世的悲欢离合,没有被任何一段强烈的爱恨情仇所捕获、同化。她的意识清晰,意志完整,没有被这信息的洪流冲垮或湮灭。

  但从“承吾道”的角度看,她或许失败了,而且比第一次更为彻底。

  她像一个紧闭双眼、紧捂双耳、内心不断告诫自己“一切都是假的”的人,匆匆走过了世界上最精彩、最蕴含深意的一场戏剧。她成功地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伤害”,却也因此错过了所有的剧情、所有的情感张力、所有可能引发深思与感悟的细微之处。

  她抵御了轮回表象的侵蚀,保全了自我,却也彻底拒绝了真正理解“轮回”真意、从而可能窥见“超脱”轮回契机的唯一途径。那宏大的意志希望她体验、感悟,最终明白这些皆是循环的一部分,无需恐惧,无需排斥,从而生出慈悲与洞察。但她,却用最坚硬的盾,将自己与这一切隔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