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要在这里安家吗-《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

  张易安面色如常地抬起头,对薛自明嘱咐道:

  “这次来队的家属不少,又是咱们头一回办这种聚会,保障工作一定得做到位,让大伙儿感受到部队的温暖。”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尤其是那些大老远拖家带口赶过来的,得更细致点儿。提前问清楚他们几点到、住哪儿咋安排,得让人家过个踏实年。”

  “嗯,这个我也有想到,已经安排好了。”

  薛自明回了句。

  这次聚会,是张易安带着团里拿到名次之后提议办的。

  说起来这批学员也确实争气,虽然没有冲进前三的,但好歹是刚入伍第二年的新兵,能有十个人挤进全团前一百。

  尤其陈军、于小牛和文飞还冲进了前五十,这成绩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当然,也离不开连长和指导员平时一点一滴的带教。

  团长张振国因此特意提出要表彰,张易安就想起去年在老连队时,中秋也搞过类似的活动。

  这一想,他脑海里就冒出那个自称“老娘”的虎姑娘来……

  鬼使神差的就是想多了解她一些。

  当然,也惦记陈叔和婶子做的那一口家常菜,光是想想都觉着馋人。

  在家属院,瞧见陈军父母在厨房里忙活的背影。

  一个切菜一个掌勺,偶尔侧头说两句话,灶台上的热气氤氲着窗玻璃。

  他怔怔地看了会儿,恍惚间好像看见多年前自己家也是这般光景。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他嘴角那点不自觉地笑意就淡了下去,眼神也跟着黯了。

  父亲当年因公殉职,母亲身体本来就弱,听到这消息没撑住,没隔多久也跟着走了。

  这些事,一晃都快十年了。

  握紧拳头,把思绪拽回来。

  说到底自己只是陈军的连长,总不能没事就往人家里跑。

  正好借着这次比赛成绩,干脆提议办个家属聚会,总算能名正言顺见一见。

  当然也不是所有家属都能来,家属院容量有限。

  最后定下规矩:这次比赛连队前十名的战士,家属可以自愿报名,提前登记人数和关系。

  和薛自明又对了对过年期间的执勤安排和轮休计划,两茶缸水见底,正事也聊得差不多了。

  张易安抬腕看表,十一点整。

  “老薛,食堂快开饭了,我先行一步。”

  自打陈家人离开,他又恢复了食堂、宿舍、训练场三点一线的生活。

  临近春节训练量减了,伙食标准反倒提高了,结果个别兵开始挑食浪费。

  张易安皱皱眉,果然队伍一放松就容易出毛病。

  薛自明一把收起材料:“等等,我也去。”

  “嫂子什么时候走的?”张易安问了句。

  “就…前两天。”薛自明答得含糊。

  “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安排人去送送嫂子。”

  “送啥呀,拢共也没多少行李。”

  “可这都快过年了,怎么不干脆等过了年再走?”

  按薛自明的职级,杜鹃本是可以随军的。

  张易安之前问过他,薛自明只说老家爹娘年纪大了,身边离不开人照顾。

  张易安还建议过他把二老接来,薛自明却推说老人身体不好,经不起长途奔波。

  张易安不便多劝,只是心里觉得杜鹃嫂子真不容易,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还要伺候公婆。

  薛自明显然不愿继续这话茬,一把揽过张易安就往外走:

  “快走吧,再晚可真赶上学员抢饭了!”

  张易安没防备,被他带得一个趔趄,无奈笑了笑,一道朝食堂走去。

  他也没往深处想。

  杜鹃嫂子来队时就是指导员悄悄接来的,薛自明谁也没惊动,估计是怕给旁人添麻烦。

  ***

  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杜鹃其实并没有带着女儿回老家。

  她把不多的行李放在一家便宜的小旅馆里,用攒下的钱付了五天房费。

  窗外偶尔吹着小风,薛小米乖巧地趴在床边玩拼图,偶尔抬头问:

  “妈妈,咱真的不回去找爸爸过年吗?”

  杜鹃只是摸摸她的头,没说话......

  年三十这天,陈姗姗和父母开车去部队。

  这次过去和上次来时,情况不同。

  刚在部队所在的城市买了一套二手房,安了个新家。

  正因为有了自己的落脚处,他们便主动把部队家属院的名额让给了更需要的战友家庭。

  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参加连队组织的除夕晚会,感受一下热闹的团圆气氛。

  出发前,陈姗姗摸了摸“雨点”的脑袋,心里有些歉疚。

  部队晚会不方便带狗去,只能委屈它看家了。

  “乖,给你留足了吃的喝的,我们吃完年夜饭就回来。”

  她把水盆和狗粮放好,又检查了一遍门窗。

  ‘雨点’也不知道是真听明白还是假听明白,摇着毛茸茸的尾巴冲陈姗姗“汪汪”叫了两声。

  然后用湿漉漉的鼻子使劲蹭她的手心,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行了行了,别黏糊了,再磨蹭该迟到了。”

  “嗯,你妈说的没错,咱不能给部队添麻烦。能早点过去就早些过去。”

  陈父陈母提着两个沉甸甸的袋子从厨房出来,一个是装满牛肉干和酱肉的保温袋,另一个是给战士们带的礼物。

  看着女儿和狗难分难舍的样子,笑着催促。

  弯腰也摸了摸“雨点”的头,

  “‘雨点’最懂事了,帮我们看家,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陈父最后锁门,他轻轻拍了拍狗子的后背,“乖,家里的安全就靠你了。”

  “雨点”像是接收到了最重要的命令,立刻端坐在玄关,尾巴也不摇了,一副“保证完成任务”的严肃表情。

  锁好门。

  一家人下了楼,陈父拎着最重的礼物袋,陈姗姗挽着母亲的手臂。

  陈母还在念叨:“你说这牛肉味儿够不够?孩子们能吃惯咱那的酱味儿吗?”

  陈父话不多,就回一句:“够,咋不够?都是好东西。”

  陈姗姗则笑着说:“妈,您就放心吧,您的手艺,肯定一扫光。我弟估计早就吹出去了,战友们都等着呢。”

  就算他们吃不惯,这些护膝护腕,应该也能用得到。

  把东西放到后备箱,三人上车,驶向军营。

  与此同时,就在陈姗姗一家出发前往部队后不久,杜鹃母女俩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那栋居民楼。

  用钥匙打开302的房门,略微老旧的防盗门“吱呀”一声打开。

  薛小米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看向杜鹃。

  “妈妈,这里我们是不是前天跟中介叔叔来过?”

  “是的,小米,我们暂时先在这里安家,好不好?”

  “......”