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韭菜盒子好吃,就是吃完味儿有点冲-《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

  陈姗姗和徐然,包好400多订单,快递发走。

  下午边忙,边面试店员。

  面试好了两个,有一个下午就上班实习,还有一个明天上班。

  这两天忙得脚不沾地的,陈珊珊特别怀念之前暑假。

  店里有张威他们看着,她去店里顶多也就一两个小时时间。

  剩下的时间上上网,没事还去赵奶奶那边陪他们唠唠嗑。

  这都一个多星期没去了。

  见天的忙。

  躺床上睡着前的陈姗姗,嘴里咕噜着,等店员确定下来,就去一趟......

  第二天早起,陈姗姗在房间里做了简单的拉伸,换了衣服,下楼。

  结果同样忙的没见人影的王云在沙发上坐着。

  “今儿起挺早,桌上有韭菜盒子,还热乎,趁热吃,”王云边说边跟着陈姗姗在餐桌旁坐下。

  陈姗姗喝了口米粥,大口咬了一口韭菜盒子,

  “嗯~妈妈的味道,我还以为您去外面买的呢,妈,以后早饭别做了,早上吃的又不多,费那工夫,还不如多睡一会,我起来会自己做,或者出去买点吃的就行。”

  陈姗姗边吃边说,她都跟母亲提过好几次了,家里现在也不缺钱,不用这么累,只做中午那一顿餐饭就行了。

  晚上就别做了。

  可父母不听,还说“不累,爸妈又不老,还干得动,以后的嫁妆和彩礼还没攒够呢。”

  陈姗姗听后好想跟他们说:‘您闺女现今的身家,富贵人家攀不上,一般人家不敢娶,估计这辈子成老姑娘的面比较大。’

  话到嘴边生生给咽回去了。

  既然说服不了他们不做晚饭,至少早饭能省就省了呗。

  结果王云笑笑说:“早饭又不费事,你们不吃,我跟你爸也要吃的。我要是累的话,就从外面买点。”

  “行,说不过您。”

  陈姗姗也不再劝,父母活了四十多年,也有自己的分寸和想法,她作为女儿,能引导,不能强迫。

  等她快吃完了,王云才再次开口:“你爸明儿回趟老家,给你爷奶他们送中秋节礼,你跟小军要不要跟着一起过去。”

  陈姗姗咽下最后一口饼,喝了口米汤顺了顺,才回话:“妈,店里这两天忙不开,我就不去了,老弟高二分班了,学习压力也大,能不去还是别去了。”

  “唉,”王云轻叹了一口气,“小军昨晚我问过了,他也不想去;店刚开业,你二姑一个人也忙不开,我还要在店里忙,算了,让你爸一个人回去吧。”

  “那外公那边什么时候过去?”

  “等你爸回来,再去你外公那边。”

  原本二姑也要回去的,新店开业后,店里多了一些堂食的客人,虽然不多,但是总要一个人在前厅,一个在厨房。

  所以陈真海回去连着陈真真的一起带过去。

  韭菜盒子好吃,就是吃完味儿有点冲,陈姗姗上楼刷个牙,想到什么,转身对正在系围裙准备去店里的王云说:

  “妈,等爸从老家回来,空的时候你们去考个驾照吧,这样以后开车出去也方便。”

  陈姗姗早就想跟爸妈提这事了。

  陈真海还好,在老家摩托车、拖拉机什么的都会开,考c证很简单,就是母亲王云要难一些。

  王云连忙摆手拒绝:“妈都这岁数了,学它干啥,出门打车就是,再说一年也出不了几次远门。那车你都开不明白呢,更别说我了,行了,该忙忙啥,我去店了哈,出去的时候,锁好门。”

  边说边往外走。

  陈姗姗无语,怎么都嘲笑她开车技术差啊!!!

  都等着,等她苦练技术,‘一雪前耻,再战它三百回合’!

  结果,刚走到院子的王云,迎面撞上匆忙回来的陈真海。

  惊得王云用力给陈真海手臂两巴掌,“干啥呢,着急忙慌的,菜往店里拎,你怎么又拎家里来了。”

  说着就要拎起落到院子地上的菜。

  “哎呀,等会,你猜我去菜市场时候,听着啥了?”

  陈真海眼睛瞪的老大,拉着王云朝院子里的小马扎那儿走。

  “哎哎,那菜、、”

  “哎呀,先甭管菜,你坐好,听我说,我跟你讲、、”

  “爸,啥新闻,我也要听。”

  正打开话匣子的陈真海,挨着媳妇刚坐下,被突然出声的陈姗姗吓一跳。

  “你这孩子,怎么走路没声啊?店里不忙了?还有空在这儿听?”

  陈真海没好气地白了女儿一眼,真是的,刚起来的语气给打乱了。

  “嘿嘿,忙忙,不过听完再去也行。”

  要是别人说新闻,陈姗姗可能没这么好奇,可这是平时连热闹都很少往上凑的老爸,他都说是稀奇事,那肯定有意思。

  “行了,赶紧说,还要备菜,和面呢?”

  王云看不得丈夫磨叽的样子,催促道。

  陈真海也不卖关子了,“你还记得几个月前,西开宿舍拆迁那边,有工人找咱们订午餐的事儿吗?”

  “嗯,后来咱们不是拒了吗?”

  “咱们是拒了,可有人没有哇!我跟你说哈.......”

  那时候工人来订的时候,陈姗姗就跟爸妈说了,这事的隐患,当时两人还觉得是女儿夸大其词、杞人忧天了。

  结果,还真就出了事。

  那工人被陈真海这边拒绝后,又找了两家本地饭馆,那凡是在市里开饭馆的,多少都能猜到,所以都没人敢接。

  原本那工人也就歇了这心思。

  可刚进七月的时候,工地一里外,开了个早餐铺子,说是铺子,实际也就是小推车摊。

  起初也就是工人在那吃早餐,也碍不着工地食堂的生意。

  可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陆续有人让本来只卖早点的摊,延长到中午。

  虽然饭菜口味不如王云家做的好吃,但是菜量大、米饭、饼子管够吃。

  只这几样,吸引越来越多的工人到那儿吃饭。

  工地食堂发现工地工人来吃饭的越来越少,一查就查到那摊位了。

  当天就派两三个壮汉过去,一番威胁后,摊主保证之后不做午饭,才算罢。

  “事情要是到这截止,也就没事的,可也不知道那摊主抽什么风,竟然把摊子支到更远几百米的地方,继续卖。”

  王云急忙问:“后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