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尘封卷宗,异闻协会-《乩童,邪灵》

  江源市的清晨,阳光驱散了夜晚的阴霾,城市重新焕发出忙碌的活力。但对于林妙可而言,昨夜的暗巷交锋如同一声警钟,提醒她阴影从未远离。

  她无法依靠常规手段调查,警方的卷宗不会对她开放,网络上能查到的信息也极其有限。想要深入了解这些“微笑死亡”案件,找到那邪修乃至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玄阴教线索,她需要另辟蹊径。

  父亲林如海那里显然指望不上,他对于任何涉及“超自然”的话题都避之不及。林妙可想到了一个可能的方向——那些游走在城市边缘,对民间奇闻异事、神秘现象有所研究和接触的群体。

  通过网络上一些较为隐蔽的论坛和社群,经过几天的筛选和试探,她锁定了一个名为 **“江源市异闻与民俗研究协会”** 的非正式组织。这个协会听起来名头挺大,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同好会,成员鱼龙混杂,有纯粹猎奇的大学生,有研究民俗的学者,也有一些自称拥有“特殊经历”或“家传本事”的民间人士。

  根据网上留下的模糊地址,林妙可来到了位于老城区一栋颇有年头的居民楼里。协会的“据点”就在一楼一个带小院的套间,门口连个像样的牌子都没有,只贴了张手写的、字迹有些褪色的“异闻协会”纸条。

  敲开门,一股旧书、灰尘和淡淡线香味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开门的是一位戴着厚厚眼镜、头发乱蓬蓬的年轻男生,看起来像个大学生。

  “你找谁?”男生推了推眼镜,疑惑地看着门外气质清冷、与这环境有些格格不入的林妙可。

  “我看到了网上的信息,对异闻民俗很感兴趣,想来了解一下。”林妙可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

  “哦,新同好啊!欢迎欢迎!”男生顿时热情起来,侧身让开,“我叫阿杰,是这里的‘临时管理员’,快请进!”

  房间内比想象中还要杂乱,四面墙都被顶到天花板的书架占满,塞满了各种新旧不一的书籍、杂志和打印资料,从《山海经》到《地方志怪录》,从UFO研究到都市传说合集,无所不包。几张旧沙发和电脑桌占据了剩余空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故纸堆的味道。

  除了阿杰,屋里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在阳台慢悠悠打着太极拳、穿着练功服的老者,目光偶尔扫过林妙可,带着一丝审视。另一个是坐在电脑前,手指飞快敲击键盘、穿着哥特风格裙装的少女,对林妙可的到来只是抬了抬眼皮。

  “这位是陈伯,我们协会的顾问,懂很多东西的!”阿杰介绍打拳的老者,然后又指了指哥特少女,“那是小夜,我们的‘技术顾问’,主要负责信息搜集和……嗯,一些网络上的‘探险’。”

  林妙可微微点头致意。她能感觉到,那个陈伯身上有极其微弱的、类似“气功”修炼者的能量波动,但很浅薄。小夜则气息普通,只是精神似乎比常人活跃一些。

  “你想了解哪方面的异闻呢?”阿杰热情地给林妙可倒了杯水。

  “我最近听说了一些关于本市‘微笑死亡’的案子,觉得有些蹊跷,想看看协会里有没有相关的资料或者看法。”林妙可开门见山,同时仔细观察着三人的反应。

  阿杰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显得有些紧张。小夜敲键盘的手停了下来,转过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林妙可。而阳台上的陈伯,太极拳的节奏也微不可察地慢了一拍。

  “那几个案子啊……”阿杰搓了搓手,压低声音,“警方都定性为离奇猝死了,网上消息也被压了不少。我们私下确实讨论过,觉得邪门得很。”

  小夜转过椅子,黑色的裙摆划出一道弧线:“你也觉得不是普通案件?说说你的看法?”她的眼神带着挑衅和探究。

  林妙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协会里,有没有关于类似记载?比如,历史上或者民间传说中,有什么邪术或者精怪,会让人带着微笑死去,并抽取魂魄?”

  陈伯此时缓缓收势,走了过来,目光锐利地看着林妙可:“小姑娘,看来你不是普通的爱好者。你身上……有种不一样的气息。”

  林妙可心中微动,这陈伯果然有点门道。

  “略懂一些家传的皮毛。”她含糊地回应。

  陈伯也没有深究,沉吟片刻道:“据老夫所知,几种魔道邪法或精怪有此特性。西域曾有‘极乐天魔’,以幻音诱人极乐,食其魂;南洋有‘笑面降’,中降者狂笑至死;而我中土古籍《幽明录》残卷中,亦提及过一种名为‘悦魂妖’的邪物,擅造美梦,悄无声息夺人魂魄,死者面含微笑。”

  悦魂妖?林妙可记下了这个名字。昨夜那邪修的手段,确实有制造愉悦幻境、抽取魂魄的特征。

  “陈伯,协会里有关于《幽明录》或者其他类似古籍的记载吗?我想查阅一下。”林妙可提出请求。

  陈伯看了看阿杰,阿杰连忙点头:“有的有的!不过都是些复印件或者手抄本,很乱,放在里面那个小储藏室了,我带你去找!”

  储藏室更是灰尘遍布,堆满了各种残破的旧书和资料。阿杰一边翻找,一边小声对林妙可说:“林小姐,不瞒你说,我们之前也试着查过那几起案子,但总觉得……有点瘆人,好像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一样,就没敢深入。你……你查这个,要小心啊。”

  林妙可点了点头。看来这个协会确实知道一些东西,但也仅限于皮毛,并且心存畏惧。

  最终,他们找到几页关于《幽明录》残卷的复印资料,上面关于“悦魂妖”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描述与陈伯所说大致相同,并提到其“喜栖阴暗人气混杂之地,常幻化俊男美女,以梵音妙相诱之”。

  “阴暗人气混杂之地……”林妙可若有所思,这描述与酒吧、夜店、甚至一些深夜的商业区颇为吻合。那几起案件的受害者,似乎都有夜间外出娱乐的习惯。

  就在她仔细阅读那几页模糊的复印件时,目光忽然被旁边一份泛黄的、手写的旧档案吸引。那似乎是一份几十年前的警方非正式记录副本,标题是《“慈航庵”失火案杂录》。

  “慈航庵?”林妙可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哦,那个啊,”阿杰瞥了一眼,“是解放前城外一个小庵堂,据说香火还挺怪异的,拜的不是寻常菩萨。后来莫名其妙失火烧毁了,好像还死了个当时有点名气的尼姑,叫什么……静尘师太。这案子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卷宗里提了句,庵里供奉的主尊叫什么‘慈航普度天尊’,听着有点别扭,就被收到杂闻里了。”

  慈航普度天尊?这名号……林妙可微微蹙眉。正统佛教有慈航真人(观音),道教有慈航普度天尊的说法,但通常不会如此直白地合并称呼,而且结合那“悦魂妖”的记载,以及昨夜那邪修类似梵音的伎俩……

  一个模糊的猜想在她脑中形成。这失火的慈航庵,供奉的恐怕并非正神,而是某种披着佛教外衣的邪祟!那静尘师太,或许就是修炼类似“悦魂妖”法门的邪修!庵堂虽毁,但传承未必断绝!昨夜那邪气男子,很可能就是这一脉的传人!

  “这份资料,可以借我看看吗?”林妙可拿起那份关于慈航庵的旧档案。

  “啊?这个啊,没问题,反正放着也是落灰。”阿杰爽快地答应了。

  带着复印的《幽明录》残页和那份泛黄的慈航案档案,林妙可离开了异闻协会。虽然协会本身力量有限,但这次来访,无疑为她指明了一个重要的调查方向。

  悦魂妖,慈航庵,静尘师太……这些尘封的名词,或许正是解开当前连环命案,乃至串联起玄阴教阴谋的关键线索。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找到那邪修的老巢,以及查清这“慈航普度天尊”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