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

  华佗白日坐堂问诊,闲时授徒药理,遇疑难杂症便现场讲授;暮色降临则召集 ** ,梳理医理,复盘当日病例。

  这般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令学徒们突飞猛进。资质欠佳者自行请辞,而新秀不断补充,医馆始终保持蓬勃生机。

  张宁表现尤为出众,很快晋升为华佗副手,连战地医护都对其心悦诚服。

  一切进展,竟比预期更为顺利。

  王仲对此甚感欣慰。

  春耕时节,泰山郡处处繁忙。王仲又调来数千头耕牛,田野间牛哞阵阵,农人笑语盈盈。田间阡陌上,新筑的水车徐徐转动,清流汩汩滋润着青青禾苗。

  (

  臧霸已深谙屯田军务,与田豫以洙水为界分辖南北,二人各司其职,配合无间。

  王仲令羊耽遴选巧匠组建兵坊,改制鼓风机关以保炉火不熄。首批所铸正是改良版诸葛连弩——此弩运用精巧杠杆,弩身较旧制更为轻巧,五寸短弩可装二十 ** 。扳机扣动时箭出匣补,真正实现箭如雨下。

  尖刀营士卒皆配此弩,鞍侧革囊另备满匣。临阵可 ** 四十矢,寻常弓手尚未张弦,便已毙命于箭幕之下。然此弩箭无羽难及远,三十步内方显威能——于骑兵对冲之际,恰是弓不及挽、刀难及身的决胜间距。

  暮春时节,王仲携蔡琰信步芳园。百花竞放间,二人于八角亭中暂歇。

  蔡琰柔声说:“相公,你这些日子操劳了。”

  王仲笑笑:“谈不上辛苦。”

  蔡琰婉转提及:“相公可还记得那日在书房碰见的涵儿妹妹?她是孔家叔父之女,年方二八,知书达理。”

  王仲恍然:“哦,是孔菡吧?”

  蔡琰点头:“正是她。相公觉得……涵儿妹妹怎样?”

  王仲随口道:“温婉大方,品貌端正,很好。”

  蔡琰微微前倾:“若相公中意,不如将她纳为侧室吧。”

  王仲一惊!

  这是什么情况?

  蔡琰竟主动替他张罗纳妾?

  见王仲愣住,蔡琰莞尔一笑:“相公待琰儿一片真心,可每夜见你辗转难眠,琰儿实在不忍。”

  王仲喉头滚动!

  她竟是认真的?

  蔡琰以为他仍在犹豫,接着劝道:“你是堂堂男儿,身边怎会只有我一个女子?但那些品行不端的,我绝不许她们靠近你。”

  “涵儿妹妹出身名门,孔融叔父德高望重,与咱们家门当户对,纳她为妾并无不妥。”

  “况且你终日在外奔波,从前有宁儿妹妹与我作伴,如今只剩我一人。若涵儿妹妹进门,我们姐妹也能互相照应。”

  “……”

  蔡琰一番絮语,说得王仲目瞪口呆。

  他并非不愿,只是实在难以理解——古代女子竟主动为夫君牵红线?

  王仲试探道:“琰儿,你真愿意让涵儿嫁我?”

  汉语

  蔡琰语气坚定不疑:“自然!夫君若是不纳妾,反倒会让旁人指责琰儿不贤。”

  天呐!

  这种规矩……

  倒真是合人心意!

  蔡琰轻舒一口气:“夫君,涵儿妹妹对你有意,这一点琰儿已经问明白了。若你也有此心,便去花圃寻她吧,她此刻正在那儿。”说完,她起身从容离开八角亭,神态自若,毫无勉强之色。

  王仲抿了口茶定神。

  此事来得突然,他毫无准备。但转念一想,史上确有这般习俗——替夫君绵延子嗣,本就是妻子之责。

  他望向不远处的花圃,终是整了整衣冠,起身走去。

  春光融融,芬芳袭人,连风里都漾着甜腻的气息。

  徘徊间蓦然回首——

  只见花丛中立着一位绰约少女。

  她身着浅粉石榴裙,腰间缀着流苏绢花,乌发如瀑倾泻而下。微风拂过,发丝轻扬,恍若谪仙。

  虽未瞧见面容,单是背影已足见其绝色。

  “涵儿……”王仲轻声唤道。

  霎时青丝飞舞,罗裙翩跹。

  (

  回眸一瞬,孔菡的倾城容颜乍现。

  肌肤如雪,明眸若星,朱唇未染自艳,黛眉不描犹翠。

  素面朝天,仅这翩然转身的惊鸿一瞥,已令群芳黯然失色!

  一声轻唤“涵儿”,竟惹得她耳尖泛红。原以为只是梦中幻影,此刻却真切立于眼前,心潮翻涌难平。

  「叮!孔菡好感度 九!」

  离谱!

  直接 九?

  系统抽风了?

  王仲扫向光幕——

  好家伙!

  【好感度】栏竟飙至九九点!

  孔菡蓦然垂首,指尖绞紧衣角。

  这含羞带怯的模样,倒让他想起某句诗: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水莲轻颤,怯了凉风。”

  他踱步上前,温声道:“涵儿?”

  少女浑身紧绷,声若蚊蚋:“侯…侯爷。”

  终究才二八年华。

  搁在现代不过初中生年纪,在此间却已堪堪及笄待嫁。

  王仲嗅着沁人花香,指向庭景:“涵儿觉得这园圃如何?”

  “…极美。”她细声应道。

  「叮!检测到宿主强行凹造型,是否启动【身临其境】外挂?」

  “速开!”

  王仲暗爽——这金手指简直嚣张!

  他遥指桃林:“瞧那枝头繁花,恰似云霞坠凡尘。粉的像胭脂浸染,白的若新雪初凝,颤颤袅袅,妙不可言。”

  霎时!

  孔菡脑海中竟浮现万桃盛放的幻境,绯云纷扬栖落枝头,恍若神工绘卷。

  少女呼吸微滞。这意象太过绮丽,她既渴望抬眼印证,又羞怯不敢迎上那道灼灼目光。

  王仲伸手指向不远处一朵野花,诧异道:看这浅蓝小花,像夜空的星辰,又似草甸上镶嵌的碧玉!

  刹那间!

  孔菡脑海中浮现一片缀满蓝花的草地,星辉般的花朵时而成星辰,时而化宝石,奇幻非常。

  她慢慢抬眼,顺着少年指引的方向望去:涵儿快看!那边百花争艳,赤若朱砂,黄如金箔,白似霜雪,美极了!

  少女绽开笑颜,若非园景醉人,她怎会驻足忘返。

  王仲偷眼瞧她,柔声问道:可知那朵花为何垂首?

  孔菡眨着明眸:为何?

  少年目光灼灼:因你芳华绝代,令它自惭形秽,不敢仰视。

  霎时万物凝寂。

  两相对望,眼波流转间情意绵绵。

  叮!宿主成功招纳孔菡加入【佳丽团】,奖励伍零零点气运,可免费抽奖一次。

  现有两次抽奖机会,是否使用?

  王仲这才记起,先前收服臧霸时还留存着一次抽奖机会。

  如今加上孔菡的奖励,正好能抽两次。

  他默念:抽奖。

  叮!获得炒茶技艺!

  叮!获得伍零零零点气运值!

  炒茶技艺始创于明朝。

  此前世人皆以煮茶之法饮用,或直接煎服茶汤。

  习惯冲泡饮茶的王仲,近日饮茶实属折磨。

  唯在苦涩中寻觅星点甘甜。

  但掌握炒茶技艺后,品茶转为享受甘醇中那抹微苦。

  且炒茶更耐贮藏,远胜鲜茶。

  若在江南购置茶山,便可直接制作炒茶贩售。

  这典籍若能推广至全国,尤其在权贵阶层中流通,必定迅速风靡,带来巨额收益。

  至于那伍零零零点气运值——虽不算多,但积少成多。王仲盘算着,等攒够数值就该提升自身修为了。毕竟实力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依仗。

  正思索间,孔菡突然睁开眼:王郎,我父亲还...不知晓我们的事。

  王仲不假思索应道:涵儿莫忧,明日我便遣人向你父亲提亲。这次还备了件特别的礼物,定能顺利。

  是何物?孔菡好奇追问。

  《三字经》!

  《三字经》?少女面露疑惑。

  与《千字文》类似,都是孩童启蒙读物。王仲轻描淡写地解释。

  莫非王郎又有新作?孔菡难掩震惊。她在泰山书院帮工时,就将王仲所着《千字文》奉为绝世奇文,认为这等佳作百年难遇。岂料时隔不久,竟又诞生《三字经》?

  算是吧。王仲含糊应答。

  可有书稿?

  在书房。

  孔菡立即整装起身,拉着王仲疾步而出。

  何必如此急切?

  我要亲眼确认,此物能否打动父亲。

  放心,令尊必定首肯。

  书房内,孔菡手捧《三字经》沉浸其中,对王仲的钦佩之情愈发深切。

  送别孔菡后,王仲独自返回寝居。

  蔡琰非但没恼,反倒追问王仲何时上门提亲,那急切模样,比自己出嫁还要心急。

  王仲如实相告,打算次日便去泰山书院提亲。谁知蔡琰连聘礼都要亲自过目,说是绝不能丢了王家的脸面。

  嗯!当真是贤内助!

  翌日清晨。

  王仲整装待发时,收到洛阳来信。卢植只说一切安好,让他不必挂怀。王仲心下稍宽,径直前往泰山书院。

  此时学童已散,先生们正在堂中品茗闲谈。忽有书童来报:孔师,奉高侯求见。

  孔融略感诧异:竟是寻我?

  书童点头称是。角落里的孔菡闻言,霎时双颊绯红,悄悄溜出了屋子。

  未等孔融应答,郑玄便道:云逸此番前来必有要事,请他进来罢。

  书童躬身退下。

  不多时。

  王仲随书童入内,向众人行礼:学生拜见诸位师长。

  郑玄拂袖道:以你如今身份,当得起师者之称,不必多礼。

  王仲却道:无论王仲有何成就,在诸位面前永远是学生!

  众人暗暗颔首,对此子谦逊知礼甚为赞赏。

  孔融温声问道:贤侄今日寻我,可是有事?

  王仲正色道:特来向孔师提亲,恳请您将涵儿许配与我。

  孔融一时愕然!

  转头望向女儿座位,早已空无一人。

  转身之际,王仲恭敬地捧着一卷竹简:这份薄礼是学生的心意,望老师笑纳。

  席间顿时骚动:

  《三字经》?莫非又是云逸新作?

  《千字文》《三字经》,莫非同属蒙学之作?

  恭喜文举公得此佳婿!

  涵丫头怎么不见人影?该不会是羞于见未婚夫婿吧?

  满堂哄笑中,郑玄缓步上前:文举兄,令爱已届婚龄。才子佳人,天造地设。卢子干远在京城,不如由老夫做个月老可好?

  孔融这才恍然昨夜女儿为何心神不宁。

  这对小儿女,何时相恋竟毫无征兆?

  突如其来的求亲,确实令他措手不及。

  孔融整了整衣冠:云逸才高八斗,又有康成兄作保。将小女许配原无不妥......话锋一转:只是,单凭一册书简就想娶走我孔家千金?

  王仲从容道:老师何不先过目再说?

  郑玄捋须附议:文举尚未细看就下断言,怎知不合心意?

  孔融正色道:此次关乎小女终身,自然要格外慎重。

  展开竹简,朗声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