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哪个女人能拒绝金灿灿、亮闪闪的物件?-《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

  张威自然是知道陈姗姗网店的事,仔细思量后才告诉姐姐张婷婷。

  这才有了今天的拜访。

  当然即使没有求职这层缘由,姐弟俩本也打算登门道谢的。

  只是原计划放下礼物,稍坐一会就告辞离开的。

  见两位姐姐进了房间,陈军与张威对视一眼,紧绷的肩膀明显松了下来。

  张威压低声音笑道:我姐专业课成绩年级前三,绝对能帮上忙。

  陈军望着紧闭的房门点头:要是网店能更红火,我姐也不用天天这么熬了。

  房间里,陈姗姗打开电脑,调出店铺后台数据,张婷婷凑近屏幕,仔细查看,眼神专注。

  她一边看一边分析,也没客气,直接坐在唯一的椅子上,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首页背景图分辨率太低,影响购物体验...主推款应该放在视觉焦点位置...推广分类标签太笼统...

  她边说边调整店铺装修模块,原本杂乱的产品页渐渐清爽。

  张婷婷提了不少专业的见解和优化建议,陈姗姗频频点头,眼底都是对她的赞赏。

  原来系统化运营与野路子摸索差别这么大!

  看来读大学还是有用的,那她现在再去读还来得及吗?

  两人越聊越投入,不知不觉过去两个多小时,等她们从房间出来,王云已经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陈军和张威也没闲着,他们俩等了十几分钟,见两人还没出来。

  谁也不敢去敲门打扰,一头扎进厨房帮忙。

  也得亏新房的厨房面积够大,否则,4个人还站不开呢。

  其实张威姐弟特意选在午后来访,一是不麻烦陈家人请他们吃饭;

  二是不耽误陈姗姗开店时间。

  他们算好的,不管陈姗姗愿不愿意招张婷婷,都不会在陈家吃饭。

  结果这一耽误,下午5点了,饭也做好了,不吃就显得太疏离了。

  王云不由分说将姐弟按在座位上,“别客气,都是家常菜,就当自己家哈。”

  张威姐弟俩本还推辞,可架不住陈家人的盛情,只好坐了下来。

  饭桌上,气氛倒是格外融洽。

  张婷婷和陈姗姗继续聊着网店的事,从运营策略到产品选品,越聊越投机。

  俩人在房间里,已经定了工资,从现在开始算实习,实习期一个月2000元。

  听着好像不算高,不过只要年后店铺销量暴增,可以即刻转正,转正后按照2500 销售毛利提成、绩效完成奖金等。

  另外兼职客服每月多开1000,还有餐补。

  张婷婷眼睛发亮。

  她暑假的时候在兵安市兼职两个月,同时兼任运营、推广、客服,一个月才开2800元固定工资,还不包吃住。

  陈姗姗给她的薪资待遇很高了。

  更难得的是老板愿意放手让她实践课堂理论,这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说比薪资更珍贵。

  高高兴兴送走张婷婷姐弟俩,一瞅时间晚上8点了。

  原定的逛街计划泡了汤,放烟花的时间还是够的。

  去年过年,陈真海买的烟花爆竹不够儿女放的,今年他早早就去专卖店买了好些烟花。

  陈姗姗找陈真海借来打火机,领着弟弟陈军在楼下小区空地上,放了半个小时。

  陈姗姗裹着羽绒服跺脚哈气,最后实在是冻得不行了,才舍得回家。

  年三十,一早,贴好春联,放了鞭炮。

  老家的房子,陈真海拜托邻居孙大壮帮忙贴上,给他们家带过去好些水果和孩子吃的坚果。

  孙大壮两口子一直记着之前陈真海说的,留鸡蛋的这个事。

  知道他们搬城里,不能养鸡鸭,还给杀了六只家养的土鸡连同两大筐鸡蛋。

  愣是不要钱。

  不过陈真海临来之前,放了一千块钱在孙大壮墙缝里。

  上了乡镇客车后,才打电话告诉他们。

  看着客车上两堆“土特产”,陈真海第一次有了考驾照的想法。

  每次回来不仅要换车,下车还要走老长一顿路,不带东西还好,双手拎着东西,来回折腾坐车,就很耽误时间。

  拖拉机、摩托车他看一遍就会了,女儿那小轿车,他也练过两次,很简单。

  要不过了年,他也听闺女的,考一个?

  不管什么想法都要等过完年过了十五才行,这会一家人早上简单对付了下昨晚剩的饭菜。

  陈姗姗开着车载着他们直奔购物中心。

  刚进门直对着就是各种珠宝首饰。

  陈姗姗和王云的目光成功被吸引过去。

  哪个女人能拒绝金灿灿、亮闪闪的物件?

  要搁二十岁,陈姗姗比较喜欢钻石,觉得钻石更闪,戴起来显年轻。

  以前觉得黄金老气,随着年龄增长,她承认,是她肤浅了。

  黄金保值,还贵气。

  她觉得老气的原因,是黄金克重买少了,而且造型不好看。

  瞧瞧,这柜台里展示的。

  啧啧,都好看。

  王云在穿的方面很省,她认为衣服只要没坏,能穿就行。

  买黄金她不排斥,就算不经常戴,这东西又不会坏,存起来,以后留给女儿、儿媳妇传下去,不也是体面的?

  母女俩,在几个品牌柜台之间来回穿梭,买了两套项链、耳饰。

  另外一人买了一个镯子,陈真海父子俩不喜欢,她们也不勉强。

  就在爷俩在休息区打第N个哈欠时,母女俩才结账。

  买衣服倒是更快了些。

  过大年嘛,当然少不了大红毛衣,红帽子。

  图个喜庆。

  李黄河回老家后,没有跟着陈家人一起回来,而是留在村长家。

  村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24了,是他培养的下一位村长接班人。

  小儿子今年读初三,他对小儿子的期许是出国留学。

  只是孩子有点偏科,化学太差。

  虽然化学占比不高,但是总不能不及格吧?

  李黄河跟着陈真海他们回村的时候,村长见了,就想着雇他给小儿子补习。

  李黄河自然不会拒绝,便留了下来。

  他的辅导方式跟老师教的不同,有点剑走偏锋的感觉,但是意外的,村长儿子却更容易接受。

  三十晚上,李黄河在村长家吃好饭后,来到院门口,给陈姗姗打过去电话。

  电视正播放本山大叔的小品,陈姗姗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包饺子。

  李黄河在电话里先给陈真海夫妇拜年。

  临挂电话前,轻声对陈姗姗说:“姗、姗姐,新年快乐!”

  “好,你也是。”

  陈姗姗说完就挂了电话,这孩子,刚刚不是说过祝福语了吗?

  她也没在意,很快就被电视节目吸引过去。

  还是二十年的春晚好看。

  吹着冷风的李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